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9年秋高中地理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2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选择题 1. 关于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 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 C. 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解析:选D。由于不同大陆的轮廓不同,自然带的分布并不完全是南北对称分布。不同 位置的水热因素是逐渐改变的, 因而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往往会存在过渡。 高山 地区的水热会随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变化, 相应自然带也会发生改变,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在 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由于陆地宽广,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

2、分异最为明显。 2包括两种气候类型的自然带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选B。在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在 中纬度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也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 (2012 山西学业水平测试)我国西北的自然带,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一t荒漠草 原一T荒漠的更替,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C. 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 D. 都不是 解析:选B。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距海洋越来越远,气候逐渐变得干燥,从而使自然带 呈现出草原一t荒漠

3、草原一t荒漠的更替,因而应属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4. (2012 山东学业水平测试)电视剧走西口,剧中主人公田青从山西到内蒙古包头 谋生。据此可判断包头附近地区所属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荒漠带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解析:选C。包头在内蒙古高原南端,有草原明珠之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为 温带草原带。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56题。 5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规律 6从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

4、异,产生的基础是() A. 水分B.光照 C. 土壤D.热量 解析: 从“塞北”到“江南”的变化属于沿纬度变化的方向进行更替,不同纬度接受太 阳辐射的热量不同, 从而引起植被等地表景观发生变化, 表现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 律。 答案: 5.A6.D (2012 西安市高一检测)图甲为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图乙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图丙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读图完成7 8 题。 图&图丙 7从图甲到图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现象 &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 A.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B. 北半球中纬度

5、地区 C.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D.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解析:第7题,从图甲到图丙, 可以发现自然带是由森林一一草原一一荒漠变化的,因 5 而水分条件是逐渐变差的,所以符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第8题,结合上题结论,从 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应在陆地面积比较宽广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 答案:7.B8.B 受地形的影响,自然带往往会出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如下图。据此完成 910题。 1100 针叶林僭 耳K曲叶混童林带 600 UW 40沖某山她部分垂出白然带与水平白撤带对应爻系示意图 9. 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A. 逐渐升高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6、D.变化无序 10. 海拔低的山麓自然带与所在纬度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所以纬度越高,相同海拔山地 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就越() A.多B.少 C.不变D.无法确定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图示为北半球,纬度越高,对应针叶林带越向北,在 山体分布的海拔高度越低。第 10题,一般情况下,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与所在纬度自 然带向极地的水平变化相似,因此,纬度越高的山体垂直自然带带谱一般越少。 答案:9.C10.B (2012 冀州高一检测 )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1112题。 匚二|高山草甸带 蕊针叶林帶 I-:-j 莹髀叶卿叶林站 针鬧叶混交林帯 11. 该山地可能位于()

7、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2.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解析:第11题,由图中可知,同一种自然带在北坡的分布比南坡要高,所以该山地位 于南半球;由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可知该山地位于温带地区,综合判断得出可能位于南半 球温带地区。第12题,落叶阔叶林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的典型植被,而南 半球并无温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该山地所在地区只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即当地终年受西风 影响。 答案:11.C12.C 1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写的

8、景观是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C. 垂直地域分异 D. 非地带性分异 解析:选C。“人间”一般指地势较低平的居住处,花已经开尽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 盛开,这是地形因素导致了垂直地域分异。 二、综合题 14.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可以从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1 / / - 甲 制烘带奇气压审 / / 赤逍低P压带- - U C E B -A - 吕-顶带 t 3 北wm 弐用带耳风帶模式閘咒悵类唱莎布检式阳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1) “

9、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 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 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请在图上相应位置用箭头 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 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带。 在“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下列各地的气候类型为:C, D, E, F。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相应各地的自然带是: , 。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地理 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10、解析:第(1)题,不同的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条件形 成不同的自然带,这体现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2) 题,根据两侧气压带的名称,可判定甲地位于西风带。第(3)题,A地位于赤道附近,受赤 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发育了热带雨林带。第(4)题,由图中C、D E、F 的位置可判定相应的气候类型及相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第(5)题,由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以热量为基础,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答案:(1)整体 (2) 西风带 风向略。(西南风) (3)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4)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

11、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 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 由赤道到两极热量 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15.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 甲、 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丙、乙、甲 (2) 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A.南坡为阳坡B.北坡为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D.北坡为迎风坡 (3) 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 (山脉)。 (4) 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5) 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可由三地的山麓基带判定其所在温度带,进而比较纬度高低。第 题,相同高度,自然带不同,北坡为针叶林带,南坡为灌木草甸,说明北坡水分条件要好一 些。第 题,由南北两侧基带分别为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且山脉为两大自然区 分界线,则可能是秦岭。第(4)题,甲地南坡为阳坡,雪线高;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 雪线要低一些。第(5)题,东西基带不同,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