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_第1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_第2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_第3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_第4页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人代码:行政区划代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代码:隶属关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人文、社科类)学校名称(盖章):学校校(院)长(签章):学校编码:学校总复核人(签章):主管部门:省厅局委主管人员(签章):学校地址:省厅局委报出时间:联系电话:邮政编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0一0年十月封面填写说明:1封面各项均要填写,签章要齐全。2法人代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法人单位代码证书上的代码填写。(注意:同所高校的社科和科技统计要用同一代码)3行政区划代码:指调查单位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2260-91)以及行政区划变更对照表填写。地址代码由六位码组成

2、,第一、二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四位表示省辖市、地区(州、盟),第五、六位数字表示县(市辖区、地辖市、旗、省辖县级市)。4登记注册类型:参照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发的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中有关规定填写。登记注册类型及代码是:内资:110国有、120集体、130股份合作、141国有联营、142集体联营、143国有与集体联营、149其他联营、151国有独资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60股份有限公司、171私营独资、172私营合作、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4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90其他内资;港澳台商投资:21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220与港澳台商合作

3、经营、230港澳台商独资、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310中外合资经营、320中外合作经营、330外商独资、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社科统计范围的高校一律填110)5行业代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94)中大类代码填写,普通高等教育为8911(包括大学、学院、专科学院、研究生院等)。(社科统计范围的高校一律填8911)6隶属关系:按国家标准隶属关系代码(gb12404-90)填写。隶属关系分类及代码是:10中央、20省、40地区、50县、61街道、62镇、63乡、71居委会、72村委会、90其他。(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部委院校填10,其它高校填20

4、)7学校名称:按有关部门正式批准使用的单位名称填写,不要用简写。表号表名教社科年报1表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情况表教社科年报2表人文、社会科学r&d人员情况表教社科年报3表人文、社会科学r&d经费情况表教社科年报4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览表教社科年报5-1表人文、社会科学r&d课题情况表(一)教社科年报5-2表人文、社会科学r&d课题情况表(二)教社科年报6-1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情况表(一)教社科年报6-2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情况表(二)教社科年报7-1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奖情况一览表教社科年报7-2表人文、社会科学r&d活动产出情况表教社科年报8表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交流情

5、况表说明1 年报统计范围: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及高等专科学校)。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据此范围布置年报统计工作。2 报送单位和时间:各高等学校年报表,于3月5日前报送省(区、市)教育厅(教委)二份,中央部门管理的学校,另抄报主管部门一份(教育部主管部门除外)。省(区、市)教育厅(教委)对各校报表审核、录盘后,将原报表和汇总表各一份及软盘于3月20日前报送教育部,并根据汇总结果填报国家统计局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报送所在省统计局。3 参加统计的高校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从社科统计年报子系统中自动生成17-1表,

6、手工录入教社科年报7-2表和教社科年报8表,并按规定份数向上述报送单位报送打印的报表和电子数据。统 计 表 式(一)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情况表表 号:教社科年报1表制表机关:教 育 部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 号学校代码: 有效期至:201 年 月 日学校名称: 2010 年度总 计按 职 称 级 别 划 分按最后学历划分其他人员按最后学位划分女性小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初级研究生本科生其他博士硕士编号l01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10l11l12l13l14合计01按学科划分管理学02马克思主义03哲学04逻辑学05宗教学06语言学07中

7、国文学08外国文学09艺术学10历史学11考古学12经济学13政治学14法学15社会学16民族学17新闻学与传播学18图书、情报、文献学19教育学20统计学21心理学22体育学23按年龄划分60岁以上2455岁59岁2550岁54岁2645岁49岁2740岁44岁2835岁39岁2930岁30岁3029岁及以下31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表日期:201 年 月 日教社科年报1表提要事项:(1) l01栏=l03+l12栏(2) l03栏=l04+l05+l06+l07+l08 (3) 01栏=(02+03+23)=(24+25 +31)栏(4) l02栏l01栏;l03栏l01

8、栏;l13+l14l03栏; (5) 03栏、07栏、19栏、23栏必须有数据。填表说明:(1) “人文、社会科学活动人员”:指高等院校职工中,在本年内从事大专以上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与咨询工作以及直接为教学、研究与咨询工作服务的教师和其他技术职务人员、辅助人员,按年末实有人数统计。(校机关行政人员、离退休人员和校外兼职人员不在统计范围内,采用自动生成报表功能务必将其注为“不统计”, 本年度从事社科活动累计工作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外籍和高教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只录入数据库,不统计)。(2) “按职称划分”: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手册附录8”教师和各类专业技术职称对应关

9、系表”填报,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或具有技术员任职资格和大专、中专毕业学历而未评定任职资格的在编教师和其他技术职务人员,在“初级”栏填报。(3) “其他”:指除研究生和本科生学历以外的人员,包括大专生(指大学专科毕业生,包括大学本科肄业生)、中专生(指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包括大专肄业生)。(4) “其他人员”:指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未评定职称,从事与教学、科研活动的实施有关的工作人员,包括教学、科研秘书、办事员等一切为人文、社会科学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不包括司机、医务人员、清洁工等。(5) 从事校级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研究管理工作者,按其所评定职称的具体学科填报,无法归入0223学科者在

10、管理学中填报。(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师一律在“马克思主义”此栏填报,不在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栏重复填报。(二)人文、社会科学r&d人员情况表表 号:教社科年报2表制表机关:教 育 部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 号学校代码: 有效期至:201 年 月 日学校名称: 2010 年度合 计管 理 学马克思主义哲 学逻 辑 学宗 教 学语 言 学中国文学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

11、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编号l01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10l11l12l13l14l15l16l17l18l19l20l21l22l23l24合 计01按职称划分教授02副教授03讲师04助教05初级06其他人员07研究生(学生)08其中:女性09其中:研究人员10按学历学位划分博士毕业11硕士毕业12本科毕业13其他学历14续表1外国文学艺 术 学 历 史 学考 古 学经 济 学政 治 学法 学社 会 学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

12、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编号l25l26l27l28l29l30l31l32l33l34l35l36l37l38l39l40l41l42l43l44l45l46l47l48按职称划分合 计01教授02副教授03讲师04助教05初级06其他人员07研究生(学生)08其中:女性09其中:研究人员10按学历学位划分博士毕业11硕士毕业12本科毕业13其他学历14续表2民 族 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情报、文献学教 育 学统 计 学心 理 学体

13、 育 学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全时人数非全时人数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编号l49l50l51l52l53l54l55l56l57l58l59l60l61l62l63l64l65l66l67l68l69按职称划分合 计01教授02副教授03讲师04助教05初级06其他人员07研究生(学生)08其中:女性09其中:研究人员10按学历学位划分博士毕业11硕士毕业12本科毕业13其他学历14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14、: 填表人: 报表日期:201 年 月 日教社科年报2表提要事项:(1) l01栏=l04+l07+l10+l13+l16+l19+l22+l25+l28+l31+l34+l37+l40+l43+l46+l49+l52+l55+l58+l61+l64+l67栏 l02栏=l05+l08+l11+l14+l17+l20+l23+l26+l29+l32+l35+l38+l41+l44+l47+l50+l53+l56+l59+l62+l65+l68栏 l03栏=l06+l09+l12+l15+l18+l21+l24+l27+l30+l33+l36+l39+l42+l45+l48+l51+l54+l5

15、7+l60+l63+l66+l69栏 (2) 01栏=02+03+04+05+06+07+08栏 (3) l03l02;l06l05;l09l08;l12l11;l15l14;l18l17;l21l20;l24l23; l27l26;l30l29;l33l32;l36l35;l39l38;l42l41;l45l44;l48l47; l51l50;l54l53;l57l56;l60l59;l63l62;l66l65;l69l68 (4)09栏01栏;10栏01栏 (5)11+12+13+14栏=01栏;填表说明:(1) 本表用于统计学校在本年度内投入人文社科r&d活动的人力,全年从事人文社科研究

16、工作累计1个月以上(全年按10个月计)的本校职工和领取报酬的外籍或高校系统以外的专家和访问学者均应统计。(2) 本表的学科分类,指人文、社会科学r&d人员现从事研究的项目的学科领域。(3) “全时人数”:指在本年度内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科研管理)工作时间占本人全部工作时间90以上(既9个月以上,含9个月,超过9个月者只能按一个全时人数填报)的人员数。(4) “非全时人数”:指在本年度内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科研管理)工作时间占本人全部工作时间1090(即19个月,不含9个月)的人员数。(5) “非全时折合全时人数”:指几个非全时人员从事人文社科研究(科研管理)工作时间的百分比相加达100(10个月)

17、,即折合一个全时人数。(6) 研究与发展人员的职称分类可参见1表的说明。(7) “其他人员”:其涵义参见1表的说明,但本表的范围是从事人文、社科r&d活动的其他人员。(8) “研究生(学生)”:指人文、社会科学r&d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学生。(9) “研究人员”:指从事新知识、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新系统的构想或创造的专业人员及r&d项目(课题)或r&d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研究人员一般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从事r&d的博士研究生应被视作研究人员。(10) “博士毕业”:指研发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学位)的人员。(11) “硕士毕业”:指研发人员中具有硕士学历(学位)的人员。(12)

18、“本科毕业”:指研发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学位)的人员。(13) “其他学历”:指研发人员中不具有上述博士、硕士和本科学历(学位)的人员。(三)人文、社会科学r&d经费情况表表 号:教社科年报3表制表机关:教 育 部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 号学校代码: 有效期至:201 年 月 日学校名称: 2010 年度经 费 名 称编号单位(百元)经 费 名 称编号单位(百元)上年结转经费01当年r&d经费支出合计21当年经费收入合计02 转拨给外单位经费22 政府资金投入03 其中:对国内研究机构支出23 科研活动经费04 对国内高等学校支出24 其中:教育部科研项目经费05

19、 对国内企业支出25 教育部其他科研经费06 对境外机构支出26 中央其他部门科研项目经费07 r&d经费内部支出合计:27 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08 其中:基础研究支出28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经费09 应用研究支出29 省教育厅其他科研经费10 试验发展支出30 其他各类地方政府经费11 其中:政府资金31 科研人员工资12 企业资金32 科研基建费13 国外资金33 非政府资金投入14 其他34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15 科研人员费35 金融机构贷款16 业务费36 自筹经费17 科研基建费37 国外资金18 仪器设备费38 其他收入19 其中:单价在1万元以上的设备费39 其中: 港

20、澳台地区合作项目经费20 图书资料费40 管理费41 其他支出42当年结余经费43 银行存款44 暂付款45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表日期:201 年 月 日教社科年报3表提要事项:(1) 02栏0314栏(2) 04栏05+06+07+08+09+10+11栏(3) 03栏=04+12+13栏(4) 14栏=15+16+17+18+19栏(5) 20栏19栏(6) 21栏=22+27栏(7) 27栏=35+36+37+38+40+41+42栏(8) 21栏+43栏(0102)栏(9) 39栏38栏(10) 43栏=44+45栏(11) 27栏=28+29+30栏;27栏=31

21、+32+33+34栏(12) 23+24+25+26栏22栏填表说明:(1) 本表用于统计本年度全校人文、社科r&d经费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2) 科研活动经费:指本年度由各级政府部门下拨的用于r&d活动的经费。(3) 教育部科研项目经费:指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人文社科规划及专项研究项目。包括: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专项任务、委托项目等。(4) 教育部其他科研经费:指教育部下拨的除科研项目经费以外的用于人文社会科学r&d活动的经费。如:985社科创新基地建设经费等。(5) 中央其他部门科研项目经费:指教育部以外中央(

22、国务院)各部门下拨的各专项科研经费。如:全国社科基金项目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国侨办项目、司法部项目等。但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的教育部项目的科研经费归于此处统计。(6) 省、市、自治区社科基金项目: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规划办下拨的社科基金项目经费,以及省、市、自治区党委、政府下拨的专项科研经费。(7) 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经费:指由各省教育厅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经费。(8) 省教育厅其他科研经费:指由各省教育厅下拨的除科研项目经费外用于人文社会科学r&d活动的经费。(9) 其他各类地方政府经费:指由各地、市、厅、局立项下拨的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经费。(1

23、0) “科研人员工资”:指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按预算下达的工资总额中用于r&d活动人员的部分。(11) “科研基建费”:指各级政府部门下拨的用于科研的基建专项经费。(12)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经费”:指学校从校外企、事业单位获得的人文、社会科学r&d活动项目经费。外单位转拨经费如果是政府资金(以原始来源划分是政府资金的)应计入与本表(5)、(6)、(7)、(8)、(9)、(10)、(11)等相应的栏目。(13) “金融机构贷款”:指在报告期内从金融机构获得的用于r&d活动的各种贷款。(14) “国外资金”:指从中国境外的各种组织、机构、企业、大学等获得的用于r&d活动的经费。包括合作研究、捐赠

24、等。统计时,按当时国家外汇兑换率折合成人民币填报。(15) “自筹经费”:指学校从自有资金或其他收入中提取并转用于社科r&d活动的经费。(16) “其他收入”:指难以计入上述各栏的其他社科r&d经费。(17) “港、澳、台地区资金”:指从港澳台地区获得的合作研究、捐赠等科研经费,如霍英东基金等。统计时,按当时国家外汇兑换率折合成人民币填报。(18) “转拨给外单位经费”:指学校委托外单位或与外单位合作进行社科r&d活动而拨付给对方的经费。(19) “对国内研究机构的支出”:指学校委托或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开展r&d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20) “对国内高等学校支出”:指学校委托或与国内高等

25、学校合作开展r&d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21) “对国内其他企业支出”:指学校委托或与国内其他企业合作开展r&d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22) “对境外机构支出”:指学校委托或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展r&d活动而支付予其的经费。(23) “基础研究支出”:指学校内部基础研究项目的实际经费支出,以及应分摊在这类项目上的管理费用、直接服务费用和其他费用。(24) “应用研究支出”:指学校内部应用研究项目的实际经费支出,以及应分摊在这类项目上的管理费用、直接服务费用和其他费用。(25) “试验发展支出”:指学校内部试验发展基础研究项目的实际经费支出,以及应分摊在这类项目上的管理费用、直接服务费用和其他费

26、用。(26) “政府资金”:指学校来自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资金,包括财政科学技术拨款、科学基金、教育等部门事业费以及政府部门预算外资金的实际支出。(27) “企业资金”:指学校来自本企业的自有资金和接受其他企业委托而获得的经费,以及科研院所、高校等事业单位从企业获得的资金的实际支出。(28) “国外资金”:指学校来自中国境外的企业、大学、国际组织、民间组织、金融机构及外国政府的资金的实际支出。(29) “其他资金”:指从上述渠道以外获得的计划用于r&d活动的经费,如企业从金融机构贷款得到的用于内部开展r&d活动的资金,从独立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事业单位获得的用于r&d活动的经费,来自民间非赢利机

27、构的资助和个人捐赠等。(30) “科研人员费”:指学校当年以货币和实物形式直接和间接付给从事人文、社会科学r&d活动人员的劳动报酬及各种费用。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补助工资)、补贴、奖金、酬金、福利、离退休人员费用等。(31) 科研基建费”:指在报告期内本进行r&d活动而进行的基建、改扩建、装修等项目的实际支出。(32) “业务费”:指学校从事人文、社会科学r&d活动的全部实际消耗性支出,如原材料费、水电费、差旅费、计算机机时费、资料印刷费、学术会议费等。(33) “仪器设备费”: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费中用于购买仪器设备的经费。(34) “图书资料费”: 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费中用于

28、购买图书资料的经费。(35) “管理费”:指学校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费中提取的不再直接用于该项目的经费。(36) “其他支出”:指业务费、仪器设备费、图书资料费、管理费以外的一切其他支出。(37) “暂付款”:指款额已经拨出,但尚未核销冲帐的经费。(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览表表 号:教社科年报4表制表机关:教 育 部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 号学校代码: 有效期至:201 年 月 日学校名称: 2010 年度机 构 名 称编号成立时间批准部门组成方式机构类型学科分类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组成类型r&d人员(人)r&d经费支出仪器设备原价 (百元)合 计其 中

29、: 进口博士毕业硕士毕业l01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10l11l12l13合 计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报表日期:201 年 月 日教社科年报4表提要及说明提要事项:(1) l09+l10l08栏;l13l12栏(2)01栏的l08、l09、l10、l11、l12、l13=其他各栏的l08、l09、l10、l11、l12、l13之和(3)01栏的l082表01栏的l01+l02;01栏的l113表21栏填表说明:(1)本表用于经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或非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以及学校自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30、机构。(2)“批准部门”:填写代码。代码为: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机构“1”;非学校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机构“2”;学校自建的研究机构“3”。(3)“学科分类”:填写代码。代码为:630.管理学;710.马克思主义;720.哲学;720.40.逻辑学;730.宗教学;740.语言学;750.11-44.中国文学;750.47-99.外国文学;760.艺术学;770. 历史学;780.考古学;790.经济学;810.政治学;820.法学;840.社会学;850.民族学;860.新闻学与传播学;870.图书、文献、情报学;880.教育学;910.统计学;xlx.心理学;890.体育学。从事多

31、种学科的机构,按投入人力、经费最多的学科领域填报。(4)“组成方式”: 填写代码。代码为:独立设置的研究所“00”;跨系所“01”;与校外合办所“02”;独立研究室“10”;跨系、科研究室“11”;与校外单位合办研究室“12”。“研究中心”按研究所填报。(5)“机构类型”:填写代码。代码为:教育部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部省共建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1”;教育部985社科创新基地“12”;教育部社科重点实验室“13”;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省级社科重点实验室“21”;校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0”;校级社科重点实验室“31”。(6)“服务的国民经济行业”:按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32、(gb/t4754-2002)中的大类代码填写。服务于多个国民经济行业的机构按其最主要的服务行业填写。(7)“组成类型”:填写代码,代码为: 10.政府部门办,20.与国内高校合办,30.与国内独立研究机构合办,40.与境外机构合办,5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办,52.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办,60.单位自办,70.其他。(8)“r&d人员”:指本年度研究机构内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管理和为研发活动提供直接服务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10%及以上的人员。(9)“博士毕业”:指研发机构r&d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或博士学位的人员。(10)“硕士毕业”:指研发机构r&d人员中具有硕士

33、学历或硕士学位的人员。(11)“r&d经费支出”:指本年度研究机构用于内部开展研发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12)“仪器设备原价”:指研究机构报告期末固定资产中仪器和设备的帐面原价(不包括长期闲置不用的仪器和设备)。(12)“仪器设备原价中进口”:指研究机构报告期末固定资产中从国外购入的仪器和设备的帐面原价(不包括长期闲置不用的仪器和设备)。(五)人文、社会科学r&d课题情况表1表 号:教社科年报5-1表制表机关:教 育 部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 号学校代码: 有效期至:201 年 月 日学校名称: 2010 年度学 科 门 类总 数基 础 研 究应 用 研 究实 验 与 发 展课题数当年投入人数(人年)当年拨入经费(百元)当年支出经费(百元)课题数当年投入人数(人年)当年拨入经费(百元)当年支出经费(百元)课题数当年投入人数(人年)当年拨入经费(百元)当年支出经费(百元)课题数当年投入人数(人年)当年拨入经费(百元)当年支出经费(百元)其中:研究生其中:研究生其中:研究生其中:研究生编号l01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10l11l12l13l14l15l16l17l18l19l20合 计01管理学02马克思主义03哲学04逻辑学05宗教学06语言学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