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Q040512(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_第1页
CQ.Q040512(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_第2页
CQ.Q040512(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_第3页
CQ.Q040512(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_第4页
CQ.Q040512(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12-2003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批 准 人: 状 态:持 有 人: 分 发 号: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地 址: 浙 江 省 嘉 兴 市 南 湖 经 济 开 发 区 春 园 路 电 话2600330 传 真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制作普通混凝土用最大粒径不大于80mm的碎石或卵石质量检验。 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检验,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引用标准:(

2、jgj53-92) 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3、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3.1 试验项目:有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和压碎指标值、坚固性、含水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3.2 质量要求:3.2.1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3.2.1的要求 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的范围 表 3.2.1级配情况公称粒级(mm)累计筛余 按重量计()筛孔尺寸 (园孔筛) (mm)2.505.0010.0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连续粒级5-1095-10080-1000-1505-1695-10090-10030-600-1005-

3、2095-10090-10040-700-1005-2595-10090-10030-700-505-31.595-10090-10070-9015-450-505-4095-10075-9030-650-50单粒级10-2095-10085-100o-15016-31.595-10085-1000-10020-4095-10080-100o-10031.5-6395-10075-10045-750-10040-8095-10070-10030-600-100注:公称粒级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单粒级宜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混合使用,以改善其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

4、续粒级。不宜用单一的单粒级配制混凝土,如必须单独使用,则应作技术经济分析,并应通过试验证明不会发生离析或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颗粒级配不符合表3.2.1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并经试验证实能确保工程质量方允许使用。3.2.2 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表3.2.2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c30 小于c30 含泥量按重量计() 1.0 2.0 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10,所含泥基本上是非粘土质的石粉时,含泥量可由表3.2.2的1.0、2.0,分别提高到1.5、3.0;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

5、泥量可放宽到2.5。3.2.3 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 表3.2.3 混凝土强度等级 大于或等于c30 小于c30 泥块含量按重量计() 0.5 0.7 有抗冻、抗渗和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0,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1.0。3.2.4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针、片状颗粒含量 表3.2.4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c30小于c3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1525 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3.2.5 碎石

6、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值表示。 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工程中可采用压碎指标值进行质量控制,碎石的压碎指标值应符合表3.2.5-1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其他情况下如有怀疑或认为有必要时也可进行岩石的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且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 卵石的强度用压碎指标值表示,其压碎指标值宜按表3.2.5-2的规定采用。 碎石的压碎指标值 表3.2.5-1岩石品种混凝土强度等级碎石压碎指标值()水成岩c55-c40351016变质岩或深成的

7、火成岩c55-c40c351220火成岩c55-c40c351330 注: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表325-2混凝土强度等级c55-c40c35压碎指标值()12163.2.6 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石子样品在其饱和溶液中经5次循环浸渍后,其重量损失应符合表3.0.6的规定。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指标表3.0.6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循环后的重量损失(%) 在严寒及寒冷地区室外使用,并经常处于潮湿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8在其它条件下使用的混凝土124、取样

8、与缩分4.1 取样4.1.1 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4.1.1.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4.1.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8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4.1.3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同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4.1.4 若检验不合格,应

9、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4.1.5 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每单项试验,应不小于表4.1.5所规定的最少取样量。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的结果。也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 每一项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少取样数量(kg) 表4.1.5试 验 项 目 最大粒径(mm)10162025315406380筛分析表现密度含水率吸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1082840881.21582840884208216402424820821640242483012316804040204016

10、3248040404060244241208080-80246321208080-压碎指标值1020mm粒径、剔除针状和片状颗粒lo 注:有机物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值及碱集料反应检验,应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及数量取样。4.1.6 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样品名称、编号、取样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4.2 样品的缩分4.2.1 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的材料量略多于进

11、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4.2.2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5、检验方法5.1 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5.l.l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5.1.2 筛分析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试验筛孔径为100、80.0、63.0、50.0、40.0、31.5、25.0、20.0、16.0、10.0、5.00和2.50mm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其规格和质量要求应符合gb600385试验筛的规定(筛框内径均为300mm)。 (2)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0.1左右。 (3)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4)浅盘5.1.3

12、试样制备 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表5.1.3所规定的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少重量 表513最大公称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63.080.0试样重量不少于(kg)2.03.24.05.06.38.o12.616.05.1.4 筛分析试验步骤: (1)按表5.1.3的规定称取试样; (2)将试样按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 注: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20.o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拨动颗粒。 (3)

13、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5.1.5 筛分析试验结果的计算: (1)由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 (2)每号筛计算得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筛号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1.0);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5.1.6 筛分析试验结果判定 根据各筛的筛余百分率,对照表3.2.1,筛分析试验结果判定为连续续粒级或单粒级。5.1.7 筛分析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称取试样筛分称

14、取各筛筛余量记录计算分析判定5.2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试验5.2.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5.2.2 含泥量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案秤称量lokg,感量l0g。对最大粒径小于15mm的碎石或卵石应用称量为5kg,感量为5g的天平; (2)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3)试验筛孔径为1.25及0.080mm筛各一个 (4)容器容积约10l的瓷盘或金属盒 (5)浅盘 5.2.3 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表523所规定的量(注意防止细粉丢失),并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含泥量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小重量 表523最大粒径(mm

15、)10.016.020.025.031.540.063.o80.0试样量不少于(kg)2266101020205.2.4 含泥量试验步骤 (1)称取试样一份(m0)装入容器中摊平,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石子表面150mm,用手在水中淘洗颗粒,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较粗颗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25mm及0.080mm的套筛(1.25mm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80mm的颗粒丢失。 (2)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o

16、.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o.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m1)。5.2.5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wo,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m0-m1 wo = 100(%) m0式中:m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g): ml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5.2.6 含泥量试验判定结果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

17、照表3.2.2,判定合格或不合格。5.2.7 含泥量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称取试样泡水淘洗烘至恒重称量记录计算判定5.3 碎石或卵石的泥块含量试验方法5.3.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泥块的含量5.3.2 泥块含量试验所用仪器设备(1)案秤称量20kg,感量20g,称量lokg,感量10g;(2)天平称量5kg,感量5g;(3)试验筛孔径为2.5mm及5mm筛各一个;(4)洗石用水筒及烘干用的浅盘等。5.3.3 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分至略大于表5.2.3所示的量,缩分应注意防止所含粘土块被压碎。缩分后的试样在1055烘箱内烘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5.3.

18、4 泥块含量试验步骤 (1)筛去5mm以下颗粒,称重(m1); (2)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加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2.5mm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里取出,置于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2)。5.3.5 泥块含量wa,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m1-m2 wa = 100() m1 式中: m15mm筛筛余量(g) m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5.3.6 泥块含量试验结果判

19、定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3,判定合格或不合格。5.3.7 泥块含量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过筛称取试样泡水、淘洗、烘至恒重称量记录计算判定5.4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粒颗粒的总含量试验5.4.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5.4.2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1)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 (2)天平称量2kg,感量2g; (3)案秤称量10kg,感量10g; (4)试验筛孔径分别为5.0、10.0、20.0、25.0、31.5、40.0、63.0、80.omm,根据需要选用。(5)游标卡尺5.4

20、.3 试样制备 针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5.4.3-1最大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以上试样最少重量(kg)03123510 针、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表5.4.3-2粒级(mm)5-1010-1616-2020-252531.531.540片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孔宽(mm)35.27.2911.314.3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的间距(mm)1831.243.25467.885.8 试验前,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5.4.3-1规定的数量,称重(mo),然后筛分成表5.4.3-2所规定的粒级备用。 5.4.4 针片状含量试验步

21、骤 (1)按表5.4.3-2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料。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2)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5.4.4的规定。 大于40mm粒级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 表544粒级(mm)40636380鉴定片状颗粒的卡口宽度(mm)206286鉴定针状颗粒的卡口宽度(mm)1236171 6 (3)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m1)。5.4.5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ml p =- 100() (

22、5.4.5) mo 式中: ml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重量(g); mo试样总重量(g);5.4.6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试验结果判定 将试验计算所得的针、片状颗粒含量p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4,判定合格或不合格。5.4.7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试验程序 核实样品室内风干、缩分试样制备称量用规准仪或卡尺鉴定针、片状颗粒称量记录计算判定5.5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5.5.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5.5.2 压碎指标值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压力试验机 (2)压碎指标值测定仪。5.5.3 试样制备 标准试样一律采用1020mm

23、的颗粒,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注: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其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1020mm颗粒有显著差异时,对大于20mm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1020mm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指标值试验。 试验前,先将试样筛去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5.5.4 压碎指标值试验步骤 (1)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

24、,把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整),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稳定5s。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重量(m)用孔径为2.5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m1)。5.5.5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a,应按下列计算(至0.1): m0-m1 a= 100(%) (5.5.5-1) m0式中:m0试样的重量(g); m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重量(g): 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对20mm以下和20mm以上的标准粒级(10-20mm)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指标值a应按下式计算: a1a1+a2 a2 a= 100(%) (5.

25、5.5-2) a1+a2式中:a1、a2试样中20mm以下和20mm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a1、 a2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指标值()。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准测定值。5.5.6 压碎指标值试验结果判定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51.2,判定合格或不合格。5.5.7 压碎指标值试验程序 核实样品试样制备(筛去20mm的颗粒,剔去针片状颗粒) 称取三份试样装筒试压称量(mo)筛除细粒再称量(m1)记录计算判定5.6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试验5.6.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5.6.2 含水率试

26、验所用仪器设备:(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5kg,感量5g; (3)容器如浅盘等。5.6.3 含水率试验步骤(1)取重量约等于表4.1.5所要求的试样,分成两份备用;(2)将试样置于干净的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共重(m1),并在1055 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3)取出试样,冷却后称取试样与容器的共重(m2)。5.6.4 含水率wc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m1-m2 a= 100() (5.6.4) m2-m3式中:m1烘干前试样与容器共重(g); m2 烘干后试样与容器共重(g); m3容器重量(g)。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6.5 试验结

27、果判定: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的检测结果栏。5.6.6 含水率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试样制备称取试样烘干至恒重称量记录计算判定5.7 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试验(简易方法)5.7.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不宜用于最大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或卵石。5.7.2 表观密度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2)天平称量5kg,感量5g; (3)广口瓶1000ml,磨口,并带玻璃片; (4)试验筛孔径为5mm; (5)毛巾、刷子等。5.7.3 试样制备 试验前,将样品筛去5mm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2kg,洗刷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5

28、.7.4表观密度试验步骤,(1) 按表5.7.4规定的数量称取试样 表观密度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5.7.4最大粒径(mm)10.016.020.031.540.063.080.0试样最少重量(kg)2223466 (2)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3)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量(m1)。 (4)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

29、温后称量(mo)。 (5)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份后称重(m2) 注:试验时各项称重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但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h起直至试验结果,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5.7.5 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lokgm3) m0 =( -at)1000(kg/m3) (5.7.5) m0+m2-m1式中:mo烘干后试样重量(g); m1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共重(g); m2水、瓶和玻璃片共重(g) a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5.7.5 不同水温下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修正系数 表5.7.5水温()151617181920212223

30、2425a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60.0060.0070.008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应小于20kgm3,否则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值超过20kgm3,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7.6 试验结果判定: 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5.7.7 表观密度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称取试样m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共重ml称取烘干后试样重量mo称取水、瓶和玻璃片共重m2记录计算5.8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5.8

31、.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及空隙率。5.8.2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度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案秤称量50kg,感量50g,及称量1ookg,感量100g各一台。 (2)容量筒金属制,其规格见表 5.8.2 (3)平头铁锹;(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容 量 筒 的 规 格 要 求 表5.8.2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径(mm)容量筒容积(l)容量筒规格(mm)筒壁厚度(mm)内径净高10.0;16.0;20.0;25.0;1020829423l,5;40.0;20294294363.0,80.0303602944 注:测定紧密密度时,对最大粒径为31.5、40.o

32、mm的集料,可采用10l的容量筒,对最大粒径为63.0、80.omm的集料,可采用20l的容量筒。5.8.3 试样制备 试验前,取重量约等于表4.1.5所规定的试样放入浅盘,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5.8.4 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 1、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入容量筒内。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m2)。 2、紧密密度:取试

33、样一份,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的钢筋,将筒按住并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此颠实。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直到试样超出容量筒的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共重(m2)。5.8.5 堆积密度(1)或紧密密度(2)按5.8.5式计算(精确至10kg/m3)m2- m1 1(0)= 1000(kg/m3) (5.8.5) v式中:m1容量筒的质量(kg)

34、;m2容量筒和试样共重(kg);v容量筒的容积(l)。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8.6 空隙率(1、c)按5.8.62计算(精确至1%) 11=(1- )100(%) (5.8.6-1) cc=(1- )100(%) (5.8.6-2) 式中:1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kg/m3)c碎石或卵石的紧密密度(kg/m3)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kg/m3)5.8.7 容量筒容积的校正应以205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玻璃板沿筒口滑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 v=m2-m1(l) (5.8.7)式中:m1容量筒和玻璃板重量(kg);m2 容量筒、玻璃

35、板和水总重(kg)5.88 试验结果判定: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的检测结果栏。5.89 堆积密度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称取试样烘干按规定将石子装入筒中称量记录计算5.8.10 紧密密度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称取试样烘干按规定将石子装入筒中、颠实称量记录计算59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试验591 本方法适用于以硫酸钠饱和溶液法间接地判断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592 仪器、设备及试剂:(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天平称量5kg,感量lg;(3)试验筛根据试样粒级,按表592选用;(4)容器搪瓷盆或瓷盆,容积不小于50l:(5)三脚网篮网篮的外径为100mm,高为150mm,采用孔径不大于25mm的网和铜丝制成。检验40-80mm的颗粒时,应采用外径和高均为150mm的网篮; (6)试剂无水硫酸钠或10水结晶硫酸钠(工业用)。593 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及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硫酸钠溶液的配制:取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多少取决于试样及容器的大小),加温至30-50,每1000ml蒸馏水加入无水硫酸钠(na2s04)300-350g或10水硫酸钠(n a2s0410h20)700-1000g,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并饱和,然后冷却至20-25。在此温度下静置两昼夜。其相对密度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