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_第1页
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_第2页
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_第3页
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_第4页
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士学位论文 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 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学科专业: 小 学 教 育提交论文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目 录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1二、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 1(一)家庭 1(二)独生子女家庭 1 (三)家庭教育 1 三、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2 (一)良好的心理特征2 (二)不良的心理特征3四、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3(一)过度溺爱自私、任性 3(二)事事包办依赖性强 4(三)打骂教育逆反心理 5(四)放任自流孤僻 6(五)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以自我为中心 6五、影响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出现的因素 6(一)家庭 6 1、家庭的生活环境

2、 6 2、家长的自身素质 6 3、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7(二)学校教育 7(三)社会8六、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 8 (一)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8(二)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 8(三)转变不当的教育观念8(四)积极配合学校教育9 (五)抵制不良的社会诱惑9 (六)抓住儿童的敏感期 9参考文献:10致谢:11附录: 12试论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小学教育专业3班 朱丽欣 指导教师 林红【摘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生子女家庭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出现,而家长关于独生子女实施家庭教育面临着挑战。目前在独

3、生子女家庭教育实践中,还存在许多的误区。本文运用了文献法和访谈法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误区进行了研究,对产生误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误区;对策on the errors of the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abstract:the family education is undertaking the unreplaceable influential role in childs growth. with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planning pol

4、icy, the current one-child family as a special group has been widespread in the community, and paren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 is also facing a major challenge. moreover, the current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 in practice, there are still many errors. in this paper, t

5、he literature and interviews with one-child family education on a misunderstanding of research on the causes of errors arising from the analysis, and propose solutions.key word:one-child;family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 misunderstanding;countermeasure一、引言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又是现代家庭教育的

6、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都不仅关系到中国下一代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的家长朋友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不能仅凭自己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往的经验,盲目地教育孩子,而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采取适当合理的方法,科学的实行家庭教育。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现代独生子女家庭出现的种种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二、家庭教育及相关概念(一)家庭家庭是让人能感到温馨且安全的小世界,而要给家庭下一个定义却不容易。英语中与“家庭”相对应的单词“family”,即指家庭成员生活中的“共同场所”。陈桂生认为:“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

7、初级社会群体。就社会群体的发生来说,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原始的社会结合形式。在复杂的社会有机体中,它又可算是社会的缩影。就人类个体的生长来说,它是个人最初加入的群体,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桥梁。”陈桂生著: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页赵忠心在他的家庭教育学中也指出:“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社会最微小的细胞。”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从以上的专家、学者对家庭概念下的定义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定义中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素:家庭是一个“共同场所”,是一个社会组织;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为基础;家庭中的成员有着血缘关

8、系或者收养关系。因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儿童与社会联系的桥梁,是孩子最早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对于孩子来说,家庭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生活环境,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桥梁。(二)独生子女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那何为独生子女家庭呢?史秋琴、杨雄在他们主编的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一书中谈到:“独生子女家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独生子女家庭即包括拥有独生子女的家庭,也包括夫妻自己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其中包括独生父母家庭。狭义的独生子女家庭专指拥有独生子女的家庭。”史秋琴,杨雄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本文笔者研究的范围主要是指狭义的独生子女家

9、庭,即拥有独生子女的家庭。(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指一个家庭生活内部,父母及其他长辈对其子女及年幼者实施的教育。邓佐君在他的家庭教育学中认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主要指父母)对个体(一般指儿童、青少年)产生的影响作用。”邓佐君著: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 2页缪建东在其家庭教育社会学中也认为:“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既包括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又包括子女对家长的教育,甚至包括双亲之间、子女与子女之间、子女

10、与祖辈之间相互产生的教育影响。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子女所形成的影响。”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三、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同样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但由于他们在家庭中的位置具有特殊性,因而也就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这些心理特点中既有优秀的品格,也有不良的性格特点,造成这些性格特征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受家庭的影响较大。关于独生子女心理特征的访谈记录:问1:您认为孩子最值得你欣赏的地方是在哪方面?答:(浩琪妈妈)当他不愿意做事情时,就利用邻居家的小朋友激发,他就会立即去做。而且,浩琪到中山来之后,接触的人也特别多,周围的邻居因为他长得

11、可爱都喜欢来逗他,他有时候还经常跟着他们学习。(嘉欣奶奶)我觉得嘉欣最喜欢问为什么,不知道的东西她见谁都问,直到得到答案为止。因此,大家都觉得她的思维很活跃,总是有解不完的为什么。(乔之妈妈)我认为乔之从小受周围亲戚的影响较大,看见别人弄什么,他都会去试试,作业之余画画,吹口琴、笛子等,但只是自己在家里尝试。(艳艳妈妈)艳艳虽然成绩不好,但她对体育很感兴趣,比如跳高、赛跑、篮球,每次运动会她都会报名参加,并申明自己一定要拿奖回来,而且她也相信她自己有那个能力。她既然喜欢我们也不反对。(磊磊爸爸)我感觉孩子自从进入小学后,竞争意识变得很强,学习也很努力,考试回来后总是说谁谁谁考的比他好,下次考试

12、一定要超过他。我们做父母的也就经常鼓励他。问2:您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烦恼是什么?答:(浩琪妈妈)孩子的任性。由于浩琪是家里的“独苗苗”,家里人就特别宠爱他,特别是他的爷爷奶奶,什么事都依着他。(军军妈妈)自私、蛮横无理。军军由于兄弟姐妹,家里的什么东西都是他一个人独享,再加上他爷爷对他的溺爱娇宠,使他变得有点自私。一般情况下,他的东西别人是换不去的。(乔之妈妈)乔之最大的缺点就是孤僻,缺乏热情,不愿意与人交往,做事也总是独来独往。(小铃父亲)孩子比较任性,不能理解家长的苦心。通过上面两个问题的访谈记录,我们可以从中看出独生子女既有好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不良的心理特征,具体如下:(一)良

13、好的心理特征1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比较多,有分别来自于不同的亲人,从不同的亲人身上得到的影响都不同。2好奇心强,思维很活跃好奇心强是大多数孩子都具备的,但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的家人就围绕着一个孩子转,孩子的好奇心就能得到多方面的解决。因此,他们的思维一般都很活跃。3自尊自信,进取心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独尊的,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竞争意识。一旦进入学校,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受到打击,就会激发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奋斗,以此来维持自己的这种思维。(二)不良的心理特征不良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自私、蛮横,依赖性强,逆反心理,孤寂、缺少热情,以自我为中心等等。本文研究将主

14、要从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特征方面去探讨家庭教育出现的种种误区。四、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增长。近几年来,国家大力采取措施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虽然孩子在学校里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但不少的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或家长在其对孩子的教育上更加关注。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已经在社会上广泛出现,而家长关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也面临着挑战。而且,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是在没有兄弟姐妹关系的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视为掌中宝,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力争做到最好,但他们却在无形之中又走入了许多的误区。本文将从独生

15、子女的不良心理特点出发,对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进行探索研究。独生子女不良的心理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引起的。那么,不良的家庭教育会使孩子产生哪些不良的心理特征呢?通过访谈的情况分析,主要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一) 过度溺爱自私、任性表1访谈对象您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烦恼时什么?您是否迁就孩子的任何要求?浩琪妈妈军军妈妈小铃父亲磊磊爸爸艳艳妈妈任性,因是家里的独苗苗就特别宠他。他爷爷对他的溺爱娇宠使他变得有点自私。孩子比较任性,不能理解家长的苦心。学习上不喜欢帮助别人,总是自己默默奋斗。家人都宠她,礼物也多,就是不愿与人分享。比较迁就,会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父母原则上不会,但他爷爷会满

16、足他。合理要求会满足,无理要求尽量说服。他成绩较好,他的要求我们都会满足。只要是不过分的要求都会满足。自私、任性是独生子女最普遍的一个特征,在大多数独生子女身上都存在。而且,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孩子是家里的独苗苗,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就将孩子作为家庭的轴心,什么事情都是围着孩子转,孩子的要求都尽量满足,渐渐地就使孩子形成了自私、任性的心理特点。在我所访谈的十几位家长中,有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有这种心理,特别是任性。比较典型的就是军军的例子。案例一:军军是我堂哥家的孩子,今年3岁。由于堂哥他们经常在外地务工,军军从小就由其爷爷抚养。军军是家里的独苗苗,长得又特别可爱,爷爷

17、非常疼爱他。他想吃什么,就买给他吃;想要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在家里,他的零食和玩具都是他一个人的。一次,我带小侄儿去他家玩,小侄儿想玩他的遥控车,军军就是不肯,他爷爷就拿军军其他的玩具,他也不肯给,就坐在地上大哭大闹。总之,只要是他的玩具,他一样都不肯拿出来与其他小朋友分享。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军军已经在爷爷的宠爱下形成了自私的心理,而且还有点蛮横无理。造成军军自私的心理的原因,主要是爷爷在对军军的教育上出现了错误。军军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处处受到爷爷的特殊照顾,有时甚至像是家里的“小皇帝”。爷爷也因为疼爱自己的孙子,什么事情都由着他,任着军军的性子。军军的例子只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

18、,现在独生子女的自私、任性的心理比较普遍,主要是由于受到家长们的过度溺爱,处处给孩子以特殊待遇。(二) 事事包办依赖性强表2访谈对象在家里你们会参加一些劳动吗?小铃乔之磊磊丹丹小强林林欣雅会,只是做完作业后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活。父母为了让我学习,基本上不让我做事。在家里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了,不用我帮忙,只管好好学习就可以了。在家里农忙的时候就会帮忙做一些,一般父母都不会让我做的。我的很多事情父母都会帮我做好,家务事都是妈妈全部做了。我想帮忙做一些事,比如家电坏了帮忙修理,但父母总是不让我修理。在家里都不用我帮忙做事,爸爸妈妈和奶奶会帮我。依赖性强也是独生子女的一大特征。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

19、孩子是家里的唯一,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于是父母就成为孩子依赖的对象。因此,依赖性也就成为了独生子女的通病。在家里,任何事情都不用孩子自己动手,家长一手包办代替,让孩子坐享其成。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就会对父母产生很大的依赖性。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去动手,认为家长都会给他处理好。从访谈的结果来看,城镇的小孩要比农村的小孩更加依赖父母,主要受家庭条件的影响。下面是李强的妈妈讲述的关于小强在家里的表现。案例二:小强现在读初中一年级,却仍像个小孩子,凡事都需要父母的提醒。例如早上起床需要父母喊叫,穿戴的衣服需要父母准备好,换洗的衣物都是妈妈洗,回家做功课也需要父母多次提醒,否

20、则有可能会完成不了当天的学习任务。而且,在作业上遇到困难,小强不会认真思考,不会自己查找资料,随便就写上一个答案。记得一次,妈妈检查小强的作业时,发现几个空就是书本上的知识,只需要查查课本就能找到答案,然而小强就随便写了几个不相关的上去。妈妈给他指出,让他翻阅课本,最后在妈妈的监督下找到了正确答案。 小强的例子反映了他的依赖心,这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父母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依赖心理很强,自己的日常生活都需要父母的催促督导。殊不知,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包办替代孩子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切问题。另外,“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论儿童教育和

21、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1961年版,第32页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一大心理特征,他们可以通过自己亲身操作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然而父母却由于过分的担忧,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因此,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的自我探索活动就变成了父母的精心安排下的附属活动。同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对孩子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丧失了自我,养成了很大的依赖性。(三)打骂教育逆反心理关于家长处理孩子犯错情况的访谈记录问1:如果孩子犯错,你通常会怎么做?孩子会接受吗?答:(林林父亲)他经常犯错,轻则教训他几句,事情严重的话还是会打他一顿。但他总是记不住,还是反复犯同样的错。(小铃

22、父亲)说服教育,给她讲道理,让她明白错在哪里,并提醒她以后在这些地方多注意,以免下次再犯。(丹丹妈妈)她做错事情,我通常都会教训她,让她记住这次错在哪里。但有时候她总是顶撞,给她指出错误后她偏要往错的方向走。现在的孩子真难管!(乔之妈妈)孩子犯错,我一般不会很严厉地指责他,给他指明他错的地方。但他父亲脾气不好,很严厉,有时候会大声的教训他。他当时也不会反抗、顶嘴,但做简单的事时却有意出错。问2:你犯错时,父母会如何处理?答:(杉杉)我犯错时,我妈就教育我几句,我爸动不动就打我。但我爸越让我不要做的事,我就越喜欢做,有时候就想反着他干。(小铃)会给我讲道理,会站在我的立场想问题,一般不会指责我。

23、(林林)我做错事,我爸老是打我,说我。很反感他那样动不动就打、骂。上面访谈的几个孩子中除了小铃外,其他几个孩子经常犯错的原因是由于一种反抗心理在作祟。发展心理学理论指出,反抗心理是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这种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表现。而且,娇宠惯了的孩子难以接受家长说“不”,会很容易形成有意违反家长意愿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不懂得孩子的这种心理,当孩子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时,就对孩子进行打骂,以此让孩子妥协于家长。然而,很多的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中学生此时正处于叛逆时期,越反对他如此,他就越要这样做。在访谈的过程中,一名中学生就对我讲了关于他的父母对他的家庭教

24、育。案例三:杉杉是初三的一名学生,他父母经常忙于自己的生意,在杉杉读中学之前都很少管他,他在学校也很乖。在上中学以前,父母就在家里提前给他规定了很多不能做的事情,其中就包括不能进网吧。但自从进入中学后,杉杉受同学的影响,也因为父母之前的提醒,就对网络感到非常的好奇,渐渐地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也开始不断下滑。他父亲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他关在家里狠狠地打骂了一顿。然而,父母的教育并没有让杉杉彻底改变,挨打后的杉杉不但没有听父母的话,反而经常去网吧玩网络游戏。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杉杉的问题确实主要与他自己的变化有关,当然他父亲也有一定的责任。杉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反抗心理在“作怪”,或者说是逆反心

25、理。虽然杉杉刚刚才上初中,但已经形成了这种心理。当他感觉到自己的自主性(虽然是不好的事情)被父母禁止时,反抗心理就出现了。根据案例介绍,杉杉迷上网络游戏之前曾被父母禁止过,后因好奇和同学的影响开始出入网吧。而且在他父亲知道后,并没有给出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是对他实施打骂教育。由于杉杉被父亲打骂了,他的心理就受到伤害,于是就经常去玩网络游戏,以此来“反抗”父亲的打骂,气自己的父亲。(四)放任自流孤僻表3访谈对象您放心孩子单独出去参加活动吗?孩子不听话,您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林林父亲杉杉父亲乔之妈妈芳芳阿姨军军妈妈聪聪姨妈嘉欣奶奶不怎么放心,毕竟家里就他一个。有点不放心不放心,担心有些事会影响他学习。

26、担心出事情不好向她父母交代他爷爷总是不放心,怕他被其他孩子欺负。家邻河边,一般不允许他单独出去嘉欣身子弱,担心她玩耍时受伤害有时候打骂一顿,或者随他去。以前还经常打他,但后来打骂不管用也就随他了。孩子现在也不小了,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一般就说她两句就随她去。孩子还小,也就没过多教育,觉得他长大了自然就会改的。多少就教训他几句.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从小就是一个人慢慢成长,缺少与其他小伙伴一起游戏、一起玩耍等集体活动。而且,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有的家长过度疼爱孩子,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玩耍时被欺负,担心孩子游戏时受伤等等,就将孩子总是关在家里由家长陪着玩。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

27、就形成了孤僻的行为。有的家长当意识到自己的孩子有孤僻的行为时,不积极实施正确的引导,而是放任自流,认为孩子长大之后就会改变的,也就随着孩子的性格。从访谈的情况来看,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留守儿童的家庭中,特别是在农村,很多的父母都为了生活外出务工,孩子就由亲戚或者长辈抚养。由于不是自己的孩子,不好管教,对孩子出现的一些缺陷也就放任自流。案例四:乔之现就读于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学习成绩特别好,但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朋友交流,也不喜欢集体活动。乔之从小就喜欢安静的环境,喜欢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呆着,或看书,或学习。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邀请他一起出去玩,他妈妈怕影响他学习就拒绝了。又有一次,家里来客人,他就

28、躲着不愿意见客人,他爸爸教训了他几句,客人就劝他爸爸,认为小孩子害羞也算正常的,就随他去吧。以致现在长大了也是这样,每逢家中有客,他来招呼一下就做自己的事情去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个冷淡的,没有热情的人。从上面乔之的案例可以看出,形成乔之这种孤僻性格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家长的放任自流。在乔之小的时候,家长就拒绝他出去参加小朋友的集体活动;当家中有客时,乔之不愿意招呼客人,家长也没有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而是随着他的性子去发展。其实,在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这样的例子不乏很多。很多的家长都不愿意严厉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小,做事难免会犯错误,长大之后自然就会改正的,总是抱着一种“树大自然直”的

29、想法。 (五)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以自我为中心自我中心是一种幼稚心理,多数孩子在36岁间是处在“自我中心期”。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乏兄弟姐妹等“儿童伙伴”,个人活动较多,而且在家庭中的各项活动,没有人与他竞争,也没有人与他分享,在孩子的身边他们找不到一个参照物,做事我行我素,独来独往。正是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这种特殊的“独”,家长对孩子就特别的照顾,例如:有的父母的“补偿心理”,把自己以前没有达到的目标,就寄托在自己独生子女的身上,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文化上的;有的父母自身文化素质较低,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使他们为了孩子的学习,将不惜一切

30、的付出,将所有的关爱都倾注于孩子身上,请家教,给孩子特别的辅导;有的家长“攀比心理”严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能比其他孩子强,孩子的要求都尽量满足,等等。很多的家长的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使独生子女较多的获得各种物质上的和文化上的享受,也使他们与父母、家中的其他长辈的接触更为密切,受到的关爱也就较多。因此,独生子女这种“特殊的地位”,再加上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就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五、影响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出现的因素独生子女家庭是一种特殊的家庭,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更为重视。也因为这样,部分的家长朋友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出现了偏差,走入了种种误区,造成这些误区出现的影响

31、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家庭、学校教育、社会三个方面。(一) 家庭家庭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内部的生活环境,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施。1 家庭的生活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生活环境,它是与家庭生活融为一体的。家庭的环境也是构成家庭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成长教育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一般有完整型和缺损型(缺损型家庭又包括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一般情况下,在完整型家庭下成长的孩子要比缺损型家庭下成长的孩子健康,特别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方面。一些离异家庭或者是单亲家庭,多多少少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家长的

32、自身素质家庭教育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者就是家长,特别是父母。因此,家长的自身素质也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施。有的自身素质高的家长在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时虽有一种较高的思想意识,但容易盲目追从大众;有的家长自身素质较低,不懂得适当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管教失措,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等;还有的家长抽烟、酗酒成性,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影响;有的家长言传身教相矛盾,使孩子无所适从3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成败。在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尤为重要,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

33、和社会的向前发展。例如,有的家长拘泥于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教育观念出现分歧,一方指责,一方护着;有的家长实行打骂教育;有的又过于保护溺爱等,众多以上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导致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出现了种种误区。(二)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家庭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学校教育的影响,有时需要积极地配合着学校教育的工作。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背离,就会使孩子对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或者家庭中的教育中的任何一方产生怀疑。现在很多研究证实了一种现象5+2=0,即孩子在学校接受的正面教育,经过周六、周日两天的家庭的负面教育,其正面效果即被抵销了

34、。因此,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庭教育的实施。(三)社会现代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每一位独生子女的家长都想着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都想让自己唯一的孩子出人头地,因此,就出现了一种追随大流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一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出现,众多的家长朋友就会盲目地追随,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认为别人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一定也能做到。由此看来,中国的这种社会风气也影响到众多家长朋友的家庭教育的实施。综上所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出现误区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家庭内部的因素,也有学校、社会的影响。因此,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

35、因素。六、针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相应的对策针对以上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出现的种种误区,笔者认为,作为孩子的父母,作为家长,就应该对孩子负责,要让孩子健康和谐的成长。我们的家长朋友就应该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秉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适时的实施家庭教育。对此,本文针对以上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 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家庭教育实施的一个因素,和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心理充满阳光;冲突的家庭环境使孩子的心理处处是黑暗。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庭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单亲家庭、组合家庭,有的家庭虽然完整但不和睦,有的家庭经常是打牌声不断等等,这样的家庭环境根本没有一点学习

36、的气氛,还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烦恼,或者让孩子走上邪路。因此,家长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和睦、和谐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良好的家庭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孩子经常和家人呆在一个圈子里,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家长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快乐、温馨、平等、团结的氛围,让孩子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二) 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师。而且,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家长的素质如何,往往决定着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是否能成功。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自身的素质也就显得更为重要。家长要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

37、教育,首先就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特别是很多父母或者家长,都不明白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因此,对于这些家庭,我们的家长朋友就应该多向教育专家请教,或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适时的给孩子以适当的启蒙教育。家长在实施教育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特征,认真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另外,家长还应注意自己在家里的一言一行,不能动不动就打骂,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三) 转变不当的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如果教育观念不当,对其孩子实施的教育方法就会出现错误。如今的家长再不能以传统的经

38、验去教育孩子,应跟随时代的发展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比如一些“攀比心理”、“补偿心理”、“树大自然直”、“重智轻德”等等。另外,有的父母没有摆正成才观,为了孩子的成才,不管孩子的实际特征,让孩子进好的学校,跟好的老师,课外找好的辅导老师,在家也什么都不让做,只要能读好书就可以了。同时,家长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胆小、任性的性格,养成孩子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因此,家长要及时转变不当的教育观念,摆正成才观,抓住孩子的实际特点,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四) 配合学校的教育 前人曾有研究证明了5+2

39、=0的教育现象,即5天的学校教育+2天的家庭教育=0。因此,我们的家长就要极力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工作,实施好家庭教育。比如,经常出席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了解孩子在一定阶段的各种情况;经常电话或当面询问班主任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经常关心、询问孩子,了解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难等等。当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各方面表现,就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适时的进行家庭教育。(五) 抵制不良的社会诱惑社会中出现的热潮,不论是在哪一方面都会让很多的人盲目的追随,在教育上也同样不例外。如果在一定时期,社会中突然出现一位成功教育孩子的例子,就会让更多的家

40、长盲目追随,极力学习、模仿别人成功教育孩子的方法,却忽略了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因此,我们的家长朋友要抵制住这种社会影响,时刻关注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对于别人的经验教训可以区别的借鉴、吸取,不能盲目的全盘接收。(六) 抓住儿童的敏感期敏感期是孩子教育成败的关键,玛利亚蒙台梭利首次提出儿童敏感期教育问题。那何为儿童敏感期呢?儿童敏感期,是指人在生命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中,会对外在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特别敏锐的感受力,从而影响其心智的运作或心理反应,并表现出对某个事物特殊的好恶或感受。晨曦,朱萍编著: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感动世界的教育.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当孩子进入敏感期时,内心会产生

41、一般无法遏制的动力,驱使他们对感兴趣的特定事物表现出尝试或学习的狂热,拼命吸收所接触的事物,这个时期被教育家称为“关键期”,也就是说,敏感期是获得某种能力的最佳阶段。晨曦,朱萍编著: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感动世界的教育.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因此,父母应该抓住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关键期,根据关键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表现,适时的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各个阶段可以轻松且有效地获得各种能力。在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孩子是家里的“独苗苗”,父母会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综上所述,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就要极力克

42、服各种家教误区,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地更新和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一代。结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现代生活中,家庭教育却出现了种种误区。本文主要从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特征出发研究了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其研究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即在误区研究中主要是从访谈的结果来提出的,有可能考虑的不是很全面。在以后的研究中,尽量运用多种调查方法,综合考虑。参考文献:1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

43、出版社,19952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王晓春.富裕时代的家庭教育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54邓先丽,李琳,陈武英.家教门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55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6方建移,何伟强著.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7多湖 辉著,韩彩文译.写给独生子父母的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8史秋琴,杨雄主编.城市变迁与家庭教育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9晨曦,朱萍编著.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感动世界的教育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1210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311新成长教育研究机构主编.中国式家教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112刘贇,欧阳瑞仓.浅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误区及对策j.南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