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及枢纽试题第一篇_第1页
铁路站场及枢纽试题第一篇_第2页
铁路站场及枢纽试题第一篇_第3页
铁路站场及枢纽试题第一篇_第4页
铁路站场及枢纽试题第一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站场设计条件1.1一、单项选择题1、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 ()p6a、整备线b、安全线c、特别用途线d 、避难线2、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是() p6a、正线b、到发线c、走行线 d、牵出线3、供列车进站到达、停车作业、客运乘降、技检(零摘列车的不停车装卸等)、 出发的线路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a、站修线b 、到发线 c 、调车线 d 、货物线4、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是() p6a、到发线b 、牵出线 c 、调车线 d 、段管线5、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线路是() ppt第一章第一节a、正线b 、岔线 c 、段管线

2、 d 、站线6、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线路是 ()ppt 第一章第一节a、整备线b 、安全线 c 、岔线 d 、避难线7、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避难线: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 逸车辆(风、坡度其它问题)发生事故而设的线路是()ppt第一章第一节a、避难线 b、机走线 c8、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a.站间正线 b 、站外正线9、安全线与其它线路间的线间距(a、4500mm b、5000mm c、段管线 d 、存车线p6 c 、区段正线d 、站内正线)p375 |5500mm d、6000mm10、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

3、为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 而对机车车机车车 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 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是()ppt第一章第五节a、建筑限界 b、轨道界限 c 、机车车辆界限 d 、安全界限11、在表示车场时,在股道编号前冠以() ppt第一章第三节a、阿拉伯数字b、罗马数字c 、大写数字d、小写数字12、对于高出轨面1250mm以下的旅客站台边缘,至线路中心的距离一般为 ()(ppt第一章第五节)a、1700mm b、1750mm c、1800mm d、1850mm 13、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

4、路是() p6a、列车走行线 b 、调车线 c 、整备线 d 、牵出线14、调车场各线束问线间距是()p375a、5000mm b 、5500mm c、6000mm d、6500mm15、次要站线间的线间距是()p375a 4600mm b、4800mm c、5000mm d、5500mm 16、除机车车辆和与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建筑限界 除机车车辆和与 机车车辆有相互作用的设备(车辆减速器,路签授受器,接触电线 及其他)外, 其他设备或建筑物均不得侵入的界限是( ) p8a、机车车辆界限b 、建筑界限c 、安全界限 d、轨道界限17、界限图的水平基准线是()ppt第一章第五节a、正线

5、b 、站线 c 、轨面d、线路中心线18、新建和改建站场建筑物及设备时, 在线路的直线地段,站内建筑物及设备至 相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叫做() ppt第一章第五节a、线路中心线 b、设备中心线 c、建筑中心线d 、轨道中心线19、旅客高站台高出轨面的距离()ppt第一章第五节a 1000mm b、1150mm c、1250mm d、1350mm二、多项选择题1、铁路线路的种类分为()。ppt第一章第一节a、正线 b、站线 c、段管线 d 、岔线 e 、特别用途线2、铁路站线包括()。ppt第一章第一节a、到发线 b、调车线 c 、牵出线 d、货物线 e、办理其他作业的线路3、到发线功能包括(a供

6、列车进站到达)。ppt第一章第一节技检 e、列b、停车作业c、客运乘降车出发4、调车线的用途包括()。ppt第一章第一节a、检修车辆和车列b、列车解体 c、列车编组 d、停放车列或车组e、接发列车5、特别用途线路是指()。ppt第一章第一节a检修线b、安全线 c、救援线 d、装卸线 e、避难线)。ppt第一章第三节6、下列哪些符号是站内正线的正确的股道编号方法(a、i b、h c、i d、ii e、17、道岔编号原则包括()。ppt第一章第四节a用阿拉伯数字编号b 、由内而外 c、由外而内d、有主而次e、上行编双下行编单8、站内道岔划分单数号和双数号的分界线一般用()。ppt第一章第四节a、车

7、站中心线 b、站台中心线 c、信号楼中心线 d、信号机中心线e、车场中心线9、铁路常用的限界分为(a机车车辆限界)。ppt第一章第五节b 、超限铁路限界c 、建筑限界d铁路通信设备限界 e 、铁路隧道建筑限界10、建筑限界包括()。ppt第一章第五节a、客货共线铁路(v 160km/h)b、客货共线(160km/h v 200km/h)c、铁路双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d 客运专线(200km/h v0.2 v b 、g0.4 v c 、g0.6 v d 、g0.8 v 注:v 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19、普通渡线一般适用于两平行线间的连接线间距不大于()ppt 1.2 p23a、5m b 、6m

8、 c 、7m d 、8m20、由四副辙叉号码相同的单开道岔和一副菱形交叉组成的线称为()ppt 1.2 p23a、普通渡线b 、交叉渡线 c 、直线梯线d 、缩短式梯线21、下列关于缩短式线路终端连接的必要性说法错误的是()pptl.2p22、ppt59a、为了尽早实现线间距加大出线角度b、能较早形成较大线间距c、岔分线外转力角,岔尾不能与曲线直连加gd、附加曲线与连接曲线可以直连,反向曲线间加直线d22、列车直向通过速度小于l00km/h的路段内,侧向接发列车的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的正线道岔不应小于()ppt 1.2p16a、6号b 、6.5号 c 、9号d 、12号23、客货共线车站,通

9、行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的直线段应设置不小于()ppt 1.2 p62 a、10m b 、15m c 、20m d 、40m 二、多项选择选题1、单开道岔的组成部分包括()ppt 1.2p6a、转辙器部分b、辙叉及护轨部分 g有害空间d、连接部分e、活动心轨2、对称道岔的运用特点包括()ppt 1.2p11a、两侧线以较大角度偏离主线方向,减少导曲线半径;r两侧线以较小角度偏离主线方向,加大导曲线半径;g缩短线路连接长度;d、线间距及有效长度相同,道岔长度缩短;e、侧向过岔速度可以选用较小的对称岔道。3、三开道岔运用特点是()ppt 1.2p14a、缩短用地;b尖轨寿命短;g为两道岔合成,共有3

10、个辙叉;d、两普通辙叉部分不能设置护轨,且存在有害空间,车辆沿主线向运行速度 低;e、可以开通3个方向。4、交分道岔的结构特点是()ppt 1.2p17a、两单开道岔合成;r产生4个辙叉;g产生2个尖轨受两个转辙机控制;d、可开通2个方向;e、可开通4个方向。5、交分道岔的运用特点是()ppt 1.2p18a、缩短线路连接长度;r缩短线路缝隙长度;g两钝角辙叉处不存在无护轨有害空间;d、两钝角辙叉处存在无护轨有害空间;e、可以开通2个方向。6、道岔的辙叉号码可以用道岔辙叉角的余切来确定,规定正确的是()pptl.2p24a、道岔号码n越小,辙叉角a越小,导线半径r0越小,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 高

11、r道岔号码n越大,辙叉角a越小,导线半径r0越大,侧向过岔允许速度越 高;g n越大,则道岔全长lq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工程费用相应增加;d、n越小,则道岔全长lq越长,占地长度也越长,工程费用相应减少。e n= cot a = fe /ae7、下列道岔号数规定正确的是()ppt 1.2p27a 单开道岔 9、12、18、30、38、42;r对称道岔6、6.5、9;g 对称道岔 6.7、6.8、6.9;d、三开道岔7;e、交叉道岔9、12。8、提高侧向过岔速度的措施是()ppt 1.2p29a、采用小号道岔;r采用大号道岔(18、24),以增大曲线导线;g采用对称道岔;d、道岔号数相同时,对

12、称道岔导曲线半径较原单开道岔半径可增大一倍左右, 可提高速度约30%40%e、采用可动心辙叉。9、相邻两道岔中心间的距离的实际要求是()ppt 1.2p42a、是整个咽喉长度达到最短;b、尽量节省运营费;c、尽量节省工程费;d、保证作业安全;e、保证必要的行车速度。10、线路连接形式包括()ppt 1.2p53a、线路尽端连接b、线路终端连接c、渡线d、梯线e、线路平行错移11、线路终端连接的构成要素包括()ppt 1.2p54a、单开道岔b、连接曲线,将引出的线路形成平行线;c、夹直线g形成线间距;连接曲线轨距加宽过度,是固定轴距较大的机 车顺利通过曲线;d、夹直线g与g后连接曲线为同一个轨

13、,曲线部分主要依靠道钉等扣件 固定形成;e、连接曲线曲线半径的选择:1.5r导r导,且为50的整数倍。12、在线路终端连接参数对g的影响包括()pptl.2p56a、 sina- ( -2)b、 sina+ ( -2)c、st gf, rj t(即 rtg a2)gtd、n t a j f b t f g j 减小较小e、nta j s /sinat gf增加较大13、对g值的取值规定中,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半径 r,应不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可以分别选用()ppt 1.2p58a、200m b、350m c、550m d、800m e、1200m14、缩短式渡线连接,客货共线车站的站线设置要

14、求包括()ppt 1.2p62a、通过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设置不小于 20m的直线段;b、不通过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小于15m的直线段;c、在困难条件下,可设置不小于 10m的直线段;d、速度为200km达250km h时,设置不小于30m的直线段,并满足无超高直线段长度不小于5m的要求;e、速度为250km达350kmh 设置缓和曲线时,设置不少于 25m的直线 段,不设置时,应符合无超高直线段长度不小于 20m的要求。15、道岔与道岔间的短轨f的作用包括()ppt 1.2p69a、平衡车辆蛇行运动,左右摇摆;b、增加旅客列车舒适度;c、保证列车运行平稳,缓和列车的摇摆及车钩的横向拉

15、力;d、保护道岔不损坏,方便站场的改造和养护维修;e、保证足够的线路间距。16、道岔与曲线间g的作用包括()ppt 1.2p69a、增加旅客列车舒适度,运行平顺;b、轨距加宽过渡;c、使固定轴距较大的机车顺利通过曲线;d、平衡车辆蛇行运动,左右摇摆;e、保证足够的线路间距。三、填空题1、机车车辆由一条线路进入或越过另一条线路均依靠线路的链接与交叉设备来 实现,习惯上称这些设备为。 ppt 1.2 p42、列车通过道岔时,凡是由道岔终端驶向道岔始端的称为ppt 1.2 p93、列车通过道岔时,凡是由道岔始端驶向道岔终端的称为逆向通过道之ppt 1.2 p95、单开道岔的组成部分包括转辙器部分、辙

16、叉及护轨部分、 ppt 1.2p6 6、单开道岔道岔号数包括 9、18、30、38、42。ppt 1.2 p277、对g值的取值规定中,道岔后的连接曲线半径r,应不小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可以分别选用 二350m、800m、1200m pptl.2p588、道岔的辙叉号码可用道岔辙叉角的 来确定。ppt 1.2 p249、辙叉号码越大,辙叉角 。ppt 1.2 p2410、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ppt 1.2 p1711、复式道岔包含三开道岔和ppt 1.2p1412、对称道岔有6号、6.5号和 号ppt1.2p1513、道岔几何要素中 q”表示 ppt1.2 p151

17、4、三开道岔常见的道岔号码为 。ppt 1.2 p2715、直向容许通过速度除了受辙叉号数影响外,还受 、道岔结构以及道岔可动部件闭锁的可靠性的影响。ppt 1.2 p2816、侧向容许通过速度受 和尖轨冲击角的影响。ppt 1.2 p2817、正线道岔的列车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 。 ppt1.2p3018、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道岔,不应小于 号。ppt 1.2 p3019、驼峰溜放部分应采用 号对称道岔。ppt 1.2 p3220、动车、养护维修列车等走形线在到发线上连接时应采用不小于一号道岔。ppt 1.2 p3621、段管线、维修线在到发线上出岔时,应采用一号。ppt 1.2 p3622、

18、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 、梯线及线路平行错移等。ppt 1.2 p5323、客货共线车站,通行列车的站线,两曲线间应设置不小于 的直线段。 ppt 1.2 p6224、客运专线车站,200250km/h,设置不小于 的直线段。ppt 1.2 p62四、简答题1、车场按形状可分的类型。(4分)ppt 1.2 p262、线路终端连接的构成要素。(5分)ppt 1.2五、分析题(每小题10分)1、确定一下站场图8号10号16号17号18号道岔的号数?并计算16号道岔和18号道岔的最小距离。(客货共线、速度 100km/h、按标准轨计算)ppt1.2第2、请在图中标出车站线路有效长。(6分)1.

19、3一、单选题1、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p30a、铺轨长度 b、全长 c、线路总长 d、线路长度2、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称为()p30a、有效长 b、有效长度 c、全长 d、线路总长3、安全防护距离长度的影响因素是列车控制模式、允许过岔速度和()p32a、列车的制动性能 b、列车长度 c、列车机动性 d、道岔4、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选用 1050ma 850m 750m和()p31a、550m b、600m c、650m d、700m5、确定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应考虑输送能力、牵引重量、地形条件和()p30a、机车牵引力 b、机车重量 c

20、、相邻区段统一牵引d、机车制动6、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的距离可以为 3m、3.5m和()ppt1 3章第26页a、2m b、4m c、4.5m d 、5m7、客货共线的到发线有效长的主要组成因素有列车长度和()p30a、不停车时的附加距离 b、停车时的附加距离g停车时的距离 d 、列车有效长度8、现行站规规定旅客列车到发现有效长应不小于()p31a、500m b、550m c、600m d、650m9、规定设计速度200250km/h客运专线到发线有效长应为()p32a、600m b、650m c、700m d、750m10、警冲标应安设在两回合线路中心间垂直距离为()处。p32a、2、5m b、

21、3m c、4m d、5m11、轨道电路的组成是利用()p33a、铁路线路的钢轨做导体 b、大地c、另外的导电线路 d、以上都不对12、在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中,单动道岔最多不得超过()组p33a、1 b 、2 c 、3 d、413、在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中,复式交分道岔最多不得超过()组p33a、1 b、2 c、3 d、414、我国采用的高柱信号机的基本宽度为()p34a、380 mm b、390 mm c、400 mm d、410 mm15、钢轨绝缘应设在警冲标内侧 34m的距离处,设计时一般取()p35a、3m b、3.5m c、3.8m d、4m16、为确保线路有效长,有利于信号机的安装和避免锯

22、轨,有关各轨道电路号 机及警冲标至岔心距离,采用的标准轨配轨为50m 25m和()a、12. 5m b、10m c、7.5m d 、5m17、超限货物有影响的是()p34a、高柱信号机位置b、矮柱信号机位置c、都无影响d、以上都不对二、多项选择题1、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包括()p30a、警冲标b、道岔的尖轨始端c、出站信号机d、车档e、车辆减速器2、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选用()p31a 1050m b、900 c、850m d、750m e、650m4、出站信号机位置的决定因素()p34a、界限要求b、逆向道岔c、顺向道岔d、信号机的类型e、轨道电路5、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的距离可以为()pp

23、t1 3章第26页a、2m b、2.5m c、3m d. 3.5m e、4m8、确定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应考虑()p30a、输送能力b、牵引重量c、地形条件d、相邻区段统一牵引e、列车长度9、单线铁路在满足一定运量的条件下,采用较长的有效长度,可以()p31a、提高列车牵引质量b、减少列车对数c、减少会车次数d、提高旅行速度 e、提高运营效率10、客货共线铁路上旅客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计算公式包括()p31a 、e21机 b、w21车辆 c 、l附 d 、l列车 e 、l安全防护距离12、车站内符合哪些条件的区段,应装设轨道电路()p33a、集中控制的道岔区段b、站内集中联锁车站的牵出线、机待线

24、、出入段线、专用线或其他用途的尽头式线路入口处。c、集中控制的道岔区段d非集中联锁车站的正线及到发线接车进路e、凡是能平行运行的进路13、轨道电路的划分原则()p33a、信号机的内外方应划分为不同的区段b、凡是能平行运行的进路,应用钢轨绝缘将它们分隔开,形成不同的轨道电 路区段c、在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中,单动道岔最多不得超过3组d在一个轨道电路区段中,复式交分道岔不得超过2组e、信号机的内外方应划分为相同的区段14、设计车站线路有关点的坐标包括()p35a、线路及道岔编号 b、各线路间距c、各道岔的辙岔号码 d、各连接曲线半径 e、警冲标及出站信号机的x坐标19、下列吧属于警冲标设置地点为()p

25、33a、两曲线之间b 、两直线之间 c、直线与曲线之间 d、道岔之间e、两汇合线路中心线间垂直距离4ma三、填空题1、安全防护距离长度的影响因素是 、允许过岔速度、列车的制动性 能p322、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选用1050m 850m 750m、p313、安全防护距离长度的影响因素是列车控制模式、允许过岔速度、p324、警冲标与钢轨绝缘的距离可以为 3m、3、5m、ppt1 、3章第26页5、单线铁路在满足一定运量的条件下,采用较长的有效长度,可以提高列车牵引质量、减少会车次数、提高旅行速度、提高运营效率p316、安全防护距离长度的影响因素是列车控制模式、 、列车的制动性能。p327、出站

26、信号机位置的决定因素分别有:界限要求、 、顺向道岔、信号 机的类型、轨道电路。p348、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包括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 、车辆、车 辆减速器。p309、当信号机处设有轨道电路时,还应考虑出站信号机的位置、钢轨绝缘的位置、 p3410、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包括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出站信号机、车档、。 p3011、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包括 、道岔的尖轨始端、出站信号机、车 档、车辆减速器。p3012、安全防护距离长度的影响因素是 、允许过岔速度、列车的制动性能p3213、当信号机处设有轨道电路时,还应考虑、钢轨绝缘的位置警冲标的位置 p3414、当信号机处设有轨道电路时,还应

27、考虑出站信号机的位置、警冲标的位置 p3415、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包括警冲标、 、出站信号机、车档、 车辆减速器 。p3016、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包括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出站信号机、车档 。 p3017、确定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应考虑输送能力、 、地形条件、相邻区 段统一牵引 p3018、确定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应考虑输送能力、牵引重量、地形条件、p30 19、出站信号机位置的决定因素分别有:界限要求、逆向道岔、顺向道岔、信 号机的类型、p34 四、简答题1、影响线路有效长的因素。(6分)p302、轨道电路划分原则。(5分)p333、信号机与钢轨绝缘节的相互位置设置原则。(5分)p34

28、4、警冲标与钢轨绝缘距离设置原则。(5分)p35五.分析题画出图中车站各个线路的有效长181.4&1.5一、单项选择题1、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条公共线上,这条公共线就叫()p24a、牵出线b、到发线c、梯线d、正线2、直线梯线适用于什么类型的到发场与调车场()a、一般线路 b、线路较少 g线路较多 d、所有线路p243、在铁路正线的平,纵断面上设置车站配线的地段叫()p38a、站台b、站场g站坪d、站房4、为了车站作业的安全和方便,站坪应设在()p39a、曲线b、梯线g坡道d、直线5、曲线半径在一般宜符合区间正线标准,困难条件下可按通过列车速度确定,但不得小于()p39a、500mb、800m

29、 c、1000m d、1500m6、车站咽喉区范围内的正线,无论新建或改建车站,均应设在()p40a、直线上b、曲线上 g梯线上 d、导曲线上7、我国现行规定道岔至曲线超高顺坡终点之间的直线段长度,路段设计行车速 度低于120km/h的线路不应该小于()p40a、5mb、10m c 12m d、20m8、时速250300km客运专线列车到发进路上的曲线应设()p41a、缓和曲线b、导曲线g梯线d、专用线9、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特别困难条件下,可设在坡道的坡度是()p 41a、1.5b、2.0 c、2.5d、3.010、当遇到大风,振动或碰撞时,车站上停放的车辆不致溜逸的坡度,对装有滚动轴承的车辆

30、约为千分之()p41a、0.8b、1.0 c、1.2 d、1.511、现行规范规定在设计速度 200250km/h客专线上正线坡段长度在困难条件下不小于()p42a、400mb、500m c、600md、700m12、250350km/h高速铁路正线坡段长度困难条件下不小于()p42a、700mb、800m c、900md、1000m13、为保证列车在制动减速和启动加速阶段运行平稳,在有效长范围内宜设计为一个坡段,困难条件下坡段长度不应小于 450m,可保证一个列车长度内变 坡点不超过()p42a、一个b、二个 g三个d、四个14、为了保证道岔的稳定性和减少冲击力,确保安全和舒适,降低维修费用

31、,道岔不应布置在竖曲线范围内和()p43a、变坡点上b、导曲线上c、梯线上d、正线上15、货场或其他厂,段的牵出线一般采用摘挂,取送调车,作业量小,但有利用牵出线存放车辆的可能,因此其坡度不宜大于千分之()p43a、1b、2c、3 d、4 16、为满足各种不同运行要求而修建的进出枢纽或车站,并与正线相衔接的单独线路的统称为()p44a、到发站线路b、客货共线线路g进出站线路d、牵出线线路17、编组站环到,环发线的最小曲线半径不应小于()p44a、200m b250m c300m d、350m二、多项选择题1、车站设在曲线上有以下哪些缺点()p39a、影响作业安全b、增加列车启动阻力c、增加辅助

32、行车与列车人员d、可能限制不停站列车的行车速度e、线路维修养护工作量大)p402、车站咽喉区范围内有较多岔道,岔道设在曲线上有哪些缺点(a、尖轨不密贴且磨耗严重b、道岔导曲线和支线部分不易连接c、轨距复杂不好养护d、列车通过摇晃严重容易脱轨e、列车安全保障低3、站场平面的设置受那些影响()p40a、正线的平面布置b、地形c、作业类型与方式d、作业量多少e、机车车辆走行速度的影响4、车站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的形式有()p44a、站坪和两端线路均为平道或和缓坡道b、站坪位于凸形断面上c、站坪位于阶梯型纵断面上d、站坪位于半凹形断面上e、站坪位于半凸形断面上5、梯线按各道岔布置的不同可分为()p2

33、5a、缩短梯线b、复式梯线c、曲线梯线d、直线梯线6、下面关于缩短梯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e、梭形梯线)p26a、缩短梯线中倾斜角b越大,梯线就越短b、由于两相邻道岔的中心距离 l不得不小于a+b,所以b角有一个最大值c、已知道岔号码和线路间距时,则 b角的最大值可表示为sinb =s/a+bd、缩短式梯线的线间距各不同,也可以设计为大部分为10m的线间距e、缩短式梯线的线间距各不同,也可以设计为大部分为5m的线间距7、车场按其用途可分为a、到发场d、调车场8、车场按形状可分为(a、梯形车场)p28b、到达场e、出发场)p28b、出发场e、梭形车场g梯形车场c、平行四边形车场9、下列各种车场使用

34、说法中正确的是()p29d、异腰梯形车场a、梯形车场仅适用于无正规列车运行的调车场b、异腰梯形车场使用于在线路数量不多的到发场及调车场g梭形车场一般可用在到发场,到达场,出发场d、平行四边形车场用在到发场或调车场e、平行四边形车场一般不宜用于到发场或调车场,但用作客车整备场是合适的10、有关站场咽喉概述正确的有()p30a、车场或车场两端道岔汇聚的地方,是各种作业必经之地称之为车场咽喉b、咽喉区长度指车站坐标零点至最内方出站信号机的距离g车站或车场咽喉区要办理行车和调车作业,每项作业运行径路叫做进路d、互不妨碍的两条进路叫做平行进路,两项作业可以同时办理e、互相妨碍的两条进路叫做敌对进路,两项作业不能同时办理三、填空题1 .梯线按各道岔布置的不同,可分为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