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_第1页
《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_第2页
《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_第3页
《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_第4页
《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地源热泵地埋换热施工工法1、前言地源热泵系统是将低品位热量转换成高品位热量进行供热、制 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之一。据美国环保署EPA估计,设计安装 良好的地源热泵,平均来说可以节约用户3040%的供热制冷空调 的运行费用。近几年来,地源热泵技术在我省发展较快,多次用 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础工程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显 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 特点2、1机组寿命长:地下换热器釆用高密度聚乙烯塑管,寿命长达50 年;热泵机组长期在良好的低温井水(16C )下进行热交换工作,寿 命可达20年以上。2、2机多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制冷,还可提供生活热水, 一

2、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2、3可再生:太阳能的47%被地表吸收,因此地表浅层蕴涵着大量取之不尽的能量。2、4高效:一般空调对着空气换热称为风冷热泵,缺点在于天气炎热或者寒冷最需要冷量或热量时效率反而下降。2、5节省占地面积:省去了冷却塔、锅炉及与之配套的煤棚和渣场, 节省了土地资源,产生附加经济效益,并改善了建筑物的外部形象。2、6安全:无燃烧设备,从而不存在爆炸、失火和中毒的隐患。2、7节能:冬季运行时,C0P约为4. 2,投入1KW电能,可得到4KW的热能,夏季运行时,COP可达5. 3,投入1KW电能,可得到5KW的冷量,能源利用效率为电采暖方式的3-4倍。2、8

3、环保:供热时没有燃烧过程,避免了排烟污染,供冷时省了冷却 塔,避免了噪音及霉菌污染。2、9舒适:所产生的冷气和暖气(或辐射热)比常规空调的要更柔和 的多,热不易感冒。2、10可分区控制:中央空调享受的档次,又可达到单体空调局部控 制的效果。3、应用范可用于新建工程或扩建,改建工程,可逐步分期施工。从严寒地区 到热带地区均可适用。可应用于办公楼、宾馆、医院、饭店、商店、 超市、幼儿园、别墅、居民小区、会所等各类建筑。4、通用条件4. 1地源热泵系统最适用采暖/制冷比较均衡的地区;4. 2建筑物周围有可供埋管的较大面积的空地;4. 3建筑物周围有可供利用的河流或湖水(水源热泵)5、工艺原理地源热泵

4、实际上一种热量提升装置,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地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温位进行利用,而整个热泵 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如下51所示工艺原 理图:丄也、换热 介质循环供逡循环工作介质循环阴那盘管5-1工艺原理图6、施工工艺方案6.1施工流程根据图纸确定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地埋管换热器安装主要包括钻 孔、试压、下管、回填等工序,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如下7-1所示:6-1工艺流程图7、操作要点71测量放线先放出主体结构的基准轴线,再放出地源热泵转进路线。对水准点准确定位。72钻孔阶段钻孔的深度达到规定标准;不能出现孔径塌方严重、孔倾斜严重、孔径偏小等现象;73保压下管阶段73

5、1成孔后及时下管、不保压下管、下管深度符合规定 值;732下管后,U型管等变形在合理范围内。74集、分水器安装阶段741集、分水器四周所砌的井要便于操作和维修;7.4.2所砌集、分水器井的基础要留足沉降的缝隙,不要造成由于沉降过大对埋地管的破坏;75回填封井阶段7.5.1U型管保压合格后才能封井;752回填物要符合要求;7.5.3回填时灌浆管抽出速度不可太快o7.6管道联接7. 6.1 HPDE管道连接执行国家现行标准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01)的有关规定。7. 6.2当室外温度低于5C时,将釆取冬季防护措施,当达到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管道连接、试压等操作活动。7. 6.3埋地

6、的垂直U形管垂直段中间部位禁止采用接头;U形弯管 接头采用定型的成品管件(深井连接器),不得釆用直管煨制方法制作 弯头。竖直地埋管与深井连接器釆用热熔连接。7. 6.4根据不同的管径及壁厚,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热熔器。熔接前,必须彻底清理管道里面,保证管道内无杂物;管接头内外表面必 须擦拭,保持干燥、无污染。7. 6.5管接头加热时间必须严格按厂家提供的参数控制,确保熔接质量。未熔透或过熔的接头必须清除后重新熔接,清除长度不小于6 倍管径。7. 6.6下道工序开始前,及时对管口釆取可靠、牢固的方式密封。7.7试压及冲洗7. 7.1当工作压力小于等于1. 0 MPa时,应为工作压力的1. 5 倍,且

7、不应小于0. 6MPa;当工作压力大于1. OMPa时,应为工作压力 加0.5MPa;7. 7. 2竖直地埋管换热器插人钻孔前,应做第一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 7mpa)稳压至少15min,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象;将其密封后,插人钻孔,在保压(0.6mpa) 1小时,由专人记录试压情况。7. 7. 3 水平回填前应进行第二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 (0. 5mpa),稳压至少30min ,稳压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且无泄漏现 象,由专人记录试压情况。6. 7. 4 水平环路与分集水器连接完成后,应进行第三次水压试 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2h,且无泄漏现象;由专人记录

8、试压情 况。7. 7.5 地埋管换热系统全部安装完毕,且冲洗、排气及回填 完成后,应进行第四次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稳压至少12h,稳压 后压力降不应大于3%;由专人记录试压情况。7. 7.6管道试压合格后对管道进行冲洗。冲洗水应清洁,冲洗水的进出水浑浊度一致时结束。7.7.7 管道分段试压合格后应对整条管道进行冲洗。8、泥浆池制作泥浆池四周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转井孔与泥浆池之间设引导沟,泥浆循环使用。严禁泥浆渗漏现象发生。8、 质量控制要求8. 1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颁发的与本工程有关的法规、规程、规范、标准、规定及其合同、设计单位和制造厂技术文件的施工、质量 要求。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执行

9、的标准和规范(但不限于此):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设工程质量验收统一规范GB50300-2001;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O1-51-2003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6-9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8. 2熔融对接过程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解决办法: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解决办法焊道窄且高熔融对接压力高、加热时间长、加 热温度高降低熔融对接压力,缩短加热时间、降低加热板温度焊道太低熔融对接压力太低、加热时间短、加热温度低提高熔融对接压力及加热板温

10、度、延长加热时间焊道两边不一样高 被焊的两管材的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不同 两管材的材质不一样,熔融温度 不同,使两管材端面的熔融程度不一样 两管材对中不好,发生偏移,使两管材熔融对接前就有误差使加热板两边的温度相同 选用同一批或同一牌号的材料 使设备的两个夹具的中心线 重合,切削后要使管材对中焊道中间有深沟熔融对接时熔料温度太低,切换时间太长检查加热板的温度,提高操作速 度,尽量减少切换时间。接口严重错位熔融对接前两管材对中不好,错位严重严格控制两管材的偏移量,管材 加热和对接前一定要进行对中检査。局部不卷 边或外卷 内不卷或 内卷外不卷铳刀片松动,造成管端铳削不平 整,两管对齐后局部缝隙过大加

11、压加热的时间不够加热板表面不平整,造成管材局 部没有加热 调整设备处于完好状态,管材切削后局部缝隙应达到要求 适当延长加压加热的时间,宜到最小的卷边高度达到要求调整加热板至平整使加热均 匀假焊 熔融对接压力过大,将两管材之间的熔融料挤走 加热温度高或加热时间长,造成熔融料过热分解降低熔融对接压力降低加热温度、减小加热时间9、材料要求和设备机具9. 1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和现场施工机械设备条件,拟投入如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仪器具表序号ft号格 型规数量H额定功 率 (kW)书 立口机 井 钻S国 中04200IX2填回备 用设专2国LUHE填E

12、3机 割 切H3国HMF管 割材一切F站机403 J3G4A-国EO201割 切 材5E pH50国LUHnF管赠材6E2国LUHnFm71帧10FHnF连W接m泵 水 潜m国 中5002m泵 压 试m国 中O201ss国 中700211二级配电箱JSP4中国2012良好安装12二级配电箱JSP-K130中国2012XXX良好安装13空压机1中国2011良好排水14水准仪DS322中国2011良好测平15游标尺32011良好测径9.2 PE管表面清洁、无损伤,管壁厚度偏差-03mm至+0 5mm应具有合格证及产品质量保证书11、劳动组织劳动组织可根据工程规模、进度要求及工程的技术复杂程度确定,

13、按工艺流程主要有转孔、沉管和打压。12、安全及环保措施须编制明确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 生产职责。12. 1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组织施工,做到安全文明施工。12. 2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和了解安全操作规定,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严禁违章作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不得违反使用规定。12.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严格要求使用五芯电缆 配电,系统釆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 箱”制度,配电箱进出线设在配电箱下端并有接地保护。12. 4施工现场材料应堆放整齐,盛料严禁随意丢弃,做到工完料清。易燃品应隔离堆放,确保施工安全。12.4对进场的所有施工人员进行有关文明施工、场纪场规等教育。12. 5建立标准化施工现场。遵循“文明施工、安全有序、整洁卫生、影响生产、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原则。13. 113社会效益分析利用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13. 2 高效节能,制热系数高达3. 5-4. 5而锅炉仅为0. 7-0. 9;制冷时比普通锅炉省70%以上能源和40 %运行费13. 3 地源热泵埋于地下,保持建筑物外观完美。13. 4 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