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_第1页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_第2页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_第3页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叶洁丽学 号 20070004006专 业年级、班级2007级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项目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实验类型验证 设计 综合 实验时间 2008年11月_3_日实验指导老师陈文利徐杰实验评分、目的1 学习并掌握定量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和方法。2 掌握微量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术。二、原理维生素C是人类营养中最重要的维生素之一,缺少它时会产生坏血病,因此又称为抗 坏血酸(ascorbic acid )。它对物质代谢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它有增强机体 对肿瘤的抵抗力,并具有对化学致癌物的阻断作用。维生素C是具有L系糖构型的不饱和多

2、羟基物,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它分布很广,植 物的绿色部分及许多水果(如橘子、苹果、草莓、山楂等)、蔬菜(黄瓜、洋白菜、西红柿等)中的含量更为丰富。维生素C (抗坏血酸)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将染料2, 6 一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而抗坏血酸本身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HOC0HO CH CHO cClOHCl/CHQH2, 6二氯酚靛酚(红色)还原型抗坏血酸0OH还原型2 , 6二氯 酚靛酚(无色)ClCH QH氧化型脱氢抗坏血酸ON+Hc c c c c o o H-ioClN(蓝色)氧化型2, 6 一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抗坏血酸的酸性溶液时

3、,在抗坏血酸未全部氧化前, 则滴下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抗坏血酸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为滴定终点,即表示溶液中的抗坏血酸刚刚被氧化完全,从滴定时2,6 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抗坏血酸的含量。三、材料、试剂与器具)材料花椰菜)试剂1、标准抗坏血酸溶液2、2%草酸溶液3、1%草酸溶液4、0.01% 2,6 二氯酚靛溶液)器具1、锥形瓶若干2、移液管右十3、容量瓶一个(100毫升)4、微量滴定管(3毫升)5、漏斗一个6、研钵四、实验内容(一)提取称取1.8克花椰菜,剪碎加 2%的草酸几毫升,置研钵中研成浆,倒入100毫升的容量瓶内,

4、用2%草酸洗涤数次,最后定容至刻度,充分混匀后过滤。(二)滴定1、标定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量取标准维生素 C溶液1ml,加9ml 1%草酸加入50ml锥形瓶中,同时量取10ml草酸加入 另一个50ml锥形瓶中作空白对照,用已标定的 2, 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 15秒 不退色。记录所用的毫升数,计算每毫升2,6 二氯酚靛酚所能氧给维生素 C的毫克数(K)。锥形瓶号1 (标准)2 (空白对照)标准维生素C溶液(ml)11%草酸(ml)910操作用已标定的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记录(所用的毫升数 ml)3.150.37计算:K=0.1mg/( V

5、 标一V 空)=0.1mg/(3.15 0.37)ml=0.03597mg/ml2、样品的测定:取50ml锥形瓶2个,分别加入滤液10ml,用已标定的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至终点,以微红色能保持 15秒不退色为止,整个滴定过程宜迅速,不宜超过2min,空白滴定方法同前,记录两次滴定所得的结果,求平均值V。锥形瓶号1 (滤液)2 (滤液)3 (空白)滤液(ml)10101%草酸(ml)10操作用已标定的2,6 一二氯酚靛酚滴定至粉红色出现,15秒不退色记录(所用的毫升数 ml)1.451.440.32平均值(ml)1.445(VJ0.32分析:两次滴定的结果分别为4.45ml和4.44ml

6、,比较接近,只相差了0.01,说明滴定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这就要求每一步操作都要很正确且准确。此次空白滴定和前面在标定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时的空白滴定分别为0.37ml和0.32ml,相差了 0.05ml,误差相对比较大。根据分析可能是1.滴定终点时溶液变红程度所选取的标准不够一致,有 少许不同;2.滴定过程中溶液溅到了锥形瓶壁而没有弄回溶液中;影响了实验结果。(三)结果计算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每 ioog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维生素 C (mg/100g样品)=M 亠2丫求K 小 刈。式中:Vi为滴定样品液所用去染料体积(ml);V2为滴定空白所用去染料体积(ml);V3为样品测定时所

7、用滤液体积(10ml);为样品提取液的总体积;K为1毫升染料能氧化维生素C的量(mg);W为称取样品重量(g )。(V _v )x K 疋 V计算:维生素 C ( mg/100g 样品)二 X100= (4.445 0.32) X 0.03597WxV3X 100 X 100/1.8 X 10=82.43mg/100g根据查得值 85T00 mg/100g(数据来源 http:/specialty_info.asp?id=10 ) 此结果是比较接近的,但还是偏少了。通过分析,偏少的原因可能是1. 在标定2, 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时,滴定标准维生素C溶液过程中,变红

8、程度较深时才停止滴定,所用 2, 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增多,导致最终算出的K值偏小;2. 在标定2, 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的浓度时,滴定标准维生素 C溶液过程中,有少许2,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到锥形瓶壁了,所用2, 6 一二氯酚靛酚溶液增多,导致最终算出的K值偏小;所以这两个原因共同导致了最终的实验结果比查得值偏小。不过同时也还有可能是数 据本身,因为我查的的数据是温州花椰菜的维生素含量,而实验室的花椰菜不一定是 产自温州,地域、季节都会影响到其中维生素的含量。五、注意事项1. 滴定时速度要尽可能快,因样品内一般都含有一些能特将2,6 二氯酚靛酚还原的其它物质,尽管它们还原比染料的能力一般较

9、维生素C弱。2滴定所用染料要在 14ml之间,否则须增减样品量或将提取液适当稀释。3抗坏血酸易溶于水,也极易被氯化,故提取抗坏血酸时,须抑制组织中氧化酶活性。2%草酸可抑制该酶,1%草酸则不能,三氯醋酸、偏磷酸、盐酸有同样功效。Fe2+能还原二氯酚靛酚,如用醋酸(8%即可)则Fe2+不会很快与染料起作用。4样品提取液应避免日光直射,否则会加速抗坏血酸的氧化。5在生物组织内和组织提取物内,抗坏血酸还能以脱氢抗坏血酸及结合抗坏血酸的形式存在。它们同样地具有维生素 C的生理作用,但不能将 2, 6一二氯酚靛酚还原脱色。6本实验必须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在此条件下,干扰物反应进行得很慢。7样品中可能有其它

10、杂质还原二氯酚靛酚,但反应速度均较抗坏血酸慢,因而滴定开始时,染料要迅速加入,而后尽可能一点一点地加入,并要不断地摇动锥形瓶直至呈粉红色, 于15s内不消退为终点。【1】六、实验讨论思考题:(一)、为了测得准确的维生素 C含量,实验过程中都应注意哪些操作步骤?答:1.量取液体时一定要精确,注意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相持平;2. 滴定时一定要控制好滴定速度,不要一下子滴下太多2,6一二氯酚靛酚溶液,导致滴定过量,若发生此种情况要重新做一次,不能取巧;3滴定过程要注意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准确判断滴定终点,即以微红色能保持15秒不退色为止,而且每次滴定终点的微红色都要采取同样的标准,

11、即变红程度要一样。(二)、试简述维生素C的生理意义。答:1、合成Collagen (胶原蛋白)-以形成软骨、骨质、牙釉质及血管上皮重要基质。2、促进脯胺酸转变为氢脯胺酸之反应,而氢脯胺酸为构成胶原重要成分之一,因此维 生素C可促进胶原之生成。3、维持结缔组织之正常-因为胶原是构成结缔组织之细胞间质。4、参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可参加酪胺酸及某些物质的氧化反应。5、制造肾上腺类固醇激素。6、增进伤口愈合及增加对受伤及感染等压力的感受力。7、 在受感染、发热时,此维生素之损失亦随之增加,故其对刺激之反应扮演重要角色。8、解毒作用;9、改善心肌功能,减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机体抵抗力;10、 对抗游离基,有助于防癌,降低胆固醇,防止坏血病。【2】现在我们做生物化学实验的时候,主要都是两人一组搭配合作,当中就涉及到怎样分 工、怎样合作,所以两人要默契配合,这样有利于实验顺利进行,也可以提高效率。此次实 验我们就是采取分工合作的,就像在做滴定操作的时候,就要一人控制活塞,另一人振荡锥形瓶观察颜色的变化,所以好的分工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