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认证]TD考试试题试题与答案_第1页
[IT认证]TD考试试题试题与答案_第2页
[IT认证]TD考试试题试题与答案_第3页
[IT认证]TD考试试题试题与答案_第4页
[IT认证]TD考试试题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唐移动td-scdma技术基础综合试卷技术基础定制课程综合题库(含答案)试卷说明:1、 该试卷涵盖以下课程:td-scdma系统概述、td-scdma增强型技术概述2、 体型包括判断、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连线题、填图题3、 本题库共214道题目姓名: 分数: 一、 判断题1、 wcdma系统中有接力切换和软切换,td-scdma系统中有接力切换和硬切换。( x )解释:接力切换是td特有的。2、 多址技术,用于区分同一用户的上下行链路,解决的是同一时刻双向数据传递的问题;而双工技术,主要用于网络侧区别不同的上行用户。( x )解释:双工区分上、下行;多址区分用户,不同的用户不同的码址,

2、同一ts占用某ovsf码后,他的前导码与后续码在该ts均不可再用。3、 调制后的基本数字信号成为码片,是高速率的数据,其频谱相对较宽。( x )解释:扩频后得到的数据即为码片速据,调制是将基带信号转为高频信号。4、 alcap协议的功能是,动态的建立和释放aal2连接、分配和取消aal2资源。( )解释: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 atm 异步传输模式 结合了分组、电路交换两者的优势。详情见协议部分。5、 5ms的子帧长度有利于实现快速功控、上行同步和一些新技术(如智能天线)。( )解释:常识6、 每个5ms子帧有2个时隙转换点,其中第一个转换点的位置固定在dwpt

3、s结束处,第二个转换点位置可灵活配置在ts1ts5结束处。( )解释:常识7、 dwpts需全小区覆盖,不进行扩频加扰、不进行波束赋形、不进行功率控制。( )解释:常识。方便ue快速接入8、 每个基本midamble码对应16个不同的(位移)midamble码;即1个时隙内最多可有16个用户。( )解释:midamble码长144chips,由长度为128的基本midamble码生成。同一时隙内不同用户所采用的midamble码由基本midamble码经循环移位后产生9、 bch映射到p-ccpch,需经过crc校验附加、传输块级连分段、信道编码、一次交织、无线帧分段、速率匹配、传输信道复用、

4、物理信道分割、二次交织、物理信道映射等过程。( x )解释:bch和由于自身性质的特殊性,也不可能进行组合。换句话说,一个ue不存在多条并行的bch或rach传输信道。不存在物理层复用。10、 下行物理信道的sf可以选择1、2、4、8、16,上行物理信道的sf可以选择1或16。( x)解释:上行扩频因子为1/2/4/8/16;为了降低信道估计的复杂度,下行仅有sf=1或16两种11、 外环功控是通过计算实际sir和目标sir的差值,并向对方发送调整命令。( x )解释:外环是考虑bler。内环才是考虑sir。12、 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时分双工等技术都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 )解释:不用解释

5、。13、 rlc协议提供用户和控制数据的分段和重传任务,mac协议提供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的映射,并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解释:协议规定。14、 除了dch外,其他传输信道都是公共传输信道。( )解释:正确15、 p-ccpch与s-ccpch都可以在ts1上时分复用,同时都不需要进行功率控制。( x )解释:pccpch 必须配置在ts0无需功控 s-ccpch 一般配置在ts0 可以配置在任意下行ts 但ts1是上行时隙 16、 fach可以和pch复用为一个cctrch。( )解释:pch和fach 均由s-ccpch承载。cctrch: 编码组合传输信道,是指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间的连接

6、,使得从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的译码和复用过程中产生数据流。17、 信道编码过程,是为了通过加入冗余的码元,以换取对数据的纠错能力。( )解释:无需解释。18、 在调制前需对物理信道数据乘以相位系数,目的是为了降低多码传输时的峰均值比,以有利于射频处理部分的功率放大。( )解释:qpsk:定义8个相位,每个相位由3个比特表示。16qam定义了16个点,用相位和幅度一起来表示位信息。每个点由4位表示,用幅度加相位来表示一个点(即调相加调幅)。16qam这种调制方式携带了更多的位信息,因此空中接口提供更强传输数据业务的能力。19、 传输时间间隔tti,是在mac和phy之间,一个传输块集相互到达的时间

7、。( )解释: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port time interval):tbs相互到达的时间,等于物理层通过uu接口发送该tbs的周期;如果mac层与物理层之间存在多条并行传输信道,则每一传输信道可以有独立的tti,tti只能是最小交织周期(10ms)的整数倍;20、 随机接入包括这样几个主要过程:dwpts搜索、识别基本midamble码和扰码、控制复帧同步和读取bch。( x )解释:21、 上行开环功控,是ue通过计算下行信道的衰减、并近似等于上行信道的情况,来估算其发射功率的过程。( )解释:td采用时分双工,上、下行处于同一频率,频率相同,空间损耗相同,因此开环功控更为

8、精确。22、 智能天线技术,是通过midamble shift估算出每个用户的特征量、并将其作为各天线振子发射信号的波束赋形参数,以达到定向发射信号的目的。( )解释:智能天线系统包含三个主要部分:(1)智能天线阵列;(2)多rf通道收发信系统;(3)基带智能天线算法; 信道估计部分是通过该用户接收burst的midamble部分来进行的。23、 接力切换有预同步过程。在其执行过程中,先将上行信道转移到目标小区上、再将下行信道转移到目标小区上。( )解释:正解。24、 td-scdma的hsdpa,1.6mhz的单载波上可达到2.8mbps的峰值传输速率。( )解释:正解。25、 hsdpa中

9、,新增的传输信道有hs-dsch、hs-dpsch、hs-scch、hs-sich。( x )解释:hs-pdsch(下行数据),hs-scch(下行控制信令),hs-sich(上行控制信令)高速下行共享信道hs-dsch为传输信道,由hs-pdsch承载。26、 hsdpa对uu接口的影响是,在层2上增加mac-hs,以实现快速调度和amc。( )解释:正解。27、 harq技术,是通过将错误分组和重传分组合并译码,以提高译码性能。( )解释:hsdpa有四大关键技术:16qam 调制、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harq(hybrid arq)混合自动重传、fast scheduling快

10、速调度及在层2上增加mac-hs,并引入全新的物理信道。28、 hs-dsch、hs-scch、hs-sich的传输时间间隔均为5ms。( )解释:正解29、 hsdpa的关键技术包括amc、harq、快速调度。( )解释:正解30、 hsdpa可采用qpsk、8psk、16qam三种调制方式。( x )解释:h里面没有8psk31、 hsdpa在具体实现时,采用的是n-channel saw的harq技术。( )解释:harqarqfec 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依靠错码检测和重发请求来保证信号质量,特点是“只传不纠”; fec (forward err

11、or correction ):根据接收数据中冗余信息来进行纠错,特点是“只纠不传”。 harq技术综合了fec与arq的优点,避免了fec需要复杂的译码设备和arq方式信息连贯性差的缺点32、 hsdpa技术中,如果mac-hs的重传失败次数超过了所设定的最大值等原因造成hs-dsch传输失败,则通过rlc来控制重传。( )解释:协议规定33、 当用户需占用多个时隙传输数据时,该用户在各个时隙上的hs-pdsch采用的sf、码道数及信道化码号必须完全相同。( )解释:很容易理解。34、 一个rnc 连接核心网时,同时可以有多个电路域接入点和多个分组域接入点。对于bc域,一个rnc同样可以同时

12、和几个cn的接入点相连。( x)解释:35、 上行同步就是指用户信号到达基站接收机的时间一样(x )解释:同一时隙、不同用户、到达基站时间点对齐。此题容易误解,如果加同一时隙则正确36、 在传输信道之间复用时,rach可以和dch复用( x )解释:不存在物理层复用,一个ue不存在多条并行的bch或rach传输信道。 37、 闭环功率控制,是针对uppch信道的(x)解释:开环才是针对uppch信道的38、 开环功率控制,是针对上行链路的,功率控制的对象是uppch和prach()解释:正确39、 闭环功率控制又分为内环功率控制(在rnc与node b之间执行)和外环功率控制(在ue与node

13、 b之间执行)( x )解释:内环是在node b与ue之前通过比较sir进行的。外环才是rnc与node b之前进行的。40、 rab过程是建立在ue和rnc之间的( x )解释:rab 无线接入承载 在ue与rnc之前进行的。rab是指用户平面的承载,用于ue和cn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ue首先要完成rrc连接建立,然后才能建立rab。rab建立是由cn发起,utran执行的功能,基本流程: 首先由cn向utran发送rab指配请求消息,请求utran建立rab; rnc发起建立iu接口与iub接口的数据承载; rnc向ue发起rb建立请求; ue完成rb建立,向rnc回应rb建

14、立完成消息; rnc向cn应答rab指配响应消息,结束rab建立流程。当rab建立成功后,一个基本的呼叫即建立。41、 td-scdma系统帧结构中,常规时隙的作用完全是一样的( x )解释:ts0和ts1的作用是一样的吗?42、 用户完成小区搜索下行同步之后,就可以直接打电话或者上网了( x )解释:上行同步、随机接入43、 td-scdma系统由于有了智能天线,完全避免了cdma系统的呼吸效应( x )解释:显然不能完全避免呼吸效应。44、 td-scdma系统中的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的结合,可以很好地支持lcs业务()解释:lcs业务-无线定位业务45、 td-scdma系统中的tdd技术

15、,可以很好地支持poc所需要的非对称业务()解释:祯结构中有讲46、 现有的四种3g标准是td-scdma、wcdma、cdma2000、wlan(x)解释:常识。47、 mbms实现了我们成为手机电视的业务()解释:常识48、 要实现mbms业务,需要在核心网ps侧新增一个网元bm-sc()解释:暂无资料49、 td-mbms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广播,一种是组播()解释:常识 mbms-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多媒体广播组播(多播)业务50、 amc被称为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是一种基于物理层的链路自适应(link adaptation)

16、技术,另外一种基于物理层的链路自适应的技术是功率控制()解释:正解amc基于信道质量的信息反馈,即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cqi)ue 测量信道质量 (snr) 报告 (每5ms或更长周期) 给node-b,node-b 基于cqi来选择调制方案,数据块大小和数据速率,好的信道条件 减少冗余编码,甚至不需要冗余编码-16qam,坏的信道条件 增加更多冗余编码-qpsk二、填空题1、 td-scdma正式被接纳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是在2000 年5 月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世界无线电管理大会(warc,world administrative radio confere

17、nce)上。2、 多址技术,网络侧用于区分_网络中的不同移动用户_;基本的多址技术有:fdma、sdma、_cdma_、_tdma_ 。td-scdma系统采用_fdma、_tdma_、_cdma_技术。3、 双工技术,用于区分_同一用户的上下行链路_;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双工技术有:_fdd_、_tdd_,td-scdma系统采用_ tdd _技术。4、 3gpp的r5阶段与r4阶段相比,变化主要有:在核心网引入了_ims_子系统;在接入网从atm交换演进为_ip_交换、并引入了_hsdpa_无线接入增强技术。5、 按qos类别,3g业务可分为会话类业务、_交互式_类业务、_流_类业务、_背景

18、_类业务,其中,_会话_类业务对时延的敏感度最高。6、 td-scdma系统的空口资源是通过频率、_时隙_和_码字_来区分的。7、 td-scdma子帧长度为 5ms 。其帧结构中,常规时隙 ts0 总是固定为下行,常规时隙 ts1 总是固定为上行。每个子帧总是从时隙 ts0 开始。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间由时隙转换点分开,在每个子帧中共有 2 个时隙转换点。8、 保护时隙(gp),是由下行同步到上行同步接收转换的保护间隔,时长为75us (96chips),同时保护时隙确定td-scdma小区理论覆盖半径为11.25km 解释:采用up shinfting 最远可达112.5km9、 功率控制分

19、为开环功率控制 和 闭环功率控制 , 闭环功率控制 又分为 内环功率控制 和 外环功率控制。其中,以bler或ber为基准的,调整sir目标值的是外环功率控制。10、 无线接口协议结构中,物理层向mac层提供_传输_信道,mac层向rlc子层提供_逻辑_信道, _物理_信道由物理层定义。其中r4版本中没有对应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包括:_pich_、_fpach_、_dwpch_和 uppch ;在hsdpa版本中,又多了两个没有对应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_hs-scch_和_hs-sich_。11、 td-scdma系统ts0ts6业务时隙分成了4个域,包括两个_data_、一个_midamble_

20、和一个_gp_。12、 对于td-scdma系统,基本midamble码有_128_个,分为_32_组,每组对应_1_个sync_dl,_8_个sync_ul,_4_个扰码。相同小区、相同时隙内的用户,采用( 相同 不同 )的基本midamble码;每个基本midamble码最多可生成16个彼此( 正交 非正交 )的midamble shift。13、 sync_ul码共_256_个,sync_dl码共_32个,扰码共_128_个,都分为_32_组。14、 _扰码_码是用于区分数据的小区属性的,_信道化_码是用于区分数据的用户属性的,_sync_dl_码是用于小区初搜和下行同步时标识小区的。解

21、释:信道化码即扩频码15、 pccpch固定位于时隙 ts0 ;扩频系数固定为 16 ;传送 bch 信道的数据,( 有 无 )tfci,( 有 无 )tpc, ( 有 无 )ss。16、 pich( 承载 不承载 )传输信道的数据,与传输信道 pch 配对使用。17、 某小区有三个频点:10054(主频点)、10062(第1辅频点)、10070(第2辅频点),小区激活时,该小区的prach信道会建立在哪个频点的什么时隙上?频点: 10054 时隙: 上行 18、 midamble码的作用包括 上、下行信道估计;功率测量;上行同步保持 19、 td-scdma的载频间隔为_1.6mhz_,码片

22、速率为_1.28mcps_,信号检测方式为_联合检测_。20、 utran接入层的各接口都可分为两层:_无线网络层_、_传输网络层_(含物理层)、三个平面:_控制平面_、_用户平面_。21、 td-scdma系统中必须分配在ts0的物理信道是: p-ccpch_。22、 sync_dl的4个连续相位用于指出在接下来的第4个子帧中是否存在p-ccpch。如果这4个连续相位为(135,45,225,135),表示此后的第4个子帧中( 存在 不存在 )p-ccpch。解释:23、 接收总宽带功率(receied total wide band power)是由( ue node b )测量的。解释:

23、rtwp反映了一个小区中的总噪声。24、 shannon公式表明,在信道容量c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扩展频谱来换取信噪比的提升,因此扩频技术成为移动通信中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扩频处理所用的数字序列称为_扩频码(信道化码)_,每个symbol的chip数目称为_扩频因子_解释:c=b*log2(1+s/n) s/n为信燥比 b为带宽25、 某小区有三个频点:10054(第1辅频点)、10062(主频点)、10070(第2辅频点),小区激活时,该小区的系统消息广播会在哪个频点的哪个时隙上的什么码道上发送?频点: 10062 ;时隙: ts0 ;码道: 第一第二码道 。26、 以下信道中,属于传输信

24、道的有_(5)、(7)、(9)、(12)、(13)_;没有对应的传输信道的物理信道是_(14)、(15)_。(1) cctrch(2) dcch(3) dpch(4) ctch(5) rach(6) prach(7) dch(8) s-ccpch(9) bch(10)bcch(11)p-ccpch(12)fach (13)pch(14)pich(15)fpach(16)ccch 27、 根据3g的频率规划,tdd使用的频段包括3个,分别为 18801920mhz 、 20102025 mhz 和23002400mhz。28、 按照切换过程进行分类,可以将切换分为三类:硬切换、 软切换 和 接力

25、切换 。29、 联合检测 就是利用对多用户信道的估计,根据某种信号估计准则,估计同时工作的多个码道的用户信息,在多个用户中检测提取出所需的用户信号,可以消除 多址干扰(mai) 和 多径干扰(也叫符号间干扰,isi) 。30、 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采用4层结构: 系统帧、 无线帧、 子帧 和 时隙 。31、 动态信道分配分为 慢速动态信道分配 和快速动态信道分配, 快速动态信道分配又可分信道选择、 信道调整和资源整合。 32、 ranap 是iu 接口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它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过程组合构成上述各种功能。从应答方式分,基本过程可分为三类:有应答 、无应答、多应答。33

26、、 ranap 是iu 接口无线网络层控制平面协议,它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过程组合构成上述各种功能。从消息传送方式分,基本过程可分为两类:面向连接型和无连接型。 二、单项选择题1、 iu接口控制平面的协议是( b ),iub接口控制平面的协议是( a),uu接口控制平面的协议是( e )。a 、 nbapb 、 ranapc 、fpd、alcape、rrc2、 ( c)位于rlc层和mac层之间;( b )位于mac层和物理层之间,( a)由物理层内部定义。a 、物理信道b、传输信道c、逻辑信道 d、随机信道3、 td-scdma系统包含32组码(sync_dl、sync_ul、midamble

27、、扰码),非hsdpa小区只配置一组码,包括( a )个sync_dl码,( d )个sync_ul码,( c )个基本midamble码,( c )个扰码。a 、1b、 2c 、4d 、8e、16解释:4、 对于td-scdma系统,除了下行导频和上行接入时隙外,其他所有用于信息传输的时隙都具有相同的结构( b ):a 、一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b 、两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和一个保护时间片c 、两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d 、一个数据部分、一个训练序列码和一个保护时间片5、 在进行传输信道编解码之前,需要选择相应的编解码方案,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td-scdma系统采用的编码方案?

28、( a )。a 、 gold码b 、 卷积码c 、turbo码d、不编码解释:扰码采用gold,gold不是信道编码。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b )a、p-ccpch可与s-ccpch在ts1上时分复用。 b、pich是寻呼指示信道,用以指示ue是否需要解读其后跟随的pch信道。c、fpach信道上承载fach信道。 d、pich信道上承载pch信道。 解释:a明显错了,ts1是上行ts fpach pich不承载传输信道信息,因而与传输信道不存在映射关系。7、 请为以下传输信道选择其映射到的物理信道。bch映射到_ h _pch映射到_f_fach映射到 f_rach映射到_e_dch

29、映射到_c_a 、cctrchb 、dcchc、dpchd、ctche、prachf、 s-ccpch g、bcchh、p-ccpch i、pich j、fpachk、ccch h、dwpch8、 内环功率控制属于以下哪种功率控制方式的一种?(b )a、开环功率控制。 b、闭环功率控制。c、外环功率控制。 9、关于功率控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是cdma系统中有效控制系统内部的干扰电平手段之一b、能够降低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c、可以保证同一时隙内的所有用户到达基站的时间一样d、可以克服远近效应,补偿衰落,阴影效应和多径效应解释:c是上行同步的功能10、联合检测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有多种

30、,以下属于目前td-scdma系统选用的算法的是( b )a、为非线性算法b、迫零线性块均衡(zf-ble)法c、判决反馈算法d、特征值分解(ebb)法11、快速时隙分配指系统为申请接入的用户分配具体的上下行时隙资源,并根据系统状态对已分配的资源进行调整。具体实现主要有四个过程,以下正确的是(b)a、时隙排队过程时隙调整过程时隙整合过程时隙选择过程。b、时隙排队过程时隙选择过程时隙调整过程时隙整合过程。c、时隙排队过程时隙整合过程时隙选择过程时隙调整过程。d、时隙整合过程时隙排队过程时隙选择过程时隙调整过程。12、关于n频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a、针对每一小区,从分配到的n 个频点中确

31、定一个作为主载频,其他载频为辅助载频。b、承载p-ccpch 的载频称为主载频,不承载p-ccpch 的载频称为辅载频。c、在同一个小区内,仅在主载频上发送dwpts 和广播信息(ts0)。d、主载频和辅助载频使用不同的扰码和基本midamble。解释:扰码区分小区,同小区不同载波怎么可能采用不同扰码。同2g 一个小区可能存在2个bcch和bsic吗?13、关于小区搜索的步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搜索dwpts-扰码及基本训练序列的确定-控制帧同步-读取广播信息b、搜索dwpts-读取广播信息-控制帧同步- 扰码及基本训练序列的确定c、搜索dwpts-控制帧同步-扰码及基本训练序列的确定

32、-读取广播信息d、搜索dwpts-控制帧同步-读取广播信息-扰码及基本训练序列的确定解释:14、关于上行同步,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只有当用户建立并保持下行同步时,才能开始上行同步过程。b、只有当用户建立并保持上行同步时,才能开始下行同步过程。c、开始建立上行同步时,ue将从已知的sync ul 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sync ul码。d、上行同步,同一时隙不同用户的信号同步到达基站接收机解释:b明显错误 先下行再上行15、n频点与单频点相比,以下错误的是( b )a、p-ccpch信道之间干扰减小b、用于p-ccpch的功率增大,不利于业务信道和公共信道覆盖平衡c、节省了码道资源d、减小了小

33、区间切换解释:用于p-ccpch的功率增大,有利于业务信道和公共信道覆盖平衡16、以下几种技术中,那个没有呼吸效应(d )a、wcdma b、td-scdmac、cdma2000 d、以上都不对17、rab是建立在以下那两个实体之间的(c)a、ue和node b b、ue和rncc、ue和cn d、以上都不对18、rb是建立在以下那两个实体之间的(b)a、ue和node b b、ue和rncc、ue和cn d、以上都不对19、rl是建立在以下那两个实体之间的(a)a、ue和node b b、ue和rncc、ue和cn d、以上都不对20、rl是建立在以下那两个实体之间的(a)a、ue和node

34、 b b、ue和rncc、ue和cn d、以上都不对21、ranap是以下那个接口上的信令处理协议(c)a、iur b、iub c、iu d、c22、以下选项中,哪种信道与物理层无关( a ) a、逻辑信道 b、传输信道 c、物理信道 d、以上都不对23、uu接口在空闲状态时,不能完成以下哪项工作( d )a、plmn网络的选择和重选b、小区选择和重选c、位置登记d、切换24、关于td-scdma的时隙结构,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dwpts用作下行同步,不承载用户数据b、uppts在用作上行同步的同时,还可以承载用户数据c、ts0ts6用于承载用户数据或控制信息d、gp用作上行同步建

35、立过程中的传播时延保护25、关于uppts的功能,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用于建立上行初始同步和随机接入b、整个系统共有256个不同的sync_ul码,分成32个码组,对应32个sync_dl码c、对sync-ul码(uppch)需要进行扩频、加扰操作d、uppch信道的初始发射功率,在上行同步阶段,由ue按照开环功控算法计算得到26、关于ts0ts6的功能,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分成了4个域:两个数据域、一个训练序列域(midamble)和一个用作时隙保护的空域(gp)b、需要进行扩频、加扰操作c、必须波束赋形,对用户定向发射接收;d、需要功率控制27、关于ts0ts6的d

36、ata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a、需进行扩频、加扰、调制等操作b、携带mac层的用户数据c、每一数据域所能承载的数据符号数(s)与扩频因子(sf)的关系为:ssf352chipd、上行方向sf可取1、16;下行方向1、2、4、8、1628、关于midamble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a、由128chip的基本midamble循环移位生成b、可以完成上、下行信道估计c、可以完成功率测量和上行同步d、传输时需要进行基带处理和扩频,并与经基带处理和扩频的数据一起发送。29、关于传输信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a、传输信道位于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使用phy原语来提供层间数据传输服务b、m

37、ac子层与物理层之间可以并行存在多条传输信道c、所有的传输信道可以按其性质将它们分为两类:公共传输信道和专用传输信道d、所有的公共传输信道都只传递通用信令信息,业务数据全部由专用信道来完成。解释:fach一般用于网络响应从rach信道上接收到的信息。该信道也可用来传送一些短的用户数据。网络端的物理层可以把该信道的数据与来自寻呼信道pch的数据进行复用。 也是代公传输信道 但可以传短消息。30、以下传输信道中,不可以复用的是( b)a、dch b、rach c、fach d、pch解释:rach bch不可复用一个ue不存在多条并行的bch或rach传输信道。 31、关于bch信道,以下说法错误

38、的是( c)a、下行公共传输信道b、不存在物理层复用c、传输块固定263bit d、用于承载系统广播信息解释:bch传输块固定246bit32、关于fach信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a、下行公共传输信道b、可以与dch复用c、用作响应rach d、可以传送一些短的用户数据解释:fach和pch进行复用33、关于rach信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a、上行公共传输信道b、映射竞争信道,不存在物理层复用c、需要tfci d、用作上行同步的建立、并能传输一些数据量有限的用户数据34、关于hs-dsch信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a、公共传输信道b、承载mac-hs pduc、多个ue通过时分

39、、码分共享该信道d、tti为10ms解释:tti为5ms35、关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a、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供物理层处理的mac子层和物理层之间数据交换的基本单元;物理层为每一个tb加上crc校验信息b、传输块集(tbs,transport block set):在相同时间段使用同一传输信道交换的数据块集合;也就是一条数据请求/指示原语内承载的数据块集合c、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port time interval):tbs相互到达的时间,等于物理层通过uu接口发送该tbs的周期;如果mac层与物理层之间存在多条并行传输信道,则每一传输信道可以有独

40、立的tti,tti只能是最小交织周期(10ms)的整数倍d、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一个传输块的bit数。3gpp规定,一个给定的tbs中,所有的传输块大小可以自由定义,是可变的解释: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一个传输块的bit数。3gpp规定,一个给定的tbs中,所有的传输块大小是固定且相同的;36、关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传输格式(tf,transport format):一个给定的tti内,物理层和mac之间通过一条传输信道交换的一个tbs。tf由动态部分和半静态部分组成b、传输格式集(tfs:transport fo

41、rmat set)与一个传输信道相关的传输格式。它定义了一条传输信道上允许的tf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动态部分可以随tbs的大小而变化c、传输格式组合(tfc: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物理层将把一条或多条传输信道上接收到的数据组合起来构成一条或多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d、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t)一条cctrch上所有传输格式组合的集合。解释:传输格式集(tfs:transport format s

42、et)与一个传输信道相关的传输格式。它定义了一条传输信道上允许的tf的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动态部分可以随tti而变。37、关于tfci,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描述了当前的传输格式组合b、物理层根据所有的从并行信道上收到的tfi值来生成物理层的控制指令tfcic、tfci用于通知接收方当前激活的tfc,接收方的物理层可以据此确定如何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去复用以及用什么样的tf将收到的tbs送到mac子层d、可供选择的tfci值由双方的rlc层在配置传输信道时定义解释:tfci值由双方的rrc层在配置物理信道时定义38、关于p-ccp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总是位于时隙ts0b、占

43、用第1、2个midamble shift,即m(1)和m(2)c、信道编码及交织周期为5msd、仅用于承载来自传输信道bch的数据没有tfci、tpc、ss信息解释:pccpch信道编码及交织周期为20ms39、关于s-ccp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可以位于任意下行时隙,承载传输信道fach和pch数据b、可以使用tfci、tpc、ssc、占用的时隙和扩频码在bch中广播d、可以配置在任意时隙,任意信道码、任意训练序列位移,如果在ts0,可以与p-ccpch时分复用同一套信道参数解释:见td-scdma无线接口物理层40、关于fpa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位于下行时隙,不承载传

44、输信道消息b、单无线帧交织,信道持续时间为10msc、占用的时隙位置、扩频码和midamble shift在bch中广播d、没有tfci、tpc、ss信息解释:fpach单子帧交织,信道持续时间为5ms41、关于pra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用来承载传输信道rach的数据b、无tfci,可以使用ss和tpcc、一组prach(14个prach)与一个fpach配对使用d、一组prach中prach的数量不能超过rach的tti(5ms、10ms、20ms)所对应的子帧(1、2、4)解释:无tfci,不使用ss和tpc42、关于pi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pich用来承载寻呼指示

45、信息;sf16b、配置信息在系统信息中广播c、使用两个码道可容易实现与p/s-ccpch的时间复用d、其参考功率与s-ccpch配置相同解释:其参考功率与p-ccpch配置相同43、关于hs-pds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用于承载hs-dsch数据b、采用qpsk、8psk、16qam调制c、sf可采用16或者1d、与hs-scch/hs-sich伴随使用,并伴随有下行dpch解释:d错误 hs-pdsch伴随一个下行dpch信道和一到多个hs-scch信道。b也不正确44、关于hs-scch/hs-si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hs-scch信道是下行链路,是负责传输对hs-d

46、sch信道解码所必须的控制信息的物理层控制信道b、hs-sich信道是上行链路,负责传输必要的控制信息,主要是对传输分组的应答和下行链路质量的反馈信息c、hs-scch对应的传输信道是hs-dschd、hs-sich没有对应的传输信道解释:hs-dsch为hs-pdsch所承载45、关于dpch,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对于多码传输,ue在每个时隙最多只能同时使用1个物理信道b、多个并行的物理信道可用于支持更高的数据速率c、下行物理信道采用的扩频因子为1、16d、上行物理信道的扩频因子可以从1、2、4、8、16之间选择解释:扩频因子sf1646、关于td-scdma系统中crc的使用,以下说

47、法错误的是(c)a、crc以tb为单位b、crc长度由上层信令通知c、crc添加在数据末端,而且进行比特翻转d、crc只能检错;用于在接收端检测该tb中是否有出错比特,进而测量bler解释:此题有问题,答案都正确,c也是正确。47、进行tb块分割时,是依据以下哪项来完成的?(c)a、编码方案b、编码速率c、编码时间d、以上都不是48、无线帧长度均衡时,是依据以下哪项来完成的?(a)a、ttib、tbc、tbsd、tfci49、关于交织,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a、第一次交织又叫帧间交织,基本方法是横排竖传,列间置换,又叫浅交织b、交织的作用就是是纠错c、第二次交织又叫做帧内交织,属于深度交织,基

48、本方法是横排竖传,列间置换d、交织的作用是把误码离散化解释:交织-打乱符号间的相关性,减小信道快衰落和干扰带来的影响50、以下参数中,与速率匹配无关的是(c)a、打孔 b、重复 c、tti d、rm算法解释:速率匹配的采用是因为复用的情况较多,而最终物理信道的传输能力是有限的几种(承载类型),需要通过速率匹配使得复用后的数据量能够与物理信道的承载能力相适应;tti:传输时间间隔(tti,transport time interval):tbs相互到达的时间,等于物理层通过uu接口发送该tbs的周期;如果mac层与物理层之间存在多条并行传输信道,则每一传输信道可以有独立的tti,tti只能是最小

49、交织周期(10ms)的整数倍;51、关于传输信道复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传输信道复用,是在每10ms内将所有传输信道的一个无线帧,按传输信道序号由 低到高的顺序,顺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编码复用信道(cctrch) b、复用以无线帧(10ms)为单位; c、复用的输入为trch数据,输出cctrch数据 d、cctrch的格式由tfi指示解释:为了提高传输效率,物理层将把一条或多条传输信道上接收到的数据组合起来构成一条或多条编码组合传输信道(cctrch);传输格式指示(tfi,transport format indicator)tfi是mac与物理层交换数据时的一个参数,用以指示

50、tfcs中的一个特定tf。52、关于传输信道复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pch和fach可以在物理层编码组合生成cctrch b、bch可以进行自身组合; c、rach不能进行自身组合 d、不同(专用/共用)cctrch不能映射到同一个物理信道解释:bch不能进行自身组合53、关于扰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128个扰码分成32组,每组4个,扰码码组由基站使用的sync-dl序列确定, 与基本midamble码一一对应 b、扰码长度16位,v=(v1 ,v2 , v16),复数扰码为:vi=( j )ivi i=1,16 c、加扰前可以通过级联16/sf个扩频数据来实现长度匹配 d

51、、扰码上行标识用户,下行标识小区解释:td区分用户:频率+时隙+ovsf+midamble码54、关于智能天线相比普通天线的优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a、能量可指向小区内激活状态的移动ue b、通信中的移动终端在小区内处于受跟踪状态 c、能量分布于整个小区 d、移动终端空闲时,将不会被跟踪,这样有利于节省无线资源55、关于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的优势,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智能天线可以降低多址干扰,提高cdma系统容量,提高接收灵敏度和eirp b、当用户处于同一方向时,通过联合检测也可以区分开来 c、联合检测利用midamble序列做信道估计,同时处理多码道的干扰抵消 d、当存在多码道

52、时,联合检测的处理也不复杂,可以完全解决多址干扰问题;解释:联合检测受限于芯片处理能力及算法,现只支持一时隙8用户。56、关于开环功率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主要针对下行链路 b、主要针对uppch和dwpch c、主要针对随机接入和上行同步 d、又分为内环功率控制和外环功率控制;57、关于闭环功率控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闭环功控对象是uppch b、闭环功控对象是prach c、闭环功控对象是dpch d、闭环功控对象是dch57、以下不属于hsdpa关键技术的是(c) a、amc b、harq c、功率控制 d、快速调度58、关于hsdpa中的amc,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53、c) a、通过改变调制方式来调整传输速率 b、通过改变信道编码率来调整传输速率 c、调制方式包括qpsk,8psk,16qam d、编码方式以1/3turbo码为基础59、关于hsdpa中的harq,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是自动重传请求(arq)和前向纠错(fec)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纠错方法 b、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和前向纠错(fec)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纠错方法 c、是快速调度和前向纠错(fec)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纠错方法 d、是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和前向纠错(fec)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纠错方法60、以下说法,不属于arq重传机制的是(d) a、停等式arq,即stop-and-wait arq(saw arq) b、后退n步arq c、选择性重传arq,即selection-repeat (sr) arq d、正比公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