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眼中的爱情_第1页
马克思眼中的爱情_第2页
马克思眼中的爱情_第3页
马克思眼中的爱情_第4页
马克思眼中的爱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马克思眼中的爱情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 1883.3.14 ) 德国犹太人,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逝世于英国伦敦。德国政治 家、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革命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 始人之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代表作品有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 1836年,马克思转 入柏林大学学习。马克思在柏林大学学习过程中, 积极参与活动, 这使他更多地吸收了该派的民主思想成份, 加强了对世界的认识, 增强了改造世界的信心,为他以后的思想发展、 理论建树奠定了 基础。在爱情方面,马克思有着他深刻的见解。马克思认为爱情是指建立在一定物

2、质基础上,男女双方基于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彼此相互爱慕,渴望 对方成为自己生活伴侣的一种高尚的情感。这种情感属意识范畴,它是主观的,是物质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爱情观 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一定的物质基础”。物质属于第一性,意识属于 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因此,爱情也来源于 物质,弁要受到物质的决定作用。 古今中外的男女谈情说爱往往 先要考虑对方的家庭,工作,收入等物质条件。正是在不自觉中 运用了马克思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只有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彼此相当,才能促进爱情的发展,达成婚姻的美满;同时, 这样的爱情婚姻对彼此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起

3、到维护、巩固和发展的作用。不是金钱堆砌的感情,爱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物 质与精神生活的结合,而且物质生活和爱情也是一对矛盾, 当物 质适应爱情时,则促进爱情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爱情的发展。物 质生活必须是爱情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爱情对物质生活又具有反 作用,在双方快乐时爱情指引物质生活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双方不快乐时又会阻碍物质生活的发展。 否认物质生活是爱情存在的 基础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否认爱情对物质生活具有能动作用则会 陷入形而上学,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所以,只要爱情不要面 包或只要面包不要爱情的都是片面的。而恋爱则是人们为实现爱 情而实施的一种实践活动, 也是检验爱情是否正确、 检验自己是

4、否拥有爱情的一个客观标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活理想 ”。其中世界观 也称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 思维发展规律)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就是人们在一定的 世界观的指导下观察、研究、探索人生问题,形成的一些对人生 生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包括生死观、权力观、金钱观、家庭观 等。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那么爱情也需要志同道合。道不同, 不相为谋。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目标,那些不真实的欺骗早 晚会被暴露。志同道合会产生自然的亲近和互补性,弁能产生合 力,这对双方的理想实现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否则会相互排斥。第三,“相互爱慕”。注意前提

5、,它是在共同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共同的生活理想的基础上产生的相互爱慕之情。那你的爱慕的出发点是什么?如果不是上述三者,而是虚拟中的不真实的爱情,请低头沉思,理性对待,否则是一场空想,即浪费时间 又浪费精力还浪费金钱也可能影响未来。正确的恋爱观是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是指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 部分。正确的恋爱观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基础之一,弁对恋爱、婚姻具有导向作用。马克思和燕妮的爱情是众所周知的典范。1836年晚夏,在波恩大学攻读法律的一年级学生马克思, 同特利尔向自己热恋的姑娘求婚,燕妮就和18岁的马克思约定了终身。按照当时的习俗来说,这是前

6、所未有的。贵族出生、年 华似锦的燕妮,被公认为是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和“舞会皇后”许多英俊贵族青年为之倾倒,求婚者不乏其人,毫无疑问,可以 缔结一门荣华富贵的婚姻。但是她却蔑视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 会的一切传统观念,瞒着父母私定终身,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的爱 情。从他们私自约定终身到结合,燕妮等待了漫长的七个年头。 在这七年中,她除了曾与未婚夫马克思有过少数的几次相聚之外, 就只能从远处用自己的思念和书信陪伴他了。她在给马克思的一4欢v下载精品文档封信中写道:“你的形象在我面前是多么光辉灿烂,多么威武堂皇啊!我从内心里多么渴望着你能常在我的身旁。我的心啊,是 如何满怀喜悦的欢欣为你跳动, 我的心啊,

7、是何等焦虑地在你走 过的道路上跟随着你。处处有我在陪伴着你,走在你的前头, 也跟在你的后面。但愿我能把你要走的道路填平, 扫清阻挡你前 进的一切障碍。”同时,她还不得不同她的几个贵族亲戚进行十 分折磨人的斗争。1880年,燕妮患了肝癌,她以惊人的克制能力,忍受着极 大的疼痛。在这胆战心惊的岁月,马克思照料妻子,不离左右的 为了要让她快活些。1881年秋天,由于焦急和失眠,体力消耗 过度,马克思也病了。他患的是肺炎,有生命危险,但他仍然忘 不了燕妮。他们的小女儿在谈到双亲暮年生活的时候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早晨的情景。他觉得自己好多了,已经走得动, 能到母亲房间里去了。他们在一起又都成了年轻人, 好似一对正 在开始共同生活的热恋着的青年男女,而不像一个病魔缠身的老翁和一个弥留的老妇,不像是即将永别的人 ”。马克思对燕妮的爱是任何打击也无法磨灭的。他们是浪漫的,艰苦的,更是伟大的。他们对爱情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作为 大学生的我们要学习马克思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价值观,赋予爱情真正的意义,恋爱服从于学业,将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