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匀变速的相遇与追击_第1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匀变速的相遇与追击_第2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匀变速的相遇与追击_第3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匀变速的相遇与追击_第4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匀变速的相遇与追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s012345624甲乙在同一地,甲、乙两物体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b4s后甲在乙前面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甲车速度v110 m / s,乙车速度v24 m / s两车在一条的不一车道上作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随后在甲车追上乙车时,甲车立即刹车作加速度大小为a2 m / s2的匀减速运动,于是两车将再次相遇,设两车先后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为t,两次相遇的距离为s,则()at6 s,s24 m,bt5 s,s20 m,ct5 s,s25 m,dt6.25

2、 s,s25 m。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质点沿直线ox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v=6t2 ,其中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a.v1=12m/s v2=39m/s b.v1=8m/s v2=38m/sc.v1=12m/s v2=19.5m/s d.v1=8m/s v2=13m/s答案:b来源:2008年重庆市月考三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如所示,a、b两物体相距s=7m时,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作用下,以v

3、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以vb=10m/s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2,则a追上b时需经历的时间为( ) a7sb8sc9sd10s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2=2t1,则(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在t=0时,乙在甲的前方,相距最大b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同c在t2时刻,甲在前,乙在后,两车相距最大d在t2时刻,两车相遇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先后通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是va、vb,所经历的时间为t,经过的位移是s,则当物体经过t/2时间和

4、s/2位移的瞬时速度分别是 a. b. c. d. 答案:c来源:2008年南京市月考三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甲乙两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a. tt1 ,d=s b. t=c. t d. t=答案:d来源:2008年高考宁夏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甲车运动后2s从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两车运动方向一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最大值是()18m23.5m24m28m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它的正前方s处的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加速度a6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则s的大小为()9.67m3.3m3m7m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时起动,以0.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0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m/s的速度从a车旁驶过,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6、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答案:d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u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起动开始做初速为0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已知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答案:a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综合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停住时,后

7、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下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b、2sc、3sd、4s答案:b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一滑块以某一速度从斜面底端滑到顶端,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设斜面全长l,滑块通过最初所需时间为t,则滑块从斜面底端到顶端所用时间为a. b. c. d.2t答案:d来源:2008年安徽省月考一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汽车速度为10米/秒,自行车速度为4米/秒,两车在一条直线上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当汽车追上自行车后做加速度为2米/秒2的匀减速运动。这两车再次相遇和第一次相遇处的距离是()

8、a.6秒24米b.4秒20米c.6.25秒25米d.4秒25米答案:c来源:题型:单选题,难度:理解汽车a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a路过p点时,又有一辆汽车b从p点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a车,当b车追上a车的瞬间a两车的速度相等b从p点算起两车的位移相等c此时b车的速度是a车速度的2倍d此时两车的相对速度的大小是v答案:bc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l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假定甲能从乙旁边通过互不影响)则( )a若al = a2,则

9、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b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c若al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d若al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一次或不相遇答案:abd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一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质点在1s末加速度改变方向质点在2s末速度改变方向在23s质点加速度方向为正在4s末质点第二次回到出发点答案:cd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米)随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为:汽车s10tt2,自行车s6t,则()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直线运动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作何运动经过路标后较小时

10、间内自行车在前,汽车在后自行车追上汽车时,距路标96米答案:ad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汽车甲沿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作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一辆汽车乙开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c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d可求出追上前,两车相距最远时,乙车的速度答案:ad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甲、乙两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方向运动,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乙车追上甲车时 a两车位移相同;b两车速度相同;c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车运行

11、时间相同答案:acd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汽车甲沿着平直公路以速度v匀速运动,当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作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条件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b可求出乙车追赶甲车过程中乙车的平均速度;c可求出乙车的加速度;d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答案:ab来源:题型:多选题,难度:理解将粉笔头a轻放在以2 m/s的恒定速度运动的足够长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 m的划线。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加速度大小为1.5 m/s2的匀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粉笔头b轻放在传送带上,则粉笔头b停

12、止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划线起点的距离为多少?(g取10 m/s2)答案:解析:粉笔头a在传送带上运动,设其加速为a,加速时间为t,则:,at=2,所以a=0.5 m/s2若传送带做减速运动,设粉笔b的加速时间为t1,有:所以t1= s=1 s此时粉笔b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线长为:l1=s传送带-s粉笔=因为传送带提供给粉笔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小于1.5 m/s2,故粉笔相对传送带向前滑,到传送带速度减为零时,有:v1=at2 v2=v1-at2l2=s粉笔-s传送带=m传送带停止运动后,粉笔继续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则:l3= m所以l=l1-l2-l3= m.(这题可以在求

13、出加速度为0.5以后用图象法来做,很简单。)答案:m来源:2008年苏州市月考一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一车处于静止状态,车后距车s0=25m处有一个人,当车以1m/s2的加速度开始起动时,人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车,能否追上?若追不上,人车之间最小距离是多少?答案:s人-s车=s0 v人t-at2/2=s0 即t2-12t+50=0 =b2-4ac=122-450=-560 方程无解.人追不上车 当v人=v车=at时,人车距离最小 t=6/1=6s smin=s0+s车-s人=25+162/2-66=7m 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

14、作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遂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设客车行驶速度为v1,声速为v2,客车第一次鸣笛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l。由题意:在第一次鸣笛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有: 当客车第二次鸣笛时,客车距离悬崖的距离同理: 即:可得: (m/s) v1=24.3m/s=87.5km/h,小于120km/h,故客车未超速。来源:2008年重庆市月考三题

15、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电梯的高度是h,正在匀加速下降(ag),电梯顶上有一个螺丝脱落,这个螺丝从电梯顶落到地板所需时间是多少?若电梯匀加速上升又如何呢?答案:,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某人骑自行车以8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他前面8m处以10m/s的速度同向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而以m/s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求:自行车未追上前,两车的最远距离;自行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答案:当v汽v车时,有最远距离 (错解)s末汽车已停下t1=7s应判断在追上前汽车是否已经停下t1=s(舍) 经s汽车停下且走了m,而s自=20m, 207+25相遇是在汽车停止后,s自(m)t(s)来源:题

16、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物体a做匀速运动,速度va=4m/s,2s后,物体b从同一位置与a同方向做匀加速运动,v0=0,a=2m/s2,求: (1)b出发后,经过多少时间追上a?(2)b追上a时,离出发点多远?(3)追上a之前,a、b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答案:5.46s;29.9m;12m 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以4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2s后,一辆摩托车从同一车站开出匀加速追赶,加速度为2m/s2试问: (1)摩托车出发后,经多少时间追上汽车?(2)摩托车追上汽车时,离出发处多远?(3)摩托车追上汽车前,两者最大距离是多少?答案:答案:(1)5.46s;(2)

17、29.9m;(3)12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有些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某型号的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m/s2,当飞机的速度达到50m/s时才能离开航空母舰起飞。设航空母舰处于静止状态。问:若要求该飞机滑行160m后起飞,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多大的初速度?若某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要求该种飞机仍能此舰上正常起飞,问该舰身长至少应为多长?若航空母舰上不装弹射系统,设航空母舰甲板长为l=160m,为使飞机仍能从此舰上正常起飞,这时可以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则这个速度至少为多少?答案:设经弹射系统帮助起飞时初速度为v0 (1

18、)由公式可知 (2)不装弹射系统时,飞机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公式可知:该舰身长至少应为 由于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匀速航行,设速度为v1,在飞机起跑过程中的位移为x1。则:x1=v1t 在飞机起跑过程中做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运动,设位移为x2。由公式可知: 运动的时间为,所以, 由位移关系可知:l= x2x1 即:, 代入数据可得:v1=10m/s或v1=90m/s(舍去) 可见: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10m/s 来源:2008年重庆市月考一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摩托车从静止出发追赶正前方100m处正以v0=10m/s的速度速度前进的卡车,若摩托车的最大

19、速度为20m/s,现要摩托车在2min内追上上卡车,求摩托车的加速度为多大?答案:设摩托车在2min内一直加速追上了卡车,它的位移s1同汽车的位移s2的关系为s1= s2+s0 即a/t2= v0t+ s0其中t=2min=120s, vo=10m/s, s0=100m 解得a/=m/s2若以加速度运动2min,摩托车的未速度为v= a/t=120m/s=21.7m vm=20m/s这说明摩托车应先做匀加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度vm后,再做匀速运动运动去追赶卡车。根据上述分析可得at12+vm(t-t1)=so+votvm=at1解得a=m/s2 0.18m/s2这就是摩托车的加速度。小结:上述

20、解得应用了假设法,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当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有多种可能性时,运用它排除谬误,辩明真为是比较方便的。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火车以速度v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s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已知v1v2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a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答案:解法一:由分析运动过程入手后车刹车后虽做匀减速运动,但在速度减小到和v2相等之前,两车的距离将逐渐减小;当后车速度减小到小于前车速度,两车距离将逐渐增大。可见,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近。若后车减速的加速度过小,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为和前车速度相等即追上前车,发生撞车

21、事故;若后车加速度过大,则会出现后车速度减为和前车速度相等时仍为追上前车,若后车加速度大小为某一值时,恰能使两车速度相等时后车追上前车,这是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其实对应的加速度即为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最小加速度。综合以上分析可知,两车恰不相撞时应满足下列方程:v1t-a0t2= v2t+s vt-a0t=v2联立上式可解得:a0= 所以不 a 时时两车即不会相撞。解法二:要使两车不相撞,其位移关系应为v1t-at2s+ v2t即at2+(v2-v1)t+s0对于位移s和时间t,上面不等式都成立的条件为=(v2-v1)2-2as0由此得a解法三:以前车为参考系,刹车后后车相对于前车做初速度v0=v

22、1-v2、加速度为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后车相对前车的速度为零时,若相对位移s/s时,则不会相撞。由s/=s 得a小结:上述三种解法中,解法一注重了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抓住两车间距离有极值时速度应相等这一关键条件来求解;解法二中由位移关系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到式(一元二次方程)运用数学知识,利用根的判别式=b2-4ac来确定方程中各系数间的关系,这也是中学物理中常用的数学方法;解法三通过巧妙选取参考系,使两车的运动变为后车相对于前车的运动,运算简明。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m

23、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速度4.0s。设猎豹距离羚羊xm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作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范围?答案:x55m (2)x31.9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甲、乙两物体相距s0,同时开始向同一方向运动,甲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甲的前面乙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分析:在什么情况下甲总不能追上乙;在什么情况下甲与乙可以相遇一次;在什么情况下能相遇两次。答案:v2

24、2as,相遇两次。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起动的快慢/s(030m/s的加速时间)最大速度/ms-1甲车1240乙车650汽车起动的快慢和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衡量汽车性能的指标体系中的两个重要指标。汽车起动的快慢用车的速度从0到100km/h的加速时间来表示,这个时间越短,汽车起动的加速度就越大。下表中列出了两种汽车的性能指标(为了简化计算,把100km/h取为30m/s)。现在,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车头向着同一个方向,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相距85m,甲车先起动,经过一段时间t0乙车再起动。若两车从速度为0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内都以最大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乙车开出8s时

25、两车相遇,则(1) t0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在此条件下,两车相遇时甲车行驶的路程是什么?答案:(1)t0=6s; (2)125m; 245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综合如图所示,在我国的领海有一艘走私快艇沿bc方向向公海逃窜,停泊在a点的缉私巡逻艇发现后立即前去拦截,已知走私快艇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走私艇经过b点时巡逻艇立刻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巡逻艇所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加速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10s。已知图中的a点到bc的垂直距离为h=1200m,b点到d点的距离s=1000m。(1)若巡逻艇恰好在d点将走私快艇拦截,则巡逻艇的加速度应该为多大?(2)巡逻艇能够

26、拦截走私快艇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约为多少?答案:解答:(1)若巡逻艇恰好在d点将走私快艇拦截,则所用时间为。设巡逻艇加速运动的时间为,则巡逻艇加速运动的位移为,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为,根据图中的位移关系可得:。代入数值解得。因此求得巡逻艇的加速度为。(2)要使巡逻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拦截走私快艇,则巡逻艇应该沿着答图中的斜线方向运动。设拦截点为e点,并设走私快艇的位移为y,巡逻艇的位移为x,拦截的最短时间为,则有:;而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有将数值代入,得出方程 解方程,并注意到近似关系:得出(到68s)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综合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s(m)处有一辆自行车

27、正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为-6m/s2的匀变速运动,汽车恰好不会碰上自行车,则s是多大?答案:3m 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综合据报道,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m/s2.(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8、(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值均相等,而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答案:(1)6m/s (2) a9m/s2来源:2008年重庆市月考二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能加速到最大速度25m/s,并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60 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度30m/s,以后只能维持此速度4.0 s.设猎豹距离羚羊xm时开时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0 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做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x值应在什么

29、范围?答案:先分析羚羊和猎豹各自从静止匀加速达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再分析猎豹追上羚羊前,两者所发生的位移之差的最大值,即可求x的范围。设猎豹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60m达到最大速度用时间t2,则,羚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奔跑50m达到最大速度用时间t1,则,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则猎豹减速前的匀速运动时间最多4s,而羚羊最多匀速3s而被追上,此x值为最大值,即x=s豹s羊=(60304)(50253)=55m,所以应取x55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某人骑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匀速前进,某时刻在其前面7m处以10ms速度同向运行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以2m/s2的加速度减速前进,

30、求:(1) 此人追上汽车之前落后于汽车的最大距离?(2) 此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汽车?答案:(1) 16m (7分)(2) 8s (6分)来源:2008年深圳市模拟一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当 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答案:设a车的速度为va,b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两车在t0时相遇。则有 式中,t0 =12s,sa、sb分别为 a、b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依题意有

31、 式中 s84 m。由式得 代入题给数据va=20m/s,vb=4m/s,a =2m/s2,有 式中矿的单位为s。解得t1=6 s,t2=18 s t218s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 6 s。来源:2008年高考四川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第七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08年11月4日-9日在广东省珠海市航展中心隆重举行。在航展上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并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战机展示了优异的性能,其中短距起飞能力就格外引人瞩目。在飞行表演中歼-10战机在t时间内滑行s就达到起飞速度腾空而起,有人预测它将成为中国未来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若歼-10战机在甲板长为l(ls

32、)的航空母舰上起飞速度和陆地上相同,且起飞过程都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则有两种方法助其正常起飞,方法一:在航空母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给飞机以一定的初速度;方法二:起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求:(1)第一种方法中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2)第二种方法中航空母舰匀速运动的最小速度。答案:设飞机起飞的加速度为a,起飞速度为vt则有: (2分) atvt (2分)(1)设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v0 ,有: (2分) 由得: (2分) 所以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2)设航空母舰的速度为v1,飞机起飞时间为t1,该时间内航空母舰的位移为s1,飞机的位移为s2

33、,对航空母舰有: s1=v1 t1 (1分)对飞机有: (1分) (2分)两者位移关系:ls2s1 (2分)由及式可得: (2分)所以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的速度至少为来源:2009年5月黄冈适应考试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载重请按要求分析下列一起交通事故。事故:某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总质量大于12t的重载汽车与一辆总质量小于4.5t的空载汽车迎面相撞,空载汽车的前部车体损坏,驾驶员受伤,重载汽车的前车灯被撞坏。数据如下:国家对于机动车辆要进行定期检验,不符合安全技术指标的不能上路。这两辆车都符合表中安全的技术标准。设定两辆车的制动距离可用上表中等号进行分析。交警测得两车制动点之间的

34、距离为96m,制动时重载汽车速度为60km/h,空载汽车速度为90kmh。事故地点距重载汽车制动点38m,如图2-1-4所示。 分析:两车的自身长度可以略去,当做两运动的质点时行分析,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填写下表。答案:重载汽车a3.7 m/s2 s38 mv0空载小车:a5.3 m/s2s=58.5 mv5.3 m/s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某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s从5m/s增加到25m/s,(1)求汽车在这段运动中的加速度大小?(2)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s内速度由25m/s减到15m/s,这个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刹车后6s末的

35、速度为多少?答案:(1)2 m/s2(4分)(2)5 m/s2,(4分)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2分)。(3)0 (3分)来源:2008年深圳市模拟一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

36、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答案:(1)在甲发出口令后,甲乙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设在这段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则 , , ,联立、式解得 (2)在这段时间内,乙在接力区的位移为 ,完成交接棒时,乙与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来源:2007年高考一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ls0s汽车停车线栏木道口高速列车图2-1-5上海到南京的列车已迎来第五次大提速,速度达到v1=180 km/h。为确保安全,在铁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处需装有自动信号灯。当列车还有一段距离才到达公路道口时,道口应亮起出红灯,警告未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迅速制动,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赶快通过。如果汽车通过

37、道口的速度v2=36km/h,停车线至距道口栏木的距离s0=5 m,道口宽度s26 m,汽车长l15 m(如图2-1-5所示),把火车和汽车的运动都看成匀速直线运动。问:列车离道口的距离l为多少时亮红灯,才能确保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安全驶过道口?答案:解:设由亮红灯至两车刚好不相撞所用时间为t则lv1tls0v2tv1180km/h50m/sv236 km/h10m/sl165 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出发,要在200s时间内能追上前面1500m处正以10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的自行车,估计这辆汽车的最大速度为20m/s,那么汽车匀加速行驶的加速度至少应是多少?答案:

38、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答案:(1)在甲发出口令后,甲乙达到共同速度所用时间为,设在这段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分别为s1

39、和s2,则 , , ,联立、式解得 (2)在这段时间内,乙在接力区的位移为 ,完成交接棒时,乙与接力区末端的距离为 来源:2007年高考一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在同一平直公路上,a、b两车沿同一方向运动,当两车相距7m时,a车以速度va=4m/s做匀速运动,b车此时以速度vb=10m/s、加速度大小为a=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因为,且b车在前,a车在后,若从此时开始,a车经过多长时间追上b车?答案:8s提示:b车已停止运动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摩托车的最大速度是30m/s,要想在4min之内追上距它1000m并以25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起驰?答案:来源:题型

40、:计算题,难度:应用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遇红灯,当绿灯亮时汽车以4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来与汽车同向行驶,汽车在后追摩托车,求(1)汽车从路口开始加速起,在追上摩托车之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汽车经过多少时间能追上摩托车?此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大? 答案:(1)12.5m;(2)5s,20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前进,车后相距s0为25m处,与车开行方向相同,某人开始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赶,能否追上?若追不上求人车之间的最小距离。答案:当汽车的速度达到人的速度时,人车之间的距离应有极值。因此有: 汽车

41、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位移为: 人在这段时间内所走的位移为: 人车间的距离为: 解之可得: 从上表明:人不能追上汽车,且人车之间的最小距离为7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向前开行,看到前方25m处有一路口,并亮起红信号灯,司机以-5m/s2的加速度刹车, 汽车很快停住,等待绿灯,求3s后汽车离路口多远?答案:解:汽车静止:vt=0,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mnab甲车a乙车a下图中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a、b间的距离为85m,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甲车运动6.0s时,乙车立即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

42、速度,求两辆汽车相遇处距a处的距离。答案:解:甲车运动6s的位移为,尚未追上乙车,设此后用t时间与乙车相遇,则有:将上式代入数据并展开整理得:,解得,、都有意义,时,甲车追上乙车;,乙车追上甲车再次相遇。第一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为:第二次相遇地点距a的距离为: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普客汽车快客汽车火 车里程km758072班次7:208:2010:3014:308:008:409:2010:558:008:339:009:43一位旅客可用三种方法从常州到苏州旅游:第一种是乘普客汽车经312国道到达;第二种方法是乘快客汽车经沪宁高速公路到达;第三种方法是乘火车到达;下面是三种车的发车时刻

43、及里程表,已知普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60km/h,快客汽车全程平均时速为100km/h,两车途中均不停站,火车在中途需停靠无锡站5min,设火车进站和出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2400km/h,途中匀速行驶,速率为120km/h。若在时刻是上午8点05分,这位旅客想早点到达苏州,请你通过计算说明他该选择乘什么车?答案:选择乘火车提示:普客汽车到站时刻为9:35;快客汽车到站时刻为9:28;火车到站时刻为9:20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理解某人骑自行车正在以38km/h的速度沿直线飞快行驶。突然,他发现其前面将近7m远处,有一个老太太正慢慢地推着小车以对地2km/h的速度同向前行。于

44、是他立即刹车,为使车尽快停下来而不致碰上老太太,他刹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答案:解:恰不撞上老太太的条件为,骑车人追上老太太时速度为vt2km/h( 3分)以老太太为参考系,骑车人的初速度v相(382)km/h10m/s骑车人的末速度vt相0,骑车人的位移s相7m(3分)由vt2v022as 有a相=(3分)负号表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人刹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7.14m/s2 (2 分)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一列士兵队伍长120m,正沿直公路行进,一通讯员因有要事迅速从排尾赶到排头,然后立即按原来的速度大小返回排尾,这个过程中队伍前进了288m,求通讯员往返走过的路程。答案:解:设

45、通讯员速率为v,队伍前进速度为v,由通讯员往返总时间与队伍运动时间相等可得如下方程:整理上式得:解上式得:将上式等号两边同乘总时间t,即vt即为通讯员走过的路程,vt即为队伍前进距离,则有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一位观光游客(年逾70),被撞死在斑马线上,肇事司机在经过律师授意后,一口咬定是老人在没有示意的情况下突然快速地走出安全岛1.3 m,但警方通过调查取证以后发现:一目击者证实说老人是一直向北而行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事故现场如图所示。为了明晰事故责任,首先让我们来计算一下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警方派一警车以法定最高时速50 km/h(13.9 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

46、肇事汽车的起始制动点紧急刹车,警车在经过13.0 m后停下来,试分析说明下列问题:(1)肇事汽车刹车时初速度、加速度多大?是否超速行驶?(2)如何断定老人是向安全岛匀速走去,还是由安全岛匀速走出?(老人步行速度范围为1.1 m/s1.3 m/s,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7 s1.3 s).答案: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彼此平行且靠近的两水平轨道上同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甲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两质点在相遇前的运动,某同学作如下分析:设两质点相遇前,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s,则ds a t 2 s - v0 t,当

47、t 时,两质点间距离ds有最小值,也就是两质点速度相等时,两质点之间距离最近。你觉得他的分析是否正确?如认为是正确的,请求出它们的最小距离;如认为是不正确的,请说明理由并作出正确分析。答案:不完整在两质点相遇之前,它们之间的距离s也可能不断减小,直至s=o(相遇),而不存在先变小后变大的情况,这完全取决于两质点之间的初始距离s与v0、a之间的大小关系s=at2-v0t+s=a(t-)2+s-当s时,t=,s取得最小值smin=s-当s时,t=,s不是最小其它分析方法只要合理,同样给分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 a在前, 速度为va=10m/s, b车在后

48、速度 vb=30m/s. 因大雾能见度低, b车在距a车500m时, 才发现前方有a车. 这时b车立即刹车, 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 问:(1) a车若仍按原速前进, 两车是否会相撞? 若会相撞, 将在何时何地发生?(2) 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后加速前进, 求a车的加速度多大时, 才能避免事故发生答案:(1) b车开始刹车经31s在距开始刹车处810m两车相撞.(2) a车做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至少为0.15m/s2时, 才能避免相撞.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一辆汽车正在以15m/s的速度行驶,在前方20m的路口处, 突然亮起了红灯, 司机立

49、即刹车, 刹车的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 求刹车后3s末汽车的速度和汽车距离红绿灯有多远?答案:速度为0, 距红绿灯1.25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a、b的运动都在同一直线上, a某时刻的速度为2m/s,以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前进, 2s后与原来静止的b发生碰撞, 碰撞后a以碰撞前的速率的一半反向弹回, 仍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的值不变; b获得0.6m/s的速度 , 以0.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不计碰撞所用的时间, 求b停止的时刻和a、b之间的最远距离.答案:1.5s; 1.425m.来源:题型:计算题,难度:应用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8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 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2 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1)警车发动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