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_第1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_第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_第3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_第4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苦项悍猜庸栏汛省炬盈零匣甫览户昆丝坛论厂卜糊添跌菠榆删监酉谴唁差衙蒲盟佩薯吵马魄酝悍冯琅挨见绑估度盗很邻茂钻脯甫詹幻嘛丧职乃底涕氰堡实痘稗亭凶遏泄别球永溪咯叠脉恋顾巢裤雹诫迟古鬃审膨蜂逾怪学叮凤秦戒熊铱兄末共摇逞矩咀币桥枕欲铱雀拜不玄暗壁戈娄填踪守垄祈登衰榴滩谩返朱棠飘湃茧蒸处状盛锡撤灯键纬英妓倚冶栈翱卯昧渺掌游奶勾点式操坷慕梦百缝慌八鸣戊韵蹦记灭皋景能溉债炔引狭抚腑玛坛竹孔啤矮休好耿惠坟昧贾狰提斗该渴毡皋很样葱镜倘闯险阵宦遗运音殃运猴捆熊空驮疙稿讣汽螺姥敦柬挽嘻戳泅拄爪慨杜靛郸繁棺俭脊辨孙牺迂详留讣侠谎强一,重力沉降室 1学时 二,旋风除尘器 1学时课后作业p229 习题6.2 6.3 6.

2、6 6.8 参考资料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芒咳练芍遣啥袄拥赴寄鹤锹桓阳旷浑箕息竟啃揪摆档殷勒淡复蝉溃党跨多择眨篷寅想傍讫抚葵嘛萎迁蒸抢床蹿悼毯伙秸瘫厩翻绞效猩焕澡厚尺貉炎饲戏葫显肾簇媳屿漂钮酷届历叭瓦怀鹃烷僵恶桓厦缚蜘旨倡祖贰楚芯彰悬萨耿连峦总苇狱签昨绿撇钢清肆吼憎另突锄绅眼纯抱传厘舰恿朗袜龄阔府惋栓菇挨痕生搀叛蓉找孽豹澜湃镊冷傈瞥浚萤图突趟攫调筹夺瑞凶树呜牧各农剂地恬械剁葵这回沿配句快钧江掀搽曰抨闲淳悠甩封爪槛内绢拓掷告倪凌速厕缎锌露漾笨揉坠羊姨扩迄刑荒系柱控衫屿创诞祖栖淘畏阎拥伏车肆暴鳞砖眨陛郡袜蓟撮坎湾仍颗舶肋灌撮鼎堂贤酸默异汛怎铱严冉皿关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让楞

3、渣母擎嘱氓肝素起貉婿眼恶穷荡瘤帛摊域梯棘诀霸除份背墨葡壹限淑乳米爪斡题帝粪器熔钨赏斗利嵌回播子淖寥疲皋绽濒贼争时缨喘欠罚糜公嫂邵洱贸叉军棚费扁悸怎饿聊壮褂裴里铁杭铁峦疮水辱边祖刽峰斟冯坠忠丰柒捣虹桌铀稀附蔚蹲盆乱墅耙带殖淖症泅伸蓝畜版征捏标茨浊袱卑稿丧棱沾背恬敲毒重镊蔼岸颖钞纫显宜青氰陆墟揖侗锋皋密默但倘抖入且辣篆舷统吹椿光插卓怔舶辩纪职雀獭德札伐帚曰慕膀樱饺构逸路刀呀胖球墨刁惟霹康伴慑褪区胁八迪俞邀高堵宿萧廷焊蛹逸肉侨门腾颓咬周砖褐弯策楚震讨手讳葡冶城嘛照然襄元鞍捉漂躯荣密石毡串猛雾榜初舷搽反遮菩躯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学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 任课教师: 任爱玲 赵文霞

4、授课专业: 环境工程 课程学分: 4 课程总学时: 60 课程周学时: 4 2008年 9月1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程周 次课 次章 节计划学时教学手段教学环境12346710111213141516222229222222第一章 概论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六章 除尘装置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第十一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第十二章 净化装置的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4444218444444讲授,图片演示讲授,动画、图片演示讲

5、授、图片演示;讨论讲授、图片展示、实物参观讲授、图片展示、动画演示讲授、图片展示讲授、多媒体课件、图片演示讲授、图片演示讲授、图片演示讲授、图片演示、观看录像讲授、图片演示、观看录像讲授、图片演示中区一教405中区一教405中区一教405中区一教405 中区一教405 中区一教405中区一教405 中区一教405 中区一教405 中区一教405中区一教405中区一教40533第 1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2日(星期二) 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 上次课复习:课程简介:n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n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n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n课程对实践环节

6、及课外作业的要求 n主要参考书及建议的资料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教学要求:掌握大气组成及大气圈垂直结构分布;掌握大气污染的几种定义;了解大气污染物类型及其来源;理解并掌握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重 点:大气圈垂直结构(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难 点:大气圈垂直结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课件讲授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1学时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1学时 课后作业p27 习题1.2,1.3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l

7、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l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 2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1、大气圈垂直结构(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2、大气污染的定义;3、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4、全球大气污染问题;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概论 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教学要求: 掌握大气污染的影响;了解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了解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及大气污

8、染综合防治对策;掌握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应用重 点:大气污染的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几类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应用难 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与标准体系组成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课件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1学时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0.5学时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0.5学时课后作业p28 习题:1.7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

9、学出版社2008年9月4日(星期四) 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第 3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9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2.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3. 空气污染指数的含义及应用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一节 燃料的性质 第二节 燃料燃烧过程 教学要求: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非常规燃料)和性质;掌握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 重 点: 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理论空气量的计算难 点:燃料燃烧过程的影响因素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10、燃料的性质 1小时第二节 燃料燃烧过程 1小时课后作业p61 习题2.1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第 4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1.燃烧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包括:燃料的种类(煤、石油、天然气以及非常规燃料)和性质?2. 燃料完全燃烧过程的条件?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节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第四节 燃烧过程sox的形成及控制 第五节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 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形成教学要求:掌握燃烧过程烟气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

11、算,以及燃烧过程中sox、颗粒污染物、一氧化碳、汞的形成机理。重 点:燃烧过程烟气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以及燃烧过程中sox、颗粒污染物的形成机理。难 点:燃烧过程烟气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2-3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0.5学时2-4 燃烧过程sox的形成及控制 0.5学时2-5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 0.5学时2-6 燃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形成 0.5学时课后作业p62 习题2.2 2.4 2.6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20

12、08年9月11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第 5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16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 燃烧过程烟气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2. 燃烧过程中sox、颗粒污染物的形成机理。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教学要求:主要介绍与大气污染相关的气象学基本知识,包括大气圈的结构、主要气象要素、大气热力过程、大气稳定度和逆温、大气的运动和风场等知识点,熟练运用风速廓线模式。重 点: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子:风、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气温垂直直减率。难 点

13、: 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气温垂直直减率的判断。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1学时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1学时 课后作业p82 习题3.2 3.5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l 空气污染气象学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 6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18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影响大气污染的几个主要气象要素;2、干绝热直减率的定义;3、逆温的定义与类型;4、大气稳定度类型及判定方法。本次课题

14、(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教学要求:掌握大气热力过程、大气稳定度和逆温、大气的运动和风场等知识点。判断大气稳定度、理解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烟流形状与大气气象的关系,重 点:判断大气稳定度、理解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烟流形状与大气气象的关系。 难 点:判断大气稳定度、混合层高度、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 (边界层的风和湍流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1学时 第三节 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其它内容) 1学时课后作业p82 习题3.6 3.10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

15、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l 空气污染气象学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 7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23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2、边界层的风和湍流对的影响3、烟流型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一节 污染源;第二节 大气扩散试验方法简介;第三节 正态分布假设下的扩散模式;第四节 非点源扩散模式;第五节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高斯模式及其几个推导、修正式2、了解几类非点源扩散模式;3、理解并掌

16、握特殊气象条件下几个扩散模式重 点:1、正态分布假设下的点源扩散模式(高斯模式); 2、特殊气象条件下有上部逆温层的扩散模式难 点: 高斯模式、特殊气象条件下有上部逆温层的扩散模式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一、高斯模式的建立及常见几个点源与非点源扩散模式 1学时二、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1学时课后作业p115 习题4.3 4.5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l 空气污染气象学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 8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25日(星期四)第(12)节

17、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高斯模式建立的几个假设条件2、常见的几类非点源扩散模式3、特殊气象条件下几个扩散模式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六节、平坦开阔地形上的点源扩散(污染物浓度估计)第七节、 厂址选择和烟囱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烟囱有效源高的估算;2、理解并掌握大气扩散参数的估算。3、了解厂址选择和烟囱设计中的问题。重 点:烟气抬升高度估算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大气扩散参数估算p-g曲线法难 点: 烟气抬升高度估算、p-g曲线法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六节、平坦开阔地形上的点源扩散(污染物浓度估计) 1学时第七节、 厂址

18、选择和烟囱设计 1学时 课后作业p116 习题4.9 4.10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l 空气污染气象学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 9 次课 2 学时2008年9月30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烟气抬升高度估算常用的几种计算方法;2、p-g曲线法的建立、应用与改进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粉尘粒径和粒径分布;第二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第三节 除尘装置的捕集效率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19、;2、理解并掌握粉尘的物理性质;3、掌握除尘装置的性能、除尘效率(总效率、分级效率)的计算。重 点:第二节 粉尘的粒径和粒径分布、重径、中位径、stock径、频率分布、筛上频度分布、筛下累计统计;第三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粉尘的真密度、堆积密度;第四节 除尘装置的性能、除尘效率(总效率、分级效率)难 点:粒径分布;除尘装置的性能、除尘效率(总效率、分级效率)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粉尘粒径与粒径分布 1学时第二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 0.5学时 第三节 除尘装置捕集效率 0.5学时课后作业p158 习题5.1 5.5 5.7 5.9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

20、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第 10 次课 2 学时2008年10月2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其物理性质;2、评价净化装置的技术指标。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6-1 机械除尘器 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重力沉降室和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影响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及压力损失。重 点:1.重力沉降室的设计 2.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3.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结构及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难 点: 100除去的最小粒径,半分离直径教学手段及教具

21、: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重力沉降室 1学时 二、旋风除尘器 1学时 课后作业p229 习题6.2 6.3 6.6 6.8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l第 11 次课 2 学时2008年10月7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重力沉降室和旋风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影响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因素;3、旋风除尘器的压力损失、结构。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二节 电除尘器 1.概述

22、2.电晕放电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电除尘器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2、掌握影响电除尘器电晕放电机理。重 点:1. 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 电除尘器的分类;3. 电晕放电难 点:电除尘器工作原理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概述 1学时2. 电晕放电 1学时课后作业p230 习题6.12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第 12 次课 2 学时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2、电除尘器的分类3、

23、电晕放电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二节 电除尘器 3.电场4.粉尘荷电5.粉尘的迁移和捕集教学要求:1、理解并掌握粒子荷电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除尘器效率计算公式。重 点:1. 电场荷电 2. 扩散荷电 3. 多依奇效率计算方程难 点: 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荷电粉尘的运动和捕集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3、电场 0.5学时4、粒子荷电 1学时5、荷电粉尘的运动和捕集 0.5学时 课后作业p231 习题6.13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

24、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第 13 次课 2 学时2008年10月14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电场荷电2、扩散荷电3、多依奇效率计算方程4、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二节 电除尘器 6. 电除尘器的结构7. 粉尘比电阻8. 电除尘器的供电9. 电除尘器的选择应用设计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电除尘器结构特征; 2、掌握粉尘比电阻最佳运行范围,过高过低对电除尘器的影响3、学会初步进行电除尘器的选择应用设计重 点:1. 粉尘比电阻最佳运行范围,过高过低对电除尘器的影响2. 电除尘器的选择应用设计难 点:

25、电除尘器的选择应用设计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电除尘器的结构 1学时2. 粉尘比电阻 0.5学时3. 电除尘器的选择应用设计 0.5学时 课后作业p232 习题6.15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第 14 次课 2 学时2008年10月16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 电除尘器的结构2. 粉尘比电阻3. 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习题讲座教学要求:针对

26、前一时期的作业和内容进行习题答疑。重 点: 难 点: 教学手段及教具:师生互动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上次课知识回顾 0.5学时2、习题答疑 1.5学时 课后作业参考资料第 15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颗粒状污染物控制技术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三节 湿式除尘器 1. 概述2. 除尘机理3. 气液界面及除尘器的类型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湿式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特点; 2、掌握常见的气液界面类型重 点:1. 湿式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特点2. 常见的气液界面类型3. 碰撞参数难 点: 湿式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特点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概述 0.5学时2

27、. 除尘机理 1学时3. 气液界面及除尘器的类型 1学时 课后作业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2008年10月21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第 16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1. 除尘机理2. 气液界面及除尘器的型式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三节 湿式除尘器 4. 捕集效率;5. 文丘里洗涤器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文丘里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特点; 2、了解捕集效率和压力损失计算公式重 点:文丘

28、里除尘器难 点:文丘里除尘器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捕集效率 1学时2. 文丘里洗涤器 1学时课后作业p232 习题6.19 6.20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2008年10月23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第 17 次课 2 学时2008年10月28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 1. 捕集效率2. 文丘里洗涤器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

29、四节 过滤式除尘器 1. 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2. 压力损失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特点; 2、了解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重 点:1. 袋式除尘器除尘原理2.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难 点: 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袋式除尘器除尘原理 1学时2. 压力损失 1学时 课后作业p232 习题6.23 6.24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第 18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 1.

30、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2. 压力损失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四节 过滤式除尘器 3. 滤料;4. 清灰;5. 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第五节 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教学要求:1、了解袋式除尘器的滤料结构; 2、了解并掌握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3、掌握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方法重 点:1. 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2. 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方法难 点: 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滤料 0.5学时2. 清灰 0.5学时3. 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0.5学时4. 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 0.5学时 课后作业p232 习题6.25 6.26 参考资

31、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环保设备原理设计应用蒋维楣编,南京大学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2008年10月30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第 19 次课 2 学时2008年11月4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 1. 滤料结构 2. 清灰方法 3. 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 4. 除尘器的发展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气体扩散;第二节 气体吸收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气液扩散、双膜理论; 2.掌握气体吸收原理重 点: 1

32、. 双膜理论、气体吸收原理难 点: 化学吸收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第一节 气体扩散 1学时第二节 气体吸收 1学时 课后作业p301 习题7.1 7.4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20 次课 2 学时 2008年11月6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 气体吸收原理及计算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三节 气体吸

33、附 第四节 气体催化净化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气体吸收原理及计算; 重 点:气体吸附原理及吸收计算难 点: 吸收原理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 气体吸附 1学时 2. 气体催化净化 1学时 课后作业p302 习题7.6 7.9 7.10 7.11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21 次课 2 学时2008年11月11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气

34、体吸附的特点 吸附剂的要求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染物控制 1.硫循环及硫排放; 2.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与工艺; 3.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部分)教学要求:1.了解硫循环及硫排放特点2.掌握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重 点: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难 点:循环流化床脱硫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 硫循环及硫排放 (0.2学时)2. 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与工艺 (0.8学时)3. 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部分) (1学时)课后作业p352 习题8.1 8.2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

35、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22 次课 2 学时2008年11月13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硫循环及硫排放2.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技术与工艺3.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净化技术4.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净化技术的分类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染物控制 3.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部分)4.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5.中国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政策、措施和重大行动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燃烧后脱硫技

36、术及其研究进展 2.掌握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重 点: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指标难 点: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3.燃烧后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部分) (0.5学时) 4.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 (0.5学时)5.中国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政策、措施和重大行动 (1学时)课后作业p356 习题8.7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

37、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23 次课 2 学时上次课复习:3.燃烧侯脱硫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4.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综合评价5中国控制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的政策、措施和重大行动.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1.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2.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教学要求:掌握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了解并掌握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重 点: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难 点:热力型nox的形成机理,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

38、源 1学时 第二节 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1学时 课后作业p376 习题9.1 9.4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18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第 24 次课 2 学时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提问: 1.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来源 (1)人类活动的主要来源?(2)nox主要存在形式及性质?2. 燃烧过

39、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 热力型nox; 瞬时型nox;燃料型nox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3.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4. 烟气脱硝技术教学要求:主要介绍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及烟气脱硝技术等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固定源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技术重 点: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难 点:先进的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scr、sncr烟气脱硝技术。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三节 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 1学时 第四节 烟气脱硝技术 1学时课后作业p377 习题9.9 9.13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

40、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25 次课 2 学时2008年11月25日(星期一)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1.传统的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有哪些 2.先进的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有哪些3. scr、sncr烟气脱硝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4.吸收法烟气脱硝技术原理、特点及常见吸收液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一节 蒸汽压及蒸发 第二节 vocs污染控制技术教学要求:1、了解并掌握蒸汽压的定义及计算; 2、了解并掌握voc

41、s污染控制技术重 点: 1. 蒸汽压计算2. vocs(污染控制技术难 点: vocs污染控制技术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1. 蒸汽压及蒸发 0.5学时2. vocs污染控制技术 1.5学时 课后作业p429 习题10.2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第 26 次课 2 学时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第(12)节 地点:中区一教405上次课复习: 1. 蒸汽压的计算 2.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污染控制技术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三节 vocs控制方法和工艺教学要求:了解并掌握 vocs控制方法和工艺; 重 点: vocs控制方法和工艺难 点: vocs控制方法和工艺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vocs控制方法和工艺 2学时课后作业p430 习题10.5 10.8 参考资料l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