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00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目目 录录 1 前言.1 1.1 工程概况.1 1.2 勘察技术要求.1 1.3 执行的技术标准.2 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3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 2.1 地形地貌.5 2.2 地层岩性.6 2.3 地下水.8 2.4 不良地质作用.8 3 场地地震效应.8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8 3.2 场地类别.9 3.3 地震动参数.9 3.4 地震液化.9 4 场地工程评价.9 4.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9 4.2 原位测试成果.14 4.3 黄土湿陷性评价.15 4.4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16 4.5 地基承载力特
2、征值.17 4.6 地基均匀性评价.18 4.7 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18 5 地基基础方案.19 5.1 天然地基.19 5.2 换填垫层.19 6 基坑开挖与支护.19 6.1 基坑开挖与支护.19 6.2 普探与验槽.20 6.3 基坑回填.20 7 结论及建议.20 附件: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 图表部分 序号图 表 名 称附录张数 1勘探点一览表11 2勘探点布置平面图21 3工程地质剖面图31412 4工程地质柱状图154430 5土工试验成果报告45484 6颗粒分析实验成果报告49502 7土易溶盐含量分析报告51522 8自重湿陷量计算过程一览表531 9
3、总湿陷量计算过程一览表541 1 1 前言前言 我院 000000000 的委托,于 20_年 4 月对其拟建的现代化综合性产 业园进行了详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岩土 工程依据。 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 1 栋 5 层综合展示及仓储车间及地下车库组成、1 栋 1 层自动组装流水线厂房和 1 栋 4 层零部件生产厂房,该项目由 xx 煤矿 设计院设计,建筑物概况见表 1.1。 建筑物设计参数表 表 1.1 建筑物名称 地上层 数(F) 高度 (m) 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 结构 类型 基础埋置 深度(m) 基底荷 载标准 组合 Pk(kPa) 地下室 层数 (F)
4、 综合展示及仓储车间518.0丙级框架5.0/1 自动组装流水线厂房114.0丙级框架2.0/ 零部件生产厂房414.8丙级钢结构2.0/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11)划分,拟建建筑地 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 2004)划分,拟建建筑物为丙类建筑。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_年版)划分,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地基复 杂程度均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技术要求勘察技术要求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以获得施工图设计阶段所需岩土工程资料为目 的,按设计任务书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查明场
5、地地层岩性、结构、埋藏条件,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 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及有无原有地下建筑以及地下管线等; 2 2)有无影响建筑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3)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 性质;对地基的均匀性和承载力做出评价; 4)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对桩 基设计和施工的影响,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若有饱和砂土或粉土,应进行液化判 别; 6)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 设计基础设计方案建; 7)根据本工程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 建议;
6、 8)提供深基坑开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基坑支护降水方案建议。 9)在提供的勘探孔平面布置图中准确示出与拟建建筑物的相对关 系。提供垂直、水平向比例相同的工程地质剖面图; 10)场地位于抗震设防区,勘察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 4.1.9 条的要求。 1.3 执行的技术标准执行的技术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_年版);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62/T25-3063-201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6)建筑抗
7、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 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3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15);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10)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 15)房屋建 XX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
8、 建部 20_年版); 1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1998); 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勘察采用地质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手段。 勘察完成的工作量汇总列于表 1.4.2。 1.4.1 勘察方法勘察方法 本次勘察工作主要采用工程地质调查、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 工试验等综合手段。 1)勘探点布置:据地层条件和拟建建(构)筑物的特点,勘探点沿拟建 建筑物周边线、角点布置,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点 30 个,勘探点间距为 23.024.0m,钻孔深度 20.030.0m,完成钻(井)探总进尺 765m。其中进 行取样的控制性勘探点 15 个,探井 6 个
9、,标准贯入试验钻孔 9 个,鉴别孔 6 个。 2)钻探、井探:钻探采用 GXY-1A 型钻机,开孔孔径 150mm,终孔孔 径 110mm,螺旋钻头快速低压回转钻进。探井采用机械洛阳铲法挖掘, 4 井径 500mm。 3)取样:在钻孔中地下水位以上采用 120mm 黄土薄壁取土器静压 法取样,地下水位以下土样采用 100mm 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样;探井 中采用人工刻取原状样,采样间距 1.02.0m,土试样质量等级 I 级。 4)现场原位测试 标准贯入试验:主要在素填土、砂土层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 由落锤法进行锤击,重锤质量 63.5kg,落距 76cm,记录每贯入 10cm 的锤 击数
10、,累计打入 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 动力触探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落锤质量 63.5kg,落距 76cm,采用 落锤自由脱钩装置进行试验。在控制性钻孔及部分一般性钻孔粗粒土 层面开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设备,连续或分段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查明碎 石土层内软弱夹层的分布,评价碎石类土的密实度等工程特性。 5)室内土工试验:除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外,还进行了黄土湿 陷性试验。塑限采用搓条法进行,液限试验采用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 仪,液限标准为 76g 锥下沉深度 10mm。对环境水、土做了对建材腐蚀 性分析试验。 6)本次勘察采用绝对坐标、高程,勘探点位置采用钢尺丈量测放,勘 探点
11、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坐标、高程起始点为 X3 点地面标高,坐标为 (X=607017.092,Y= 536919.779),起始点高程为 1963.62m。 1.4.2 完成工作量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详见表 1.4.2。 勘察完成的工作量汇总 表1.4.2 5 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 1勘探点测放点30 2钻 探m/孔765/30 3井探m/个20/6 4标准贯入试验次62 原状件121 5取土试样 扰动件56 常规试验件121 黄土湿陷性试验件30 自重湿陷性试验件30 颗粒分析件56 6 室内土工试验 固结快剪件16 7土易溶盐含量件2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12、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 XX 省 xx 新区 xx 新区经十二路以东,xx 路以南,地 面高程介于 1963.80m1966.23m,最大高差 2.43m,场地地形北高南低。 拟建场地位置见图 2.1。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 xx 盆地冲洪积平原。 6 2.1 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 2.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据勘探揭露,场地地层在 30.0m 深度范围内主要由素填土、黄 土状粉土、角砾、1含砾粉质粘土、2粉细砂、含砾粉质黏土、 1角砾、砾砂、含砾粉质黏土、砾砂、含砾粉质黏土、砾 砂、含砾粉质黏土等地层构成。各层土的野外特征及埋藏条件如下: 素填土(Q4ml):以粉质粘
13、土为主,含少量粉土。土层厚度 0.20m0.80m,层底标高 1963.32m1965.83 m。 黄土状粉土(Q4al):黄褐色,湿,稍密,主要有新黄土组成,具有大孔, 含少量砂颗粒。土层厚度 0.50m4.70m,层底深度 1.50m5.30m,层底 标高 1959.04m1963.43m。 角砾(Q4al+pl):杂色,中密密实,主要由花岗岩及石英岩屑组成磨 圆度较差和分选性较差,一般粒径 25mm,沉积规律不明显。土层厚度 3.40m7.20m,层底深度 6.80m11.60m,层底标高 7 1952.92m1958.40m。 1 含砾粉质粘土(Q4al+pl):灰黄色,硬塑,含有少量
14、砾砂颗粒,无振摇 反应,干强度较高。厚度 0.60m4.40m。 2 粉细砂(Q4al+pl):褐黄色,中密,以石英、花岗岩为主,含云母蜗牛 壳,夹有黏土。厚度 0.20m3.1m。 含砾粉质黏土(Q4al+pl):灰黄色,硬塑,含有少量氧化铁条纹,含 15%20%的砂砾颗粒,无振摇反应,干强度较高,局部有粉细砂和角砾夹 层。土层厚度 2.00m7.50m,层底深度 12.00m16.10m,层底标高 1947.90m1951.85m。 1 角砾(Q4al+pl):褐黄,中密,主要由花岗岩及石英岩屑组成磨圆度 较差和分选性较差,一般粒径 25mm,沉积规律不明显。厚度 0.90m3.50m。
15、砾砂(Q4al+pl):青灰色灰黄色,中密,由砂岩及变质岩碎屑组成,磨 园度较差,分选性亦较差,一般粒径 220mm,局部含有细砂夹层。土层 厚度 0.70m4.50m,层底深度 14.60m17.90m,层底标高 1946.10m1949.47m。 含砾粉质黏土(Q4al+pl):灰黄色,硬塑,含有少量氧化铁条纹,含 15%20%的砂砾颗粒,呈短柱状,无振摇反应,干强度较高。该层个别孔 夹有砾砂夹层。土层厚度 2.30m6.70m,层底深度 19.00m22.10m,层 底标高 1942.73m1945.63m。 砾砂(Q4al+pl):灰黄色,中密,主要由花岗岩及石英岩屑组成。该 层个别孔
16、夹有细砂夹层。土层厚度 0.80m2.90m,层底深度 20.30m23.70m,层底标高 1940.90m1943.53m。 含砾粉质黏土(Q4al+pl):灰黄色,可塑,含有少量氧化铁条纹,含 8 15%20%的砂砾颗粒,无振摇反应,干强度较高,呈短柱状或者团块状。 土层厚度 1.40m4.40m,层底深度 23.30m25.20m,层底标高 1939.10m1940.80m。 砾砂(Q4al+pl):灰黄色,中密,主要由花岗岩及石英岩屑组成,含有少 量粉土。土层厚度 0.90m2.40m,层底深度 24.70m26.50m,层底标高 1937.35m1939.63m。 含砾粉质黏土(Q4
17、al+pl):灰黄色,可塑,含有少量砂颗粒,无振摇反应,干 强度较高。 本次勘察未钻穿此层,本层最大揭露厚度 5.30m,最大揭露深度 30.00m,对应孔底最深标高 1933.84m。 2.3 地下水地下水 本次勘察期间,各勘探点均未见到地下水位,据调查,场地地下水埋 深大于 30m。 2.4 不良地质作用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现场地面调查和钻探结果,建筑场地内地层连续,未发现地层错 断及地裂缝活动迹象,可不考虑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 根据场地周边环境调查、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无崩塌、 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不良地质,场地 地层稳定适宜建筑。 3 场地地震效应
18、场地地震效应 3.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建筑抗震设防分类 拟建建筑物,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划 分,属抗议震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 9 3.2 场地类别场地类别 拟建建筑属于丙类建筑,根据本次勘察场地附近已有资料,拟建场地 地层土属中硬土,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 4.1.6 条划分标准,建筑场地类别按 II 类设计。 3.3 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参数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附录 A,永登抗震设防 烈度为 8 度,设计地震分组属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20g,场地 特征周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19、50011-2010)第 5.1.4 条规定,特 征周期为 Tg=0.45s。 依据 XX 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 附录 A,XX 县中川镇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 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15g。场地特征周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程 (DB62/T25-3055-2011)第 3.2.4 条规定,特征周期为 Tg=0.45s。 3.4 地震液化地震液化 拟建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大,场地无可液化土层,不需要考虑地震液化 的影响。 4 场地工程评价场地工程评价 4.1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1.1 土的常规试验
20、土的常规试验 室内土工试验见成果表(见附录 4548),经数理统计,求得地基土物 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见表 4.1.1。 10 地基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 4.1.1 层 号 值 别 含 水 率 w % 重 度 kN/m 3 干 重 度 d kN/m3 饱 和 度 Sr % 孔 隙 比 e 液 限 wL % 塑 限 wP % 塑性 指数 Ip 液性 指数 IL 湿陷 系数 s 压缩 系数 a1-2 MPa-1 压缩 模量 Es1-2 MPa 压缩 模量 Es2-3 MPa 压缩 模量 Es3-4 MPa 自重 湿陷 系数 zs 湿陷 起始 压力 kPa 最大值17.016.013.7
21、471.18927.317.810.00.000.0610.468.70.02646 最小值13.414.212.3310.97124.516.28.1-0.450.0170.193.60.01610 平均值15.314.913.0371.08526.016.99.1-0.190.0370.355.80.02121 标准差0.900.470.363.80.05760.700.470.550.1270.01190.0801.22 0.003 0 10.2 变异系数0.060.030.030.100.050.030.030.060.230.210.140.48 黄土 状粉 土 统计频数292828
22、2828282928302830283027 最大值17.016.614.3510.96929.616.812.40.040.329.0 最小值16.215.813.7420.89026.716.210.2-0.080.216.2 平均值16.616.314.0470.93127.816.411.30.010.277.3 标准差0.250.280.212.80.02900.930.190.800.0380.0370.95 变异系数0.010.020.010.060.030.030.010.070.140.13 1 含砾 粉质 粘土 统计频数9991091091091010 最大值17.817.
23、214.7560.96228.417.012.20.090.3510.20.21 最小值16.216.113.8470.83727.016.010.40.000.185.40.18 平均值16.916.614.2510.90427.716.611.20.040.248.10.20 标准差0.320.320.252.60.03380.360.280.530.0220.0381.090.009 变异系数0.020.020.020.050.040.010.020.050.160.140.04 含砾 粉质 粘土 统计频数232323232323242423232314 11 地基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24、统计表 续表 4.1.1 层 号 值 别 含 水 率 w % 重 度 kN/m 3 干 重 度 d kN/m3 饱 和 度 Sr % 孔 隙 比 e 液 限 wL % 塑 限 wP % 塑性 指数 Ip 液性 指数 IL 湿陷 系数 s 压缩 系数 a1-2 MPa-1 压缩 模量 Es1-2 MPa 压缩 模量 Es2-3 MPa 压缩 模量 Es3-4 MPa 自重 湿陷 系数 zs 湿陷 起始 压力 kPa 最大值 20.618.615.6720.82928.617.012.30.33 0.259.110.6 最小值 16.917.414.8570.73627.316.310.50.02
25、0.207.39.0 平均值 18.618.015.1640.78328.116.611.50.17 0.228.19.9 标准差 1.240.310.224.30.02610.380.240.450.105 0.0150.520.47 变异系数 0.070.020.010.070.030.010.010.040.070.060.05 含砾 粉质 粘土 统计频数 242323232324242425 232324 最大值21.618.815.6780.84930.619.312.80.450.2210.410.613.5 最小值20.317.614.5650.72927.116.210.70.
26、160.178.09.711.3 平均值20.718.215.1710.78829.417.711.60.260.209.210.212.4 标准差0.420.330.293.30.03091.381.120.710.1000.0160.730.220.73 变异系数0.020.020.020.050.040.050.060.060.080.080.020.06 含砾 粉质 粘土 统计频数15151615151516151516161514 最大值23.619.416.0870.76431.521.012.20.300.239.711.613.1 最小值21.018.915.3800.6882
27、9.318.210.00.220.187.49.610.1 平均值22.419.115.6830.72830.519.411.10.270.218.410.412.1 标准差0.830.170.192.10.02080.610.840.650.0260.0140.600.490.76 变异系数0.040.010.010.020.030.020.040.060.070.070.050.06 含砾 粉质 粘土 统计频数15141415141415141514141314 12 4.1.2 直接直接(固结快剪固结快剪)剪切剪切 室内原状土试样 (固结快剪)试验,经数理统计,试验结果分层统计见表 4.
28、1.2。 直接(固结快剪)剪切实验成果统计表 表 4.1.2 值别粘聚力 c(kPa)内摩擦角 (度) 层号 最 大 值 最 小 值 平 均 值 标 准 差 变 异 系 数 标 准 值 统 计 频 数 最 大 值 最 小 值 平 均 值 标 准 差 变 异 系 数 标 准 值 统 计 频 数 黄土状粉土23.521.322.00.780.0421.5915.112.313.60.950.0713.010 1含砾粉质粘土23.522.523.00.430.0222.6615.213.414.50.710.0513.96 4.1.3 颗粒分析试验颗粒分析试验 本次勘察在砂石层中取扰动样进行了颗粒分
29、析试验(试验结果详见附 录编号 4950)。试验成果统计表见表 4.1.3。 13 颗粒分析实验成果统计表 表 4.1.3 层号 样 本 数 值 别 粒径 50- 20m m 粒径 20- 10m m 粒径 10- 5mm 粒径 5- 2mm 粒径 2- 1mm 粒径 1- 0.5m m 粒径 0.5- 0.25 mm 粒径 0.25- 0.075 mm 粒径 0.075 - 0.05 mm 粒径 0.05- 0.01 mm 粒径 0.01- 0.005 mm 不均 匀系 数 曲率 系数 平均 粒径 最大值16.817.221.217.610.823.120.144.923.341.265.6
30、4 最小值15.116.118.215.49.47.74.44.23.990.760.21 角砾 16 平均值15.115.718.515.69.69.27.28.518.51.104.50 最大值23.128.944.918.214.78.19.590.763.66 最小值13.220.117.011.913.67.03.990.610.21 2 粉细 砂 4 平均值16.626.724.216.510.55.68.100.702.70 最大值24.017.818.124.223.142.36.810.771.35 最小值20.614.914.721.313.43.94.200.640.23
31、 砾砂 12 平均值20.014.815.522.417.68.76.000.701.10 最大值24.017.817.724.220.66.86.810.771.35 最小值19.915.114.721.113.44.65.810.641.13 砾砂 12 平均值22.016.116.422.517.45.56.200.701.20 最大值21.917.217.523.721.46.66.430.741.28 最小值20.014.615.720.815.74.65.610.621.08 砾砂 10 平均值21.116.116.421.918.85.76.100.701.20 14 4.2 原
32、位测试成果原位测试成果 4.2.1 标准贯入实验标准贯入实验 本次勘察现场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各层地基土的标贯试验击数统 计结果列于表 4.2.1。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 4.2.1 值别标贯实测击数(击)标贯修正击数(击) 层号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统计 频数 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统计 频数 黄土状粉土12791111.87.08.511 1含砾粉质粘 土 12910611.58.810.06 2粉细砂211518218.613.315.94 含砾粉质粘土2115181019.011.814.911 砾砂261621720.012.215.97 含砾粉质粘土2718231119.513.2
33、16.611 砾砂262526418.217.517.94 含砾粉质粘土292326720.316.117.97 4.2.2 重型动力触探重型动力触探 本次勘察现场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试验指标分层统计结果见表 4.2.2。 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 4.2.2 值别动探实测击数(击)动探修正击数(击) 层号 最大 值 最小 值 平均 值 标准 差 变异 系数 统计 频数 最大 值 最小 值 平均 值 标准 差 变异 系数 统计 频数 角砾23.014.017.82.510.145319.611.815.11.990.1353 15 4.3 黄土湿陷性评价黄土湿陷性评价 4.3.1 场地湿陷
34、类型 根据本次土工试验结果,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的有关规定,计算各钻孔、探井的自重湿陷量计算值zs,结 果见表 4.3.1,自重湿陷量计算过程一览表(详见附录 54)。 自重湿陷量计算结果表 表 4.3.1 勘探点 编号 计算起始 深度 (m) 计算终止 深度 (m) 湿陷量计算值 zs(mm) 判定依据 (mm) 判定结果 10.401.803770非自重 30.502.204670非自重 60.302.305070非自重 80.202.305970非自重 90.801.803070非自重 110.802.805570非自重 140.603.007270自
35、重 160.404.209470自 重 170.404.6010070自 重 190.404.6010870自 重 210.304.8011770自 重 230.403.507370自 重 260.404.809370自 重 280.404.208870自 重 290.403.005370非自重 表 4.3.1 计算结果表明,各勘探点自重湿陷量计算值为 16 30mm117mm,湿陷类型属非自重自重湿陷,综合评价为自重湿陷性 黄土场地。 4.3.2 地基湿陷等级 拟建建筑物室内地坪标高(0.00)为 1965.50m,自动组装流水线厂房 和零部件生产厂房基础埋深 2.0m,基底标高为 1963
36、.50m;综合展示及 仓储车间基础埋深 5.0m,地基标高为 1960.50m;按湿陷性黄土地区 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的规定,计算各建筑物的总湿陷量计算值s,结 果见表 4.3.2,计算过程见附录 55。 湿陷量的计算值s 及地基湿陷等级一览表 表 4.3.2 勘探点编 号 计算起始深度 (m) 计算终止深度 (m) 湿陷量计算值 zs(mm) 湿陷等级 91.361.8036I(轻微) 112.732.804I(轻微) 141.023.00125 (中等) 162.734.2049I(轻微) 170.604.60186 (中等) 190.824.60223 (中等) 210
37、.354.80211 (中等) 230.583.50155 (中等) 260.404.80199 (中等) 280.404.20104 (中等) 计算结果表明,自动组装流水线厂房和零部件生产厂房地基的湿陷 量计算值s 为 4mm223mm,湿陷等级 I级,综合评价为级(中等)。 综合展示及仓储车间基底埋深 5.0m,湿陷性黄土已全部挖除,可按非湿 陷性黄土场地进行设计。 17 当建筑物基础底面标高与本报告书中计算时基础底标高不一致时, 应重新计算和评定建筑物地基的湿陷等级。 4.4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黄土状粉土:=0.35MPa-1,属中压缩性土;=-0.19,呈坚硬状21aL
38、I 态;湿陷性系数=为 0.037,具有湿陷性;不可作为浅基础直接持力层。 s 角砾:63.5=15.1 击,密实状态;该层层面稳定,强度高,可作为N 浅基础直接持力层。 1 含砾粉质粘土:=0.27MPa-1,属中压缩性土;=0.01,呈硬塑21aLI 状态。 2 粉细砂:=15 击,稍密状态。 N 含砾粉质黏土:=0.24MPa-1,属中压缩性土;=0.04,呈硬塑21aLI 状态。该层埋深较大,工程性质良好。 1 角砾:中密状态。 砾砂:=21 击,中密状态。层面稳定,工程性质良好。N 含砾粉质黏土:=0.22MPa-1,属中压缩性土;=0.17,呈硬塑 21a LI 状态。该层埋深较大
39、,工程性质良好。 砾砂:=26 击,中密状态。层面稳定,工程性质良好。N 含砾粉质黏土:=0.20MPa-1,属中压缩性土;=0.26,呈可塑 21a LI 状态。均匀性好,工程性质良好。 砾砂:中密状态。形成年代久远,工程性质良好。 含砾粉质黏土: =0.21MPa-1,属中压缩性土;=0.27,呈可塑21aLI 状态。埋深较大,均匀性好,工程性质好。 18 4.5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根据土工试验、原位测试结果,结合地基土野外特征及地区建筑经 验,确定了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见表 4.5。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 表 4.5 地 层 黄土 状粉土 角砾 1 含砾粉
40、质粘土 2 粉细砂 含砾粉 质粘土 1 角砾 承载力特征值(Kpa)130260180180200250 压缩模量(Mpa)5.625.06.510.07.530.0 地 层 砾砂 含砾粉 质粘土 砾砂 含砾粉 质粘土 砾砂 含砾粉 质粘土 承载力特征值(Kpa)230220250230270300 压缩模量(Mpa)20.010.025.011.025.012.0 4.6 地基均匀性评价地基均匀性评价 假设拟建建筑物标高按(0.00)1965.50m,基础埋深为 2.05.0m 时,建 筑物基础底面标高为 1963.50m1960.50m,拟建建筑物自动组装流水线 厂房、零部件生产厂房基础位
41、于层黄土状粉土层和角砾地层;其 层位、层厚埋深差异较大,属不均匀地基。含砾粉质粘土及砾砂 层,含有夹层,层面不稳定,属不均匀地基。其下各层土在横向、纵向上 的岩土工程性质相近,地层层序连续,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稳定,地基均匀 性差。 4.7 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按GB50021-2001规范附录 G 划分,场地环境类型为类。 19 根据土易溶盐含量分析报告(附录:5152)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_年版)12.2.3 条中的表 12.2.1、表 12.2.2 判定该场 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根据 12.2.4 条中的表 12.2.4 判定该场 地土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根据 12.2.5 条中的表 12.2.5 判定该场地土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 5 地基基础方案地基基础方案 5.1 天然地基天然地基 拟建建筑物设计室内地坪标高取(0.00)1965.50m,自动组装流水线 厂房和零部件生产厂房基础埋深 2.0m 时,地基持力层为黄土状粉土, 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湿陷等级级(中等)。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 筑规范(GB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中班数学《妈妈的礼物》课件
- 木材安全生产培训计划课件
- 美发修剪培训课件大全
-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件第1章
- 2023年芜湖市湾沚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安全培训率课件
- DB34-T 4151-2022 KTV 服务质量规范
- 2025年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模板
- 朗诵标准化课件
- 202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湾沚分公司招聘2人(安徽)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巴州库尔勒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试卷
- DOE考试试题及答案
- 农村拆迁转让协议书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课件
- 新商标法修订解读:知识产权课件-商标法更新
- 钢厂脱硫脱硝工艺流程图
- 2025年五四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酒店宾馆员工守则与行为规范
- 食品行业标准化管理体系
- 设备购入保密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310人笔试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