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一、审美教育对道德养成的作用和意义道德教育的目的 , 简单的说就是培养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的有德性的人。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国家把道德教育看作一种历史使命。审 美教育与德育是并行的两种教育 , 美育重在情感的陶冶和审美修 养的提高 , 着力于培养有高尚审美修养的人。而德育重在意志行 为的优化和伦理道德修养的提高 , 着重培养有高尚道德修养的 人。两者虽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 但二者又都有其共同之处 ,即他们 都作用于人的心灵 , 都着重于人的人性、人格的修养。美育促使 道德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涵养道德情感、磨练意志、提高道 德修养的功能。对于二者的关系 , 美育
2、的德育功能在历史上已被 认识。在中国古代 , 乐记强调了音乐的教化作用 :“乐者 , 德 之华也 ,唯乐不可以伪” ;张彦远提出过著名的“夫画者 , 成教化 , 助人伦”的观点 , 还有很多人提出“文以载道” ,都强调了美育 的德育功能。蔡元培先生早就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 认 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 美育之实施 , 直以艺术为教育 , 培养 美的创造及鉴赏知识 , 而普及于社会”。即是近代学者提出的 “以美辅德”的教育理念。在西方, 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 ,理想的艺术应该是对国家和 人生都有效用 ; 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教育是艺术的一个目的。文 艺复兴以后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 :
3、 “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 ”高 尔基更加明确地说 : “美学是未来的伦理学。”教育学家苏霍姆 林斯基说“没有美育 , 就没有任何教育。 ”他认为 : 美育的目的不 在于培养艺术家 , 而在于培养完善的人。美学家席勒也提出通过 美育消除工业文明造成的人性异化 ,解放人性 , 使人成为“完整 的人”。美是人道德纯洁、精神丰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也 就是说 , 美育可以促进人类道德的完善。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 其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断 拓展,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 技能技巧 ,而是突出更多的德育意识 和人文关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价 值中指出 : 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
4、情操 ,增强对自然和生活 的热爱及责任感 , 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 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指出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 流; 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的价值观。 可见,以审美教育促进道德 教育已经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二、以审美教育促进道德养成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当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效果不佳 , 既有教育方式的不当也有 社会的影响 , 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 现代教育的功利性滋生 了“重智育 , 轻德育”的现象。教师在教给学生“何以为生”的 本领时,忽视了启发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人生思考 , 忽视了 学生精神与思想的健康与成熟 , 自觉或不自觉的忽视或放弃了道 德教育
5、 ; 而在仅存的道德教育中又偏重于道德规范知识的传授、 道德观念的灌输 ,忽视了道德情感的培养 , 只告诉学生要遵守这 遵守那而不探寻为什么遵守。重他律轻自律 , 使道德教育成为一 门“课程”、一种单调枯燥的说教 , 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以审 美教育促进道德养成教育 , 是道德教育中一个悠久的、历久弥新 的课题 , 它关系到人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 那么,如何 把学较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 , 已达到真正的“以德育 教”呢 ?首先, 以审美教育培养道德情感。蔡元培先生曾经论述过 : 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动力。 那么, 怎样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感呢 ? 他指出 : 靠美育的陶冶。 苏霍
6、姆林斯基也曾指出 : “美育是一种情 感教育 , 美的本身无须解释就可以影响人的心灵”。 例如, 小学美 术课本中色彩的魔术师一课 , 学生在认识与使用颜色的同时 得到情感的愉悦和心灵的净化 ; 音乐课本花喜鹊和小乌鸦一 课 , 教师在教学中以歌曲为媒介 , 对学生进行诚实的养成教育 , 要 比单纯的道德教育更富有说服力和效果。其次 , 以审美教育唤醒 学生对美的追求与渴望 ,从而唤醒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 在德 育教育中 , 应充分利用积极健康向上、包含丰富道德底蕴的文学 艺术作品以及社会生活、文化中美好的事物来启发、诱导、熏陶 未成年人对美好、高尚品德的向往和追求。再如 , 小学音乐课本
7、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甜甜的秘密教学中 , 不仅仅能够 带给学生韵律美的享受 ,同时也渗透着感恩教育 , 尊师教育等。老 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美的事物中所蕴含着的与“德”、 “善”有 关的内容 ,要有一种从美找“德”、 “善”的眼光 , 这既是一种德 育的技巧 , 也对教育者提出了加强自身修养的要求。以审美教育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 , 从而促进道德教育是美 术、音乐等课程的一大优势。与其他学科相对比 , 美术和音乐教 育更偏重感性特征 , 形象思维特征 , 心灵塑造的特征 , 突出愉悦、 个性、审美和自由的特征。 用美术和音乐教学进行德育从根本上 避免了死搬教条的德育灌输 ,完全从学生的情感世界入
8、手 , 由陶 冶、启迪、感染而最终达到教化的目的 , 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在不 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 并为学生提供自主道德判断的机会 , 引导学 生自我教育 ,实现道德自律。 在这些美育课程的审美教育中 ,我们 可以利用欣赏课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 培养善良、宽容、互相尊 重的基本道德素质 ,以及爱国主义、 奉献精神等优秀的道德品质 ; 以绘画和音乐丰富学生情感世界 ,在爱与恨 ,美与丑的描绘中完 善人生理想和道德信念 ; 而且, 在教学过程中 , 学生个体的情感得 到充分的释放和满足 ,把情感和理性完美的结合起来 , 使审美情 感成了一种行为动力 , 推动学生向美的、善的道德行为转化。虽然从某种角度看 ,道德教育是一种限制性的教育 , 是对人 的某些欲求、行为的限制与否定 , 使人在否定与限制中懂得哪些 是合理、应做的,因此它不是“随心所欲”的 ; 而审美教育是在对 美的欣赏过程产生愉悦的感受、 产生共鸣 , 从而实现人格的升华 , 是一种“自我”的情感愉悦。 但是我们应该善于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