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文成公主进藏_第1页
30文成公主进藏_第2页
30文成公主进藏_第3页
30文成公主进藏_第4页
30文成公主进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成公主进藏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唐朝、x藏、大臣、求婚、断定、豌豆、耕种、沼泽地、技艺 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成公主进藏故事的美妙与神奇。课前准备布置搜集关于文成公主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或文成公主进藏图。a案导入课题,交流资料关于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么?导语:(播放文成公主进藏图 一书达拉宫壁画中的图)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畏艰险,远嫁 吐蕃,为促进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 贡献。藏族人民热爱美丽的文成公主,把她当成神一样崇拜,因此,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今天,我们要读的,是其中的一个故事。根据

2、阅读提示自读课文,了解故事的经过,提出自己的疑问交流汇报阅读收获1. 汇报朗读。请学生分部分朗读课文,通过师生评价,把课文读好。因为是民间故事,应用讲故事的口气读,要读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比如读 公主找了一段树干横在上面,搭了一座桥”文成公主听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过去了 ”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边去”等句,要读出公主做这些事的轻而易举。2. 交流疑问。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a. 为什么他断定这个戴鲜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可以从几方面引导思考:鲜花和绢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公主和其他人什么都一样,只有头上花不一样,这也是惟一能看出区别的地方。鲜花配公主,更

3、显其高雅、美丽。b. 公主怎能背动乃巴山呢?可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这样引导:为什么人们要这样说呢?在他们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样的人?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小故 事,你能找到吗?引导学生找到建桥、撒羊毛、跟鸟说话、树木变化”等地方,感受民间故 事的丰富想象力。练习简要讲述这个故事1. 导语激趣: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色彩,很受人们的欢迎。请你把故事简单讲给父母听,你想怎么讲?2. 自己练习讲述。拓展读另一传说文成公主进藏藏王松赞干布派了一位叫禄东赞的使者前去长安求婚。当时前往长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认为x藏太远,不愿将公主远嫁。于是同大臣们商量,出了几个难题来考这 7 位使者,企图将藏王

4、的使者难住,以便谢绝这门婚事。第一个难题是将 500匹小马放在中间,500匹母马拴在四周。让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马 的亲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无法辨认,他们把小马牵近母马,不是踢就是跑,小马怎么也不 敢近母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马性,他让人给母马喂上等草料,让它们吃饱。饱食的母马叫将 起来,招呼自己的小马去吃奶。于是500匹小马纷纷来到自己的母亲身边,藏王使者毫不费劲地解答了这个难题。第二个难题是要用一根线穿过一块中间有弯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时间,想尽办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轮到藏王的使者,他的办法倒也简单,他捉来一只小蚂蚁,先把细线 粘在蚂蚁的脚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个孔眼处抹一些蜂蜜

5、,蚂蚁闻到蜜香,就赶紧沿着弯曲的孔道往里钻,结果又是藏王使者得胜。第三个难题是将两头刨得粗细一般的一根大木头,让7位使者分清哪头是树梢,哪头是树根,同时说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过来,看过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来。藏王使者 叫人把木头放在河里,木头一浮起,前头轻,后头重,轻者为梢,重者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聪明才智使皇帝很惊讶,也很喜欢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难题:谁能在300个穿着打扮一模一样的姑娘中认出谁是公主来?这7位使者都从未见过公主,要认出来谈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认,结果都认错了。藏王使者从一位老妇那里得知公主从小爱擦一种 香水,经常引着飞蝶在头上飞。藏王使者根据老妇这一

6、指点,从300个姑娘中认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将公主许配给藏王。藏王使者见了公主说:你去x藏的时候,别的东西都不必带,只要带些五谷种子、锄犁和工匠就行,这样就可以帮助我们 x藏种植更多更好的庄稼。” 文成公主进藏时,皇帝送给她的是 500驮五谷种子、1 000 驮锄犁,还有数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辞别父母,离开长安以后,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来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离亲人和家乡越来越远了,不由得思念起远在长安的父母来。她想起临别时母亲送给她一面宝镜时说的话:若怀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母亲。于是急忙取出 日月宝镜”,双手捧着照起 来,不照则已,一看反倒吃了一惊。原来文成公主从镜子里看到

7、的并不是母亲,而是自己满脸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气,把宝镜摔在地上。没想到,宝镜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一人 称之为日月山。它恰好挡去了一条东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头回流。于是人们称这条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说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泪哩!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宁附近的青藏公路旁。作业把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讲给别人听。b案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在唐朝,为了边塞安定和平,不再连年征战,朝廷采用和亲的政策。先后就有19位公主为和 亲嫁给吐蕃、契丹、吐谷浑、回讫等边塞小国的国王或王子。这些公主当中,最闻名于后世的当属嫁到吐蕃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四十年,她为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和藏族经济文化发展

8、做出了贡献。直到现在,在x藏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 公主的塑像。文成公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得很广泛。在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中,这个真实的故事增加了许多 神秘的色彩。那么,在老百姓的眼里,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1.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 认读生字生词。3. 边读边思考,把对文成公主的印象批注在有关句子和段落旁。围绕 百姓眼中的文成公主”这一话题交流读书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1. 漂亮又聪明出了名的公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得到)2. 皇帝疼爱的女儿。(第二至四自然段可以体会得到)3. 具有神奇的力量和本领,什么也难不倒她。(第五至十三自然

9、段可以体会到)4. 非常重感情。(第十、十一自然段可以体会到)5. 给x藏带来了许多好处。(最后一个自然段可以体会到)小组同学接龙讲故事,比一比谁讲得清楚,流畅课外拓展搜集有关文成公主的其他民间故事和同步阅读中的一幅壮锦猎人海利布等民间故事阅读。文成公主教学建议1. 导入新课时,可以简要讲述 文成公主入吐蕃”这一历史事件,使学生明了文成公主入吐蕃的历史意义(唐朝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汉藏联姻促进了民族团结,给国家带来了安定,给百姓带来了幸福安宁。特别是对藏族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了积极 的作用。当时汉族的纺织、建筑、造纸、酿酒、制陶、冶金、农具制造等先进生产技术 以及历法、医药等都陆续

10、传入了藏族地区。同时,汉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因 而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2.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很适合学生自读。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先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再理清 课文的叙述顺序:允婚进藏给x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艺;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进藏部分,清晰进藏的过程,读出故事的神奇。3. 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体会,进一步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魅力。4. 要安排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讲述故事,积累语言。5. 学完课文,可请学生交流自己读过的民间传说故事,推荐读不同版本的文成公主进藏”故事或其他民间故事。同步阅读中的

11、民间故事 一幅壮锦和猎人海力布,可 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成公主教学案例关于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片断师:课文的题目是 文成公主进藏,谁能说说哪些部分具体写文成公主进藏?生:从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写文成公主进藏。师:对,请快速浏览课文这一部分,你能简要说说文成公主进藏途中发生了几件事吗?生:四件事。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树干搭了一座桥;在沼泽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 走过去了 ;遇见恶乌鸦,以为松赞干布死了 ,修了一座石头房子纪念他;把乃巴山背走。生:我认为还应该加上遇见神鸟天鹅这件事。师:好,可以这样。我发现你们概括得都很简洁。如果把这部分的内容简要地讲述,你想怎样讲呢?生:文成公主

12、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一条条河,翻过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x 藏,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生:我想这样说:文成公主向x藏出发,一路上,她搭桥、铺路、遇到恶乌鸦和神鸟天鹅、 移走乃巴山,终于来到x藏,和松赞干布结成了夫妻。师:说得好! 一个运用故事中的话来总结,一个概括几件小事来总结,都是好方法。那么,文 成公主进藏前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说一说?生:写了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又漂亮又聪明,就派使臣去唐朝求婚。唐朝皇帝出难题考验使臣的智慧,牵来100匹小马和100匹母马,让他分辨哪一匹小马是哪一匹母马生的,还让他在500个姑娘中找到文成公主,使臣都做到了。唐朝皇帝答应了松赞

13、干布的求婚。师:说得很清楚,我想,关于考验智慧,还可以再简洁一些。怎样说更简单呢? 生:写了松赞干布听说文成公主又漂亮又聪明,就派使臣去唐朝求婚。唐朝皇帝出两个难题考验使臣的智慧,都没难住使臣。唐朝皇帝高兴地答应了求婚。师:两个难题”就概括了,这样就简洁了。我们来看课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意 思吗?生:文成公主进藏给x藏带来了好处。生:文成公主为x藏做出了贡献。师:这件事仅仅是对x藏有好处吗?再读读第一句话。生:文成公主为x藏和内地的关系及 x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师:这样说意思就完整了 。通过我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呢?生: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

14、分是文成公主进藏 ,第三部分是文成公 主的贡献。师:对每一部分都明了了 ,相信你们能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好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e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a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a des fins commerciales.to员bko gA.nrogeHKO TOpMenob3ymrnflCH6yHeHuac egoB u HHuefigoHMUCnO 员 B30BaTbCEb KOMMepqeckuxue 贝 ex.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 u r den pers?nlichen f u r StUFtieschung, zu 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