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每个孩子_第1页
赏识每个孩子_第2页
赏识每个孩子_第3页
赏识每个孩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赏识每个孩子中国有句俗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德国著名的科 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再读中学时想成为作家,便主修文学,结果, 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勤奋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不可 能在文学上有什么造诣”。然而化学老师却觉得他做事一丝不 苟,有钻劲和耐心,这对化学实验是可贵的品格,于是建议他 试试化学。这一试果然有效,后来,他在化学研究上取得了辉 煌的成就,还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金无足赤,人 无完人”。每个人都可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之处,但每 个人都必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特长,这就是人生的 闪光之处。老师不必为了孩子的某些缺点或短处而耿耿于怀, 应

2、该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长处, 放大他们的亮点。只有 这样,才能让他们成为杰出的人。我在实践中觉得要达到此目 的,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承认差异,用鼓励代替责备“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要 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了赏识 而来到人世间的。有一次,我班好几个女孩子的家长来找我, 说某某男生下课时经常欺侮女孩子,别人跳绳,他去捣蛋, 甚至还几次把女孩子推进男厕所。告状的家长气势汹汹,扬 言要好好收拾哪个近似流氓的坏孩子。我好言劝走了告状的 家长,保证处理好这件事情。我心平气和地找到这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谈心,并及时家访,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刚离婚,在学校成绩

3、差,他的某些优点被大量的缺点掩盖了,受批评多,受表扬少,受讽刺多,受鼓励少。这样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都得不到温暖,没有自尊心、上进心,增加了自卑感,产生了无所谓心理和逆反心理。做恶剧是想让同学们发现他的存在,受到重视,并非耍流氓。我没有按常规叫他写检讨,也没有在全班公开批评他,而是在指出他错误的同时,用信任的眼光看着他,对他说: “这一学期以来,你有什么优点,你能好好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交给我吗?”他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我,然后低下头说: “我哪有优点?”我说: “运动会上,你不是跳高得了第一名,为集体争了光吗?如果你觉得优点不多,你不妨每天做几件好事,一个星期后再写下来交给我。 ”他高兴地答应了。之

4、后,我常看见他把卫生死角的垃圾拿去倒,参见篮球训练也很卖力。我借机在班上表扬他,并封了一个管卫生的小组长让他当。以后,再没有发生把女孩子推进男厕所的恶作剧了。二、巧用评语,鼓励学生进步评语是老师对学生素质发展情况的综合评价, 学生和家长对以前那种“思想表现好,尊敬老师、 、 、 、 、 、 ”之类八股式的评语早已不屑一顾。教师的评语要有针对性,不求全,只求真,做到良药并不苦口。 1、引路法:评语中不要一味的批评,要巧妙申明原理,介绍相应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好多作用。如:我对一个体育特别好,而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写道:聪明的孩子,如果你把体育训练时不怕苦的精神用于学习,你将会是一个全面发

5、展的好孩子,令老师高兴,同学羡慕。2、理解法:有一位同学性格倔强,逆反心理强,犯了错误又不愿接受批评。针对他的缺点,教师写评语时应表示理解,将他不足之中的闪光点迁移到正面的学习、纪律上。3、轻描法:操行评语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对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如果把问题搬出来,学生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对有些较大的问题,如果用不经意的语音指出,会促使学生改正缺点。三、巧用喜爱表扬心里,树立良好班风无论谁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别人赞扬你时,当领导表扬你时,是会很高兴的。哲学家詹姆士精辟的指出: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成长中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对学生的优点、努力、进步、成绩应该采取以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进行肯定,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如果表扬不恰当,高帽子满天飞,也会引起学生反感。如何让学生在老师的赞美、同学的敬佩中产生奋进的动力, 看到努力的方向, 体验追求的乐趣, 感受成功的快乐呢?班主任要善于表扬,深音音表扬的艺术,采取灵活多样的表扬方法。对优等生,可采用“敢为人先”的表扬方法;对中等生,采取“比、学、赶、超”的激励方法;对后进生,采取优点激励法,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能行”。只要有益于班 风建设的事情一定要及时表扬。例如:学生自觉地捡一张纸, 随手关灯,虽然是举手之劳,但一定要及时表扬,因为班风 的形成在于点滴积累,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