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知识文库:大腹皮_第1页
中药知识文库:大腹皮_第2页
中药知识文库:大腹皮_第3页
中药知识文库:大腹皮_第4页
中药知识文库:大腹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药系列文库大腹皮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本文提供中医药知识点“大腹皮”的介绍,以供大家了解。大腹皮【概况】: 异名 大腹毛(医林纂要),茯毛(会约医镜),槟榔衣(药材资料汇编),大腹绒(药材学)。基源 为棕榈科槟榔属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槟榔属全世界约54种;中国仅1种,为引种栽培植物。原植物 槟榔Areca catechu L,又名槟榔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余项参见“槟榔”条。【生药】: 采集 冬、春季采收成熟果实,剥下果皮,打松,置水中浸泡,晒干,再打松后除去外果皮。药材主产于海南、广东、云南、台湾;广西、福建等地亦产。鉴别 本品略呈椭圆形或长卵形瓢状

2、,通常纵剖为二。完整者长47cm,宽235cm,厚210mm。外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隆起的横纹,顶端有花柱残痕,基部有果柄及残存萼片。内壁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壳状。体轻,质硬,可纵向撕裂,裂面呈棕毛状,黄白色或淡棕色。气微,味微涩。以色深褐、皱皮结实者为佳。大腹毛 呈乱丝团状,长47cm。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粘附的外果皮及内果皮碎片。体轻松,质柔韧。无臭,味淡。以色黄白、质柔韧者为佳。贮藏 置干燥处。【化学】: 果实含生物碱0306%,缩合鞣质15%,脂肪14%和槟榔红色素(Arecared)。生物碱主要为槟榔碱(Arecoline)、槟榔次碱(Arecaine)、去甲

3、基槟榔次碱(Guvacine)、去甲基槟榔碱(Guvacoline)、槟榔副碱(Arecolidine)、高槟榔碱(Homoarecoline)等1,还含多量鞣质2。参考文献 1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31 2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665 。【药理】: 大腹皮水煎液,用乙醇沉淀后,对体外纤维蛋白溶解有增溶作用。参考文献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8):484 【药性】: 性味 辛,微温。开宝本草:“微温。”纲目:“辛,微温。”归经 入脾、胃、大肠、小肠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二经。”药品化义:“入脾、肺、胃、大肠五经。”中草药学:“入脾

4、、胃经。”功效 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主治 湿阻气滞,食积不化,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小便不利,脚气浮肿,妊娠恶阻。日华子本草:“下一切气,止霍乱,通大小肠,健脾开胃,调中。”开宝本草:“主冷热气攻心腹,大肠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盐同煎,入疏气药良。”纲目:“降逆气,消肌肤中水气浮肿,脚气壅逆,瘴疟痞满,胎气恶阻胀闷。”本草再新:“泻肺,和胃气,利湿。追风,宽肠消肿,理腰脚气,治疟疾泻痢。”中药大辞典:“下气宽中,行水。治脘腹痞胀,脚气,水肿。”用法用量内 服:煎汤,69g;或入丸剂。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厚朴、山楂、麦芽,治食滞气阻。配藿香、陈皮、茯

5、苓,治内伤湿滞。配抽葫芦,治气滞水停之腹水。方选和验方 五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脾气停滞,风湿客搏,脾经受湿,气不流行,头面浮肿,四肢肿满,心腹膨胀,上气喘促,腹胁如鼓,绕脐胀闷,有妨饮食,以及上攻下注,来去不定,举动喘乏:大腹皮、地骨皮、生姜皮、茯苓皮各等份。为粗末,每服9g。水煎不拘时服。五皮饮(五皮散)(三因极病证方论)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喘,不渴,脉浮者:炙大腹皮、炙桑白皮、茯苓皮、生姜皮、陈皮各等份。为粗末,每服12g,水煎,或用磨木香水煎,热服,日23次。五皮丸(中药制剂手册)治脾湿胃热,痞满腹胀,四肢浮肿、小便不利:大腹皮、陈皮、茯苓皮、桑白皮

6、各15g,干姜皮40g。以水煎大腹皮取汁,余为末,各小丸,每服9g,日服2次。大腹皮散(太平圣惠方)治小儿腹内痞结,壮热憎寒,二便不利:大腹皮、桔梗、陈皮(去白、焙)、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各1g,人参、赤芍、木通、炒大黄各15g,炙甘草03g。为粗末,每服3g,水煎服。大腹子散(赤水玄珠)治风毒脚气,肢节烦疼,心神壅闭:大腹皮、桑白皮、赤芍、木通、紫苏子、羌活、独活、木瓜、青皮各30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5片,葱白21cm,水煎,空腹服。三和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五脏不调,三焦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风气壅滞,肢节烦疼,头面虚浮,手足微肿,肠胃燥涩,大便秘难;背痛胁痛,有妨饮

7、食,脚气上攻,胸腹满闷,大便不通:羌活,紫苏、沉香、木瓜、大腹皮各30g,川芎、炒甘草、橘皮、木香、煨槟榔、白术各1g。为粗末,每服6g,水煎服。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腹痛呕吐,肠鸣泄泻,口淡,舌苔白腻等症: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去皮、姜汁炙)、桔梗各60g,藿香90g,炙甘草70g。为细末,每服6g,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五加减正气散(温病条辨)治中焦湿盛脘闷便泄:藿香梗、厚朴、苍术各6g,茯苓9g,陈皮、大腹皮各5g,谷芽3g。水煎服,日2次。圣惠方:“治脚气,肿满腹胀,大小便秘涩:大

8、腹皮30g(锉),槟榔30g,木香15g,木通60g(锉),郁李仁30g(汤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60g(锉),牵牛子60g(微炒)。上药捣筛为散,每服12g,以水150ml,入生姜02g,葱白621cm,煎至6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以利为度。”单方应用 仁斋直指方:“治漏疮恶秽:大腹皮煎汤洗之。”。【医药家论述】: 张梓药性类明:“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缪希雍本草经疏:“大腹皮,即槟榔皮也,其味所主,与槟榔大略相同,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入足阳明、太阴经,二经虚则寒热不调,逆气攻走,或痰滞中焦,结成膈症;或

9、湿热郁积,酸味醋心;辛温暖胃豁痰,通行下气,则诸症除矣。大肠壅毒,以其辛散破气而走阳明,故亦主之也。”仉朱谟本草汇言:“大腹皮,宽中和气之捷药也。方龙潭曰,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肿之气,四体虚浮,下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格痰饮之气,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按宋人又有安胎之说,然此药既为利气之药,又何以安其胎乎?如有余之气胜而胎不安者,使之气下,则胎目安矣。又谓此药有健胃之理,夫既为下气之药,又何以益其胃乎?如有余之气壅塞不通,使之气下,则中气自宽,食饮可进矣。若损气,为大腹皮之常性也、元虚气少者、概勿施用。”“朱正泉曰,大腹皮,斗门方配六君子汤,治中气虚滞而或腹胀者,服之即通。则安胎健胃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