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_第1页
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_第2页
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_第3页
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_第4页
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O年现代化管理成果申报材料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负责人:李建斌王新民项目参加人:张德东吕晓峰 闫乃剑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二00年十一月现河采油厂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与运行一、前言现河采油厂成立于 1986 年 1 月 28 日,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 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下属的一个集勘探、 开发、输油于一体的原油、 天然气生产开发企业。 1989 年,随着油田的发展,供电线路日益增 多,负荷加大,为强化管理,管理局决定将 6KV 高压供电线路按所 管区域分给各采油厂管理, 因此现河、王岗等地区的 52 条 516 公里 的供电线路划归

2、现河采油厂管理。伴随着采油厂油藏开发的不断发 展,采油厂电网也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采油厂所辖 6kV 油网 线路 71 条 833 公里,各类变压器 1685 台,安装容量 185517kVA , 主要分布在郝家、史南、现河庄、王家岗、牛庄、乐安六个油区,由 油田电力总公司 17 座变电站携带运行。 农网 6-10kV 线路 54 条, 总 长度 235.42 公里,各类变压器 436 台,安装容量 33390kVA ,由垦 利电业局、广饶电业局、广北农场电业局、东营区电业局、东营电力 集团、博兴电业局六家电业局 25 座变电站携带运行。采油厂电力运行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89

3、年至 1997 年随着采油厂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电网不断向外延伸, 采油厂用电 量不断上升,转供地方用户不断增加,到 1997 年转供地方变压器达 到 526 余台、容量 4.58 万千伏安,全厂用电量达到 5.18 亿千瓦时 的有史以来最高峰;第二阶段 1997 年至 2002 年管理局进行大规模 用电治理转供地方变压器改出 95% ,流失电量情况得到根本性改变, 全厂用电量达到 3.5 亿千瓦时,用电量减少 1.68 亿千瓦时;第三阶 段 2002 年至 2006 年,由电加热用电的大幅上升、 转供用电出现小 幅反弹,用电呈现上升趋势;第四阶段 2007 年采油厂成立电力节能 项目组,实

4、施五期分网改造、电加热及电泵治理、节能电机改造等压 减用电措施, 用电上升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近两年全厂开始实施分队 分站计量, 使用电指标进一步向基层延伸, 通过加强用电管理制度建 设和考核工作, 提高了基层单位用电管电的积极性, 电力系统管理不 断朝着系统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二、“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由于受传统电网管理理念的影响, 采油厂电力管理始终处于粗放 型管理状态,电网建设发展缓慢, 线路科技含量低, 主要问题表现在:(1)电网结构不合理、设备陈旧老化,电网运行管理水平低。 采油厂所辖电力线路存在单电源、重负荷、长距离、线路辐射广、线 路技术状况参差不齐等情况,线路管理

5、难度大。(2)管理职能交叉、分散,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不到位,缺少 系统化管理。(3)挂接农网的油井线路所占比重大,安全隐患多,管理不到 位,事故率高。( 4)因历史遗留问题和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影响,私接乱挂影响 严重,用电治理难度大。( 5)电建工程缺少有效监管, 质量验收不到位, 埋下安全隐患。 现河采油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从科学管理上入手, 设计建立了一套“五位一体”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建立,充分整合了各组 织机构的管理职能,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和手段,抓好超前预防和过 程控制,做到预见性管理,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电力运行的系统 化、精细化管理,电力系统管理水平和电网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

6、高。三、“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和主要内容“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以提高电力系统科学高效运作为目标,以服务采油厂原油生产为宗旨,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动态管理模 式,全面创新电力系统管理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现代企 业管理手段,优化生产经营管理,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系统化、一体化、 制度化、文本化、流程化的精细管理转变,由重生产组织向全过程管 理转变,由单纯生产型向管理创新型转变,实现效益最大化。“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要全面,二是 要层次清晰、结构合理。所谓全面,就是要根据采油厂生产实际需要,管理体系要涵盖到 与电力系统相关的各个业务模块,具体是指将过去独立运行的油网

7、管 理、农网管理、用电管理、电建工程管理、电力设备管理等五个管理 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能够高效运作的统一的整体。所谓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就是管理体系各个层次要清晰,整体 结构要科学、合理。做到“主体明确、上下延伸”。四、“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一)组织结构简明、实用、科学的组织架构、职能分工是“五位一体化”管理 模式实现的基础,一套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协作配合、运转灵活的管理机制的建立, 势必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 为此首先开展了组织优 化项目。1、成立电力节能项目组,统筹运作电力系统“五位一体化”管 理模式项目组管理最大的特点是体现管理组织上的统一性。 将原来按 职能分工为单位的领

8、导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整合成按项目组为单位的 统一管理模式。项目组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将多个独立系统有机的组合 起来形成项目组, 并采用项目组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主要可以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实现总体任务目标; 二是接受统一管 理,利于资源调配和优化组合。(1)项目组管理的基本模型在项目组管理方式中, 项目组长是重要角色, 发挥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这角色也是项目组管理模式与单位主管管理方式的实质区别所 在。正因为有了项目组长的参与, 才能充分保证各项目之间的有效配 合,才能保证合理的安排和调配资源。(2)项目组管理工作系统 项目组管理模式的工作系统是项目组组长将单个项目目标传达 给项目

9、主管, 并由项目主管反馈资源需求, 项目组组长通过调整资源 与进度的平衡, 制定项目主体工作计划。 项目主管的主要任务是在项 目进度所指定的时间和资源窗口内完成单个项目目标。(3)项目组的工作职责 负责电力节能管理系统精细管理控制措施实施的统筹安排, 全面 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负责电网运行的线路巡护、 事故处理、电网检修、 隐患治理、技术改造等工作。负责采油、注水、集输三大系统各项工 作优化和电量控制,确保系统效率达到指标要求。负责转供用电、用电计量、电力节能、电建工程、电力设备等管理工作。“五位一体化”管理模型图日 常 维事故处电 网 检隐 患 治 理线设路备改维造修设 备 保 养用电管理辅

10、 助 过 程2、开展内部结构设计在组织结构设计上,细分四个层次:(1)科学决策层,主要负责人是项目组成员,职能是负责电力节能管理系统精细管理控制措施实施的统筹安排,全面完成各项工作 目标。(2)运行管理层,主要负责人是职能科室、三级单位主管,职 能是负责部署并监督生产运作。(3)运行实施层,主要负责人各单位分管领导,职能是负责运 行管理层办法的实施。(4)运行执行层,主要负责人为基层队队长,职能是执行实施 层的工作安排,最终确保各项任务和指标的完成。四个层次相互依托, 相互制衡,执行统一的决策分级管理。3、调整组织结构和职能,提高决策执行力(1)按照系统化、专业化的原则,进一步整合组织机构,将

11、原 电力科合并到水电讯大队, 确立水电讯大队为电力管理系统主要职能 部门,是油网及农网运行管理、用电管理、电建工程管理、电力设备 维护等工作的主体。充分发挥水电讯大队在电力管理方面的专业优 势。(2)人员结构调整,将技术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职工充实到 电网运行、电建工程、用电管理等管理岗位上,注意用人之长,充分 发挥人员的内在潜能。(3)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确定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力, 以及相互关系,实现组织纵向、横向的紧密衔接。在灵活、弹性、效 率、平衡原则下,改变以往工作分工不明确,目标不明确,任务进度 缓慢的问题,通过做好组织结构的协调工作,提高纵向、横向间的沟 通和信息反馈质量,增强对任务处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