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Word版_第1页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Word版_第2页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Word版_第3页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Word版_第4页
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章受扭构件习题及答案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一、填空题1、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承载力7;(=0.7/wf介于和分析结果之间。叱是假设导出的。2、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随着扭矩的增大,先在截面最薄弱的部位出现斜裂缝,然后形成大体连续的o3、由于配筋量不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将发生破坏、破坏、破坏和破坏。4、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剪力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扭矩的增加将使构件的抗剪承载力o5、为了防止受扭构件发生超筋破坏,规范规定的验算条件是o6、抗扭纵向钢筋应沿布置,其间距o7、T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弯矩由承受,剪力由承受,扭矩由承受。8、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箍筋的最小配筋率,抗弯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Q

2、二,抗扭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几=o9、混凝土受扭构件的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了应在范围内。10、为了保证箍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充分发挥抗拉作用,必须将箍筋做成形状,且箍筋的两个端头应o二、判断题1、构件中的抗扭纵筋应尽可能地沿截面周边布置。2、在受扭构件中配置的纵向钢筋和箍筋可以有效地延缓构件的开裂,从而 大大提高开裂扭矩值。3、受扭构件的裂缝在总体上成螺旋形,但不是连贯的。4、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时,核芯部分的混凝土起主要抗扭作用。5、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可表达为7;=0.7/wf,该公式是在塑性 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起來的。6、受扭构件中抗扭钢筋有纵向钢筋和横向箍筋,它们在配筋方面可

3、以互相 弥补,即一方配置少时,可由另一方多配置一些钢筋以承担少配筋一方所承担的 扭矩。7、受扭构件设计时,为了使纵筋和箍筋都能较好地发挥作用,纵向钢筋与 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值:应满足以下条件:0.6V/V1.7。8、在混凝土纯扭构件中,混凝土的抗扭承载力和箍筋与纵筋是完全独立的 变量。9、矩形截面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TV0.35/叱+1.2薔厶詳A只考虑混凝土和箍筋提供的抗扭承载力。10、在纯扭构件中,当7;. 0.175/,时,可忽略扭矩的影响,仅按普通受弯 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进行箍筋计算。11、在弯、剪、扭构件中,当VeQ35ftbh0时,可忽略剪力的影响,按纯扭

4、 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公式计算箍筋用量。12、剪扭构件中按抗扭计算分别确定所需的箍筋数量后代数相加,便得到剪 扭构件的箍筋需要量。13、受扭构件上的裂缝,在总体成螺旋形,但不是连续贯通的,而是断断 续续的。14、受扭构件强度计算中的荷就是变角空间桁架模型中混凝土斜压杆与构 件纵轴线交角a的余切,即& = cfga。15、在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中,不作抗扭强度计算的判别式是Te0.7f,w,o16、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I形截面钢筋混凝土弯 剪扭构件中,当T 0.35时,可忽略扭矩,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 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7、在弯剪扭构件中,当V035f,bho时

5、,可仅按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 载力和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分别计算。18、弯剪扭构件中,当剪力和扭矩均不能忽略时,纵向钢筋应按受弯构件的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和剪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分别按所需的钢筋截面面积进行配 置,箍筋应按剪扭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和受扭承载力分别按所需的箍筋截面面积进 行配置。19、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中,弯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20、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中,剪力的存在对抗扭承载力没有影响。21、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中,扭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没有影响。22、钢筋混凝土弯扭构件中,弯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没有影响。三、选择题V T1、对于弯剪扭构件,()A、当第

6、+丄0.25时,应加大截面;B、当叽 wtVO.7/b/7o,可不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按最小配箍率确定受剪箍筋;C、当时,可不进行受扭承载力计算,按最小配箍率确定受扭箍筋;D、当V T二+丄0.7/时,可忽略剪力和扭矩影响,仅按受弯承载力配筋。bh。wt2、设计钢筋混凝土受扭构件时,其受扭纵筋与受扭箍筋强度比:应()A、 0.5; B、2.0; C、不受限制;D、在0.61.7之间。3、受扭构件的配筋方式可为()。A、仅配置抗扭箍筋;B、配置抗扭箍筋 和抗扭纵筋;C、仅配置抗扭纵筋;D、仅配置与裂缝方向垂直的45方向的螺 旋状钢筋。4、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在0.61.7之间时,()。A、

7、均布纵 筋、部分箍筋屈服;B、均布纵筋、箍筋均屈服;C、仅箍筋屈服;D、不对称纵 筋、箍筋均屈服。5、剪扭构件计算0,=1.0时,()。A、混凝土承载力不变;B、混凝土受 剪承载力不变;C、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为纯扭时的一半;D、混凝土受剪承载力为 纯剪时的一半。6、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弯剪扭构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扭矩 的存在对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没有影响;B、剪力的存在对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没有 影响;C、弯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没有影响;D、扭矩的存在对构件的抗 剪承载力有影响。7、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中()。A、混凝土部分相关,钢筋不相关; B、混凝土和钢筋均相关;C、混凝土和钢筋

8、均不相关;D、混凝土不相关,钢筋 相关。8、T形和I字形截面剪扭构件可分为矩形块计算,此时()。A、由各矩 形块分担剪力;B、剪力全由腹板承担;C、剪力、扭矩全由腹板承担;D、扭矩 全由腹板承担。9、在弯矩、剪力和扭矩共同作用下的矩形、T形和I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当符合()条件时,可不考虑扭矩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A、V T+ 0.7/; B、V Q.35f,bh0; C、T 0.175w,/ bh。叱10、截面塑性抵抗矩叱是( )o A、根据弹性理论导出的;B、假定截面 上各点剪应力等于/导出的;C、在弹性理论基础上考虑了塑性影响;D、经验公 式。11、矩形截面抗扭纵筋布置首先是考虑角隅

9、处,然后考虑( )。A、截面 长边中点;B、截面短边中点;C、截面中心点;D、无法确定。12、素混凝土构件的实际抗扭承载力应()。A、按弹性分析方法确定;B、 按塑性分析方法确定;C、大于按塑性分析方法确定的而小于按弹性分析方法确 定的;D、大于按弹性分析方法确定的而小于按塑性分析方法确定的。13、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中,()的叙述不正确。A、不考虑弯矩、剪 力、扭矩的相关性,构件在弯矩的作用下按受弯构件有关方法计算;B、剪力由 腹板、受拉翼缘和受压翼缘共同承受;C、扭矩由腹板、受拉翼缘和受压翼缘共 同承受;D、构件配筋过多发生完全超筋性质的脆性破坏,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混V T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

10、+ 0.25Q的要求。bhQ Q.Swt14、受扭构件中的抗扭纵筋()的说法不正确。A、应尽可能均匀地沿截面 周边对称布置;B、在截面的四角可以设抗扭纵筋也可以不设抗扭纵筋;C、在截 面的四角必须设抗扭纵筋;D、抗扭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也不应大于截面 短边尺寸。15、对受扭构件中的箍筋,正确的叙述是()o A、箍筋可以是开口的,也 可以是封闭的;B、箍筋必须封闭且焊接连接,不得搭接;C、箍筋必须封闭,但 箍筋的端部应做成135的弯钩,弯钩末端的直线长度不应小于5和50mm; D、 箍筋必须釆用螺旋箍筋。四、简答题1、什么是抗扭计算的变角空间桁架理论?2、素混凝土纯扭构件截面承载力如何计

11、算?3、弯扭构件什么情况下按构造配置受扭钢筋?4、釆用什么钢筋抵抗扭矩?5、为使抗扭纵筋与箍筋相互匹配,有效地发挥抗扭作用,对两者配筋强度 比:应满足什么条件?6、抗扭纵筋配筋率与抗弯纵筋配筋率计算有何区别?7、受扭构件对截面有哪些限制条件?8、受扭构件中抗扭纵筋有哪些要求?五、计算题1、己知剪扭构件截面尺寸b=300mm, h=500mm,混凝土釆用C25级,纵筋釆 用HRB335级筋,箍筋釆用HPB235级钢筋,扭矩设计值T=20kN. mo求所需配置 的箍筋和纵筋。图例6-1-1302、己知框架梁如图所示,截面尺寸b=400mm, h=500mm,净跨6m,跨中有一短 挑梁,挑梁上作用有

12、距梁轴线500mm的集中荷载设计值P=200kN,梁上均布荷载(包括自重)设计值q=10kN/mo釆用C30级混凝土,纵筋釆用HRB400级,箍筋 釆用HRB335级。试计算梁的配筋。-180-180M 图(kN.m)7Uj50乡1MI二T 图(kN.m)130JI帥耐50咂Hlff+ 165图例6-2第五章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答案一、填空题1、答:弹性理论;塑性理论;混凝土为理想的塑性材料。2、答:长边中 点;空间扭曲破坏面。3、答:少筋破坏;适筋破坏;部分超筋破坏;安全超V T筋破坏。4、答:减小;减小5、答:- + -!答:翼缘和腹板;腹板;翼缘和腹板。8、0.02a 厶0.08(20

13、厂 1)厶答: 几;0.0015;人。9、答:0.61.7 10、答:封闭;相互搭接且搭接长度不小于30d(d为箍筋直径)-二、判断题1、(V) 2、(X)3、(V) 4、( X) 5、(V) 6、(X)7、(V) 8、(X)9、(X)10、3)11、3)12、(X)13、3)14、(J)15、(X)16、(X)17、(V) 18、(X)19、(V) 20、(X)21、(X)22 (V)三、选择题1、答:A 2、答:D 3、答:B 4、答:B 5、答:D 6、答:B 7、答: A 8、答:B 9、答:C 10、答:B 11、答:A 12 答:D 13、答:B 14、 答:B 15、答:C四、简

14、答题1、答:钢筋混凝土构件受扭时,核芯部分的混凝土所起的抗扭作用很小, 因此可将开裂后的破坏图形比拟为一个空间桁架,纵筋可看成这个空间桁架的弦 杆,箍筋可看成这个空间桁架的竖杆,斜裂缝之间的混凝土条带可看成这个空间 桁架的斜压腹杆,斜裂缝与水平线的倾角&是随着纵向钢筋和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值:而变化,按这种方法的计算称为空间桁架理论。2、答:为了估计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通常借助于弹性分析方 法和塑性分析法。实验表明,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的构件抗扭承载力比实测的抗 扭承载力低,而用塑性分析法计算的抗扭承载力比实测结果略大,可见素混凝土 构件的实际抗扭承载力介于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结果之间,规

15、范采用了对塑 性分析的结果乘以一个小于1的系数(这里系数用0. 7),这样素混凝土纯扭构件 的抗扭承载力可表达为人龙叱。3、答:为了保证弯扭构件在低配筋时混凝土不致发生脆断,规范规定,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受扭、钢筋按构造配置:Vbh。T 0.7/4、答:在混凝土构件中配置适当的抗扭钢筋,当混凝土开裂后,可由钢筋 继续承担压力,这对提高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有很大作用,根据弹性分析结果,扭 矩在构件中引起的主拉应力方向与构件轴线成45。,因此,最合适的配筋方式 是在构件靠近表面处设置呈45。走向的螺旋钢筋,但这种配筋方式便于施工, 且当扭矩改变方向后则完全失去效用。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是釆用由靠近构件表

16、 面设置的横向箍筋和沿构件周边均匀对称布置的纵向钢筋共同组成的抗扭钢筋 骨架,它恰好与构件中抗弯钢筋和抗剪钢筋的配置相协调。5、答:为了使抗扭纵筋与箍筋相互匹配,有效地发挥抗扭作用,应使两者 的强度比最佳配合比为1.2左右。6、答:抗扭纵筋配筋率等于抗扭纵筋人与截面面积(bx/?)的比值。而抗弯 纵筋配筋率等于抗弯纵筋九与截面有效面积(“X九)的比值。7、答:为了避免受扭构件配筋过多发生完全超筋性质的脆性破坏,受扭构V T+) =(3x500-300) =18xl06 mm3 bbT 20xl06,0.77; =0.7x1.27 = 0.889截面可用,按计算配筋。2 计算箍筋取 =1.0,则

17、:选用Q8箍筋Aitl = 50.3mm2T-0.35ftWt20xl06 -0.35x1.27xl8xl061.2x210x1125000.423s =:=118.9mm0.423取 s=110mm验算配箍筋率1验算截面尺寸Wt =_(3-2) =(3x500-300) =18xl06 mm3 bbT 20xl06,0.77; =0.7x1.27 = 0.889截面可用,按计算配筋。0.3% Qg2Aitl _ 2x50.3bs 300x110可以。3 计算纵筋u.vfy 51.0 x 匹 x 空 x 1400 = 448mm110300耐务巖=03% 2 心-85f=-85x=36%故按最

18、小配筋率要求,取俎=如少=0 0036x300x500 = 540吨2,选 尘12二678 mm。截面配筋见图。2、解1内力计算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支座截面弯距:“ Pl qP200x6 ltW10A1XTM =-=-180kN.m8 12 8 12跨中截面弯距:旦圧=叱+竺亠165叽24扭矩:F P.a 200x500 CA1 XTT = 50kN.m2 2支座截面剪力:” P ql 200 10x6 1OA1XT r = + -+= 130kN2 22 2跨中截面剪力: = - = 10QkN22验算截面尺寸材料强度:fc=14. 3N/mm2Nfmm 2,云二 1. 43Nfmm 2, 二3

19、60冈】2,念二300Nfmm2 b=0. 518, a a, max=0. 384取钢筋保护层厚度歹25mm,厶。二350mm,力心二450mmAor= ZfeorAcor = 157500mm2111311 2 , Ucor二2 (Zfcor+力cor)二 1600mm取 a=35mm, A)=460nim忆斗 +尸 平(3 x 500 - 400) = 29.33xl06mm3V T _ 130xl0350xl06 0.7/ = 0.25x14.3 = 3.5750.7x1.43 = 1.001截面可用,按计算配筋3受弯承载力计算支座截面:M180X106a =,/城 14.3x400x

20、46于=0.1455 ph = 0.002x400x500 = 400mm 2跨中截面:Mry =a165X106= 14.3x400x465 0 1334 pbh = 0.002 x 400 x 500 = 400mm24确定剪扭构件计算方法集中荷载在支座截面产生的剪力为lOOkN,占支座截面总剪力100/130二76. 9%75%,需考虑剪跨比。x = 3000/465 = 6.52 3,取入二3r = 130kN0.875 .0 275- X 1.43 X400 X 465 = 58.18kN3 + 1T = 50kN.m 0.35/昭=0.35x1.43x29.33x13 = 14.68kN.m按剪扭共同作用计算5受剪计算1 51 51 +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