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B 3787-200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为了防止手持式电动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在使用中引起的人身伤亡事 故,木标准对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中的安全技术要求作出规定。 木标准适用于生产劳动过程中使用的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 1分类 工具按触电保护分为: 1.1 I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一个附 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 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连接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来使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 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 1.2 II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
2、不仅依靠基木绝缘,而且它还提供双重绝 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预防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 II类工具分绝缘外壳II类工具和金属外壳1【类工具,在工具的明显部 位标有I【类结构符号。 1.3 III类工具 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和在工具内部不 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2设计、制造 2. 1工具及其所配元件的设计、制造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或专业标准 的规定。 2. 2工具及其所配元件必须经国家有关部门根据相应的国家或专业 标准的规定检验合格,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获得批准后,方能生产和销售。 2.3工具在出厂时,必须附有详细的使用说明书。说明书中应有独立
3、的章节说明工具使用的安全技术要求,其内容应包括必须注意的事项,可 能出现的危险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3选购和储运 3.1工具的销售和使用单位必须选购和使用经检验合格,符合安全技 术要求的工具。 3.2工具在正常运输中必须保证不因震动,受潮等而影响其安全技术 性能。 3.3工具必须存放在干燥、无有害气体和腐蚀性化学品的场所。 3.4工具必须由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负责保管,并配备必要的检 验设备。 4安全技术管理 4.1工具的安全技术管理必须包括: 4.1.1贯彻执行本标准和其他有关安全技术的要求。 4.1.2监督、检查工具的使用和维修。 4.1.3对工具的使用、保管、维修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技术教育
4、。 4. 1.4对工具引起的触电事故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并上报有关部门。 4.1.5必须按照木标准和工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及实际使用条件,制 订出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a. 工具的允许使用范围; b. 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程序; c. 工具使用前应着重检查的项目和部位,以及使用中可能岀现的危 险和相应的防护措施; d. 工具的存放和保养方法; e. 操作者注意事项。 4.2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工具使用、检查和维修的技术档案。 5工具的合理选用 5.1在一般场所,为保证使用的安全,应选用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采用其他安全保护措施,如漏电
5、保护电器、 安全隔离变压器等。否则,使用者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 垫上。 5.2在潮湿的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必须使 用II类或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 时间不大于0. 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5.3在狭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应使用III类工具。 如果使用I【类工具,必须装设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15毫安,动作 时间不大于0. 1秒的漏电保护电器。 III类工具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电器及【I、III类工 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联接器等必须放在外而,同时应有人在外监护。 5.4在特殊环境如
6、湿热、雨雪以及存在爆炸性或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使用的工具必须符合相应的防护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请预览后下找! 6对软电缆或软线的安全要求 6.1 I类工具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单相工具)或四芯(三相工具), 多股铜芯橡皮护套软电缆或护套软线。其中,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只 能用作保护接地或接零线。 注:原有以黑色线作为保护接地或接零线的软电缆或软线应逐步调换。 6.2工具的软电缆或软线不得任意接长或拆换。 7对插头、插座的安全要求 7.1工具所用的插头、插座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带有接地插脚的插头、插座,在插合时应符合规定的接触顺序,防止 误插入。 7.2工具软电缆或软线上的插头不得任
7、意拆除或调换。 7. 3三级插座的接地插孔应单独用导线接至接地线(采用保护接地的) 或单独用导线接至接零线(采用保护接零的)不得在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接 零线与接地线连接起来。 8保护接地电阻 8.1使用场所的保护接地电阻值必须不大于4欧姆。 9对机械防护装置的要求 9.1工具中运动的危险零件,必须按有关的标准装设机械防护装置 (如防护罩、保护盖等),不得任意拆除。 10检查和维修 10.1工具在发出或收回时,必须由保管人员进行日常检查。 10.2工具必须由专职人员按以下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10. 2. 1每季度至少全面检查一次。 10. 2. 2在湿热和温差变化大的地区还应相应缩短检查周期。
8、10. 2. 3在霉雨季节前应及时进行检查。 10.3工具的日常检查至少应包括以下项 a. 外壳、手柄有否裂缝和破损; b. 保护接地或接零线连接是否正确,牢固可靠; c. 软电缆或软线是否完好无损; d. 插头是否完整无损; e. 开关动作是否正常、灵活,有无缺陷、破裂; f. 电气保护装置是否良好; g. 机械防护装置是否完好; h. 工具转动部分是否转动灵活无障碍。 10.4工具的定期检查,除10. 3条的规定外,还必须测量工具的绝缘 请预览后下枚! 电阻。绝缘电阻应不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 请预览后下我! 表1弹位MQ) I类工具不少于2兆欧 II类工具不少于7兆欧 III类工具不少于1
9、兆欧 注:绝缘电阻用500伏兆欧表测量。 10.5长期搁置不用的工具,在使用前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如果绝缘 电阻小于表1规定的数值,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和维修,经检查合格后,方 可使用。 10.6工具如有绝缘损坏、软电缆或软线护套破裂、保护接地或接零 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或有损于安全的机械损伤等故障时,应立即进行修 理。在未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10.7非专职人员不得擅自拆卸和修理工具。 10.8使用单位和维修部门不得任意改变工具的原设计参数,不得采 用低于原用材料性能的代用材料和与原有规格不符的零部件。 10.9在维修时,工具内的绝缘衬垫、套管等不得任意拆除、调换或 漏装。 10. 10工具的电
10、气绝缘部分经修理后,必须进行下列测量和试验。 10. 10. 1绝缘电阻测量按表1。 10. 10. 2绝缘耐电压试验按表2o 表2 (单位V) 注:绝缘耐电压试验的时间应维持1分钟。 10.11工具如果不能修复,必须办理报废销帐手续。 电动扳手出厂检验规范 请预览后下找! Q/CXJ03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木规范规定了电动扳手的出厂检验项目,试验条件及试验结果评定办法。 木规范适用于本企业电动扳手出厂检验。 每一台电动扳手都应进行出厂检验项目检验, 并通过本规范规定试验后才允 许判定合格。 2 引用标准 GB3883. 11991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 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GB755-87
11、旋转电机基本要求 GB/T78391999 冲击电钻 JB/T53421999 电动扳手 3 试验项目 3. 1 外观检查; 3.2 空载电流测量; 3.3 空载转速测量; 3.4 换向火花检查; 3.5 开关通断检查; 3.6 噪声检查; 3.7 振动检查; 请预览后下我! 3.8 耐电压试验; 3.9 其它不正常现象; 4 检查试验方法 4. 1 外观检查 检查产品的装配质量。零部件应装配到位,无漏装、错装现象,坚固件无 松动。冲击扳手机壳表而无划痕、无色差,配合而无明显错位、无毛刺。 4.2 空载电流、空载转速测量 冲击扳手在额定电压下分别在正转及反转二种情况下空载运行15min 后读取
12、空载输入功率。 4.3 换向火花检查 产品在额定电压下空载运行 15min后,电刷下的火花应不大于GB/T755中规定的2级。 4.4 开关通断检查 每台冲击扳手在额定电压下接通电源,正、反转通断5次,通断正常,无 卡滞现象。 4.5 噪声检查 在空载运转过程中,监听产品的运转声,运转声音应均匀和谐,不得有异 常.杂音。 4.6 振动检查 在空载运行过程中,手试产品振动情况应无异常振动和明显手麻感。 4.7 耐电压试验 在产品电源插头的触脚与产品的输岀轴之间施加频率为50HZ 实际正弦波电压3000V/60s, /(4000v/3s) 不发生击穿和闪络,耐电压击穿电流设定为5mA 4.8 其它不止常现象。 5试验条件 冲击扳手检验时,电源电压应在产品额定电压的10%范围内。 6试验记录 出厂试验应作记录,至少记录下述项目: A 外观检查结果; B 空载电流值; C空载转速值(抽检1%) D噪声检查结果; E振动检查结果; F换向火花检查结果; G耐电压试验结果。 H.擦铁。 品出厂检验 7. 1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据驱动的教育变革智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路径
- 提升学习体验教育游戏化激励机制的多元应用
- 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策略研究
- 2025年中国4-氯间苯二酚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探索教育技术在商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 抖音商户编导脚本审核流程制度
- 全球铀矿资源市场潜力与2025年核能产业安全与环保研究报告
- C12-DG-PEG-MW-2000-1-2-Didodecanoyl-rac-glycero-3-methoxypolyethylene-glycol-MW-20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亳州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办公室副主任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电火花检漏仪校准规范试验报告》
- 克拉玛依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2024
- 供应蒸汽服务合同协议书
- 中国机器人工程市场调研报告2025
- 2025年金融科技企业估值方法与投资策略在金融科技企业并购中的应用案例报告
- 《无人机介绍》课件
- 2025-2030中国硼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研究报告
- 学校中层干部选拔聘用实施方案中层干部选聘实施方案2
- 生物必修1教师用书
- 园艺植物育种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