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对讲机入门知识_第1页
数字对讲机入门知识_第2页
数字对讲机入门知识_第3页
数字对讲机入门知识_第4页
数字对讲机入门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数字对讲机入门知识dmr第一章概述 3.第二章对讲机分类4.1. 手持对讲机5.2. 车(船、机)载式无线对讲机5.3. 中转台(或者基地台) 6.第三章 数字对讲机介绍以及与模拟对讲机的对比 8.1. 模拟对讲机的通信原理 8.2. 数字对讲机原理 9.3. 数字对讲机和模拟对讲机的区别和优势1.1第一章 概述从整个移动通信的应用来划分,通信网络可分为公众移动通信和专业移动通信两大类, 其中公众移动通信就是社会上广大消费者正在使用的2g 3g 4g移动手机,它是为广大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 任何人都有权购买并享受其服务, 它已经从第一代的模拟通信发展到现在的第 4 代数字移动通信;而专业

2、移动通信主要是为各行业、企业、团体提供内部专业通信服务的,其不承担公众普遍服务职能。在专业移动通信中,按其网络容量从小到大,按网络功能从少到多,可分为公众对讲机、专业对讲机、无中心自集群系统、集群系统等四类,这四类专业移动通信中,前三类都属于对讲机的范畴,可见对讲机通信在专业移动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正在使用的对讲机数量占专业移动通信终端总数80%以上。从采用的技术来划分,对讲机可分为模拟对讲机和数字对讲机两大类, 数字对讲机是模拟对讲机的换代产品。 由于模拟对讲机技术落后,且较为浪费宝贵的无线电频率资源,因此,从技术而言,模拟对讲机被数字对讲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我国在使用的对讲

3、机总数中有95%的是模拟对讲机,目前能批量成熟的提供数字对讲机的国内厂家只有海能达 (好易通) 、 广州维德、 科立讯、 杭州优能、 北峰、深圳翌科等厂家,大部分是依靠进口摩托罗拉、建伍等公司。我国工信部已于2009 年 12 月 12 日正式发布666 号文,明文规定了我国对讲机模拟技术体制转为数字技术体制的时间表,到 2011年 1 月 1 日,国家不再对新开发的模拟对讲机进行型号核准, 2010 年底前已通过国家型号核准的模拟对讲机,在核准证五年有效期到后,不再进行继续核准。简言之, 666 号文规定, 2010 年是发放模拟对讲机“准生证”的最后一年, 2011 年到 2015年对原已

4、发放“准生证”的模拟对讲机陆续停止使用,到 2016 年 1 月 1 日,模拟对讲机完全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从2010 年 1 月开始,数字对讲机已开始在我国使用,五年过渡期后,数字对讲机将完全取代模拟对讲机。目前世界上的数字对讲机包括数字集群标准主要有dpm、r dmr、apco2、5 tetralpol 、 edac、s tetra、 dimrs、 idra、 geotek、 gota 和 gt80q 其中 gota-global open trunking architecture 是由中 兴公司自主研发,基于 cdma1x 技术面向新技术演进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目标是满足共网集群需要,

5、兼顾专网集群应用。 gt800 系统是由华为公司研制开发的基于 gs度术的数字集群系统。gt800基于 gpr辱口 gsm激术开发的系统,其第二阶段将与 td-scdma术结合。而海能达的pdt属于警用的集群通信系统,参考了 dmr勺标准,也在 争取成为国内数字对讲机的标准。第二章 对讲机分类从产品的用途来讲,对讲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手机对讲机、 车(船、机)载台和中转台(或者基地台)1. 手持对讲机这是一种体积小、 重量轻、 功率小的无线对讲机, 适合于手持或袋装,便于个人随身携带,能在行进中进行通信联系,其功率一般vhf频段不超过5w uhf频段不超过4w 但也有少数机型的功率 vhf为6

6、wuhe 5w通信距离在无障挡的开阔地带时一般可达到5公里。在无线通信网络的支持下,通过中转台通信距离可达10 公里以上。该机适合近距离的各种场合下流动人员之间的通信联系。 在无线电话机的系列中,手持式无线电 “对讲机”的应用数量及品种是最多的,约占 80%以上。从摩托罗拉生产的三千元左右的高端手持式无线电对讲机到国内一百多元左右的国产低端手持式无线电对讲机, 价格差异很大, 据估计这类对讲机每年在国内销售量已超过一百万台, 其市场潜力很大。2. 车 (船、机)载式无线对讲机这是一种能安装在车辆、 船舶、 飞机等交通工具上直接由车辆上的电源供电的,并使用车船、机上天线的无线对讲机,主要用于交通

7、运输、生产调度、保安指挥等业务。其体积较大,功率不小于10w 一月殳为25w 最大功率为 vhf为56w uhf为50 w 还有个别车载台在某一频段的功率达到75w车载台其电源为13.8v,通信距离可达到 20 公里以上,在无线通信网络中,通过中转台通信距离明显增大, 可达数十公里。 销售价格从国产的 1000 元到进口机的 3000元。据估计,国内年销售量不低于 10 万台。随着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私家车的增加, 个人购买车载机( 属于业余无线电爱好者 ) 的数量将日益扩大。3. 中转台(或者基地台)转发式无线对讲机就是将所接收到的某一频段的信号直接通过自身的发射机在其它频率上转发出去

8、。 这两组不同频率信号相互不影响, 或者说能够允许两组用户在不同频率上进行通信联系。 它具有收发同时工作而又相互不干扰的全双工工作的特点。 转发式无线电话机的英文名称是repeater transeiver , 中文名称也叫中转台、 中继台、转信台。 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有效地扩展通信系统中手持机、 车载机、固定台的通信范围和能力给系统提供更大的覆盖半径。 由于这类设备工作时处于无人值守状态, 有的中转台还放在高山上, 工作环境较差,有的中转台长时间处于发射状态。 因此对中转台的技术设计要求比车载机、固定台要高得多,甚至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如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优良的散热性,能在高、低温条件下长时

9、间稳定工作。不少设备都具有在主电源故障情况下能够自动启动备用电源或切换到直流电源继续工作的功能。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专用中转台的功率都较大,一般都在25w50惟至达到100w(大吉公司的tb8100),在楼宇中使用的小中转台的功率一般不超过25w。中转台的发展历史仅有二十多年,随着新器件、新工艺、新电路的诞生, 新技术在中转台设计上的应用使其技术水平、 品质和功能在不断提高和完善。1984年以日本八重洲公司(yaesu生产的ftr1045日本icom公司生产的ic-rp1520为代表的中转台,采用的是晶体振荡倍频方式。而到了 1985年日本协同公司(kyodot产的kg11o日本世纪公司(

10、selkl)生产的up450/pcv150日本马兰士公司 (standar域产的 rp172br/rp512b暗中转台已经采用了频率合成 技术、epro祚储和数字逻辑电路控制等技术。从此中转台的技术水 平和功能有了较大的发展。至今kg110的优良性能和高可靠性仍为业 界人士所称道。日本建伍公司(kenwoo物于1987年相继推出tkr720/820以及以后的tkr828(350m) tkr83障中转台。建伍的tkr 系列中转台采用了先进的锁相环频率合成技术、cpu空制技术,所有数据均存储在eepromf,功能更多,频率稳定精确,同时大范围使 用表面贴装元器件工艺。在这期间日本马兰士公司生产的r

11、p80 系列基地/中转台以及rp513地/中转台也先后进入中国市场。rp513中 转台采用微处理控制技术,能提供自动自我检测功能,其功率在50%工作周期情况下可高达 80w在众多的中转台中,建伍 tkr720/820 系列的中转台以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深受国内专业用户的欢迎, 其市场 保有量也是最多的,可以说是中转台中的经典产品。 1998 年底美国 摩托罗拉公司开发的gr122涛系列中转台先后投放中国市场,宽带 技术、语音压控技术的采用,调试参数全面软件化,极大提高了中转台的综合性能,频率稳定度得到了提高,25kh市12.5khe信道间隔 得到了兼容,增加了频率利用率。近年来,中转台的换代的新产

12、品也先后上市,建伍公司生产的 tkr750/820中转台取代了 tkr720/82q 日本协同公司研发的kg51阡2000年投放中国市场后,停止生产了 kg110 kg510秉承了 kg110高可靠特点,采用cpu中央微处理器, 还具有无线遥控信道转换功能,50w功率连续不间断发射,可进行多种中转扫描模式。新西兰大吉公司(tait)生产的t800ii中转台以独 特的插板式结构和100w的大功率等特点也得到特殊用户的欢迎。日 本威泰克斯公司也在 2003 年的 “通信奥运” 展览会上推出了 vxr7000 型中转台。2002年澳大利亚spectr公司生产的“频谱”专业基地/ 中转台mx8001过

13、国内的代理商也打入了中国市场。 该公司是世界上 专门从事无线电通信设备制造的著名公司,其产品通过十项国际认证。mx80悭中转台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技术,如采用军用级别的模块结构,采用高速闭锁及高速发射技术等,可实现远端遥控、远程设置和监测自我诊断功能。其频率范围包括30-960mheft的各个频段,频 率稳定度1ppm发射启动时间小于4ms.新西兰大吉公司近期推出的 tb8100基地/中转台则采用当今最前沿的数字通信技术(risc处理器 和dspb字信号处理器),功率从5w 50w至100w是目前性能和技术 水平都很高的基地/ 中转台。第三章 数字对讲机介绍以及与模拟对讲机的对比1 . 模拟对讲机

14、的通信原理如下图 3 所示, 是模拟对讲机的大概的原理框图, 在发射链路上,话筒采集音频信号后进过放到送到调频电路调制成相应的高频或射频信号, 然后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到所需的输出功率后通过开关管经过 收发低通滤波电路从天线发射出去; 而接收链路上由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后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通过电调谐电路(具备滤波功能)和低噪放电路将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过混频电路变频到需要的一级中频频率,经过滤波和放大后送往相应的集成解调芯片,进行二次变频到二级中频频率,然后由鉴频电路解调出音频信号,并通过音频放 大电路放大后送往喇叭输出。整个对讲机处于同频或异频的半双工工 作状态。话筒模拟对讲机基本框图2 .

15、数字对讲机原理相对于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的大致框图如下图4所示,其 对于模拟对讲机最大的区别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了采样、压缩、编码,以数字的形式调制在载波信号上。我们现在做的dpmr和pdt、arc 都采用4fsk调制方式,通过数字形式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密,优化等 处理。图4数字对讲机基本框图a、 发射链路如下图5所示,话筒采集音频信号经过音频放大电路放大后送往基带芯片,经过芯片自带的(或者外部) ad采样进行相应的语音压缩处理、编码等,从芯片da口送出两路调制好的4fsk信号(四电平信号),通过两点调制的方式以调频的形式产生需要的射频信号,射诂蔺图5发射链路框图b、 接收链路如下图6所示,接收

16、链路从天线接收到相应的信号后通过低通滤波电路和电调谐滤波电路滤除带外的信号, 然后通过低噪声放大电路 放大有用信号,放大后的信号送往混频电路,得到 37.95mhz (不同 电路方案采用不同的中频频点)的一级中频信号,一级中频信号经过 滤波放大后,送往ta3116进行二次混频得到450khz的信号,对其再 次滤波放大后由鉴频器鉴频得到所需的 4fsk言号,4fsk言号被送往 基带芯片的ad口采用(现在时分的系统已经采用 450khz数字中频直 接解调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后续的产品研发中还将考虑 37.92mhz 级中频直接送入芯片解调的方案,对产品的稳定性、接收灵敏度的提 高、电路的优化、和调试

17、的简化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芯片的解图6接收链路框图在操作界面端,数字对讲一般也采用比模拟对更大的液晶屏, 进 行更多的人机互动的操作。3 .数字对讲机和模拟对讲机的区别和优势由上可知,传统的模拟对讲机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消息的,一 般现在的模拟机的带宽为12.5khz和25khz,它存在着频率利用率低、 相互干扰严重、业务功能单一、通信不太稳定和管理控制较困难等缺 点。而数字对讲机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以数字编码和数字调制的方 式,并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的通信方式如下图7所示,在同样的环境的情况下,同样功率的对讲机信号 的环境衰弱是一样的,信号强度都是随着信号的传输距离越来越小, 而

18、模拟对讲机由于采用了传统的模拟调频的形式将音频信号直接调 制到射频,所以随着信号输出距离的增加,在接收端的鉴频的语音信 号会逐渐恶化,直到边缘地带(即信号输出的极限距离)时,信号同 时受到外界噪声、干扰等影响,会急剧恶化,通话声中的低噪明显提 高,导致通话质量严重下降。而数字对讲机由于在发射和接收端对数 字信号进行了相应的编解码处理以及数字信号强大的纠错能力,在弱信号区也可以有效的解调信号,并且由于语音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调 制到射频在空间传播,所以在整个覆盖的范围内,语音质量是一直保 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不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呈直线下降。数字系统相对于模拟系统音质好的覆盖区域明显增加了sirongs

19、ignal strength 蚀温hmproming md;k gu.ltty注而口。口一口口4mmn图7覆盖距离内的音质比较在数字对讲机中,模拟语音信号首先经过 a/d变换和语音编码变换成数字信号。由于数字对讲机的带宽比较窄,一般为12.5khz或者6.25khz,(模拟的为12.5khz或者25khz)因此数字对讲机中的语音编码一般采用参量编码方法,即不是把语音信号的波形进行编码, 而是提取产生语音信号的特征参数并对特征参数进行编码传输, 传输速率一般在1.24.8kb/s ,可以满足数字对讲机的带宽要求。所以相比模拟对讲机的 12.5khz 或 25khz 的带宽来讲,数字对讲机的12.5khz 或者 6.25khz 是前者的一半,这样在同样的频谱资源内,信道容量增加了一倍,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同样由于采用了数字传输的方法,数字对讲机相比模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