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_第1页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_第2页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_第3页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_第4页
山香教师招聘教材教育理论基础笔记——2.心理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分心理学 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毀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毀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2. 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2) 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3) 意志过程:总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 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2)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5.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神经系统的基木活动方式一一反射。 6.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活动:用具体爭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

2、统。“望梅生津人和动物共有。 第二信号活动: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谈虎色变”“望梅止渴3人类特有的。 7.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一. 构造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学派,创始人为徳国心理学家冯持。他主张用实验的方法來分析人的心理结 构,因此他的流派被称“构造主义心理学化 二. 机能主义心理学 产生于十九世纪末.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七。该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研尤意识的功能因而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 行为主义心理学 由芙国心理学家华生干1913年创立,并在世界各国产生很大反响。华生认为:总:识是玄妙的不可捉摸的,心理学不应该研尤 意识.而应该研

3、究可观察的行为,主张行为是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大1此他的流派被称为“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 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1912年诞生于徳国,首创人是韦特海默.代表人物有苛勒、考夫卡。格式塔是从徳文而來,总:思是完形或整体。格式塔心理 学认为人对爭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强调从事物的整体來研究心理。 五. 精神分析学派 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徳于1900年创立。他提出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自由联想、释梦)來寻找病人疾病的根源.重视 无意识研处。 六.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來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和思想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 等。

4、人木主义心理学既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第一势力)机械的环境决定论,又反对精神分析学(心理学的第二势力)木能的生物还 原论,故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木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木质上完全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具有 个人发展的潜能,强调这是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出发点。 七.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新兴的一种思潮。早期的认知心理学是以瑞七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20世纪20-30年代. 皮亚杰建立了发生认识论,促进J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芙国心理学家奈塞尔于1967年发表J认知心理学一书,从汁算机信 息加工的角度研究人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认为要了解人的行为,必须研究它的

5、内部心理活动.重视内部心理过程的研尤。简而言 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对知识的获得、贮存.提収和应用的过程。 8注愆是心埋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抬向和集中。 注总: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总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涮节和监督功能。 9.注意的分类: 无总注总:(不随总注意):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总,忐發力的注总。窗外的歌声 有总:注意(随愆注意:):抬有预定目的,并需要总忐努力的注意。学习、听课 有总后注总(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总,忐努力的注总。“肓打”、织毛衣不用看 三者关系: 紧密联系.协同活动。有意注虑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总,而无总:注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有总注

6、总。 10注总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穗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一. 注总:的广度 也叫注总的范是扌旨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彖的数目。 数虽越大.注意的广度越大。 影响因素:4被知觉对象的特点:2、人们出时的知觉任务:3. 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Y 二. 注总:的稳定性是描把注意保持在某一对铁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的长短特性。 时间越长.稳定性越商。 彩响因素:1 注意对象的特点。2有无坚定目的。3个人的主观状态。 三. 注意的分配是抬人在进行两种或藝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抬向不同对彖的现仪。 注总分配的条件:1 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c 2 同时

7、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自弹自唱.边歌边舞等。 四. 注总的转移 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線转移到另一个对铁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彖。 彩响因素:1原來注总的强度。2新的注总的对象的特点。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4已有的习惯。 11.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维持在讥调贫乏的内容上的时间是短暂的而新颖、丰富的内容却能保持相、m长久的注慰。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三)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四)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8、。 3)正确理解词语与实物标志的意义。 42创造想奴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彖.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Eg作家塑适出小说人物、匸程师创造出新的机器.舞蹈者编排出新的舞蹈。 条件: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储备;3)积累必婆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枳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此外.还有创造性思维能力.高水平的表象改造能力、丰富的情绪生活、正确的理想和世界观。 43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欽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发展学生的空

9、间想彖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彖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 44. 语言是人类通过岛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符号、手热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 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 45. 言语的种类: 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隐蔽性、简略性)两类。 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和书而言语(随意性.展开性、汁划性九 口头言语又分为对话言语(聊天.座谈)和独白言语(报告.讲演 4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木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47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48 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欽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

10、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抬向性:聚合思维(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作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5)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49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铁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50思维的基木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51概念形成的基木标忐是把握概念的木质特征,并能在实际中运丿氏 52科学概念的学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学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I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53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统一 以发散

11、思维为核心。 特点:流畅性.灵活性、独创(特)性。 5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 55思维的品质: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敬捷性。 56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枳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題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定势是抬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又称心向 5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1111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c提

12、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 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58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爭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估感是人对客观爭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它包括道徳感.理智感和茨感 情绪、悄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表情。 59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区别: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 情感是后续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的帯有情景性和易变性: 情感则由对爭物复朵意义的理解所引起,较多的帯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

13、表现:情感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 60情绪是与生理需婆相联系的:情感是与社会性的需要相联系的。 情绪和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61情绪的分类: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把人的基木情绪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分为:心境.激情、应激c 情感的分类: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人类的情感有道徳感.芙感和理智感。 62.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 63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悄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題: 4)教会

14、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 64意,忐是捋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总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65意志的特征:(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忐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66总总行动的动机斗争分为四类: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67.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与意忐的果断性相反的总志品质是优柔寡断。 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持征。 68“易感情用爭” 一般发生在激

15、情情绪状态下。“动之以情”说的是情绪的感染功能。 责任感.义务感屈于道德感。 69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休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关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需要的满足是由低层向商层不断发展的。低级的需要得到了基木满 足,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垂的需要.认知的需要、 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对教育工作的启示:只有满足学生的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木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發力满足 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

16、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在思想匸作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瞠的需要、爱的需要和关的 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70.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 71. 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72. 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抬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73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尤爭物、从爭活动的心理倾向 74.兴趣的分类:直接兴趣和何接兴趣: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75兴趣的品质: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76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持征。 它是人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的

17、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的可能性心理特征.但不是全部心理条件。 77. 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木途径。 ( 知识为活动提供定向依据.而技能控制活动的执行。 知识.技能达到迁移程度,能“举一反三化熟能生巧.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78.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联系:1)能力是学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学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2)能力是在堂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來的,堂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区别1)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 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來的

18、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 2)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若学习进程的不断増多而不断丰富: 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 3)知识、技能的学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商。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79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能力的商低可以影响到学握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从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水平。 80能力的分类:1)根据能力适应活动范圉的大小: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抽彖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2)根据从爭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模仿能力.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

19、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81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思维力是智力的孩心成分.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82智力理论: (英)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芙)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芙)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形成智力I大1素总共有150种(5X5X6。 ( (芙)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 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芙)加徳纳的女元智力理论 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 (芙)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在智力成

20、分中.元成分起巷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83最早的智力测验(法)理学家比纳和西蒙1905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虽表-比纳西蒙址表。 智商(IQ) =智龄三实龄X100 84超常儿童: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儿童:智商在70以下。 85智力测验的标准:信度、效度.标准化(是心理测验最基本的要求)。 86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遗传与营养.产前环境和早起经验、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主观發力. 87.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柵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 8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J一个人

21、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 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89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社会性。 90.人格的结构:性格、气质、自我调控。 91性格是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良好性格的培养: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枳极行为。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师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址。5)依据性格倾向I大1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92气质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

22、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9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联系:(1)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c (2)性格对气质也有明显的影响。 (3)相同气质类型可形成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也可形成相同性格。 区别:(1)气质主耍是先天的.更女地受人的商级神经活动类型影响: 性格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 (2)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好坏之分。 (3)气质表现的范隔狭窄,局限于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等方面: I 性格表现的范用广泛,几乎囊括了人的社会心理持点。 (4)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佼快。 94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95.弗洛依徳

23、的人格“三我结构:木我、自我、超我。 96人格理论特质理论、类型理论 特质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持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又称“持质因素分析论匕核心是卡特尔关干人格特质的概念。卡特尔以他的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因素 分析的方法对人格持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持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持质, 表面持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坏境特质.动力持质.能力特质和气质持质。 “大五”人格埋论塔佩斯等 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就构成了 “OCEAN” 一词,代表“人格 的海洋二 类型理论

24、:气质类型学说 希波克里特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 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J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女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 强 不平衡 兴奋型 胆汁质 强 平衡 灵活 活泼型 多血质 强 平衡 不灵活 安静型 粘(黏)液质 弱 不平衡 抑制型 抑郁质 内一外向人格荣格最先提出 霍兰徳的人格理论 霍兰徳(关)把人格分为六类: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芙型. 宗教型.权力

25、型.社会型。 97.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人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98社会态度是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对周圉的人、爭、物持有的比较持久一致的心理准备状态。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 99社会态度的功能: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100. 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懸:向等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知觉是人际交往社会化的结果。 101.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认识者木身的特点(经验.性格、需要)、认识对象木身的特点。 102. 影响形成效应: 1)社会刻板E卩象 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持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 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彖称为社会刻板效应。 2)呆轮效应 、勺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