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_文韬_举贤(二)原文_第1页
六韬_文韬_举贤(二)原文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韬-文韬举贤2)原文文韬举贤2) 曹操思才若渴,注意延揽各方面的人才。在他创 业之初,就极力网罗当世贤才以为己用。他在得到有 王佐之才 之誉 的荀或后,高兴地称为我之子房,委以重任。荀或又向他推荐荀攸、 郭嘉两位很有谋略的人。曹操任荀攸为军师,让郭嘉参与机要。这三 人成为曹操扫平群雄的智囊人物。 曹操每打败一个强敌,占据一块地 盘,都尽力把敌方及当地的有用之才搜罗到自己麾下。 原刘表属下的 才士王粲归降曹操后曾感慨地说,袁绍、刘表手下都有很多俊杰奇士, 但都不为所用,但曹操却多方罗致人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对敌方的降将,曹操捐弃前嫌,加以重用,如张辽、

2、徐晃、张郃等人,后来都成为曹操军中佐命 立功的名将。再如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文才出众,曾为袁绍起草讨 伐曹操的檄文,曹操也既往不咎,让他掌管文书工作,后来曹操军中 书檄多出自他的手中。曹操选才用人的特点是 按名督实,不以 世俗之所誉者为贤, 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朝廷用人取士大抵以儒 家品行要求为标准,往往不问真才实学,后世流成风习。曹操认为, 国家丧乱之际,急需人才,如果过分拘泥于 世俗所誉 的品行,就会 使有治国用兵之术的奇才异士埋没民间,因此他多次颁布求贤令, 命属下破除时俗,以才能为举贤的最高标准, 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曹操既有举贤之名又有举贤之实;能够从善如流,真正发挥他 们的才智,采纳有益的建议、即使意见没被采纳,也对提意见者予以 鼓励。这样,就收到了 举贤而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