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_第1页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_第2页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_第3页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_第4页
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1指数与指数哥的运算(1)学习目标1.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背景及实用性、必要性; 2. 了解根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3.理解根式的运算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48p50,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正方形面积公式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 .复习2:(初中根式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 a的,记作;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那么这个数叫做 a的,记作.二、新课导学派学习探究探究任务一:指数函数模型应用背景探究下面实例及问题,了解指数指数概念提出的背景,体会引入指数函数的必要性实例1.某市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 1.25% , 1990年人口数为a万,则x年后人口数为多少

2、万?实例2.给一张报纸,先实验最多可折多少次?你能超过 8次吗?计算:若报纸长50cm,宽34cm,厚0.01mm,进行对折x次后,求对折后的面积与厚度?问题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2000年分析,我国未来 20年gdp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3%,则x年后gdp为2000年的多少倍?问题2:生物死亡后,体内碳 14每过5730年衰减一半(半衰期),则死亡t年后体内碳14的含量p与死亡时碳14 t关系为p =(1)5730.探究该式意义?小结:实践中存在着许多指数函数的应用模型,如人口问题、银行存款、生物变化、自然科学探究任务二:根式的概念及运算考察:(12)2 =4 ,那么 攵就

3、叫4的; 33 =27,那么3就叫27的; (i3)4 =81 ,那么3就叫做81的.依此类推,若xn =a ,那么x叫做a的.新知:一般地,若xn =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其中n 1,n w n*简记: 区.例如:23=8,则花=2.反思:当n为奇数时,n次方根情况如何?例如: 327 =3 ,田方 =3 记:x=a.当n为偶数时,正数的 n次方根情况?例如:81的4次方根就是 ,记:土吗.强调: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 0,即70=0 .试试:b4 =a,则a的4次方根为 ; b3=a,则a的3次方根为.新知:像va的式子就叫做 根式(radical),这里n叫做根指数,

4、a叫做被开方数.试试:计算(两2、蹲、疮尸.反思:从特殊到一般,(uay、好 的意义及结果?结论:(n/a)n=a. 当n是奇数时,nan =a ;当n是偶数时,好 a|= (a -0).-a (a 0)x典型例题例 1 求下类各式的值:(1) v(-a)3 ;(2) 4/(-7)4 ;(3) 6;(3-h)6 ;(4) 2/(a-b)2 (a/2 .练2.化简2石黑31?x6a?.三、总结提升 派 学习小结1. n次方根,根式的概念;2.根式运算性质.派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 4(二3)4 的值是().a. 3 b. -3 c. 3 d. 812 . 625 的

5、 4 次方根是().a. 5 b. - 5 c. 5 d. 253 .化简(2,工)2 是().a. bdb. b c. bd.-b4 .化简 0(ab)6 =.5.计算:(亚m)3=; 33t.课后作业_1 .计算:(1) 5a而;(2)肝.2 .计算a3脑和a3十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得到什么结论?n3 .对比(ab)n =anbn与(a)n =,你能把后者归入前者吗?2.1.1 指数与指数哥的运算(2)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指数哥的概念;2.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哥的互化;3.掌握有理数指数哥的运算.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50 p53,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 一般地,若 xn

6、=a,则x叫做a的,其中n1,nwn*.简记为: .像。4的式子就叫做,具有如下运算性质:(n/ay=; 次=; n7amp=复习2:整数指数哥的运算性质.(1) amjan=; (2) 二、新课导学派学习探究10探究任务:分数指数哥:引例:a0时,ja = 对1= a2=a在 类似可得 a =.m新知:规定分数指数哥如下a n =jam (a 0, m, n w n* ,n 1);试试:(1)将下列根式写成分数指数哥形式:病=;m、nn(a ) =; (3) (ab) =_22,则类似可得 /=.,打 =q()3 =a三,*(a 0,m,n 三 n , n 1).; am =(a 0,m n

7、 ).2245(2)求值:83 ;55 ;6 ; a?.反思:0的正分数指数哥为 ; 0的负分数指数哥为 .分数指数哥有什么运算性质?小结:规定了分数指数哥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就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那么整数指数哥的运算性质也同样可以推广到有理数指数骞.r r : s a =a ;典型例题21求值:273 ;r s rs(a ) =a ;416飞;指数塞的运算性质(ab)r =aas.(a0,b0, r,sq)225飞;(一)3.49变式:化为根式.例2用分数指数哥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b0): (1) b2vb ;(2) b3|_5s ;(3)毛丽.2 11 11 51 3例 3 计算

8、(式中字母均正):(1) (3a3b2)(8a冲) + (6a6b6) ;(2) (m7n8)16.小结:例2,运算性质的运用;例 3,单项式运算. 331例 4 计算:(1) a(a0); (2) (2m2n%)10+(m2n。6 (m,n= n*) ; (3)(添一病)一。豆.al_- a小结:在进行指数塞的运算时,一般地,化指数为正指数,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哥,对含有指数式或根式的乘除运算,还要善于利用哥的运算法则 .反思:3、2的结果?结论:无理指数哥.(结合教材p53利用逼近的思想理解无理指数哥意义) 无理数指数哥afa08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实数指数哥的运算性质如何?8frr必

9、动手试试练1.把vx3u3/x :化成分数指数哥练 2.计算:(1) 3/3国3_4/27 ;(2) (af)4 .125b三、总结提升派学习小结分数指数哥的意义;分数指数哥与根式的互化;有理指数哥的运算性质派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若a0,且m,n为整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mm.nnm n mnmnmnn 0a. a -a =an b. a a =a c. a =ad. 1 a a32 .化简 252 的结果是().a. 5 b. 15 c. 25 d. 1253.计算).a.隹b. -j2c. 21d.士224.化简27 =课后作业.5.若 103m _

10、n=2, 10n =4 ,则 10b31.化简下列各式:(1) (36)2;492 十管 好_8痂 .l 92. 计算: =3-1 -2a 2 , ab 4 , a强1.1指数与指数哥的运算(练习)学习目标1.掌握n次方根的求解;学习过程2.会用分数指数哥表示根式;3.掌握根式与分数指数哥的运算、课前准备(复习教材p48p53,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什么叫做根式?运算性质?像 晅的式子就叫做,具有性质:(na)n =npmp; a复习2:ar山s分数指数哥如何定义?运算性质?/ r s=; (a ) =复习3:填空.n为时,n/xn 冒 x |ma下 一;(ab)s二.*.淇中 a 0,m,n

11、= n ,n 1(x0)(x :二0) 求下列各式的值:326 =; 4/16 =;艇?=二、新课导学x典型例题;6(-2)2 =;1532 =11例1已知a2 +a”=3,求下列各式的值:(1) a +a;3322a2 -a-2(2) a +a ;(3) -ta2 -a 2补充: 立方和差公式 a3二b3 二(a二b)(a2 - ab,b2).小结: 平方法; 乘法公式;根式的基本性质np产=北市(a0)等.注意,a0十分重要,无此条件则公式不成立.例如,?(t)2 二8.11变式:已知a2 -a t =3 ,求:(1)例2从盛满1升纯酒精的容器中倒出11a +a”;(2)1升,然后用水填满

12、,再倒出 1升,又用水填满,这样进行 335次,则容器中剩下的纯酒精的升数为多少?变式:n次后?小结:方法:摘要一审题;探究1结论;解应用问题四步曲:审题一建模一解答一作答x动手试试:练1.化简:(x2 -y2)练2.已知x+x-1=3,求下列各式的值.(1)1).11x2 +x 2 ;33(2) x2x 2练 3.已知 f (x) =nx, x1 x2 a0 ,试求 jf(x) f(x2)的值.2.、总结提升派知识拓展:1.完全立方公式:学习小结:1.根式与分数指数塞的运算;2.乘法公式的运用.立方和差公式:a3+b3 =(a+b)(a2 -ab+b2) ; a3 -b3 =(a-b)(a2

13、+ab+b2).(a +b)3 =a3 +3a2b +3ab2 +b3 ;3322,3(a -b) = a -3a b 3ab -b .1.2.3.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满分:10分)计分:92的值为().a.b. 3 3c. 3(a0)的值是(卜列各式中成立的是(.a. 1b. ad. 7291c. a517d. a10n 7 .a m1-77=n m 3b. 12(-3)4 =13c. zx3 + y3 =(x + y)44.化简(25尸 4课后作业kf1 f f.5.化简(a3b2)(各,3)+2为石)二1 .已知 x =a- +b-,求 4/x2 -2a-x +a- 的值.2 .探究:

14、+(n/a)n =2a时,实数a和整数n所应满足的条件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学习目标1 .亍而指薪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2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3.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单调性、特殊点)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54 p57,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零指数、负指数、分数指数哥怎样定义的?mm0. n. k-f*(1) a =; (2) a=; (3) a =; a =.其中 a 0,m,n w n , n 1复习 2:有理指数哥的运算性质.(1)amjan=;(2)(am)n =;(3)(ab)n =.二、新课导

15、学派学习探究探究任务一:指数函数模型思想及指数函数概念实例:a.细胞分裂时,第一次由 1个分裂成2个,第2次由2个分裂成4个,第3次由4个分裂成8个,如此下 去,如果第x次分裂得到y个细胞,那么细胞个数 y与次数x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b. 一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成其他物质,每经过一年的残留量是原来的84%,那么以时间x年为自变量,残留量y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讨论:上面的两个函数有什么共同特征?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新知:一般地,函数 y=ax(a 0,且a/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反思:为什么规定a 0且a wi呢?否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试试:举出几个生活中有关指

16、数模型的例子?探究任务二: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言:你能类比前面讨论函数性质时的思路,提出研究指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 回顾:研究方法:画出函数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研究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作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图象:y=(1)x, y=2x2讨论:(1)函数y =2x与y =(1)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如何由y=2x的图象画出y = ()x的图象?22(2)根据两个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归纳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性质.变底数为3或1后呢?3例 1 函数 f(x)=ax (a0ma#1)的图象过点(2,叼,求 f (0) , f (1), f (

17、1)的值.小结:确定指数函数重要要素是 ;待定系数法.例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1 )20.6,20.5;(2)0.9;0.945;(3)2.10.5,0.52.1;(4)产3与1.小结:利用单调性比大小;或间接利用中间数 .x动手试试练1.已知下列不等式,试比较 m、n的大小:(1) (2)ma(2)n;(2) 1.1m 0,且a #1)的定义域是 r,所以y=af(x)(aa0,且a #1)的定义域与f(x)的定义域 相同.而y =cp(ax) (a 0,且a rd的定义域,由y=邛(t)的定义域确定.1.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函数y =(a2 -3a +3)

18、ax是指数函数,则a的值为().a. 1一x 2一 j,、,函数 f(x)=a-+1 (a0,aw1)的图象恒过定点().a. (0,1)b. 2 c. 1b. (0,2) c.d.任意值2.4.比较大小:0 m n 0且201)值域?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指数函数概念、图象、性质; 2.掌握指数型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会判断其单调性;3.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 p57 p60,找出疑惑之处)复习 1:指数函数的形式是 x 1 xx 1 xx1 x,y,y=5 3=( ) , y=10 ,y = ().2510二、新课导学x 典型例题:例

19、1我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在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的国土上,却养育着 22%的世界人口 .因此,中国的人口问题是公认的社会问题.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已达到 13亿,年增长率约为1%.为了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1)按照上述材料中的 1%的增长率,从2000年起,x年后我国的人口将达到 2000年的多少倍?(2)从2000年起到202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多少?小结:学会读题摘要;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法试试:2007年某镇工业总产值为 100亿,计划今后每年平均增长率为8%,经过x年后的总产值为原来的多少倍?多少年后产值能达到 120亿?小结:指数函数

20、增长模型.:设原有量n,每次的增长率为 p,则经过x次增长后的总量y=.我们把形如 y=kax *w尺20,且201)的函数称为 指数型函数._1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值域:(1) y =2x+1 ; y=3*r;(3) y=0/口.变式:单调性如何?小结:单调法、基本函数法、图象法、观察法 .试试:求函数y =,2;的定义域和值域,并讨论其单调性.x动手试试2练1.求指数函数y =2x +的定义域和值域,并讨论其单调性.练2.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 m,n的大小.(1)3m0.6n;(3)am an (a1) ;(4)aman(0 a0,且a #1)的函数值域的研究,先求得 f(x)的值域,

21、再根据at的单调性,列出简单的指数不等式,得出所求值域,注意不能忽视y=af(x)0.而形如y =tp(ax) (a0,且a #1)的函数值域的研究,易知ax 0,再结合函数代t)进行研究.在求值域的过程中,配合一些常用求值域的方法,例如观察法、单调性法、图象法等.派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如果函数y=ax (a0,aw1)的图象与函数y=bx(b0,bw 1)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有(a. ab2.函数 f(x)=3b. a1)在r上递减c.若 a ac,贝u a1d.若 2x1,则 x14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2 j(5)233)0.7635 .在同一坐标系下

22、,函数课后作业,l - - -l - a-y=ax, y=bx, y=cx, y=dx的图象如右图,则a、b、c、d、1之间从小到大的顺序是1.已知函数f(x)=a (a c r),求证:对任何 awr, f(x)为增函数.2.求函数y =x2 -1的定义域和值域,并讨论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x典型例题学习目标1.理解对数的概念;2.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 复习1:庄子:一尺之棒,2.2.1对数与对数运算(1)能够说明对数与指数的关系;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p62 p64,找出疑惑之处)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4次,还有多长? ( 2)取多少次,还有 0.125尺?复习2:

23、假设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是2002年的2倍?(只列式)二、新课导学派学习探究探究任务:对数的概念问题:截止到1999年底,我国人口约13亿.如果今后能将人口年平均增长率控制在1%,那么多少年后人口数可达到18亿,20亿,30亿?讨论:(1)问题具有怎样的共性? (2)已知底数和哥的值,求指数.怎样求呢?例如:由1.01x=m,求x.新知:一般地,如果ax=n (a0,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 = loga n ,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 数,n叫做真数.试试:将复习2及问题中的指数式化为对数式.新知:我们通常将以10

24、为底的对数叫做 常用对数,并把常用对数10gl0n简记为lgn 在科学技术中常使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以 e为底的对数叫 自然对数,并把自然对数logen简记作lnn试试:分别说说lg5、lg3.5、ln10、ln3的意义.反思:(1)指数与对数间的关系?a0,a1时,ax=nu(2)负数与零是否有对数?为什么? (3) loga1=, log a a =例1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371a.2(1)5 =125 ; (2)2-=;(3)3 =27;(4) 10一 =0.01 ; (5) log 1 32 =-5 ; (6) lg0.001=邙;(7) ln10

25、0=4.606.1282变式:log1 32 =? lg0.001= ?2小结:注意对数符号的书写,与真数才能构成整体.2_3例 2 求下列各式中 x的值:(1) iog64x=;(2) logx8 = -6;(3) lgx=4;(4) lne=x.3小结:应用指对互化求 x.x动手试试练 1.求下列各式的值.(1) log525 ;(2) log2; lg 10000.16练 2.探究 logaan =?al 0agn =?三、总结提升 派 学习小结 对数概念;lgn与lnn;指对互化;如何求对数值 派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若 10g2 x =3 ,则 x =

26、() .a. 4 b. 6 c. 8 d. 92 . 1og(,n1f3(tn+而尸().a. 1 b. -1 c. 2 d. -23 .对数式loga/(5a) =b中,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a5)b. (2,5) c. (2, fd.(2,3) u(3,5)4 .计算:1og+(3+272) =.5 .若 10gx(死+1)=7,则 x=,若 log理8 = y,则 y=.课后作业1 .将下列指数式化成对数式,对数式化成指数式.(1) 35 =243;(2) 23=工;(3) 4a =30 (4) (1)m=1.03;(5) 10g116=m;322o(6) 10g2128=7;

27、(7) 10g327 =a.(3) logq 郴)(2-卤);对数与对数运算(4) log菽 625.2)2.计算:(1) log 927 ;(2) log 3 243 ;(3) 10g宓 81; 文2.1学习目标1.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并能理解推导这些法则的依据和过程;2.能较熟练地运用对数运算法则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p64 p66,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 (1)对数定义:如果 ax=n (a0,a#1),那么数 x叫做,记作.(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ax = n u .复习2:哥的运算性质.(1)amlan=;(2)(am)n=;(3)(ab)n =.复习3:根据对数

28、的定义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解答:(1)设 log a2 =m , log a 3 =n,求 am 由;(2)设 logam=m, log a n =n,试禾 u 用 m、n 表示 loga(m - n).二、新课导学派学习探究探究任务:对数运算性质及推导问题:由apaq =ap+,如何探讨loga mn和loga m、loga n之间的关系?问题:设 logam=p, logan=q,由对数的定义可得:m= ap , n=aq- - - mn= ap aq= ap4q,,loga mn=p+q,即得loga mn = loga m + logan.根据上面的证明,能否得出以下式子?如果 a 0,

29、a 1, m 0, n 0 ,贝u( 1) loga (mn) =loga m +loga n ; (2) loga m =loga m logan ; (3) loga m n =nloga m (nw r). n反思:自然语言如何叙述三条性质?性质的证明思路?(运用转化思想,先通过假设,将对数式化成指数式,并利用哥运算性质进行恒等变形;然后再根据对数定义将指数式化成对数式.)x典型例题(2) loga例 2 计算:(1) log5 25;(2) 10g0.4i ; (3)10g2(48 m25);(4) lgioq.例1用loga x, loga y, loga z表示下列各式:(1)(a

30、0,且 a=1; c0,且 c=1; b0).探究:根据对数的定义推导换底公式log a b =哑史logca试试:2000年人口数13亿,年平均增长率 1 %,多少年后可以达到 18亿? x动手试试练 1.设 1g2 =a , 1g3 =b,试用 a、b表示 10g512.变式:已知 1g2 = 0.3010, 1g3 = 0.4771,求 1g6、练2.运用换底公式推导下列结论.(1) log m bn a 练 3.计算:(1) lg14 -2lg 7 +lg7 lg18 ; (2)31g12. lg j3 的值.=logab ; (2) 1ogab = mlg 243logb a1g9、

31、总结提升 派 学习小结对数运算性质及推导;运用对数运算性质;换底公式知识拓展:对数的换底公式10ga nlogbnlogb a;对数的倒数公式10gab =logb a1.对数恒等式:logannn =loganlogam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 10g2(3。5) =1og231og25b.10分)nn =loga n , 1ogab|jogbcjogca = 1 . m计分:10g2(t0)2=2log2(10)c. log2(3+5)=log2 3jog2 5d. log2(5)3=log2 532.如果 1gx=1ga+31gb 51gc,那么().a

32、. x=a+3b cc 3ab 八b. x = c.5c3.若 21g (y -2x )=1g x +1g y ,那么4.计算:(1) 10gg3+1ogg27 =).a. y =xb. y =2x c. y =3x,、,1. 八_; (2) 1og2- +1og1 2=.223abx =5cd. y=4xd . x=a+b3 c35.计算:1g1|+11gl =课后作业1 .计算:(1)1g 用,1g8 -31吗 1g2 2+1g 2 1g5+1g5.1g1.22 .设a、b、c为正数,且3a =4b=6c,求证:a 2b2.2.1对数与对数运算(3)学习目标1 .能较熟练地运用对数运算性质

33、解决实践问题;2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训练,提高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课前准备(预习教材 p66 p69,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换底公式.:如果a 0, a# 1, m 0, n 0 ,(1) loga(mn)=/ 、 m;(2) loga - n;(3)logam n换底公式loga b =.复习 2:已知 10g23 = a,10g37 = b,用 a, b 表示 10g4256.复习3: 1995年我国人口总数是 12亿,如果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问哪一年我国人口总数将超过14亿?(用式子表木)二、新课导学x 典型例题:例1 20世纪30年代,查尔斯.

34、里克特制订了一种表明地震能量大小的尺度,就是使用测震仪衡量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里氏震级m ,其计算公式震能量的等级,地震能量越大,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曲线的振幅就越大为:m =lga-lga,其中a是被测地震的最大振幅,ao是“标准地震”的振幅(使用标准地震振幅是为了修正测震仪距实际震中距离造成的偏差)(1)假设在一次地震中,一个距离震中100千米的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最大振幅是20,此时标准地震的振幅是 0.001,计算这次地震的震级(精确到 0.1);7.6级地震最大振幅是 5级地震最大振幅的多少倍?(精确到1)(2) 5级地震给人的振感已比较明显,计算小结:读题摘要一寻找数量关系一利用对数计算.

35、例2当生物死亡后,它机体内原有的碳14会按确定的规律衰减,大约每经过5730年衰减为原来的一半,这个时间称为“半衰期” .根据些规律,人们获得了生物体碳14含量p与生物死亡年数t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求生物死亡t年后它机体内的碳14的含量p,并用函数的观点来解释 p和t之间的关系,指出是我们所学过 的何种函数?(2)已知一生物体内碳 14的残留量为p,试求该生物死亡的年数 t,并用函数的观点来解释 p和t之间的关系,指 出是我们所学过的何种函数?(3)长沙马王墓女尸出土时碳14的余含量约占原始量的 76.7%,试推算古墓的年代?反思:p和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对应; p关于t的指数函数p

36、 =(571)x ,则t关于p的函数为 x动手试试练 1.计算:(1) 51jog0.23;(2) 10g4 3 10g9 2log 1(/32.练2.我国的gdp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为 7.3%,约多少年后我国的 gdp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两番? 三、总结提升派学习小结1.应用建模思想(审题一设未知数一建立派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1 . aog (aw0)化简得结果是().a. a12 .若 1og7 1og3 (1og2x) = 0,则 x2= () . a. 33 .已知3a =5b =m,且2+1 =2 ,则m之值为(a b4 .若 3a=2,则 10g382lo

37、g36 用 a表示为.5 .已知 lg2 =0.3010 , lg1.0718 =0.0301 ,则 lg2.5 =课后作业x与y之间的关系一求解一验证);2.用数学结果解释现象b. a2c. | a | d. ab. 2 3 c. 2 2 d. 3. 2).a. 15 b. v15c. 715d. 2251; 2而=.10g 2 5+log 4 0.2 log5 2+log 25 0.5222.1 .化简:(1) lg5 +3 lg8 +lg51g20 +(lg2) ; (2)x ,2 .右 lg(x -y )+lg (x +2y )=lg2 +lg x +lg y ,求 _ 的值.22.2

38、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学习目标1 .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 的函数模型;2 .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3 .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象类比指数函数,探索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会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预习教材 p70 p72,找出疑惑之处)复习1:画出y=2x、y = (1)x的图象,并以这两个函数为例,说说指数函数的性质2复习2:生物机体内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时,碳14的

39、残余量约占原始含量的76.7%,试推算马王堆古墓的年代.(列式)二、新课导学派 学习探究:探究任务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问题:根据上题,用计算器可以完成下表:碳14的含量p0.50.30.10.010.001生物死亡年数t讨论:t与p的关系?(对每一个碳 14的含量p的取值,通过对应关系t=log汗p,生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 5730 2与之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新知:一般地,当a0且aw1时,函数y =loga x叫做对数函数,自变量是x;函数的定义域是(0, +8).反思:对数函数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y=2log2x, y=log5(5x)都不是对数函数,而

40、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a0 ,且a#1).探究任务二: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问题:你能类比前面讨论指数函数性质的思路,提出研究对数函数性质的内容和方法吗?研究方法:画出函数图象,结合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研究内容:定义域、值域、特殊点、单调性、最大(小)值、奇偶性.试试: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y=log2x; y=log0.5x.反思:(1)根据图象,你能归纳出对数函数的哪些性质?a10a0,a*1),为42是任意两个正实数当 a1 时,f(x1)f(x2)ef(g);当 051 时,f(x1)+f(x2)之 f(&).2222派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

41、0分)计分:2.函数 y =2+10g2 x (x 1)的值域为().a. (2,收)b. (-0,2) c. 1.3 .不等式的10g4xa一解集是().a. (2, f24 .比大小:(1) log 67 log 76 ;(2) log 31.51b. (0,2) b. (3, 二) log 2 0.8.12,:1d. (0,-)d. 3,二5.函数y =1og(x-1) (3-x)的定义域是 课后作业1.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正数m、n的大小:(1) 10g3mv 1og3n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2)(1)log 0.3m 10g0.3 n;y = . log 2(3x - 5);

42、s.2(3) loga m loga n (a1)(2) y = . 1og0.5 4x - 3 .对数函数(练习)学习目标1 .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复习教材复习1:对数函数y =1og2 .能应用对数函数解决实际中的问题p62 p76,找出疑惑之处)x(a 0,且a *1)图象和性质.a10a0时,yw;当*1时,v运;当 0 x 4 时, yw. 已知函数y =l0gl x ,则当0 x 1时,y w;当x 5时,y w;当0mx 2 时,x w.小结:数形结合法求值域、解不等式 .二、新课导学派 典型例题: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 f (x) =log上x

43、; (2) f (x)=ln(j1+x2 x). 1 x例2证明函数f (x) =log2(x2 +1)在(0, f 上递增.变式:函数f (x) =log2(x2 +1)在(_电0)上是减函数还是增函数?例3求函数f(x) =logo.2(mx+5)的单调区间.变式:函数f (x) =log2(x+5)的单调性是 .小结:复合函数单调性的求法及规律:“同增异减”.x动手试试12练 1.比较大小:(1) logair和 logae (a 0 且 a=1) ; (2) log2&和 log2(a +a+1)(awr).练2.已知loga(3a -1)恒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练3.函数y=log

44、ax在2, 4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1,求a的值.练4.求函数y =loga(x2+6x +10)的值域.三、总结提升派学习小结1.对数运算法则的运用;2.对数运算性质的运用;3.对数型函数的性质研究; 4.复合函数白单调性. 知识拓展:复合函数y = f(5(x)的单调性研究,遵循一般步骤和结论,即:分别求出y = f(u)与u=0ha 1)d. y =loga ax 2222 .函数 y =jog1(3x2)的定义域是().a. 1,收)b. (3,收)c. -,1 d. (-,13 .若 f (ln x) =3x+4 ,则 f(x)的表达式为()a. 3ln x b. 31nx+ 4 c. 3ex d. 3ex+424 .函数f(x)=lg(x +8)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5 .将0.32, 10g 2。.5 , log 0.5 1.5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课后作业1 .若定义在区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