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周峻民学习目标1 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2 掌握斜率公式,理解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3 .能根据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一、夯实基础基础梳理1.直线的倾斜角(1) 定义:当直线I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x轴与直线I方向之后所成的角叫做直线I的倾斜角.当直线I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2 )倾斜角的范围为.2 .直线的斜率(1) 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的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斜率常用小写字母 k表示,即k ,倾斜角是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2) 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R X1 , % , P2 X2 , y2 X1 X2的直线的斜率
2、公式为 k .3 .两条直线平行的判定: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I1 , I2,其斜率分别是 k1 , k2,有hW .特别地,当k1 k2 0时,I1、12都垂直于y轴,I1PI2 .当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且不重合时, 它们都垂直于x轴,h与I2的倾斜角都是90,故I1PI2 .4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两条直线I1 , I2都有斜率,其斜率分别是k1 , k2 ,有I1 I2 .注意:(1) tan 90.(2)两条直线中,一条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斜率等于零,则两条直线垂直.这样,两 条直线垂直的判定的条件就可叙述为:I1 I2 k1 k2 1或一条斜率不存在,同时另一条斜率等于零.基础达标1
3、 .若过点P 2, m和Q m, 4的直线的斜率为1,则m的值为()A. 1B. 4C.1或3D. 1 或 42.若 A 3,2,B 9, 4,C x, 0三点共线,则x的值为()A. 1B.1C.0D. 73 .在下列叙述中: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则它的斜率为k tan ; 若直线斜率k 1,则它的倾斜角为135 ; 若A( 1,3)、B ( 1,3),则直线AB的倾斜角为90 ; 若直线过点1, 2,且它的倾斜角为 45,则这直线必过(3,4)点; 若直线斜率为-,则这条直线必过(1,1)与(5,4)两点.4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4 .已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1,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5.
4、( 1)已知 ABC中,两顶点 A、B的坐标为A 0, 3、B 2,1,E、F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直线EF的斜率.(2)已知A0,1,B1, 0,C3,2,D2,3,求证:四边形 ABCD为矩形.二、学习指引自主探究1.什么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 .关于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1 )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2)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它的斜率就越大(3)平行于x轴的直线的倾斜角是180(4)两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它们的斜率也相等(5)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它们的倾斜角也相等(6) 直线斜率的范围是,3 .倾斜角与斜率的变化规律打开几何画板,过定
5、点作一条平行于 x轴的直线,度量其斜率,并将该直线绕定点按逆时针旋转180,倾斜角 从增大到.当0 90时,随着 增大,斜率(填 “增大” “减小”),其范围是.当90180时,随着 增大,斜率(填“增大”“减小”),其范围是 .4对于“ I1PI2 k1 k2”,要从左边推出右边即“I1PI2 k1 k2”,前提是两直线 要从右边推出左边即“ k1 k2 I1PI2”,前提是两直线 .案例分析1 .下列三点能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为().A. 1, 3 ,5, 7 , 10, 12B. 1,4, 2,1,2,5C. 0,2, 2,5, 3,7D.1,1,3,3, 5,7【解析】A、B、D选项
6、中三点均共线,不能组成三角形.C选项中三点不共线,故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选 C.2 .已知两点A值范围.1, 2,B m, 3,其中 m1 ,3 1,求直线AB的倾斜角a的取3【解析】当 m1时,直线不存在斜率,a 90 ;当m1时,直线的斜率k1m 1Q m 1仝,0 u0, 31,3 U 弓,,3m 13当k,3时,90 120当k_3时,30 90 .3综合知,直线 AB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30 120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若直线h I2,则两直线的斜率互为负倒数B. 两直线斜率互为负倒数,则两直线互相垂直C. 斜率均不存在的两条直线不可能垂直D. 若直线I1的斜率不
7、存在,直线I?的斜率为0,则I1 I2【解析】对于A,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另一条斜率为0时就不能互为负倒数.选A.3. 已知YABCD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A 1, 5 , B 1, 1 , C 3, 2,求顶点D的坐标.则有kABkcD , kADkpc ,1 51 1y 5x 1y 2x 3,解得x 52 1y 631顶点D的坐标为5 , 6三、能力提升能力闯关1.直线l沿y轴正方向平移m个单位(m 0, m 1),再沿x轴负方向平移 m 1个单位得 直线I,若I与I重合,则直线I的斜率为().1 m Am 1 B .C mIV .mLJ.m1 m2 如图,若图中直线D.l1
8、、I2、I3的倾斜角和斜率分别是1 ,2 ,3 和 k1 , k2 , k3 则()A .123 ,k3k1k2B .123 ,k2k1k3C.132 ,k3k2k1D .132 ,k1k3k23已知直线I1经过点A 3, a , B a 1, 2,直线J经过点C 1, 2 , D 2, a 2 (1 )若I1PI2,求a的值;(2)若I1 I2,求a的值.拓展迁移4.已知M 2m 3, m , N m 2 , 1 ,(1 )当(2 )当(3 )当m为何值时,直线MN的倾斜角为锐角? m为何值时,直线 MN的倾斜角为钝角? m为何值时,直线 MN的倾斜角为直角?5. (1)设点M2,3、N 3
9、,2 ,若直线I过点P 1, 1且与线段MN相交,则直线I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2)设点A 2,3 , B 3, 2 ,若直线I过点0,2且斜率为 a , I与线段AB没有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挑战极限6. ( 1)若过原点的直线I与连结P 2, 2 , Q 6,23的线段相交,求直线I的斜率和倾斜角的取值范围;(2)若过原点的直线I与连结P 2,2 , Q 2, 2 3的线段相交,求直线I的斜率和倾斜 角的取值范围.课程小结正确理解斜率与倾斜角的定义,理解它们的关系.理解倾斜角的范围及斜率的变化规律.意到不是所有直线都有斜率.12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夯实基础基础梳理1 . (1)正
10、向,向下, 0 . (2)0 180 .2 . (1)正切值,tan , (2)2_yl .X2 yi3 . ki k2 .14. ki k2 1 ,-tan基础达标1 . A .2 . B .3 . 当90时,斜率k不存在,故错误; 倾斜角的正切值为1时,倾斜角为135,故正确; 直线AB与x垂直,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 90,故正确; 直线过定点1 , 2,斜率为1,又,故直线必过 3 , 4,命题正确;3 1 斜率为. 0 , 180 .增大,k 0 ,,增大,k的直线有无数条,所以直线不一定过1 , 1与5 , 4两点,命题错误.44 . 45 或135 .5 . (1)v E、F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 EF/AB-kEFkAB132 .20(2)-013 22 03 1kAB1 ,kCD1,kBC1,kDA1102 33 12 0-kABkCD ,kBCkDA, AB/CD ,BC/DA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又T kAB kBc 1 , ABC 90 .四边形ABCD为矩形.二、学习指引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 x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密培训教材
- 预防痢疾的班会课件
- 爱心 传递温暖的主题班会课件
- 防汛抗旱知识教育
- 项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乳腺超声分级标准解析
- 医院保洁安全培训
- 2025年爆破设备挖掘机械合作协议书
- 城镇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招商引资报告
- xx河流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 GB/T 9074.18-2017自攻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 长沙梅溪湖国际新城产业组织与西区土地一级开发
- GB/T 3768-2017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 临床诊疗指南(急诊医学)
- GB 2811-2007安全帽
- 语言学纲要(新)课件
- 胸腔积液PPT.ppt 课件
- 断指再植术后的切口
- 曾国藩为官之道
- 李中莹心理创伤简快辅导技巧(课堂PPT)
- Q∕GDW 12205-2022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控制保护联调试验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