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1 总论.1 1.1 概述.1 1.2 存在问题和建议.7 2 市场需求预测.8 2.1 医疗废物.8 2.2 工业危险废物.9 3 设计规模及方案.11 3.1 设计规模的确定.11 3.2 工程方案.11 4 工艺技术方案.13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13 4.2 工艺要求及装置组成.13 4.3 主要设备.21 4.4 主要设备说明.25 4.5 焚烧炉系统说明.43 4.6 在线监测装置.47 4.7 耐火材料.49 4.8 标准化.53 5 公用工程及燃料.54 5.1 水.54 5.2 电.54 5.3 燃料.54 5.4 其他.55 6 厂址方案和建厂条件.56
2、 6.1 厂址选择.56 6.2 建厂条件.58 7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案.65 7.1 总图设计.65 7.2 给、排水 .67 7.3 供配电及电讯.68 7.4 软水.70 7.5 压缩空气系统.70 7.6 贮存.70 7.7 厂区外管网.71 7.8 维修.72 7.9 土建.72 8 节能.74 8.1 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4 8.2 能源供应状况.75 8.3 项目能源消耗情况.75 8.4 节能降耗措施.77 8.5 节能管理.79 8.6 结论.81 9 环境保护.82 9.1 厂址和环境影响.82 9.2 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83 9.3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源
3、及污染物.83 9.4 治理及控制污染的方案.84 9.5 环境保护费用.89 10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90 10.1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规范.90 10.2 项目工程运行、贮存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91 10.3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要求.93 10.4 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防范措施.96 10.5 自然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99 10.6 安全机构.100 10.7 预期效果及评价.101 11 消防.102 11.1 设计中执行的标准、规范 .102 11.2 消防要求.102 11.3 火灾和爆炸可能性分析.103 11.4 总图.103 11.5 消防设施.103 11.6 建筑与
4、结构.104 11.7 电气消防.104 12 组织及劳动定员.105 12.1 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105 12.2 生产班制和定员.105 12.3 人员的来源和培训.105 13 项目实施规划.108 13.1 实施安排原则.108 13.2 项目实施进度.108 14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110 14.1 投资估算.110 14.2 资金筹措.111 15 财务经济评价.114 15.1 运行成本估算.114 15.2 财务评价.114 15.3 不确定因素分析.116 15.4 评价结论.117 16 结论.118 1 总论总论 1.1 概述概述 1.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项目名
5、称及建设单位 项目名称:*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搬迁技改项目 主办单位:*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法人:* 1.1.2 编制依据和原则编制依据和原则 1.1.2.1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200431 号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席令第十七号; (3)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344号令)2002年; (4)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380 号)2003 年; (5)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 408 号)2004 年; (6)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
6、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发200416 号); (7) 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 (国函【2003】128 号; (8) 关于印发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 (环发2004【2004】161 号); (9) 关于落实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安排 及下一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4】2004144 号); (10) 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项目复核委托 函(环财2004【2004】22 号); (11) 关于严禁建设简易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的紧急通 知(环办200
7、440 号); (14)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hj/t176 -2005); (15)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hj/t177 -2005); (16)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 (17)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试行); (18)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试行); (19)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 2003188 号); (20)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312003199 号文 件); (21)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22)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
8、597-2001); (23) 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 知(发改价格20031874 号)。 1.1.2.2 项目文件 (1)*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与徐州市工程咨询中心签订的可行 性研究报告编制合同; (2)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基础数据资料; (3) *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废弃物焚烧装置工程设计技术方 案 ; 1.1.2.3 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高度重视 环境保护,认真落实各项环保措施,贯彻“三同时”的精神。 严格遵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定,高度重视 安全和职业卫生防护,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加强劳动设施的设计。 设
9、计中要采用成熟、可靠、先进、合理的技术,保证产品质量, 保证工艺上先进,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可行,重视节能降耗,以提高经济 效益。 “三废”排放量控制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认真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重视消防设施的建设。 1.1.3 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及经济意义 1.1.3.1 企业概况 *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 年,占地面积 6600m2,是 *市唯一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处理的公司。该公司是 由日本*株式会社投资 110 万美元组建的外商独资企业,拥有固体(nh 炉)、废液(wo 炉)和旋转(rk 炉)
10、三套焚烧炉,设备符合国家环保 要求。目前公司废弃物处理规模达到固体 14 吨/日、污泥 2 吨/日、废液 4 吨/日,年核定处理量工业危险废弃物为 4000 吨/年,医疗废弃物为 2000 吨/年。 公司于 2004 年 11 月 10 日正式开业。于 2004 年 10 月 20 日、2005 年 2 月 17 日取得市局和省厅颁发的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001) ,工业危 险废物经营许可证(js0701ooi022) ,2006 年 6 月 7 日省厅颁发的新工业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js0701ooi022-1) 。 公司目前已与全市 38 家医院1、2、3 级(16 家) ,民营(22
11、家) 及 80 家工业企业签定处置合同。其中医疗垃圾全年处置量为 570 吨,占 核定处置量的 28.5%。工业危险废弃物处置量为 2200 吨,占核定处置量 的 55%。 1.1.3.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危险废物通常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 放射性等,如不经及时有效的处理而随意排放,不仅会引起短期急性行为, 带来安全隐患,而且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长期的、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其 表现的慢性毒性和致癌性会对人身健康与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因此危险废 物的处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处理处置危险废物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管 理系统复杂严密、对污染物排放控制严格的工程,既要投入大量资
12、金和物 力,也要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做后盾。只有集中财力、物力,建设有相当规 模、技术先进可靠、管理系统严密、有完善的污染防治配套设备的大型集 中处置中心,才能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使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维持在易 为工厂接受的较为合理的水平。 而且根据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 2005、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7-2005 即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以及苏环控200561 号文件,*废 弃物处理有限公司现正在运行的设备及场地,由于设计工艺、炉型选择, 不能全面达到国家危险危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4-2001)的要 求。因此,必须
13、选择新的厂址,安装新的更先进的设备才能保证公司的发 展。 1.1.3.3 项目建设的经济意义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 版) 中第一类“鼓励类” 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 7 款“危险废弃物处理中 心建设”。此外,该项目也属于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苏政发 (2006)140 号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订) 中的鼓励类 项目。因此,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取决于市场需求及成本。而随着*市灌南江 苏*化工产业园、灌云县燕尾港镇化工园区等化工园区的发展,工业危 险废弃物的量将越来越大,对于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的要求越来越高。
14、从 发展来讲,*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大浦厂区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 的市场的需求,因此,增加新的焚烧设备,扩大处理能力成为必然的要求。 因此,在灌云县建设新的处理焚烧中心对于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的良 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4 研究范围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的范围是对拟建项目的建设意义、建设条件、 技术路线、环境影响、实施计划、经济效益等方面是否可行加以论证,以 提供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并对拟建项目是否应该建设和如何建设做出论证 和评价,以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和为下一步的基建工作提供依据。 1.1.5 研究的主要过程研究的主要过程 在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前,项目主办单位对自身的建设
15、条件进行 了论证,并对目前*市及其周边地区对废弃物安全集中处置的需求、市 场前景等进行了调查,经向有关领导汇报和请示,要求对本项目进行可行 性研究。 项目主办单位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提供有关的资料,编制单位 对本项目所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有重点的调研和分析,本报告 具体论述项目的建设在经济上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 可靠性和适用性;财务上的盈利性与可行性;环境和建设上的可容纳性和 可实施性。 1.1.6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表 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设计规模 1.1固废处理t/a8250 1.2废液处理t/a1296 工业、医疗固废
16、 2、操作时间 2.1年工作日d330/180 热解炉每年工作 330 天, 废液炉每年工作 180 天 2.2年操作时间h7920/4320 热解炉 7920h,废液炉 4320h 3、主要物料消耗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质量要求 3.1片碱t23.896% 3.2生石灰t4090% 3.3活性炭粉t0.66载体用 4、公用工程和动力消耗 4.1供水t/a5000 4.2年耗电量万 kwh90 5劳动定员人20 6用地面积m220000 7总建筑面积m26000 8总投资万元3600 续表 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9、成本费用 9.1单位废物处理成本元/t473.4
17、4 9.2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451.95 10、盈利能力分析 10.1年收入万元1909.2 10.2年利润总额万元1034.24所得税后 10.3投资利润率%26.86所得税后 10.4投资利税率%40.48 10.5盈亏平衡点%21.92 45.49所得税前 10.6财务内部收益率% 35.05所得税后 3.28所得税前 10.7项目投资回收期a 3.88所得税后 1.2 存在问题和建议存在问题和建议 1.2.1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 请具有专业咨询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 1.2.2 本项目的安全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同
18、时请具 有专业咨询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的安全评估。 1.2.3 本项目的劳动安全、职业卫生问题,建议建设单位在报批可行性研 究报告同时,请具有专业咨询资质的单位进行项目和职业卫生评估。 2 2 市场需求预测市场需求预测 2.1 医疗废物医疗废物 2.1.1 机构 截止 2006 年 12 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 982 个,比 2005 年同期增加 55 个,增加的主要为私营医疗机构。 全市共有医院 60 个(综合医院 43 个,中医院 5 个,专科医院 11 个) ;卫生院 106 个,其中:街道卫生院 5 个;乡镇卫生院 101 个;疗养院 4 个;门诊部、所、室 778 个,其中:私
19、营诊所 403 个;专科防治所、站 1 个;卫生防疫机构 10 个;妇幼保健所 8 个;急救中心 1 个;中心血站 1 个;卫生监督所 5 个;医学科研所 1 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 7 个。 按医院经济类型分类:国有的 32 个,集体的 8 个,私营的 14 个,其 他的 6 个。 按医院等级分类:我市有三级医院 2 所,二级医院 20 所,一级医院 38 所。 2.1.2 床位 全市各类卫生机构共设床位 9600 张,比上年增加 543 张,增加 6.0%,其中:医院设病床 6495 张,比上年增加 715 张,增加 12.4%;卫 生院设病床 2484 张,比上年增加 24 张,增加 1.
20、0% ,其中:街道卫生院设 病床 62 张,比上年增加 10 张,增加 19.2%;乡镇卫生院设病床 2422 张,比 上年增加 14 张,增加 0.6%;疗养院设床位 460 张,比上年减少 184 张, 减少 28.6%。 综合医院设病床 4919 张,比上年增加 473 张,增加 10.6%;中医医 院设病床 804 张,比上年增加 175 张,增加 27.8%;专科医院设病床 752 张,比上年增加 67 张,增加 9.8%。 2.1.3 医疗废物产生量 病床利用率按 60计算,每个床位按一天产生 1 公斤医疗废物计算, 则全年的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 2102 吨。 2.2 工业危险废物
21、工业危险废物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相继成立了数个工业园区, 并且多为化工园区,这也使得*地区工业危险废物的量有了较大的增长。 2.2.1 江苏*化工产业园 江苏*化工产业园位于*市灌南县堆沟,近期规划以纺织染料、 农药、生物制药及高科技精细化工等“中间”产品为主的化工产业区。园 区已建、在建及准备进园企业已有 100 余家,因为化工企业的特性,在生 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蒸馏残渣、废活性炭、废溶剂、污水站污泥等危险废物 产生,因此,江苏*化工产业园将会成为*地区危险工业固废的主要 产生地,预计到 2008 年,年危险固废产生量将会达到 3000t/a。 2.2.2 灌云县燕尾港镇临港产
22、业园 灌云县临港产业园位于燕尾港镇,园区定位是以三类工业为主,一、 二类工业为辅;行业类别主要考虑以化工、医药、染料、印染、酿造、轻 工等,目前,已经进园及计划进园企业约为 40 家,预计到 2008 年,随着 更多的企业投入生产,产生的工业危险固废量将约达 2000t/a。 2.2.3 柘汪临港产业园 柘汪临港产业园区规划范围东起黄海、西至 204 国道,南起柘响大沟, 北至锈针河大堤,作为*市临港产业园区的北部分区,重点发展冶金、 石化、化工、轻工、机械等临港产业,目前入园企业已经近 30 家,预计 到 2008 年,园区各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工业固废预计将达到 1000t/a。 此外
23、,项目所覆盖的范围还有陈家港化工园区,赣榆县海州湾工业区 等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必然也会造成 *地区危险工业废物的数量上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有必要的,项 目建成之后能够满足危险固废集中处置的要求。 3 设计规模及方案设计规模及方案 3.1 设计规模的确定设计规模的确定 根据实践经验,建设项目的规模是根据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的最小 经济规模等来确定的,如果规模过大,单元装置过多,需要引进很多技术 与设备,投资过大,项目实施比较困难,反之,如果规模过小,虽然投资 少,但规模效益也难以实现。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市场预测,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将进一步扩 大处置规模和
24、完善处置设施,现准备将公司迁至*市灌云县陡沟乡,计 划于 2008 年 10 月初开始建设,于 2009 年 10 月投入运行。结合资金筹措 情况,新建的处置中心计划投资 3600 万元,选择先进、合理的处理工艺, 设计处理能力为年处理固废 8250 吨、废液 1296 吨的废弃物,基本可以满 足未来十年*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要求。结合本市及周边地区的工业发 展及新上设备的特点,准备申请处置医疗临床废物、医疗废物、农药废物、 木材防腐剂废物、有机溶剂废物、废矿物油、废乳化液、精(蒸)馏残渣、 染料、涂料废物、有机树脂类废物、新化学药品、感光材料废物、表面处 理废物、含铬废物、废酸、废碱、含酚废物
25、、废卤化有机溶剂、废有机溶 剂、含有机卤化物废物、其他废物等二十余种危险废物,共计申请年处置 量为 9000 余吨。 本项目建成后区域内的危险废物将得到集中专业处理,明显减轻了对 环境的污染,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3.2 工程方案工程方案 本工程拟建造一座垃圾焚烧站,用于集中焚烧化工残渣、化工废料、 医疗废物及其他废物等。本焚烧处理系统的焚烧工艺和技术采用热解炉和 废液炉焚烧技术。 项目按热解炉+废液炉焚烧系统进行设计,从二燃室开始两炉共用一 套尾气处理系统。控气炉废物处理量为 25t/d,废液炉废物处理量 300kg/h,废物经焚烧系统处理后,尾气经热能回收、急冷脱酸、除尘后, 安全达标排放
26、到大气。 工程设计规模及方案见表 3.2-1。 表 3.2-1 工程设计规模及方案 工程名称处置对象 设计处理 能力 (t/a) 设计热值 (kcal/kg) 年运行天数 (d/a) 年运行时 间(h/a) 控气式热解 炉(a、b) 固废825030003307920 废液炉废液129625001804320 4 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技术方案 4.1 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 *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拟建于灌云县的焚烧处理系统的焚烧工艺和 技术采用热解炉和废液炉并联运行焚烧技术。当热解炉与废液炉共用一套 余热锅炉时,若废液炉不运行,此时热解炉产生的烟气量为原来的 84%, 余热锅炉出口烟气
27、温度为 582,能满足半干式吸收塔的工艺要求,同时 产生蒸汽量为 2.6 t/h 左右,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本方案采用热解炉与废液 炉并联运行,共用一套尾气处理系统,回转窑单独配置一套尾气处理系统。 一期建设热解炉废液炉并联运行系统,该系统能使废弃物充分地燃烧使 其无害化,而且从二燃室开始共用一套尾气处理系统,能充分的降低运行 成本,同时也便于污染物的治理。由此可见,该方案在技术上是可靠的, 在技术经济和环保治理方面是可行的。因此,本项目拟采用该技术。 4.2 工艺要求及装置组成工艺要求及装置组成 4.2.1 设计执行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主席8922 号令) ; (2)中
28、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国家主席200431 号 令) ; (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细则 (4)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5 号 (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1.15085.3-1996) (6)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 (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8)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91) (9)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 (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工
29、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1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1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 (15)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 (16)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190-90) (17)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定 (18)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 (19)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9222-88) (20)火力发电厂汽轮机、锅炉、汽轮发电机参数系列 (sd26488) (21)电力工业锅炉监察规程 (sd16785) (22)火力发电厂水、汽 质量标准 (sd26385) (23)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2
30、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焊接篇) 固废经热解炉焚烧,废液经废液炉焚烧,焚烧后的烟气全部进入二燃 室再次燃烧处理,尾气经吸收塔、袋式除尘器等处理后排放。 4.2.2 设计工艺要求 4.2.2.1 工艺技术要求 固废进料系统须实现自动进料,进料装置须密封,进料路径畅通, 进料过程中防止废物的抛洒; 2点火应采用多种控制方式。即可以现场 plc 手动点火,也可以操 作室遥控点火,同时可自动点火; 3焚烧炉应能保证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稳定、连续、安全燃烧; 4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产生压力 0.5mpa 饱和蒸汽。 5焚烧炉系统运行过程中应保持负压状态,避免有害气体逸出。 热解炉需确保
31、各种废料的搭配装料,确保废料的均布性,以保证废 料热解焚烧的稳定性和充分性; 焚烧过程需确保各工艺段的温度平衡、热平衡和物料平衡,为工艺 控制奠定基础; 焚烧炉型应选择技术成熟、自动化水平高、运行稳定的焚烧炉。设 计使用寿命不低于10年,具备一定的超负荷处理能力; 焚烧炉必须配备一燃室和二燃室,燃烧室后设置紧急排放烟囱,并 设置联动装置使其只能在事故或紧急状态时才可启动; 焚烧尾气处理必须包括急冷、除酸、除尘、控制二恶英和重金属装 置等。 焚烧系统应按照 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类 标准和 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 控制设计规范 ,严格控制噪声。 4.2.2.2 自控技
32、术要求 焚烧系统必须配备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在线显示运行工况的尾气排 放参数,并能够自动反馈,对有关主要参数进行自动调节。 焚烧系统须采用 plc 自动控制,并对焚烧线重要环节设置工业电视 监视系统。在中央控制室能通过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进料系统、焚烧系统、 热能利用系统和烟气净化系统进行集中监视和分散控制。对不影响整体控 制系统的辅助装置设立就地控制。 4.2.2.3 技术性能指标和验收标准 本方案以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标准号 gb18484-2001)作 为环保验收标准,有关数据低于国家标准,详见下三表。 表 4.2-1 装置技术性能指标 指标 废物类型 燃烧温度 () 烟气停留时间
33、 (s) 燃烧效率 (%) 焚毁去除率 (%) 焚烧残渣的热 灼减率(%) 危险废物 11002.099.999.99 5 表 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n0.污染物单位排放限值 1烟尘mg/m380 2烟气黑度林格曼级i 3一氧化碳mg/m380 4二氧化硫mg/m3300 5氮氧化物mg/m3500 6氯化氢mg/m370 7氟化氢mg/m37.0 续表 4.2-2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n0.污染物单位排放限值 8二恶英类ng-teq/m30.5 9汞及其化合物(以 hg 计)mg/m30.1 10镉及其化合物(以 cd 计)mg/m30.1 11砷、镍及其化合物(以 as+ni 计
34、)mg/m31.0 12铅及其化合物(以 pb 计)mg/m31.0 13 铬、锡、锑、铜、锰及其化合物 (以 cr+sn+sb+cu+mn 计) mg/m34.0 表 4.2-3 装置排气筒高度 焚烧量(kg/h)废物类型排气筒高度(m) 3002000危险废物35 4.2.3 工程总体设计 4.2.3.1 总体工艺选择 本项目拟采用热解炉与废液炉并联运行,热解炉与废液炉共用一个二 燃室、一套余热锅炉和一套尾气处理系统。 4.2.3.2 焚烧系统对烟气变化的适应性 本方案按热解炉与废液炉并联运行,共用一套尾气处理系统进行设计, 当废液炉不运行时,各设备对烟气变化的适应性见表4.2-4: 表4
35、.2-4 各设备对烟气变化的适应性 序号设备烟气变化的影响适应性 1二燃室 烟气量减少,烟气停留时间增加, 燃烧更充分 适应 2余热锅炉 烟气量减少,产蒸汽量减少,出 口烟气温度略有降低。见3.3.2分 析。 适应 3半干式吸收塔 烟气量减少,停留时间增加,酸 碱反应时间增加,除酸效果更好 适应 4布袋除尘器 烟气量减少,烟气速度减慢,除 尘效果更好 适应 4.2.4 装置组成 为满足上述工艺要求焚烧装置由以下设备和系统组成: 4.2.4.1 焚烧炉主要设备 热解炉(a、b炉) 、废液炉、二燃室、余热锅炉、半干式吸收塔、干 式吸收装置、布袋除尘器、烟囱、送风机、引风机。 4.2.4.2 焚烧装
36、置附属系统组成 自动进料及出灰系统:包括斗式提升机、投料门、炉篦机构、灰斗、 液压系统、龙门架、废液雾化装置等。 点火、助燃系统:包括点火燃烧器、二次燃烧器。 燃烧空气系统:包括气化、燃烧所需空气,由一次风、二次风组成。 急冷喷淋系统:包括喷淋泵、雾化喷头、喷淋管路、碱液池。 给水系统:给水管路、软水制备装置 压缩空气系统:包括空压机、空气储槽、空压配管等。 飞灰固化系统 热工控制及仪表 电气系统 4.2.5 焚烧炉流程简图 项目焚烧炉工艺流程见图 4.2-1。 图 4.2-1 焚烧炉处理流程简图 工艺流程简述: 进料:先将热解炉盖打开到开启位置后,将投料斗装满,投入热解 炉,经过几次往复,将
37、热解炉投满,然后关闭热解炉盖,进入热解气化阶 自动进料装置 热解炉 a、b 炉燃烧器 二燃室 飞灰 飞灰 蒸汽自来水 半干式吸收装置 干式反应装置 布袋除尘器 引风机 旁通 烟 囱 余热锅炉 燃烧器 石灰粉+活性炭粉 灰 渣 送风机 柴油储罐 烟气在线检测 飞灰固 化处理 空压机 星型卸料器 星型卸料器 碱液池 喷淋泵 卫生填埋 自动称重装置 软水制备 危险废物 废 液 炉 废液 废液泵 雾化装置送风机 燃烧器 送风机 压缩空气 柴油储罐 段。投料装置可将垃圾直接投入,不需分拣。整个投料系统采用全封闭结 构,防止进料过程中废气的外泄。废液炉进料系统采用雾化装置进料。废 液泵将废液从废液储槽输送
38、到雾化装置,通过压缩空气将废液雾化喷入废 液炉内焚烧。 焚烧:在点火、助燃系统的作用下,热解炉内的垃圾经点火燃烧 器自动点火控氧气化产生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被导入二燃室经二次 燃烧器点燃,废液炉的废液经点火燃烧器自动点火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 二燃室内高温燃烧。二燃室内设置有角度的二次空气进口及足够的容积, 使可燃性气体旋转燃烧,并通过提高烟气湍流度,保证烟气出口温度在 1100以上,滞留时间不低于 2 秒。在启炉和残烧时通过自动切换二次燃 烧器的大小火运行来确保出口烟气温度和燃烧效率。 余热锅炉制蒸汽:二燃室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达到回收热能 和降温的目的,利用烟气的热能产生 0.5mpa
39、 的饱和蒸汽,同时烟气温度 被减低到 550600。 烟气进入半干式吸收塔进行化学反应和再次降温,达到急冷和脱 酸的目的。 在半干式吸收装置和布袋除尘器之间串联干式反应装置。利用活 性炭表面吸附特性来吸附二恶英及有害气体,利用消石灰的中和反应能力 去除烟气中的酸性气体。 从干式反应装置出来的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以吸附有二恶英类 物质的活性碳粉和残留的烟尘。布袋表面能为吸附提供载体,以保证较长 的停留时间,通过脉冲阀定时轮流向各风室自动通入高压空气进行反吹, 将截留在布袋外表面的粉尘抖落到下部的集灰斗内。半干式吸收装置和袋 式除尘器处理时产生的飞灰因含有毒性物质,定时清出后,装入专门的袋 中,并
40、进行固化处理后安全填埋。 处理后的废气经引风机引风后从烟囱排放。 4.3 主要设备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装置见表 4.3-1。 表 4.3-1 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性能说明单位 数量 备注 一一 进料系统进料系统 1固废进料系统 1.1斗式提升机 容积:1.0m2 材质:0cr18ni9; 板厚:6mm 套2 1.1.1电动葫芦功率:1.5kw提升最大重量:0.75 吨只2 1.2电动炉门材质:q235-b+耐火浇注料只2 1.2.1电动葫芦功率:1.1kw提升最大重量:0.75 吨;只2 1.3斗提机密封罩材质:q235-b只2 1.4热解炉密封罩材质:q235-b只2 2
41、废液进料系统 2.1废液储槽3m3材质:0cr18ni9只1 2.2废液泵功率:0.75kw台2 2.3 双流体 雾化喷头 sa309 进口件; 材质:0cr18ni9 支1 2.4废液管路材质:0cr18ni9套1 二二 出灰系统出灰系统 1炉篦机构qt300含翻板式炉篦、连杆机套2 构 2液压系统套1 2.1液压站 yzw-4 功率:1.1kw 6 只液压缸套1 2.2液压缸63双作用单活塞杆只2 2.3液压缸80双作用单活塞杆只2 2.4液压管路套4 3单梁桥式起重机材质:q235-b套1 3.1电动葫芦功率:0.6kw提升最大重量:1.0 吨只1 4出灰小车功率:1.1kw材质:q23
42、5-b;板厚:6mm只1 5下料斗材质:q235-b+耐火浇注料只2 6下料溜槽材质:q235-b+耐火浇注料只2 续表 4.3-1 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性能说明单位 数量 备注 三三 焚烧系统焚烧系统 1热解炉 a、b容积:35m3 材质:q235-b; 板厚 12mm+耐火浇注料 座2 2废液炉容积:9m3 材质:q235-b 板厚 10mm+耐火浇注料 座1 3二次燃烧室容积:23m3 材质:q235-b 板厚 10mm+耐火浇注料 座1 3.1紧急排放烟囱材质:q235-b+耐火浇注料套1 3.2气动阀门350 材质:q235-b; 气缸型号 gdc-ca-80150
43、附气动元件 套1 4操作平台材质:q235-b套1 5高温气动阀门300200 材质:q235-b+耐热钢; 气缸型号 gdc-ca-80150 套2 附气动元件 6送风系统 6.1热解炉风机 9-26no4a 功率:5.5kw 附进口调节阀及消音器;台1 6.2废液炉风机 9-19no4a 功率:3kw 附进口调节阀及消音器;台1 6.3二燃室风机 9-19no8d 功率:7.5kw 附进口调节阀及消音器;台1 6.4送风配管材质:q235-b套1 6.5手动蝶阀150蜗轮式;材质:q235-b只4 6.6自动调节阀150比调式只3 四四 点火助燃系统点火助燃系统 1点火燃烧器g10 燃烧量
44、:4.510kg/h; 型式:枪型;燃料:柴油; 控制:on-off 只5 1.1燃烧器退膛架材质:q235-b套5 2二次燃烧器rl50 燃烧量:12.550kg/h; 型式:枪型;燃料:柴油; 控制:大小火 只1 3日用油槽1m3 材质:q235-b; 板厚:6mm 只1 4柴油管路材质:q235-b套1 续表 4.3-1 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性能说明单位 数量 备注 五五 余热利用系统余热利用系统 1余热锅炉0.5mpa含给水泵 2.2kw2套1 2软水制备系统 含全自动软水器、除氧 器 套1 六六 急冷脱酸系统急冷脱酸系统 1半干式吸收装置套1 1.1半干式吸收塔 材质
45、:q235-b 板厚 8mm+耐火浇注料 台1 1.2碱液泵功率:1.1kw材质:0cr18ni9台2 一备 一用 1.3 双流体 雾化喷头 sa309 进口件; 材质:0cr18ni9 支1 1.4星形卸料器功率:0.55kw台1定制 1.5管路材质:q235-b套1 1.6平台材质:q235-b只1 1.7空压管路材质:q235-b套1 2干式反应装置套1 2.1活性炭储槽材质:q235-b;板厚:6mm只1 2.2消石灰储槽材质:q235-b;板厚:6mm只1 2.3星形卸料器功率:0.37kw变频台2定制 2.4文丘里材质:q235-b只1 七七 除尘系统除尘系统 1布袋除尘器420m
46、2 材质:q235-b;板厚:6mm; 滤袋 p84 玻纤混纺 台1 1.1旁通管路材质:q235-b套1 1.2气动蝶阀材质:q235-b套2 1.3星形卸料器功率:0.55kw转速:24r/min;只2 1.4空压管路材质:q235-b套1 八八 排烟系统排烟系统 1引风机 9-26 no10d 功率:75kw 变频 附进口调节阀, 叶轮材质:0cr18ni9 台1 续表 4.3-1 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材质、性能说明单位 数量 备注 2高温烟道 材质:q235-b 板厚 6mm+耐火浇注料 套1 3低温烟道 材质:q235-b 板厚 6mm+玻 璃鳞片防腐涂料 套1 4烟囱 8
47、80mm h=35m 材质:q235-b 板厚 10mm+耐火料; 套1 九九 空压系统空压系统 1空压机功率:37kw台1 2空气储槽1000l材质:q235-b;压力:0.75mpa只1 十十 电气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 1电气控制柜 含控制元件、plc、变频 器 套1 2组态软件 wincc (或其相当产品) 套1 3上位机台1 4监视系统含摄像头套1 5其他 含: 操作台、仪器、仪表 电线、电缆、ups 电源 套1 十一十一 在线检测系统在线检测系统 1在线检测系统国产套1 4.4 主要设备说明主要设备说明 4.4.1 热解炉 4.4.1.1 热解焚烧炉的原理 热解炉是危险废物在控氧条件
48、下的热解区,废物由燃烧器点火开始燃 烧,补风系统供给的空气分布在炉的下部,且风量只有废物燃烧所需化学 需氧量的 30%-50%,从而使得只有位于炉下部的废物完全燃烧,其燃烧 释放的热能向上传递给上一层废物,上层废物吸收热量首先被烘干,进而 热解,再到炭化,直到最终不再吸收热量后,热量再向更高层传递,由此 废物逐渐在炉内自下而上形成燃烬层、燃烧层、碳化层、热解层和烘干层, 各种化合物的长分子链逐步被断裂成短分子链,变成可燃气体。由于没有 足够的氧让这些气体进一步氧化,因此这些气体将进入二燃室进一步燃烧。 残留下来的可燃性固定碳由于在炉内长时间停留逐步转化成 co2。而废物 在缺氧条件下燃烧、热解
49、,大大的拟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大部分氮在热 解过程中生成氮气,而非氮氧化物。废物只有在热解炉内的燃烬层大约有 一半是生成氮氧化物(因为有机物中的氮有:具有还原性的 nh2基团、具 有氧化性的 no2基团和与碳形成杂链或杂环的中性氮三种存在形式,而只 有 no2基团在热解氧化过程中是生成氮氧化物) 。 综上所述,可知废物中的氮只有大约四分之一是生成氮氧化物,其他的将 生成氮气。 4.4.1.2 热解炉功能及优点 最上层烘干层 第二层预热层 第三层分解层 第四层燃烧层 第五层冷却层 所用热解炉为利用成熟专利技术开发的控气式固体废物焚烧炉,该炉 采用热解气化原理,废物在炉内欠氧条件下热解、气化,产生
50、的烟气中含 有 co、ch4 等可燃成分。 其优点如下: 技术成熟,自动化水平高,能保证焚烧安全稳定运行,且已有 成功运行经验。 热解炉热解温度控制在 600左右,使垃圾能够完全彻底的热解 气化,防止融渣现象的出现,提供耐火材料的寿命; 对垃圾外形大小适应性广,特别是对大件垃圾更具有突出优势; 垃圾在炉内静态气化、焚烧,粉尘产生量小,大大减轻尾气净化 工段的负荷; 采用一次装料,间歇操作,大大降低了垃圾与操作人员的接触机 会,保证了员工的身体安全,同时大大减轻了操作劳动强度; 热解炉中的危险废物搭配装料,确保废料的均布性,以保证废料 热解焚烧的稳定性和充分性; 热解焚烧炉设有防爆门,安全可靠;
51、 焚烧系统的运行操作:炉温控制、供风、负压调整等均通过自动 控制系统,采用连锁方式实现自动控制。 焚烧炉的内衬耐火材料具备耐火、防腐和防热负荷冲击功能;耐 火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炉体表面温度低于 50。 热解炉所需空气有电脑自动控制;可实现对热解和燃烧过程的控 制,防止燃烧不完全或炉体烧塌; 热解炉处于低温气化状态,对炉体的负担和损伤小,炉体寿命长; 垃圾点火时间短; 热解炉顶部设有密封罩,防止烟气溢出污染环境; 焚烧过程完整,残灰为完全无污染物质,残灰的体积和重量小于原 固体废物的 10%(不包含原无机物) ,有机物去除率达到 99.99%。 4.4.1.3 热解炉设计工况的技术参数 垃
52、圾处理量:25t/d,年运转时间330天 燃烧时间:12小时/炉(a、b炉) 点火方式:柴油燃烧器自动点火/手动点火 炉体型式:立式、圆筒型、内衬耐火浇注材料 炉内压力:微负压 炉膛容积:35m32 4.4.1.4 热解炉热工计算结果见下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数 值 1固废设计处理量kg/h1200 2固废空气过剩系数0.45 3固废密度kg/m3400(业主提供) 4燃料消耗量kg/h0 5送风量nm3/h2118 6烟气量nm3/h2953 7热量损失%5 8 热解温度 600 9热解炉容积m335 4.4.2 废液炉废液炉 4.4.2.1 废液炉概述 废液经加压后由内混式雾化装置自动送入
53、废液炉,经柴油点火燃烧器 点燃后燃烧,废液在炉内蒸发,所含有机物析出后充分分解燃烧,燃烧温 度维持在 850以上,根据燃烧 3t(温度、时间、涡流)原则,有机物在 燃烧室内充分氧化、热解、燃烧,使有机物破坏去除率达到 99.99%以上。 废液炉内衬高温耐火材料,中间是轻质隔热材料,最外层以钢板为保 护层,炉体外壁温度不超过70。废液炉出口处设有热电偶,及时反映炉 内温度。在炉体设有防爆口,以防止炉膛内烟气爆燃对炉体的损坏。 4.4.2.2 废液炉功能及优点 本废液炉用于高温焚烧有机废液,通过调节燃烧空气的供给来确保废 液的完全燃烧和维持炉内的燃烧温度,并按焚烧烟气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 容积热负
54、荷及水分蒸发强度容积来确定炉膛容积,以保证废液中的有机物 在炉内达到完全燃烧分解。 本废液炉主要优点为: 炉体燃烧根据 3t(温度、时间、涡流)原则设计,确保废液在炉 本体燃烧室内充分氧化、热解、燃烧,使有机物破坏去除率达到 99.99%以 上。 2 炉体采用切向式雾化装置-内部混合式双流体雾化器喷嘴。其混合 程度、雾化效果、燃烧速度及效率极高,过剩空气系数低,可节约大 量燃料。雾化喷头口径大,对流体之粘度、杂质含量要求不高,不易 堵塞。采用低压喷雾方式,较高压喷枪式安全,不易磨损,不易故障, 燃烧效果好,内混合式与传统的外部混合式的比较见下表: 序号比较项目内混式外混式 1雾化颗粒极细、仅数
55、 粗、十几 几十 2雾化性能佳不均 3燃烧效率高低 4破坏去除率高低 5流速比音速快13m/s 6雾化用压缩空气 少 (0.3nm3/l) 多(1nm3/l) 7耗电量13 8停炉时干滴漏 安全性高-设有启动前不排除易爆气体就不能点火的功能,以防气 爆,炉内设有火焰检知器,一旦炉内发生熄火或点火失败,立即自动切断 废液供给,警报系统完善,安全可靠。 采用多项先进技术,使设备简化,易于维修,并降低了运行成本。 炉本体燃烧室内采用高铝耐火材料浇注,一次性成型,经久耐用。 4.4.2.3 废液焚烧炉设计工况的技术参数 废液设计处理量:300 kg/h 点火方式:燃烧器自动点火 炉体型式:卧式、圆筒型
56、、内衬耐火浇注材料 炉内压力:微负压燃烧 燃烧室设计温度:850 4.4.2.4 焚烧炉热工计算结果见下表: 序号项 目单 位数 值 1废液设计处理量kg/h300 2废液空气过剩系数1.4 3燃料消耗量kg/h0 4送风量nm3/h1313 5烟气量nm3/h1695 6热量损失%5 7废液炉温度 875 8废液炉容积m39 4.4.3 二燃室二燃室 4.4.3.1 二燃室原理 热解炉热解气体和废液炉产生的烟气一起进入二燃室后,与二次补氧 风机引入的空气切向混合,废气得以充分燃烧,完全转化为co2、h2o及 so2、hcl、nox等气体。二燃室温度t1100。停留时间t2s,以保证 废气充分
57、燃烧。 二燃室采用立式圆筒型耐火材料整体浇注成形结构,有效保证烟气的 滞留时间及大颗粒粉尘在二燃室内沉降,燃烧效率99.9%,焚毁去除率 99.99%,使有毒成分(有毒气体和二恶英等)在二燃室得到充分的分解 和消除。二燃室设有紧急排放烟囱,以确保系统具备防爆功能。 4.4.3.2 二燃室功能及优点 热解气化炉产生的可燃气体、废液炉产生的烟气和二次燃烧空气 在二燃室内充分混合后经二次燃烧器点火燃烧;二燃室布风合理,气体混 合充分,湍流度高,无死区; 设计其燃烧室出口烟气温度1100,烟气停留时间为 2 秒以上, 能够充分分解有害的臭气和多氯化合物; 二燃室内壁砌筑高铝耐火材料,具备耐火、防腐和防
58、热负荷冲击功 能,耐火材料与外壳衬有隔热层,利用二燃室散热预热送风,减少燃料消 耗量,同时减少散热损失,保证外壁温度小于 50; 二燃室设有紧急排放烟囱,紧急排放烟囱全自动系统跳脱装置的开 关阀采用气、电互锁,确保响应和投入速度,也避免了停电不能动作的情 况. 4.4.3.3 二燃室设计工况的技术参数 点火方式:柴油点火燃烧器自动点火 炉体型式:立式、圆筒型、内衬耐火浇注材料 炉内压力:微负压 炉膛容积:23m3 4.4.3.4 二燃室热工计算结果下表: 序号项 目单位数 值 1燃烧室温度 1100 2燃料消耗量kg/h0 3空气过剩系数0.77 4燃料空气过剩系数1.2 5烟气停留时间s 2
59、 6热量损失%5 7送风量nm3/h3241 8出口烟气量nm3/h8369 9二燃室容积m323 4.4.4 余热锅炉余热锅炉 4.4.4.1 余热锅炉特点 二燃室产生的烟气进入余热锅炉达到回收热能和降温的目的,产生 0.5mpa的饱和蒸汽,同时烟气温度减低到550600。余热锅炉结构设 计合理,蒸汽产量大,烟气阻力小,自动控制,运行可靠、方便。 4.4.4.2 余热锅炉设计工况的技术参数 进口烟气量:8369 nm3/h 烟气进口温度:1100 出口烟气温度:600 软水进口温度:20 饱和蒸汽温度:152 4.4.4.3 余热锅炉热工计算结果见下表: 序号项 目单位数 值 1进口烟气温度
60、 1100 2出口烟气温度 600 3进口烟气量nm3/h8369 4漏风量nm3/h84 5出口烟气量nm3/h8453 6进口软水温度 20 7出口饱和蒸汽压力mpa0.5 8锅炉排污率%3 9产生蒸汽量t/h2.867 10换热系数 w/(m2) 40 11换热面积m 284 4.4.5 半干式吸收塔半干式吸收塔 4.4.5.1 半干式吸收塔特点和性能 烟气进入半干式吸收塔进行化学反应和再次降温,达到急冷和脱酸的 目的。 反应塔所使用的碱液通常为 naoh 溶液(10%) 。碱性溶液与酸性气 体反应后生成盐类,其水分被完全蒸发并降低烟气温度;半干式反应塔最 大的优点为酸气去除率高,对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履约金安排
- 毛织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考核试卷
- 老旧小区改造造价咨询合同
- 稀有金属压延加工模具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肥料制造中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考核试卷
- 绿化工程项目融资协议
- 购房者与开发商合同清表
- 煤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 旧货零售员工福利与劳动关系考核试卷
- 电池热稳定性考核试卷
- 四年级语文国测模拟试题 (1)附有答案
- 断亲协议书模板
-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正式版)
- 级进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 儿童呼吸机基本使用
- 手术替代治疗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T-CNPPA 3025-2023 药包材质量协议管理指南
- 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流程
-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在线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