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92004 3 武 汉 体 育 学 院 硕 士 学 位 论 文中外男子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进攻技术及其训练的研究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武术散打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向世界推广,已经举办了多届亚洲锦标赛、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虽然,我国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总体上还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国外运动员的技术水平进步很快,特别是男子大级别的运动员,已经出现了超过中国运动员的趋势。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应该对中外男子运动员比赛中使用技术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有的放矢的制定正确的训练对策服务。武术散打的进攻技术是形成散打运动技术体系的核心部分,不但在比赛场上是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手
2、段,而且是反映运动员技术特征和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运动员使用散打进攻技术的表现具有时空的流动性和针对性,在相生相克规律的制约下,技术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比赛遇到的不同对手,会随着当时运动员掌握技术的不同变化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是在进攻技术的体系内变化,通过对当时整体上普遍现象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运动员使用进攻技术的客观情况。武术散打运动的技术发展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为了了解中外男子散打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技术的情况,通过最高水平的武术散打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专门对中外男子优秀运动员的进攻技术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国内外运动员
3、竞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主动进攻技术综合应用的能力,主要得分技术的协调发展程度,从中找出中国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促进散打进攻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和针对性训练的进一步改善。12 进攻技术的概念 武术散打的进攻技术是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为合理有效的击中、摔倒对方而充分发挥身体能力的动作方法。武术散打技术的合理性主要表现在动作符合“相生相克”的技击法则,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符合运动学特征,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散打技术的有效性表现在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动作本身的功能和人体潜在的运动能力,以最小的消耗达到战胜对手、保护自己、取得最佳成绩的目的。武术散打的进攻技术,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技击
4、方法“四击”的基础上形成的,“四击”指的是踢、打、摔、拿。虽然,由于竞赛规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原因,散打的进攻方法不允许使用“擒拿法”,但是,不可否认,合理有效的进攻技术是武术传统技法的继承和现代体育观念相融合的产物。武术散打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奥林匹克精神和竞技体育的原则进行变革。特别是20世纪初以来,武术散打运动从技术、训练、竞赛、场地、器材等方面均发生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的实质就是将武术散打技术纳入到科学化、规范化、大众化的发展轨道。13 进攻技术的特点所谓特点是指人和事物具备的独有的或突出的地方,是通过与其他人和事物进行比较后而产生的结论。武术散打应该把拳击、摔跤、跆
5、拳道、柔道等人体格斗类项目作为比较的参照体,经过对比分析武术散打的进攻技术有三个特点。131技术的完整性如果把人体格斗的进攻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武术历来有“远用腿、近用手,贴身靠摔拿”,这样一个称之谓“四击”的完整的立体进攻技术结构。而跆拳道、拳击、摔跤、柔道,把人体完整的技击技术分别独立,跆拳道采用了腿的踢法,拳击采用了手的打法,摔跤采用了人体的摔法,柔道采用了人体的擒拿法,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武术散打作为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开展的较晚,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是,武术散打从试验研究到制订竞赛规则,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忠实地反映武术技击技术的原貌,而不是武术套路各个拳
6、种、各个流派的全貌,因此,武术散打在一个项目中,较为完整地体现了踢、打、摔的进攻技术。从项目产生的时间上来看,武术散打1979年才正式开始起步,比拳击、摔跤、跆拳道、柔道等项目开展的确实要晚,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武术散打是拳击、摔跤、跆拳道项目的整合。这种观点应该是错误的,因为,1979年那个年代,我国还比较封闭,体育的各种信息也不畅通,拳击在国内不让开展,跆拳道还不知道为何物,根本就不具备对拳击、摔跤、跆拳道项目整合的条件,应该说武术散打是继承与发展的产物,既较为完整地继承了武术的技击技术,又按照竞技体育的原则和规律进行了自我改造。132 实用的优越性武术技击技术整体中的踢、打、摔、拿分开
7、独立,他们各自有各自的价值功能,各自在各自竞赛规则限定的技术使用范围内繁衍发展,互相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 按照武术相生相克的原理,“四击”的每一个方面各自是相生相克的,拳法可以破拳法、腿法可以破腿法、摔法可以破摔法、拿法可以破拿法。如果按照武术技击技术的整体观来衡量,“四击”,四个方面的进攻技术互相之间也是相生相克的,拳法可以破腿法、摔法、拿法,腿法可以破拳法、摔法、拿法,摔法可以破拳法、摔法、拿法,拿法可以破拳法、腿法、摔法。由此可见,踢、打、摔、拿,在人体格斗不同状态的条件下,本身就是一个互为作用、互为制约的技术整。在这个整体中互相作用而产生的无限技巧,就是武术技击技术博大精深的精华之所在
8、。如果把一个完整体系中不同功能的技击技术,支解成为多个不同的运动项目,进攻技术局限于自身竞赛规则所允许的范围,失去了踢、打、摔、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条件,也就等于失去了他们互相作用的实用价值。武术散打在同一个运动项目中,最大限度地让踢、打、摔都可以用,充分发挥技击技术整体上的实用价值功能,通过整体进攻技术的综合训练,建立踢、打、摔技术转换的操作能力,建立进攻、反击的动作条件反射能力。人体格斗如果不受竞赛规则的限制,武术散打和其他同类项目相比,进攻技术实用价值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133 发招的灵巧性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规定,运动员的头、躯干、大腿,都是可以进攻的得分部位,武术中的踢、打、摔都可以
9、用,为技击技术的完整应用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技击技术的整体价值功能促进了进攻动作技术含量大,活动空间范围大,动态规律变化大,运动员能够充分运用远与近、上与下、进与退、长与短、快与慢,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技术变化。人无定势,水无常形,运动员在比赛的无序运动中,什么时候发出进攻动作,什么时候防守或反击没有固定的程式,要根据对方动作变化的瞬间,临时选择相应的方法而克之,即所谓:“是伺机而行”。运动员选择时机、选择动作、选择部位选择的越准,动作与动作之间相生相克的对应关系越合理,表现的技术越巧妙。运动员寻找战机、借用战机、制造战机、多抓战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必然会呈现出随机而动,灵巧多变的技术特点。
10、在运用进攻技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散打动作与动作之间本身具有的空间差、时间差、距离差、力矩差、支点差、重心差等,顺其力或避其力破之而为巧,逆其力破之而为 。做到借力破力、借力打力,借用双方的合力,以最小的消耗发挥最大的作用。发招的灵巧性不但是武术散打进攻技术的特点,还是表现技术风格的重要标志,而且是运动员追求的最高技术境界。 第二章:研究的现状针对中外男子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进攻技术的研究这样一个课题,本人统计了中文期刊网上有关散打的文章745篇(1994年-2004年),其中涉及到散打技术的文章仅有21篇;维普中刊数据库(1994年-2004年)关于散打的文章有671篇,而散打技术方面的论文只有
11、17篇,并且大多是写有关散打技术体系的构建、特点及其运用,对散打主要进攻技术完整性、全面协调平衡发展的论述文章甚少。唯有北京的李俊峰涉足过中国散打王赛制下运动员技术应向“简洁、实用、平衡”方向发展。1这充分说明散打技术发展问题未能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再则有关的文章大多是定性的研究,深层次的量化分析文章不多。散打技术易于普及、易于观赏、趋于协调平衡,应该是散打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21世纪的今天,中国面对WTO和2008年奥运会双重挑战,武术散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技术发展模式必然面临新一轮选择、淘汰和创新。21散打技术体系的理论研究现状21 .1有关散打技术体系架构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曾于久
12、教授撰写的对建构散手技术体系的几点思考中谈到:“对散打技术的建构一定要遵循竞技体育的规律和原则大胆的舍取,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须。”2人们在建构体系的研究中总是过分地强调传统风格、顾及传统特色,要求尽可能全面地包含所有技法,以显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这显然是不理智的。纵观当今世界上流行的几种格斗类项目,例如拳击、柔道、跆拳道,无不是根据奥林匹克的精神和竞技体育的原则,对其本身进行“整治”后才走上竞技体育的舞台。被舍弃的部分只能存留在社会,存留在民间,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价值功能,供人们去练习、研究、观摩和欣赏。其次,要从逻辑意义上来考虑建构武术散打的技术体系。曾教授指出:“技术体系的
13、逻辑意义是指体系的本质结构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2散打的各种技术若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就会导致规范技术难于形成,或是技术体系的建立永远停留在一个框架阶段。另外,在对散打技术体系的研究中,人们用金字塔式的图形结构来表述框架体系,这样就排斥了用缜密的辩证逻辑的思维方式来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发展和转化的内在规律。一方面容易犯逻辑错误,不能把技术研究引向更深层次。另一方面割裂了各技术间的内在联系,否定了各种综合技术、边缘技术发生、发展的可能性,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2。同时,湖北大学的蔡仲林教授在他撰写的建立散手技术体系模式初探中阐述了散打技术构建的指导思想,蔡教授指出“散打技术的形成首先要有利于技术的规
14、范化”。3规范成型的技术体系是加强武术散打技、战术训练的基础,也是武术散打运动作为竞技体育竞赛项目在技术上成熟和完善的重要标志。换句话说,即建立系统、规范的散打技术体系是散打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其次,“散打技术体系必须有利于技术从实战出发,体现武术的技击本质”。3散打技术动作的设计必须从实战出发,遵循实用的原则在实战中能得分,决不能是“花拳绣腿”似的招式;也不能出现一些规定性的动作。“打无定势”,散打是一对一的较量项目,比赛场上瞬息万变,若出现了定势动作就体现不出“散”的特点,也体现不了武术的技击本质。212 有关散打技术训练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的梁亚东老师在论散手运动员的技术训
15、练一文中论述到:“散手运动员的技术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对散手踢、打、摔攻防动作的训练;二是指这些技术动作如何在比赛中,在攻、守对抗的情况下合理、适时和有效的运用与发挥。” 4技术训练的目的就是使运动员建立正确而完整的各类攻防动作的技术概念,提高动作时肌肉用力的协调性和敏锐的肌肉用力感觉,培养准确、熟练、巩固、稳定的技术风格,以熟练的掌握技术动作,并能在比赛中灵活自如的运用。技术训练应和战术训练相结合。并指出技术训练的步骤一般应为:原地练习、结合步法练习、组合连招练习、假设对手练习、实战练习。4广州体院李朝旭老师的中国武术散打技术现状及训练策略的研究,李老师对参加1996年全国散打锦标赛
16、(个人赛)的108名男选手和24位专家、教授进行了调查研究。指出:1)套路训练与散打训练必须分开。套路运动与散打运动都是中国武术的内容,仅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而已。不要因为这样,而非要相互依赖,相互迁就,我国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经过套路训练这个过程的。从现有的训练方法、训练程序看,与套路训练没有多大的联系;从运动员选材和动作方法的要求上更是差别甚大。52)全面完善技术,强化个人绝招,并积极提倡主动进攻的打法。主动进攻,应该说是对抗项目的生命线。足球、篮球、乒乓球均如此,没有进攻就没有胜利。运动员在散打中所使用的拳法、腿法和摔法的基本动作并不多,但受场上对手的制约,技术动作运用时的
17、变化却比较多。只有全面掌握散打各种技术,才能提高场上应变能力,争取与对方抗衡的主动权。做到击点多变,训练中围绕击点变化这个重要环节,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练习,增强运动员使用动作不断变化的能力。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立体进攻技术。5213 有关散打技术发展趋向的研究苏州大学的施荣华老师对散打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表明:“散打技术要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是没有存在的价值。拳谚云:远踢,近打,贴身摔,手脚并用,拳里加跤,突出快摔,这正体现了我国散打技术的特有风格。” 6武汉体育学院赵国庆老师从现代散打步法存在的问题看竞技散打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中,谈到步法是散打中重要的技术,有招必有步,步法直
18、接影响着散打整体技术的发挥。同时指出,目前散打步法尚处于较为无序状态,缺少有效的静态步型和动态步法。步法训练指导思想不明确,缺少科学有效的手段。表现在:步法单一,与拳法、腿法、摔法等技术配合失调,行进间难以连续发力,步法与其他技法的复合性差。改进散打步法势在必行,应将传统武术的一些步法经过科学训练应用于实战。此外,深入发掘传统武术的其他技术,丰富散打的技术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系统工程。7214 有关散打规则引导技术发展的研究竞技体育项目必须在一定规则之下才有竞争价值,技术要在规则引导下才能有序发展。北京体育大学的朱瑞琪教授认为规则的制定应注意如下几方面:按攻防方法的难度和效果分类评分;采用单败
19、淘汰制;取消运动员的互相抱缠及先后倒地得分,以区别中国式摔跤;恢复传统擂台比赛的特点,这样的规则才能导引技术向简洁性、实用性、民族性的方向发展。8北京体育大学的李世英老师指出:“规则应指导技术向快速主动、攻守平衡、难度绝招、击打力度强的方向发展”。9郑旭旭教授从竞技规则的共同特征论散打规则的演变,采用资料法与现场观察分析法 ,从竞技规则的共同特征入手 ,对近20年来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演变和有关比赛的技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散打的规则应该在保持散打项目个性的基础上 ,使技术朝安全、简明的方向发展。10马敏跃老师对武术散打规则改革的探讨,通过对武术散打及其规则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着重强调
20、现代武术散打规则要引导技术向更强的观赏性、实用性、民族性且与竞技体育融合的方向发展。11215 散打与格斗类项目技术的比较研究。徐州师范大学的朱永光老师对中国散打与泰拳的主要技术进行比较研究表明:1)中国的武术散打要坚持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技术风格,突出发展快摔技术。2)散打技术要继承传统武术中的技法。3)大力发展重创对手的技法。12解放军体育学院的陈国栋老师比较了中国散打与跆拳道的主要技术表明:跆拳道包括腿法和手法,它是以腿法为主,以手法为辅,在动作形势上追求潇洒飘逸;而散打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其特点是手、脚、摔并用,腿似闪电,拳似流星,摔得灵巧,它追求的是“打无定势,打无定律”的实用效果
21、。13郑州工程学院的鲁志文在对中国散打与美国拳击对抗研究中表明:1)中国武术散打与美国拳击对抗时,应避开与对方比拼常规拳法(直、摆、勾拳),应多运用一些我国传统武术中灵活多变的对方所不熟悉的拳法攻击对手。2)“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腿法进攻是中国武术散打的技击精华,今后只要加强我国选手腿法进攻的训练与研究,避实就虚,扬长避短,仍能取得较好成绩。3)摔法是中国武术散打与美国拳击对抗取胜的法宝,仍大有潜力可挖,应进一步发扬光大。22 目前散打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21 散打技术体系的构建不协调从散打运动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技术体系几经变革,已从一味追求民族性、实用性过渡到既有民族特色又有现代
22、搏击术之特点且不失体育属性的技术体系。如今,散打运动已有了世界锦标赛;有了最高规格、最高层次、最高水平的世界杯赛事;也有了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商业对抗赛事。应该说,这些赛事的举行对散打技术的发展功不可磨,散打这项民族体育运动发展至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呈现出蓬勃生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散打技术适应普及化、职业化、市场化还存在着诸多缺憾。比如:散打技术的难度动作在比赛中不能很好的体现;有些动作缺乏民族特色且实用性不强;单一动作多而组合动作少,使得比赛的激烈性、可观赏性大打折扣。有些技术的设计缺乏合理性和有效性。如何规范地构建散打的技术体系,是散打运动进一步普及并走进奥运大家庭的瓶颈所在。2
23、22运动员对散打技术掌握的不全面散打的主要技术框架散打技术框架步 法防守技术进攻技术摔法腿法拳法非接触防守接触防守武术散打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握,应该是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个人的专长,全面是向纵深发展的起点,但是有的运动员要么擅长拳法、要么擅长腿法、要么擅长摔法,其他技术的动作规范和使用的有效性掌握的较差。大家知道,运动员在技术的掌握上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涉及到智能、技能、体能、心理素质等。每个运动员各方面具备的能力是不平衡的,在诸多因素中,虽然运动员存在着“互为补偿”的客观现实,但绝不能因此来影响对技术的全面掌握。否则,对散打技术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是个极大的障碍。223 国内外运动员对技术掌握的差
24、距由于武术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技击技术和理论,我国散打运动员对散打技术的认识和掌握,其娴熟程度均比国外运动员要好,特别是在“快摔”技术的使用上,是中国运动员得分的主要手段。如果从比赛的角度来看,中国运动员理所当然地应该保持技术上的优势,使中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但是,武术散打源于中国,我们更期望她属于世界,让她的阳光雨露惠泽天下之众生,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14。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我们应该尽量地将散打的各种技术向世界推广,国外运动员的技术掌握好了,会对中国运动员形成一种挑战,按照相生相克的原理,更能促进中国运动员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武术
25、散打运动才会有蓬勃的生机。23 相关研究对本课题的启迪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对本课题研究有启示的研究主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宋卫东对首届世界杯散打比赛的战绩作了统计,其中对各级别冠亚军及并列季军作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目前世界散打实力分布状况。15上海的郑海娟、赵光圣采用数理描述统计,并以第26届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参赛队员为研究对象,得出中国散打主要竞争对手有越南、韩国、俄罗斯、埃及等,并探讨了相应对策。16广州的李朝旭对99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的主要进攻技术作了统计,并从变异系数的角度探讨了蹬腿、摔法及横摆拳的得分,得出了摔法、正蹬腿及摆拳技术是中国队员主要进攻得分技术,而侧弹腿和摔法技
26、术是防守反击得分常用方法。北京的李俊峰通过对中国散打王赛事主要进攻技术的量化分析,得出了中国职业散打队员技术水平总体上趋于平稳,散打技术正朝着简洁、实用方向发展。勿庸置疑,以上这些研究对我国运动员了解主要竞争对手技术发展现状和监控运动员训练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同时也发现,由于武术散打是一项新型而又年青的竞技项目,其理论研究水平相对其技战术水平而言是滞后的。其中定性研究多而量化研究少,对技、战术单一指标研究多而多指标因素研究少;对国内运动员技、战术现状研究多而对中外运动员主要进攻技术得分进行对比量化研究,并且将灰色分析理论引入探讨拳法、腿法、摔法,动态协调发展的研究确很少见。类似本课题对中外优秀
27、男子散打队员在主要得分技术拳法、腿法、摔法进行常规数理描述揭示表面特征,并进一步用灰色分析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和GM(1、N)建模,道出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拳法、腿法、摔法得分与运动员总体得分的关联程度,探讨散打竞赛主要进攻技术的内部规律及其动态协调发展因素。影响运动员技战术的内因很多,又加上有些外部因素的介入,可以说给散打理论研究带来了更大难度。为了弄清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在体育科研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是数理统计,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主成份分析等。尽管这些方法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但也存在某些局限。因为它们常要求大量的样本,要求典型的概率分布,这些在实际当中有时又很难实现。而灰色理论
28、在处理有不明确信息且数据量少的问题上具有其特有的优势。可见灰色理论的引入,为散打理论研究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24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常规数理统计中的数据描述及灰色分析系统中的关联分析和GM(1、N)动态协调分析,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主要进攻技术得分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动态分析。数据描述是对原始数据进行一般性统计,旨在揭示数据的表面特征,即集中和离散程度。灰色关联分析是利用因素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子因素与母因素间的关联程度,通过比较子因素与母因素的关联程度的大小来揭示各子因素对母因素的影响程度。灰色关联分析反映了系统内各子因素与母因素间单向的动态发展规律。
29、而GM(1、N)动态协调分析则揭示了系统内各因素间互相作用而产生的综合动态效果并进行综合评价8。散打比赛中,判定运动员胜负(优势胜利除外)的原则,是以各项进攻技术的累积得分来判定胜负的,影响总分成绩的各个单项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它们对立又统一,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如果把散打进攻技术所得总分的提高过程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影响总得分的因素中部分参数是已知的,而部分参数是未知的。例如,影响总分的各个单项技术的得分是明确的,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的术语来说,这些因素是“白数”。而各单项技术在散打运动比赛中应占的地位及它们对总分成绩所起的作用尚属未知,称它为“灰数”。以灰色系统理论的观点来
30、看,信息部分明确、部分不明确的系统就是灰色系统。17。18。19。20利用以上理论和方法,欲从散打的主要进攻技术对国内外男子散打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剖析散打运动员运用技术的内部规律,了解国内外运动员在得分技术中的情况,监控运动训练以便为提高散打运动水平。研究中,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辩证地认识散打技术发展的过去,清醒地审视散打技术发展的现实,努力探索中国散打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寻找拳法、腿法、摔法,协调、互动发展的切入点,摆脱目前散打技术发展中“唯实用、唯民族”等这样和那样的困扰,实现技术全面、协调、规范、科学化的发展。第三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1 研究对象以第17届世界武术散打锦标赛
31、相关级别的冠、亚军为大样本研究对象,以首届世界杯散打比赛相关级别的冠、亚军为小样本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3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70余篇(本),网上查询获得最新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分类。322 统计法现场录制了首届世界杯散打比赛相关级别的冠、亚军,并对相关参数数据作了现场统计;刻录了第17届世界武术散打赛相关级别的冠、亚军光碟,观看录相统计相关数据。并用软件SPSS11.5对有关数据作相关统计处理。323常规数理统计分析法差值分析,标准差分析,平均值分析,得分率分析。以上几种数据描述是对原始数据进行一般性统计,旨在揭示数据的表面特征,即集中和离散的程度。324灰色关联分析法、GM(
32、1,N)动态协调模型分析法以国内外运动员大样本各成绩段为目标,以拳、腿、摔三个子项为翼侧,建立GM(1、N)动态模型。325专家访谈法访问了翟寿涛、王世英、陈国栋、张海滨等一些资深教练,了解当今散打技术的发展趋向及有关训练的方法。第四章:研究结果与分析41 对样本的常规数理统计分析与描述411对小样本的常规数理统计分析与描述运用差值、标准差、平均值和得分率的分析对小样本进行常规数理描述,其目的是了解原始数据的集中与离散程度,对数据的总体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武术散打是以击打对方身体的有效部位并产生明显的效果(包括击中和摔倒)为目的,且要在一定的竞赛规则范围内进行。因此,评判技术成败的唯一标准便是竞
33、赛规则。本文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颁布的武术散手竞赛规则为标准来统计分析运动员的拳法、腿法、摔法,在决赛前两局(有些场次未打满三局)中的得分情况。本课题研究是以第一届世界杯散打赛事冠亚军22名队员为小样本,并以中外各6名队员为研究对象。在参赛的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名运动员中,中国8名运动员全部进入决赛,共取得了6枚金牌、2枚银牌,金牌和银牌总数名列第一名,再次捍卫了中国散打在世界的优势地位。21首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是继1991年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后,举办的最高规格、最高水平、最高层次的散打赛事。国内外队员的得分技术主要是拳法、腿法、摔法,虽然,对方犯规与对方自身失去重心倒地也可得分
34、,但这种得分与拳法、腿法、摔法的得分相比,少得可以忽略不记。从得分手段来看,中国队员主要集中在腿法与摔法上(见表1和表2),而摔法又可以说是中国队员的制胜法宝,拳法得分则相对较少;国外队员中的越南、韩国队员与中国队员的得分技术有些相似,主要靠腿法和摔法,拳法相对薄弱。而伊朗、埃及、巴西、俄罗斯队员拳法较强,腿法和摔法得分相对较少。从总体来说,中国运动员在技、战术水平上比国外运动员稍胜一筹,但无论是中国队员还是国外队员在拳法、腿法、摔法的发展中是不平衡的、不协调的。随着散打技术的快速发展,散打比赛所用技术变化的越来越复杂,靠单一的进攻技术很难应对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必须加强全面进攻技术的训练
35、,只有将几项主要进攻技术全面掌握产生合力,发挥整体上的作用才能取得最佳成绩。2002年7月在上海卢湾体育馆举行了第一届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韩国、越南、菲律宾、白俄罗斯、伊朗、罗马尼亚、埃及、波兰、阿塞拜疆、中国香港、中国台北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4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些运动员都是获得第六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比赛各个级别前四名的选手,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在三天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国选手都发挥了最佳水平,各自都取得了相应的名次。从比赛的情况来看,实力较强的队伍主要还是分布在亚洲,武术散打发源地的中国队整体实力最强,亚洲的另一支劲旅伊朗队在75及以上级别中表现出了较强
36、的实力,韩国运动员由于有跆拳道的根基,也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能力。欧洲的俄罗斯队取得了最重级别的冠军,非洲和欧洲出现了上升的势头,美洲也有个别国家的运动员进入了决赛圈。 目前,散打运动主要还是在亚洲地区开展,由于分布的不均匀而实力上彼此之间还有较大的差异,从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术表现来看,以往只有中国运动员能够做出来的武术中的一些传统技法,已被其它国家的运动员掌握和运用,如快摔、扫堂腿、转身后鞭腿和转身鞭拳等。由此可以预见,这种发展不平衡和实力差异的情况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亚洲开展散打运动的一些国家会加大训练的力度,迅速提高专项运动水平。 目前,我国运动员在实力上还有较明显的优势,但随着国内教练员的
37、不断外流,国外运动员对散打技术的掌握,以及各国结合本国的搏击技术融合到散打当中去,如欧洲人的拳击、伊朗人的古典式摔跤等,我们的优势可以迅速发生变化。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培养新人,研究新的技术和战术,加强对心理和体能的锻炼,并要走出国门经常与国外优秀搏击术进行实战交流,取长补短。这样,我国散打运动的优势才能长存。表1 第一届世界杯散打赛六个级别冠军队员拳、腿、摔得分表序号 姓名 级别(kg) 国家 拳(得分) 腿 摔 总得分(含对方犯规得分)1石旭飞 4 8 中国 3 9 8 21 2 康永刚 52 中国 5 8 9 233 李必金 56 中国 3 6 7 164 格日乐图 65 中国 4 7 8
38、 205 李杰 70 中国 3 7 7 186 柳海龙 80 中国 5 8 9 22表2 第一届世界杯散打赛六个级别冠、亚军队员拳、腿、摔得分表序号 姓名 级别 (kg) 国家 拳 (得分) 腿 摔 总得分(含对方犯规得分)1叶保明 56 越南 3 7 5 15 2 金贵钟 60 韩国 4 6 5 153 侯塞因 75 伊朗 7 5 2 144 甘能 80 埃及 6 4 4 145 阿希斯 85 巴西 5 5 3 136 阿塔夫 90 俄罗斯 7 5 4 174111 国内外运动员各单项平均得分分析 在比赛中,中国运动员拳法得分的平均值为3.83、腿法得分的平均值为7.50、摔法得分的平均值为
39、8.00(表3)。在这三项主要进攻技术中使用摔法的得分最高,而使用拳法得分为最低。这也印证了“中国队员在一系列的重大国际赛事中战胜对手的法宝是快摔”。22可见,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得分技术,与武术中“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23 的说法有些差距。国外运动员拳法得分的平均值为5.33、腿法得分的平均值为5.30、摔法得分的平均值为3.83。其中拳法得分最多,摔法得分最少。这三项技术的得分与中国运动员相比,国外运动员拳法得分的平均值要比中国队运动员高,而腿法、摔法的得分均值要比中国运动员要低。由此可见,中国运动员在对腿法和摔法技术的掌握与得分能力上要比国外运动员要好,在拳法上则不
40、如国外运动员。表3中外运动员单项得分平均值、标准差排序(用SPSS11.5处理24) 项目 拳 腿 摔中平均值 3.837.508.00 排序321 标准差0.981.050.89 国 排序213 国 平均值5.335.303.83 排序123 标准差1.631.081.17 外 排序132 均值差-1.502.204.17 均值差排序3214112国内外运动员各单项均值差与标准差分析 表3均值差指标显示,拳法的均值差为-1.5、腿法的均值差为2.20、摔法的均值差为4.17。从这三项均值差的排序来看,摔法的差距最大,其次是腿法,而拳法最小。由此说明,中国队员在摔法的得分能力上比国外运动员要强
41、得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散打源于中国,中国队员对其技术体系有较深刻的认识和长期系统的训练;另一方面则是散打技术体系的摔法借用了中国式摔跤的一些成功技法。腿法均值差为2.20,相对摔法来说要小些,只是中国队员稍胜一筹。这主要是国外的一些搏击术大多擅长腿法,如此可以进行技能迁移、嫁接,相比之下国内外运动员腿法差距不是特别显著。而拳法的均值差为-1.5,这说明中国队员在拳法得分能力上比国外运动员要弱,但数值的差距不是特别明显。从国内外运动员的标准差值来看,中国队员拳法标准差为0.98,腿法标准差为1.05,摔法标准差为0.89。国外运动员拳法标准差为1.63,腿法标准差为1.08,摔法标准差为1
42、.17。国内外运动员标准差相比,国外运动员的标准差值比中国运动员的标准差值要大。可见,国外运动员在对拳、腿、摔,各单项技术掌握上的离散程度更大,即各级别运动员对三项技术的掌握及运用不均衡。25413国内外运动员各单项得分率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中外运动员在各单项得分占总分百分比的排序上存在差别。中国队员得分率最高的是摔法,其次是腿法,得分率最低是拳法;而国外运动员得分率最高的是腿法,其次是拳法,最差的是摔法。这说明国内运动员摔法对总分的贡献最大,拳法的贡献最小;国外运动员单项技术对总分贡献最大的是腿法,拳法仅次于腿法,摔法贡献最小 。可见,运动员在拳、腿、摔三项进攻技术中的得分不均衡。在相同级
43、别里,中国运动员三项技术总的得分能力要明显强于国外运动员,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散打进攻技术自身分工的不同,即“近拳、远腿、贴身摔”,26各技术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另一方面散打进攻技术具有完整性的特点,中国运动员经过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他们对各项技术的整体运用能力较强。国外运动员由于接触这项运动时间不长,对拳法、腿法、摔法的综合运用缺乏长期、系统的训练,总体水平要比中国队员要差。从国内外运动员得分率的指标来看,在三项主要得分技术上均有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现象。中国运动员拳、腿、摔的得分率分别为19.02%、37.05%、40%,摔法得分率与拳法得分率相差为20.98%,三个单项相乘产生
44、的综合得分率为28.19%;而国外运动员腿法得分率与摔法得分率差值为10.02%,其三项产生的综合得分率为33.74%。显然,中国队员各单项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更为突出。表4 中外运动员拳、腿、摔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 项目 拳 腿 摔中百分比19.0237.0540.00国排序321国百分比36.0136.0326.01外排序21342 对大样本的常规数理统计分析与描述对第17届世界锦标赛男子散打比赛决赛(73场)用98年规则统计拳、腿、摔得分(打满三局的场次),其中国内运动员得分前十位的如表5,国外运动员得分排名前十位的如表6。表7、表8为大样本运动员平均值、标准差及百分比分析表。27321
45、国内外运动员所得总分及前十位级别分布分析表5、表6是大样本国内外运动员打满三局得分排名前十位的得分表,国内外队员得分最高的分别为31分和28分,最低为22分和19分。与小样本打满两局得分最高23分和17、最低分16分和13分相比,运动员得分能力有明显下降趋势。这主要有二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运动员第三局体能明显下降,进攻动作次数有显著减少;另一方面则是运动员前两局打平以后,运动员比较在乎比赛结果相对做动作比较谨慎。从表5、表6国内外运动员得分排名前十位所在级别的分布来看,国内运动员小级别团体(48kg、52kg、56kg、60kg)占三位,中等级别团体(65kg、70kg、75kg、80kg)
46、占六位,大级别团体(85kg、90kg、90kg)只占一位。国外运动员小级别团体占三位,中等级别团体占四位,大级别团体占三位。由此说明,中等级别运动员掌握拳法、腿法、摔法的技术全面,综合得分能力更强。同时,这个级别的运动员在体能(速度、力量、灵巧)、综合能力上均强于其他两个级别。小级别虽有速度、灵巧,但力量不够;而大级别有力量,但缺乏速度、灵巧。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小级别要重点加强力量,大级别则须加强速度、灵巧,而中等级别的运动员要注重拳法、腿法、摔法平衡、协调发展。表5 大样本国内运动员拳、腿、摔法的得分序号级别(kg)拳(分)腿(分)摔(分)总分1 5251313312 565 1213
47、303 4851212294 6551112285 807911276 707910267 75889 258 65789249 8087 8 2310 856 79 22表6 大样本国外运动员拳腿摔得分序号级别(kg)拳(分)腿(分)摔(分) 总分 160911828265912627356811726 475108725 575117624 6709 8623 7858 8622 8 527 7721 9 90107320 10 90 9 6419 322 大样本国内外运动员单项平均得分分析 从表7中可以得知,大样本国内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得分平均值分别为6.3、9.6、10.6,得分排
48、序是摔法、腿法、拳法,与小样本得分排序相同。国外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得分平均值分别为9.00、8.50、6.00,得分排序是拳法、腿法、摔法,也与小样本相一致。与国外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摔法子项得分能力最强,国外运动员得分能力最强的子项则是拳法。由此看来,中国运动员的弱项是国外运动员的强项,国外队员的弱项则是中国队员的强项。因此,国内外教练员、运动员应多加强交流与比赛,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协调发展。 国内运动员摔法的最高得分为10.6,与最低得分的拳法6.3相差3.3分;而国外运动员最高得分拳法为9.0,与最低得分摔法6.0相差3分。可见,国内外运动员在散打几个主要进攻技术子项上的发
49、展是不均衡的,不协调的,而且这种不平衡程度中国运动员要更严重。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现阶段的散打运动员有些是从拳击、摔跤项目转过来的,在技术上还保持着技能迁移,使得拳法或是摔法有较强的得分能力;另一面则是有些散打教练员并不是散打的专业教练员,许多是从拳击、摔跤转过来从事散打教练工作,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对某一项技术有偏重,而忽视了技术整体协调发展。而国外运动员由于接触该项目时间不长,对技术的全面性、系统性学习训练不够,综合运用能力不强。3221 国内运动员各单项标准差分析 表7中数据指标显示,国内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的标准差值为1.25、1.96、2.15。摔法的标准差最大,拳法的标准差最小,这表
50、明国内运动员在摔法得分能力上相差较大,运动员之间的离散程度更大;拳法得分能力上相差不是特别明显,运动员之间的离散程度不是很显著。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变异系数CV(等于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拳法变异系数为0.19,腿法变异系数为0.21,摔法变异系数为0.22。不难发现,在拳法、腿法、摔法三项主要进攻技术中,国内运动员掌握拳法技术的稳定性要好,得分能力的整齐性要强,而摔法相对差一些。拳法技术动作的使用与摔法相比要相对简单,易于掌握,而摔法对运动员协调能力、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要求较高。这个统计数字说明,虽然,中国运动员的摔法整体水平较高,但是,运动员在摔法得分的能力上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51、。3.2.2.2国外运动员各单项标准差分析从国外运动员各单项标准差值来看,腿法标准差值最大,摔法次之,拳法最小。而国外运动员拳法、腿法,摔法的变异系数为:0.128、0.244、0.243,腿法的变异系数最大。可见,国外运动员腿法得分的离散程度更大,其得分潜力上升态势更强。摔法、拳法则相对要弱些。从国外运动员三项得分排名前十位的分布来看,大多是伊朗、俄罗斯、埃及的大级别队员,而这些运动员基本传承他们国家的拳法优势技术,对拳法技术掌握相对要均衡、要稳定。腿法及摔法技术的得分能力、稳定性则要差些。应该说国外运动员的综合得分能力要提升的话,则要以摔法为突破口,以腿法为主攻方向。表7 大样本国内外运动
52、员单项得分平均值、标准差及排序(用SPSS11.5处理) 项目 拳 腿 摔中平均值6.39.6 10.6 排序321 标准差1.251.962.15 国 排序321 国 平均值9.008.506.00 排序123 标准差1.152.071.49 外 排序3 1 2 均值差-2.701.104.60 均值差排序3213.2.2.3 国内外运动员各单项得分百分率分析从表8数据可以显示出,中国运动员拳的得分率为23.6%、腿的得分率为36.2%、摔的得分率为40%。国外队员拳法、腿法、摔法得分率分别为38.3%、32.9%、27.5%。其排序与小样本是一致的。国内运动员得分排在前两位的是摔法与腿法,弱项是拳法;国外运动员得分排在前两位的则是拳法与腿法,弱项是摔法。综合得分能力则中国运动员要比国外运动员要强,这正是国内运动员在大多数级别占据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丹东市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能力评测(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甘肃省河西五市2025年高三压轴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流体力学考试模拟题(附参考答案)
- 2025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高考英语三模试卷含解析
- 2025届四川省南充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翻译速度与质量平衡训练考核试卷
- 河湖治理工程生态景观设计考核试卷
- 电视机制造业的法律法规遵守与合规性考核试卷
- 纺织设备库存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珠宝首饰行业物流与供应链优化策略考核试卷
- 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灭火救援处置
- 电商仓储外包合同协议
- 近三年小升初试卷及答案
- 上海宝山区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美容学徒聘请协议书
- 江苏连云港市金灌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灌南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渠道分销合同协议样本
- 2024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团校结业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DL∕T 1901-2018 水电站大坝运行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爱护眼睛和耳朵》PPT课件.ppt
- 《户型设计大全》PPT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