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刘轲)原文_第1页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刘轲)原文_第2页
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刘轲)原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庐山黄石岩禅院记(刘轲)原文庐黄石岩禅院记(刘轲)原文及原文:古老有言曰:太极之气,积而为山岳,泄而为川渎。然则匡阜 之气,其大矣乎。庚辰岁,山客刘轲,采拾怪异,自麓至顶,却下半里余,次于 黄石岩。岩中有栖禅子,不知其几许腊,而现行峻节,人事难能。 仆高其人,而信宿忘返。及颐具轻重,颇见其宅心之地,乃问其住年, 但手指松桂云: 初毫发我植,今环人臂。乌飞兔走吾复何齿况卯 戌之昏旦霜炎之冻炙生落之荣悴去留之沿溯虽云云自彼而于我蔑如 也。于戏!向非岩房峭绝,僧行孤峙,则人境两失。固其宜也,复 何言哉?观夫烟云生于履舄,岚霭出于襟袖,群形浩扰,并入眸子。 每至烟初霁,山光澄练,泠泠仙语,如在耳右。况

2、又耸凌兢上,焉知 不能与洪崖接袂,浮丘连驾,盈缩造化,吐纳颍气,绝惭容于厚面, 远喧卑于腥秽乎?不得而然者,盖钩也、饵也,名为利钩,利为名饵, 吞钩食饵,手足羁锁,彼焉得跳跃于此乎?夫禅子脱去桎梏,四支宣 展,动与云无心,静将石何机,物我一致,端邪塞径,仆所谓非斯人 不能住斯境也。禅师宜春人,俗姓刘,名常进,时人以师久住,遂以其姓易其岩名也(选自晚唐小品文选译)【注】匡阜:庐山。庐山别称匡庐。栖禅子:栖居行禅的僧人。腊:僧人受戒后,每年于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称为 一腊。 后来也将一年称为 一腊。乌飞兔走:比喻时光如箭,日月如梭。 舄(x ):古代一种复底鞋。洪崖:传说中的仙人。译文:老辈人说过

3、:太极之气,积聚而成为山岳,分泄而成为为江河。 如此,庐山之气是多么广大了啊。庚辰年,山客刘轲,采拾奇怪石,自山脚攀登到山顶,又往回 下山半里多路,停宿在黄石岩。岩中有一位栖居行禅的僧人,不知在 这里住了多少年了,其举止脱俗,情操高尚,一般人很难达到这样。 我推崇他的为人,因而留连忘返,连续住了两个晚上。深究他如何看 待事物的轻重,颇能了解他心思归宿的境地。于是,我询问他在这住 了多少年。他只是用手指着松树桂树说:当初一草一木都是我种植的,如今树木已经长成一抱粗。日月飞逝,我还计算什么年岁。何况 关于早晨傍晚的光亮昏暗,霜天炎夏的寒冷炙热,生长衰亡的繁荣凋 零,屏弃留存的沿流溯源,虽然对别人来

4、说如何如何,但对于我来说 都像并不存在。唉!倘使不是因为禅房凿于悬崖峭壁之上,而僧人的行为举止 又清高孤傲,那么人与境都不会存在。对僧人来说,这本来是合适的, 我还有什么话说呢?看那烟气云雾生于脚下,山岚濠濠出于袖间,种 种形状纷纷扰扰,一并映入眼中。每当烟雨初晴,山光澄澈如练,泠 泠仙语如在耳旁。何况山峰又竞相高耸入云,直达高远无边的天空, 怎么知道就不能与神仙洪崖衣袖相接,与神仙浮丘车马并驾,跟造化 一起生存变化,呼吸浩大的自然元气,没有厚颜无耻的羞愧难堪,远 避喧嚣卑俗的腥秽气呢?不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原因, 在于钩,在于饵。 名位是利禄的钓钩,利禄是名位的诱饵,手脚被羁绊束缚,那种人怎 么能够高跳腾跃到这种境地呢?禅师挣脱枷锁, 四肢自由舒展,行动 跟白云作伴无牵无挂,静止靠石头休息有何心机,物我一致,端正与 邪僻都被直接阻塞住。这就是我所说的,不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