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高三地理复习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单选题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 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下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 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 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的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 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原因是 A 黄河径流量大 B 黄河输沙量大 C .地壳上升运动 D .沿海海平面上升 2 .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
2、两岸向外侧递增 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 .B . C .D . 3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 .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 B .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 D 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 青海湖鸟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国际重要湿地手册,同时加入了水禽栖 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左下图为青海潮流域和鸟岛位置示意图,右下图为青海湖水 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
3、态功能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发展旅游促进经济 C .提供清洁饮用水D .增加农副产品产量 5 在获取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为准确划定水禽保护范围;应借助的主要地 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 RS B . GIS C. GDP D . GPS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 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 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 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阅读上述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6 .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
4、原因是() 围湖造田 上游水土流失严重 蒸发和下渗引水灌溉 A .B .C.D . 7.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 .水土流失加剧D .水资源减少 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最南端,是非洲第三大淡水湖,四周有众多河流注入。马 拉维湖湖水的透明度因温度和降水的影响,随季节的变化较为剧烈,12月份透明度不 足1米。马拉维湖湖中生物种类十分丰富,仅慈鲷鱼就有850多种。慈鲷鱼都生活在湖 底,且只有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才有分布。读“马拉维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A I ( 8 马拉维湖的形成原因是 A 地壳断裂下陷B 河
5、流改道C.褶皱凹陷D 冰川作用 9 马拉维湖12月份透明度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风力弱,湖水流动性差B 降水量丰富,入湖水量大 C.气温高,蒸发旺盛D 太阳高度角小 10 慈鲷鱼只分布于沿湖岸线的狭窄区域,主要是由于 A 河流入湖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B.底层湖水上涌,饵料丰富 C 湖岸沿线水质好D湖岸沿线水域较浅,阳光和氧气充足 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1999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图示意 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题。 11. 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
6、积B 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D 黄河来水量减 少 12 .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增加城市空气湿度美化城市环境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 A .B .C.D .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下列各 题。 13 .若在该水库旁建一度假村,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f度假村度假村不度假村度假村 曲、律水库曲J百水库陽、暫水库曲孙库 D . A .B .C. 14 .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 .风力减小 B.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 .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某研究
7、机构利用水池(4米X2米XI米)、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 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防风固沙净化水质涵养水源塑造地貌 A . B . C. D . 16 .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 .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C.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B .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 F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变化示 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 .甲和丙B .乙和丁C.甲和丁D .乙和丙 ,正确
8、的是() 18 .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 A .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 .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快 C. 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 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人工生态浮岛是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建设的生态工程。气候及水域条件影响了浮岛的成本 和效益。读下图“人工浮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水物 鼻的 19 .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 遮蔽阳光,抑制水体温度剧烈变化 长 C.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20 以下水域中最适宜建设人工生态浮岛的是 A .北美五大湖B .亚马孙河 B. 根系吸收水中营养物质,抑制藻类生 D 提高水域景观的观赏性 C
9、. 太湖D 里海 二、综合题 2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尼罗河泛滥的规律,并找到与之相适应 的农业耕作方式,他们不断通过筑坝、修渠引尼罗河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光辉灿 烂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 1800年,古埃及人修建优素福运河,从艾斯尤特引尼罗河水 进入法尤姆洼地,最后流入加隆湖。下图示意尼罗河各地(局部)及其周边地区地理事 物分布。 嗨叮W屈貳逞*、加逆I.解车 (1) 简析古埃及农业文明发源于尼罗河各地的自然原因。 (2) 古埃及一年分为二季,分别是夏矛(3月6月)、阿赫特(7月10月)和佩雷特 (11月一次年2月)。指出古埃及人在尼罗河
10、谷地播种粮食作物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3) 说明法尤姆洼地的地势特点对该处绿洲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4) 简析古埃及人利用帆船在尼罗河开展南北双向航运中所运用的地理智慧。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圭亚那高原位于南美大陆北部,是南美洲第二大高原,海拔范围为300 1 500 m,西部和南部较高,向东、北方向缓倾。高原降水量丰富,无旱季,大多为热 带雨林。 材料二下图分别是圭亚那高原区域图和乙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000 那 髙 原 养洽敦、 沼沖 更虾等深线/in 降水量/mm 600 400 200 26 25 24 月份 1 6 12 乙地气候资料 口 口口 (1)描述甲地
11、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分析乙地区旱季形成的原因。 (3)分析丙地区沼泽广布的原因。 2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尼斯潟湖(甲图)是被沙坝分割而与地中海相分离的浅水水域,湖中分布着众多 由河流与潮流冲积成的小岛。5世纪,意大利人将采自北部山区的木材做成成千上万的 木桩打入水中(乙图),在潟湖中的118个小岛上建成“水城”威尼斯。19世纪以前, 威尼斯经济以渔、盐和海运贸易为主。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为解决潟湖变化带 来的不利影响,将很多汇入该海湖的河流改道外流。丙图示意威尼斯年降水量(柱状) 分布图。 大 4SdN- 剁,地申海 湖 刖 屮 (1) 简析历史上威尼斯筑城采用木桩
12、地基的原因。 (2) 分析威尼斯采用木桩地基筑城对潟湖水深的影响。 (3) 说明1417世纪初意大利当局将汇入潟湖的河流改道外流的原因。 (4) 推测河流改道外流对潟湖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参考答案 1B2C3B4A5 B6A7B8A9B10D11C12B13D14B15.B16.C 17 B18D19B20C 21(1)埃及尼罗河谷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尼罗河流经谷地,便于引河水灌溉; 谷地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尼罗河成为重要的天然航运通道,交通便利。 (2)佩雷特尼罗河上游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7 月-10 月,降水多,尼罗河下游洪水泛 滥,阿赫特(7月10月)无法从事
13、农业生产活动;佩雷特(11月次年2月)洪水消退后, 肥沃的土壤出露,利于农耕。 ( 3)法尤姆洼地势总体较低,且低于尼罗河谷地,便于通过灌渠(优素福运河)引水自流 进入法尤姆洼地, 渠水可以自流带来一定的泥沙, 保持绿洲土壤肥力。 法尤姆洼地内部东南 高西北低(东高西低) ,所引入的水通过放射状灌渠自流灌溉法尤姆绿洲全境,并依地势排 灌结合,控制土地次生盐渍化。 ( 4 )埃及境内的尼罗河谷地地形总体较平缓,往南航行时,扬起风帆,借助东北信风逆流 而上;往北航行时, (降下风帆)顺流而下,省时省力。 22(1) 地势高 (海拔高 ) ,相对高度大,坡度大;以山地为主。 (2)秋分后, 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半球, 气压带与风带也随之南移; 乙地受到东北信风 (越过赤 道形成西北风 ) 的控制,空气中水汽含量小;乙地位于河口,地势低平,对信风(西北风 )的 抬升作用小,降水少。 (3)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 23( 1 )众多河流携带泥沙入湖,澙湖淤积层松软、深厚(木材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