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方案(总21页_第1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方案(总21页_第2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方案(总21页_第3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方案(总21页_第4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方案(总21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屋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技术方案北京东润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 05 月目 录一、概述11.1项目介绍11.2项目系统设备材料3二、总体方案设计42.1光伏系统项目介绍42.2系统选型设计42.3并网系统原理框图52.4主要设备选型说明6三、光伏系统发电评估10四、系统安装及施工组织124.1 光伏阵列的布置和安装124.2 系统接线124.3土建124.4电气设计154.5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154.6电缆敷设及防火16五. 光伏项目效益分析175.1项目环境效益175.2节能减排分析175.3经济性分析19一、概述1.1项目介绍项目情况: 1MW屋顶光伏并网发电本项目单位为河南郑州某屋

2、顶。本项目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在主楼屋顶上,不单独占用建筑区域的宝贵土地资源,是安装于建筑之上的屋顶并网光伏发电(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资源通过太阳能电池组件转换成直流电能,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符合电能质量的交流电给负载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组件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发电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在城市中推广应用太阳能发电的一个主要方向。技术成熟,成功运营项目较多。城市建筑物屋顶能为光伏系统提供足够的面积,不需要另外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 预选的屋顶位于郑州,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

3、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雪。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项目地地约处东经113.62,北纬34.78,郑州市太阳能辐射量年均总太阳能辐射量约为4798.6MJm2(水平条件下),年均日照时数为近1332.9h。光资源数据 1.2项目系统设备材料表一 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概况表序号项目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总装机容量1MWP万度25年总发电量约为3332.25万度2太阳能光伏组件HONEY组件块37743太阳能光伏组件支架镀锌角钢项足量4并网逆变器SG50KTL台215交流并网

4、配电柜-台16监控装置监控软件套1PC机套1通信传输系统套17光伏导线4平方1500V电缆 红米65004平方1500V电缆 黑米650070平方1500V电缆 红米90070平方1500V电缆 黑米9008交流电缆ZRC-YJV 180mm2 米509通信电缆阻燃屏蔽控制电缆米10010系统的防雷和接地装置-套111土建及配电等基础设施-套112系统连接电缆防护材料-项1二、总体方案设计2.1光伏系统项目介绍该项目总载机容量为1000KWp,采用并网方式进行发电,其发电原理如下所述:并网光伏屋顶系统由光伏组件、逆变器、直流配电柜、交流配电柜组组成。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

5、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直接接入或者经过升压站后接入公共电网,并网系统中光伏方阵所产生的电力除了供给交流负载外,多余的电力反馈给电网。2.2系统选型设计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位置需要避免阴影遮挡,根据郑州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组件的铺设设计,预计可装3774块265Wp电池板,装机容量为1000kWp。2.3并网系统原理框图并网部分总装机容量为 1000kWp,组件方阵以 20 块光伏组件为 1 串,不同组串通过并联汇流后,用 21台 50K并网逆变器输出 0.4kV 交流电, 经变压器升压后, 接入内部高压配电房 10kV 母线侧并网点进行并网。 本方案共用1 台交流配电柜, 21台逆变器(9 路输入,

6、带负级接地/无隔离变),1 台升压变压器,1台高压开关柜( 10kV,配计量)。2.4主要设备选型说明(1)太阳能板组件多晶硅太阳能板优势: 优异的弱光发电表现(阴天、早晨、傍晚)先进的电池正面制绒、背电场工艺选择性发射极技术 极佳的空间利用率最高功率至265瓦功率密度为162瓦/平方米 基于严格质量管控而具备的高可靠性超过30项的内部测试(紫外、热循环、湿冻等)内部测试严于行业认证标准抗PID 应对严酷环境的最佳解决方案通过5400帕正面雪压, 2400帕风压载荷认证测试通过直径达35毫米,速度97千米/小时的冰雹测试太阳能板具体参数如下:(2)逆变器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逆变器的 MPPT 功

7、能以及使用比,提高效率,本项目拟采用选用21台 50K并网逆变器, 技术参数达到智能、高效、 安全、可靠。SG50KTL系统参数:标注:组件的串联数根据上述数据得知:每路组串mppt电压范围为200V-1000V,组件开路电压为38.3V,38.3*20=766V1000V;每路组串的满载MPPT电压范围为550V-850V,组串的额定电压为30.8V,30.8*20=616V850V所以,每路组串串联20件组件。组件的并联数系统总容量为1000KWp。单板功率为265Wp, 20块为一串列,总计3774块组件,377420189,故得出,共需189串并联,每个逆变器共有9路,需要21台逆变器

8、可完全容纳系统189串并联,容纳系统容量,满足设计要求。三、光伏系统发电评估本系统在郑州某屋顶安装多晶电池组件,可安装数量总共3774块,预计铺设容量1000kWp, 并网系统装机容量为 1000kWp,年发电量计算如下: 发电量 Q=PRsR0,式中: P-系统直流总功率1000kWp; R-30倾角所接受的年太阳总辐射量 1462kWh/m2;s-光伏系统发电效率 0.8; R0-标准日照辐射强度即 1kW/ m2, 其中:s=K1K2K3K4K5 K1-光电电池运行性能修正系数; K2-灰尘引起光电板透明度的性能修正系数; K3- 光电电池升温导致功率下降修正系数; K4-导电损耗修正系

9、数; K5-逆变器效率;考虑光伏组件在室外长期工作带来的损耗,经过行业及产品测算标准,该系统在 25 年内的发电量如下表所示:各年/全年发电量统计(万kwh)第1年1,173,279.36第2年1,149,813.77第3年1,137,846.32第4年1,125,996.20第5年1,114,263.41第6年1,102,647.94第7年1,091,149.80第8年1,082,232.88第9年1,073,433.29第10年1,064,633.69第11年1,055,834.10第12年1,047,034.50第13年1,038,352.23 第14年1,029,669.97第15年1

10、,020,987.70第16年1,012,422.76第17年1,003,975.15第18年995,527.54第19年987,197.25第20年978,984.30第21年970,771.34 第22年962,558.39第23年954,580.09第24年946,601.79 第25年938,629.73 总计2,605.84年均发电量(万KWH)104.23 综上所述,该光伏系统在 25 年运营期间,年平均实际发电量为104.23万 kWh/年, 25 年共可产生电量2,605.84 万 kWh。四、系统安装及施工组织4.1 光伏阵列的布置和安装根据设计方案,1000KWp光伏系统共

11、需21台逆变器,每个串列为20块,共需265Wp光伏组件3774块。4.2 系统接线光伏电池板安装完成后,根据设计方案中的电气设计,逐步安装如下器件。其中,逆变器为9路输入,一路输出,输出交流并网配电柜。逆变器防护等级为IP65,可户外安装,但考虑安装方便,装于靠近组件合适地点悬挂安装 。4.3土建平屋顶:建筑物屋面为水泥屋面,光伏组件采用固定式安装方式,保证组件与支架连接牢固可靠,并能很方便地更换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中单块组件重量18.6Kg/块,水泥基础20Kg/个,每块组件平均一个水泥基础,每块组件下平均光伏支架8Kg,每块组件占地约2.5平方米,折算该光伏系统约为:(18.6+20

12、+8)/2.5=18.64Kg/平方米建筑物屋顶承重需大于18.64Kg/平方米,屋顶光伏工程的安装屋顶面积需20000平方米,可满足光伏系统安装需求。组串之间距离:D=0.707H/tanarcsin(0.648cos-0.399sin)算出D=1.658m水泥屋顶光伏项目案例彩钢瓦:建筑物屋面为彩钢瓦,光伏组件采用平铺安装,保证组件与支架连接牢固可靠,并能很方便地更换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系统中单块组件重量18.6Kg/块,每块组件下平均光伏支架8Kg,每块组件占地约1.6335平方米,折算该光伏系统约为:(18.6+8)/1.633516.29Kg/平方米建筑物屋顶承重需大于16.29Kg

13、/平方米,屋顶光伏工程的安装屋顶面积需8000平方米,可满足光伏系统安装需求。组串之间距离:0.5m此距离作为维修通道使用,组件与屋顶间的支架应保留出大于20cm的空间,以便组件散热。彩钢瓦光伏屋顶项目案例4.4电气设计 本工程为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余电上网。以单个屋顶为一个并网单元,根据该单位所装容量,确定所用并网逆变器容量,就地以0.4KV接入相应单位的用户侧低压电网。逆变器交流侧输出接入并网低压开关柜(或配电箱)。光伏逆变器均采用壁挂式,壁挂于原有建筑物屋顶。4.5 接入电力系统方案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 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Q/GDW617-2011),对光伏电站接入系统一般原

14、则有以下规定,南方电网公司接入方式也同样处理: 光伏电站分类 根据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可分为小型、中型或大型光伏电站。 a)小型光伏电站-通过 380V 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 b)中型光伏电站-通过 10kV35kV 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 c)大型光伏电站-通过 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网的光伏电站。 本项目属于b类中型光伏电站,就地以10KV接入相应园区的用户侧低压电网,实现并网发电功能。接入方式 光伏电站接入公用电网的连接方式为专线接入公用电网、T 接于公用电网以及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公用电网的三种方式。 本项目采取通过用户内部电网接入公用电网,T 接于用户内部

15、网络,实现并网发电功能。接入容量 a)小型光伏电站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的最大负荷的25%。 b )T 接于公用电网的中型光伏电站总容量宜控制在所接入的公用电网线路最大输送容量的30%内。本项目属于中型光伏电站,光伏装机容量设计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的最大负荷的30%。4.6电缆敷设及防火电缆敷设采用桥架和电缆沟两种方式 ;配电室至光伏方阵及光伏方阵内电缆主要采用桥架敷设方式 ;新增交流柜至原有低压母线段采用电缆沟敷设方式。电力电缆选用交联聚乙烯或聚氯乙烯绝缘电缆;连接微机设备的控制电缆选用聚氯乙烯绝缘屏蔽控制电缆。电缆设施遵循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16、2007)的要求。电缆防火按照根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9-2006)的要求设计,在电缆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入口处、电缆接头处、长度超过100m的电缆沟、电缆通过的孔洞,均应进行防火封堵。 五. 光伏项目效益分析5.1项目环境效益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的能源,既不直接消耗化石资源,同时又不释放污染 物、废料,也不产生温室气体破坏大气环境,也不会有废渣的堆放、废水排放等问题, 有利于保护周围环境,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与其它传统火力发电方式相比,本项目每年可以减少大量的温室效应性气体二氧化碳( CO2),大气污染气体二氧化硫( SO2)、 氮氧化物( NxOy)等的排放。此

17、外还可节约用水,减少相应的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 由此可见,光伏发电系统有明显的环境效益。5.2节能减排分析节能量可根据申报基数实际应用中减少的一次能源及二次能源的熟练折算为标准煤进行估算,能源折标系数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其中,电力折标系数可按 350gce/kWh 计算。碳减排量可根据节能量乘以相应能源品种的排放系数进行估算,其中以每发1kWh电能减少750g二氧化碳的排放来计算。本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约为1000kWp,该项目的建设将在节省燃煤上,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本项目按照每发 1 kWh 电减少 30 g 二氧化硫、15 g 氮氧化物的排放来估算节能减 排效益,计算结果如表

18、5-1 所示。表5-1 本项目的节能减排效益项目节能标煤(吨)CO2减排量(吨)SO2减排量(吨)NxOy减排量(吨)年均节能减排364.79781.7131.2715.64运行期内总节能减排量9119.8419542.84781.78391.03图5-1 本项目的节能减排效益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本项目预计平均年发电量约为 104.23万kWh,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364.79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781.71 吨,减排二氧化硫约31.27吨, 减排氮氧化物约15.64吨。 本项目预计 25 年发电总量为2605.84 万 kWh, 25 年可节约标准煤共计9119.84吨,减排二氧化碳约 19542.84吨,减排二氧化硫约781.78 吨,减排氮氧化物约 391.03吨。5.3经济性分析分布式光伏电站经济评价表1规划装机容量1MW工程总投资733.96 万元2计算期25年每瓦投资额7.34 元3资本金(30%) 220.19 万元国家电价补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