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峪乡耕地资源浪费的成因及治理_第1页
大峪乡耕地资源浪费的成因及治理_第2页
大峪乡耕地资源浪费的成因及治理_第3页
大峪乡耕地资源浪费的成因及治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峪乡耕地资源浪费的成因及治理 2002 年汝州市大峪乡耕地浪费 10 亩。 2005年汝州 市大峪乡耕地浪费 15 亩。 2008 年汝州市大峪乡耕地浪费 20 亩。 近几年来 ,大峪乡的耕地资源浪费现象日益严重 , 是什么原 因造成了家乡的耕地资源不断浪费呢 ?经过调查并认真分析了大 峪乡的气候、地形特征、耕地类型、经济发展状况及群众的思想 意识后 , 了解到家乡耕地资源浪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山洪冲毁 ,耕地损失严重。大峪乡是山区乡 , 山地面积广大 , 但森林稀少 , 岭多沟多。其耕地主要是河滩地 (山沟的河流两岸 )、 堰平地(山沟里闸堰淤地 )、山坡地 (山坡上的梯田 ) 。

2、气候属于温 带季风气候 ,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 大量降水汇集地表后 , 冲向山 沟 , 容易形成山洪。 加之群众常常无计划地在河道里植树 , 一定程 度上堵塞了河道 ,更容易冲毁耕地。据调查,仅1998年一次山洪 , 大峪乡就冲毁耕地 50 多亩。 陔子无人垒 ,耕地丢失严重。 虽说山洪容易冲毁耕地 ,造成耕 地损失,但更重要的原因是 ,山洪冲毁耕地的陔子后 ,无人垒 ,造 成耕地丢失。群众不愿意垒陔子 , 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耕地是家 庭责任制 , 有时冲毁的陔子工程比较大 , 且涉及多个家庭 ,单靠一 个家庭很难完成 ,而家庭之间往往又不愿合作。 另一方面 ,群众思 想觉悟低,只顾眼前,

3、不管长远。以十岭村为例 ,1998 年山洪冲塌 的陔子,12 年了,至今无人垒 ,10 多亩的河滩地已丢失殆尽。 这种 现象在刘河、赵楼等村也是随处可见。 人为占用耕地严重。 主要表现在宅基地占地、 道路和工矿企 业占地。近几年来 ,农民考虑到道路方便和建房的节约 , 宅基地多 占用耕地。以寨弯村为例 ,20 年来,仅宅基地就占用耕地 20 多亩。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 , 道路、工矿企业等占地也较为严重。 2004 年 , 大峪乡修建候饭线占用耕地近 20 亩, 昆大水泥厂占地近 20 亩。 耕地荒废现象严重。近几年来 , 大峪乡的青壮村民多外出打 工,留在家里的是妇女儿童和老年人 , 由于

4、体力有限 ,对于偏远的 山坡地无力耕种 , 多选择了放弃 , 造成耕地荒废。 即便在家的青壮 村民也多在附近的煤矿上班 , 大多重工轻农 , 只种好地不种赖地 , 对于收成低的山坡地多选择放弃。仅田窑一个村 , 近年来荒废的 耕地就近 10 亩。 耕地效益普遍降低。近几年来 , 由于社会经济形式的好转 , 大峪乡打工族的增加 , 村民们重工轻农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强。他 们认为 , 干一个月挣的钱就可买一年的口粮 ,在地里出力不划算。 因此,种地以后不管理 ,望天收,造成耕地产量普遍降低 , 这在某 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耕地资源的浪费。 以上是对大峪乡耕地资源浪费现象调查后 , 分析出的几点原 因。

5、要根治这种现象 ,就必须控制山洪 , 并提高村民保护耕地的意 识。经小组讨论、研究 , 提出以下建议。 植树造林,疏通河道 ,控制山洪。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村民在 山坡上植树造林 ,阻挡雨水的汇集。 如可以承包荒山 ,谁植树谁收 益,并要求村民在河道里种树要有计划 ,只种两边 ,不种中间。还 应带领村民加固河道的陔子 , 加强耕地抵抗洪水的能力。 建立互助组 , 提高大工程建设能力。在群众中建立劳动互助 组,一家有难,八方支援 ,提高垒大陔子的能力。对于确实较大的 工程,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经济补偿 , 以调动村民的积极性 ,提高村 民的抗灾能力。 加强耕地重要性宣传 , 提高村民保护耕地意识。依据

6、当地及 我国的人口及耕地资源状况 , 充分利用电视、广告、漫画、标语 等多种形式 , 对村民进行耕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 让他们确实认 识到保护耕地光荣 , 损失耕地可耻 , 保护耕地就是为了保护自己 , 保护子孙后代 ,从而人人行动起来 ,保住今天地 , 留于子孙耕。 改革农村宅基地政策 , 严控不规范占地。国家对于农村宅基 地的面积及占地应严格控制 , 考虑减小面积并尽可能不占耕地。 可以像城市一样 , 在农村实施单元楼。对道路、工矿占地更应严 格控制,能不占的坚决不占 , 废弃的矿山一定责令矿主复耕。 改革土地制度 , 激活农民积极性。随着农村打工族的日益增 加及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 , 一家一户已不适宜经济的发展 , 不适 宜大型农业机械的运用 , 不利于耕地效益的提高。国家应改革土 地制度 , 进一步激活农民积极性。 例如,可以给农民留下足够的口 粮地,多余的土地集中起来 ,承包给有能力的村民耕种 , 这样,即 解放了农民耕地的束缚 , 又使有能力的农民得到充分的发挥。从 而 , 有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使用 , 也可以使耕地的效益得到最大 提高。 人类与耕地应该是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俗话说 , 国以 民为本 , 民以食为天 , 食以地为源。可见 , 耕地乃农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