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中药炮制论述题_第1页
【2019年整理】中药炮制论述题_第2页
【2019年整理】中药炮制论述题_第3页
【2019年整理】中药炮制论述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述题中药通过炮制是怎样增强临床疗效的通过炮制可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区分不同药用部位,提纯富集有效成分,从而提高相对含 量以增效;成分发生变化,增大有效成分含量以增效;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量以增效;加入 辅料可增溶或助溶或起协同作用而增效;炮制可破坏阻止有效成分溶出的物质,以增加有效 成分的提取而增效;炮制可破酶保苷以增效:炮制可改变有效成分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其 处于易提部位,利于溶出而增效;炮制可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增效;炮制可破坏有毒成 分以增效;炮制可产生新的有效物质以增效;炮制可辨证施治,统观全局,照顾全面,灵活 用药以增效。为什么说炮制是中医用药的特点答:中药炮制是据中医药理论,按药材

2、性质、医疗、药剂所需,照一定的法则将不同药 材加工成饮片的技术。中医用药不是用原生药材而是用炮制品,即将原药材加工炮制后的各 种饮片,再经辨证施治,按理法方药、君臣佐使,组成方剂,制成剂型。一般一方具多种药 物,而中药的特点是一药多效,呈双向或多向调节作用,含多种成分,相当于一个小复方。 为了临床需要,突出某一疗效,达到“药力共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有制其形,有 制其性,有制其味,有制其质的要求,故要炮制。炮制历史悠久,历代文献均有记载,是中 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的特殊产物,是中医用药的精华和特色,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 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炮制是中药在应用上一个独有的制药技术,依

3、法炮制,才能体现 中医的特点,使中医的辨证施治、灵活用药、整体观不会落空。历代中医非常重视,是用血 的代价换来的,是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历史实践证明,中药不炮制就不能治病,反而有 害。中医所用之药,没有不经炮制的,这就是中医用药的特点,这就是中医用药的精华,这 就是中药炮制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与作用。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途径是什么答:研究发现,炮制可降低或消除有毒副作用成分的含量以解毒 。如马钱子砂烫以减士的宁、马钱子碱 的含量;炮制可破坏或改变中药有毒成分的结构而解毒。如斑螯碱处理炮制可使斑螯素转变成斑 螯酸钠毒性降低;炮制加入特定辅料以解毒。如甘遂醋制以解毒;炮制破酶,防酶解产生大量有毒成

4、分而解毒。如苦杏仁憚炒法以破坏苦杏仁酶。中药清炒的方法和作用不加任何辅料的炒法。根据火候及程度的不同又分为炒黄、炒焦和炒炭。作用包括:增 效、降毒副、缓和药性、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利于贮存等。炙法与炒法的异同点有哪些炙法与加辅料炒法在操作方法加入辅料加热拌炒。加辅料炒法使用固体辅料,掩埋翻炒 使药物受热均匀或粘附表面共同人药;而炙法则是用液体辅料,拌匀闷润使辅料渗入药物内 部发挥作用。加辅料炒的温度较高,一般用中火或武火,在锅内翻炒时间较短,药物表面颜 色变黄或加深;炙法所用温度较低,一般用文火,在锅内翻炒时间稍长,以药物炒干为宜。“炒者取芳香之性”,以缓性为主;“炙者取中和之性”,以增效为主

5、。黄连的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及临床应用有哪些不同(1) 黄连:取原药材,除杂,抢水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2) 酒黄连:取黄连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黄连片,用黄酒12.5kg 。(3) 姜黄连:取黄连片,用姜汁拌匀,稍闷润,待姜汁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黄连片,用生姜12.5kg或干姜,4kg,绞汁或煎汁。(4) 萸黄连: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取汁去渣,煎液与黄连片拌匀,稍闷润,待药液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每100kg黄连

6、片,用吴茱萸10kg。黄连性味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能。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缓其 寒性,善清头目之火。姜炙黄连缓和其苦寒之性,并增强止呕作用当归的炮制工艺和炮制作用,其不同炮制品的临床作用有何不同(1) 炮制工艺:当归:原药材除杂洗净稍润,切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筛去碎屑。酒当归:取当归片,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 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每100kg当归片,用黄酒10kg。土炒当归:将灶心土粉置炒制容器内、,炒至灵活状态,倒人当归片,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时(俗称挂土),取出,筛去土,摊凉。每 100kg当归片,用灶心土粉 30kg。当归 炭:

7、取当归片,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微黑色,取出晾凉。(2) 炮制作用:当归生品质润,长于补血,调经,润肠通便。酒炙后,增强活血通经、 祛瘀止痛的作用。土炒后,既能增强人脾补血作用,又能缓和油润而不至滑肠。炒炭 后,以止血补血为主。当归传统习惯止血用当归头,补血用归身,破血用当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麻黄几个常用炮制品,其作用特点麻黄有四个常用炮制品:3麻黄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风水浮肿,风湿痹痛,阴 疽,痰核。 蜜麻黄: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以宣肺平喘力胜。多用于表证较轻,而肺气 壅闭,咳嗽气喘较重的患者。如用于咳嗽较甚,痰多胸满;或用于痰喘不得卧,痰多清

8、稀。 麻黄绒:作用缓和,适于老人、幼儿及虚人风寒感冒。用法与麻黄相似。 蜜麻黄绒;作用更缓和,适于表证已解而喘咳未愈的老人、幼儿及体虚患者。用法与 蜜炙麻黄相似。以甘草为例,论述“生凉熟温”的炮制理论甘草生品味甘偏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蜜炙甘草甘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力胜,性味由凉转温,功能由清变补,这是较典型的“生凉熟温”、“生熟异治”的例子。 故生甘草主要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疮毒。而炙甘草则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 脘腹疼痛,筋脉挛急,脉结代等症。很多中药炮制前其性凉,炮制后其性转温,由于其性发 生改变,功效亦相应地发生变化,临床应用也就不同,这就可根据辨证施治的需要,或

9、用 生,或用熟,使其针对性更强,以突出中医灵活用药特色 血余炭的炮制作用并说明其止血机理的研究现状人发不入药,煅炭后称血余炭,只有煅炭后方具止血作用。药理试验表明:血余炭可显 著缩短试验动物的出、凝血时间。有人对其止血机理进行了研究,除去血余炭中的钙、铁离 子后,其凝血时间延长,说明血余炭的止血作用可能与其所含的钙、铁离子有关。叙述川乌的炮制工艺及炮制作用、原理(1) 炮制工艺: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川乌: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2) 炮制作用:生川

10、乌,有毒,多外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3) 炮制原理:川乌的主要成分为乌头生物碱类,其中双酯型乌头碱毒性最强。川乌的炮制原理是,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乌头碱得到相应的苯甲酰单酯型生物碱,另一 原因可能是炮制过程中脂肪酰基取代了C8 OH上的乙酰基,生成脂碱,从而降低了毒性。在炮制工艺中,加水、加热处理 (包括干热法、湿热法),或蒸法,或煮法都能促进 水解反应,使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叙述麦芽各炮制品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质量要求(1) 麦芽:熟满净大麦,水泡 67成,置能排水容器盖好,每日淋水 2-3次,保持 湿润。待叶芽长至0 5cm 时,取出干燥即得。(2) 炒麦芽:净大麦芽,预热,文火加热,炒至表面棕黄色,鼓起有香气时,取出晾凉(3) 焦麦芽:净麦芽,预热,中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呈焦褐色,鼓起并有焦香气 时,取出晾凉炮制作用:生麦芽消食和胃、疏肝通乳。炒麦芽行气、消食、回乳。焦麦芽消食化滞、止泻。 水飞法操作炮制作用药物破碎,加清水研磨至糊状,加多量水,静置,倾出混悬液残渣,继续研磨,加多量 水,倾出混悬液,反复数次,合并混悬液,静置,取沉淀物,干燥后研成极细粉。作用:净化,细化药物,便于服用。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