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预习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超声与次声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预习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超声与次声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预习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超声与次声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预习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超声与次声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预习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超声与次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 步 教 学 法 学 案2019 暑假八年级物理预科学案-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超声与次声专业, 才能做得更好!资深物理老师赵平业要点索引:1、知道声音的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的振动而发出声音。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3、了解声音在常见介质中的传播速度。4、了解乐音的三要素,并会根据三要素解题。5、了解超声与次声,知道超声与次声的简单运用。同学们,声学知识也是各类考卷中的常考内容,虽说分值不高,但我们也必须重视,因为要想考到高分,就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问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点,让你对声学的初步知识有所了解吧。一、基础点睛:1、声音的产生:一切能够发声的物体都是

2、来源于振动。例如: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喇叭发声时纸盆在振动;闪电爆发时,引起空气在振动等。2、声音的传播:声音具有能量,它只能在介质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有: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其实大气层以外的天体爆炸伴随着巨大的声响,但我们地球人是听不见的。3、声速: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就是在同一种介质中当温度变化时,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声音在 15c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m/s,在液体中要快的多,在固体(钢0铁)中会更快,这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4、乐音的三要素:声音的三要素指的是乐音的三要素,是乐音的音调、音色、响 度。音调-泛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

3、振动频率决定,例如歌唱演员韩红,唱青藏高原的结尾时,那个音调特高,声带的振动频率极大。响度-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比如开会时发言的人讲话声音小了,利用扩音机接着大喇叭放大,此时放大的就是响度,不是音调。音色-指的是声音品质的好坏,譬如歌星林俊杰唱歌就好听,而我本人和他唱同一首歌时就没人听,这就是发声的品质的问题,即音色。5、噪音与乐音(1)乐音-乐音让人听得悦耳,让人心情舒畅,听乐音是一种享受。比如:小桥流水、清晨小鸟在树林中鸣叫、乐器的发声、人在轻声歌唱等。(2)噪音-噪音是指发音没有韵律、响度又大,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声音,比如机器轰鸣,闹市上的人群发出的嘈杂声音,动物(驴、狗)的鸣叫等,都

4、是噪音;乐器操作不当,也同样可以发出噪音。6、次声与超声:根据发声体振动频率的不同,人类耳朵只能听见20-20000赫兹的声音,可以划分为次声与超声;即低于 20赫兹为次声,如地震、海啸时发出的声音;高出 20000 赫兹的声音为超声,探测工具声呐发出的就是超声,蝙蝴在夜间飞行时人听不到,它发出的就是超声。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例如核爆炸的冲击波具有强大的能量,可以把楼房振塌。7、超声的应用:超声波在实际当中运用很广泛,比如对人体超声显影探测,超声碎石、超声洁牙等,都是利用超声波给我们带来的方便。超声波可以用来探测,比如用于海底探测的声呐,就是利用超声波。二、夯实小练同学们,上面我们梳理了本讲的知

5、识点,在各类考试中基础性的考查还是占有很大的成分,每位同学必须重视,下面我们来上几题,让你练练手,夯实我们的基础吧。 1、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声音在液体中传播m/s,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中的速度速度比在气体中的速度。答案:不同;340;快;快2、有很多成语、俗语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对描述声现象的成语、俗语解释错误的是()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答案;b;解析:“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

6、过固体进行传播,a选项说法正确;“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b选项说法错误;因每个人的音色都不同,所以我们才可“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c选项说法正确;“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声音的响度跟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d选项说法正确。3、医生在利用“b 超”给病人检查身体时,人们看到了电脑展示的一些图像却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超声波的响度太小c.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频率答案:选 d 项。“b 超”利用的是超声,超声的频率大于 20000hz,大于人耳所能接受的频率。4、甲、

7、乙两个同学分别站在一根很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两端,如果甲用小铁锤敲一下水管,站在另一端的乙同学将会听到多次敲击声,则听到的敲击声次数为()a1次b2次c3次d4次 答案:c;解析: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相同的距离所用的时间也就不同,水管、水、空气共有三种介质,因为自来水管较长,声音先后经过水管、水和空气传来,所以能听到三次声音。请注意!问题情境中听到三次声的前提是水管足够长,如果太短,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 0.1s,人耳是分辨不出两声的,就可能只听到一次声音。三、经典呈现:为了让同学们对本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一步了解,我们收集了近两年各类考试出现的经典题目,主要是考卷中的压

8、轴题,展示给你们,开拓你们的视野,训练你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以便日后轻松应对考试喽。1、一般来说老虎和小鸟的叫声都不同,其中的叫声音调高,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而的叫声响度大,说明了它的声带振动的也不同。比较大;另外,老虎和小鸟的叫声的答案:小鸟;频率;老虎;振幅;音色解析:小鸟的鸣叫声比较尖、细、脆,是由于小鸟的声带振动频率快,音调高;老虎的叫声比较雄厚、低沉,声响比较大,是由于老虎的声带振动的振幅大,声音的响度大;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2、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工人师傅用螺丝刀探听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的做法,该现象说明_可以传声;通过听到的声音可以判断电动机内部运转是否正常,这是利

9、用声音可以传递_。答案:振动;固体;信息;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从电动机通过螺丝刀传入人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通过声音的特征来判断电动机运转的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有一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 0.6s 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3)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

10、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解析:(1)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的,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沉船、鱼群,测海底深度等;(2)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 0.6s 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t= 1 2 0.6s=0.3s,暗礁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故暗礁到船的距离是 459m;(3)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4、声音具有能量,单位用分贝(db)来表示,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 )a

11、.0db说明物体不振动b.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弱声d.0db说明频率低于 20000hzc.0db说明频率低于 20hz答案:b;解析:分贝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的单位,与响度有关,与音调无关。0db是人们听觉的下限,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所以正确选项是 b。四:思维拓展:上面我们点出了经典的题型,为了让广大同学检测自己对本次所讲的知识点理解情况,下面列出了几题,让同学们自己去做,拓展我们的思维,看看自己是否能够把握经典的题型,这对完成考卷中的压轴题大有好处呢。1、下列有关噪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b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c在中考期间考

12、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答案:c;解析: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和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所以 a、b选项的说法都正确,不符合题意;在中考期间考场附近机动车禁鸣喇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在校园内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总结: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减弱噪声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在接收处)减弱。2、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 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

13、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有一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 0.6s被探测仪器接收(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3)探测船在海上航行时,轮船上的一位气象学家将一只氢气球凑近耳朵听了听,马上向大家发出紧急报告:“海上风暴即将来临”就在当天夜里,海上发生了强烈的风暴,一只氢气球怎么能预报海上的风暴呢?试分析气象学家判断风暴的物理学依据是什么?解析:(1)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的特点制成的,用声呐可以探测海底沉船、鱼群,测海底深度等;(2)因为发出信号遇到暗礁 0.6s 后接收到返回的波,所以超声

14、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t= 1 2 0.6s=0.3s,暗礁到船的距离:s=vt=1530m/s0.3s=459m, 故暗礁到船的距离是 459m;(3)风暴来临前一般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引起气球内空气振动,人耳能听到球内气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从而推测出风暴是否来临。3、在音乐中,中音 c调“1(do)”的频率是 262hz,d调“1(do)”的频率是 294hz,由此可知 d调“1”比 c调“1”的_高(选填乐音的三要素)。答案:音调。因为发声体的振动频率高低决定了音调。4、有一山峡宽 1200m,两旁都是竖直的陡壁,有一人在山峡内开了一枪,听到第一、第二两次回声间隔 5s,则人到两

15、壁的距离分别是(声速 v=340m/s )()a700m,500m b860m,340m c1000m,200m d1025m,175m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是否知道听到回声实际上声波跑了个来回,可以画图列式:设:开枪处距离一端为 x米 由此可知:2(1200-x)/340-2x/340=5解得:x=175,开枪者距离另一边 1025,故选 d五、考点梳理本次讲座的内容在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还是较高的,但所占的分值不是很高,以填空与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较为多见,分值在 3 分左右;那么,命题人会出什么样的题目来考查我们呢?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涉及到本讲的考点吧。考点一:弦乐器的音调与琴弦的长

16、短、粗细、松紧有关;管乐器的音调与空气柱的长短有关,改变空气柱的长短,音调就会改变例: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孔的位置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_。答案:音调。考点二:乐音的振动波形有规律,噪音的振动波形没有规律。 例: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是乐音的波形,图答案:甲图,因为乙图的波形无规律可循,因此选甲。考点三:考查我们对声波遇到障碍物时来回反射的理解,涉及到计算。例: 一个人站在平行的两峡谷之间,当他击掌时,分别在 0.3 s和 0.7 s后听到回声。若声

17、音当时 1s内传播 330 m,则两峡谷之间的宽度为()a165m b198m c221m d330m点拨:确定声音在两峡谷之间传播的时间,知道回声的传播距离是峡谷间距的 2答案:a; 解析:声音在峡谷间的传播如下图所示:倍。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左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t = 0.3s1声音从人的位置传播到右边的山峡,反射后回到人耳处的时间:t = 0.7s2所用总时间:t = t + t = 0.3s + 0.7s =1s12因为听到的是回声所以声音走过的距离是两峡谷间距的 2倍所以:2s = vt330m / s1s两峡谷间的距离是: vts = =165m22考点四:考查我们

18、对超声、次声及人耳听觉范围的理解。例:如果我们看见物体振动,却听不到声音,下列分析不可能的是 a物体振幅太小 b物体振动太快 c物体离人太远 d空气不能传声 答案:b、分析:根据人耳朵的听觉范围,物体振动低于 20 赫兹或高于 20000 赫兹都听不见。六、真题检验亲爱的同学们,上面我们对本讲的考点进行了梳理,本讲的知识点在各类考卷中出现的几率还是非常大的,虽说有时所占的分值不高,但我们为了考到高分,就不能放过每一个小的考点哟,下面来看看近两年的考卷中对本讲的知识点是怎么考的吧,请你动笔做一下,对自己进行一次检验喽!1、(2017 中考)如果回声到某人耳比原声晚0.15s 以上,此人耳朵能把回

19、声与原声区别开在空气中要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障碍物与发声人之间的距离至少应为_m(设定气温为 15 摄氏度)答案:s=(340m/s*1.5s)/2,因为听到回声是一去一回。 (90 米)2、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但没有与之接触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可以看到乒乓球会或“不是”)获得了能量,同时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分析判断左边音叉。右边被敲击的音叉作为声源,当它的振动能量在 中向外传播时,造成周围介质运动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引发了左边一个音叉的共振,使该音叉能够最,乒乓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它(选填“是”在大限度地吸收声源所传播的能量,并引起乒乓球的振动说明声音或“不能够”)

20、传递能量。(选填“能够”答案:弹开;是;振动;空气;能够。 解析: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发 声,且悬挂在线上的紧靠在左边音叉的乒乓球会弹开,这是因为乒乓球获得了能量。通过乒乓球的运动,我们可以判断左边音叉在振动。由图可知,当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发生了共振,而我们并没有直接敲响左边的音叉,证明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给左边的音叉的,所以空气是能传递声音的。敲响音叉引起乒乓球的振动充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3、(2018中考 多选)下面关于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只要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b超过 50db 以上的声音才是噪声c物体发出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属于噪声d悦耳的轻音乐不会成为噪声答案:bd;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噪声是指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噪声并不是按照强弱等级分贝来划分的,所以 b 选项符合题意;从环保的角度悦耳的轻音乐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成为噪声,所以 d选项符合题意。4、(2018中考二模)如图所示,香香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答案:振动、音调七、易错点拨:同学们,声音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每次考试考到的频率也不低;答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