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3627B电子连接器耐冲击性测试方法_第1页
EIA-3627B电子连接器耐冲击性测试方法_第2页
EIA-3627B电子连接器耐冲击性测试方法_第3页
EIA-3627B电子连接器耐冲击性测试方法_第4页
EIA-3627B电子连接器耐冲击性测试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IA 標準 电子连接器耐冲击性测试方法 公告 EIA 工程標准和出版物是為公共利益設計的 ,它是為了消除生產者和購買者 之間的誤解 ,促進產品的交流和提高 ,並幫助購買者在最短時間內挑選到他所需要 的滿意的產品該標準的提出會促使 EIA 的成員在生產和銷售產品時遵循該標 準而它也可以由國內外非 EIA 成員自愿使用 對于推荐標准和出版物中采用的文章材料方法 EIA 在選取時未考慮其 專利內容 , 故在此過程中 EIA 對任何專利所有者不承擔責任對任何采用該標準 的機構也不承擔責任 EIA 標準根据國際標準制定但是國際電工協會還沒有提出 EIA 標準與 IEC 標準的有效的對照 該標準的提出不

2、是意在安全問題或适用性做硬性規定 標準使用者的職 責是在使用前建立起一個安全健康的實踐体系和确定某些標準的适用性 出版商 EIA 工程部 1996 价格 時价 EIAJEDECTIA 標準的目錄和工程出版社合稱為全球工程文檔 USA 和 加拿大為 C1 8008547179國際為 3033977956 版權所有 U SA 印製 第 1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本標准是以國際電工協會的技術內容為基礎 ,推荐 -512-4,測試 6c,衝擊,1976. 它符合此 IEC 推荐的所有必要方面 . 請不要侵權 EIA 版權所有不得翻錄 任何機構均可與 EIA 達成協議得到翻錄許可 目錄 第 2

3、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條 目 1. 目的 2. 綜述 3. 定義 4. 準備樣品- 5. 測試方法- 5.1 測試設備 5.2 測試程序 5.3 測量 6. 詳細說明 頁碼 1 1 1 -2 -3 -3 -4 8 -8 7. 文件 8 表 1: 測試條件值 7 圖 1: 固定軸線定義 2 圖 2: 半正弦衝擊脈沖的耐衝擊性 9 圖 3: 極限峰值鋸齒波沖擊脈沖的耐衝擊性 10 圖 4: 測量系統頻率響應的承受極限 11 電子工業協會測試方法 #27B 電子連接器耐衝擊性測試方法 第 3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摘自 EIA 建議標准 NO.3411,是在 EIA CE-2

4、.0 國家連接件標准協會的組織下提出 的本測試程序曾印于 EIA 建議標准 RS-364 中 TP-27A) 1. 目的 本程序是說明一种標准方法該方法是用來評估電子元件承受指定的機 械衝擊的能力 2. 綜述 此測試是用來指導定義連接器或連接器的裝配零件受到沖擊的適當程 度類似于那些被認為是不小心裝卸 運輸和操作環境等條件而造成的衝擊 此測試與其牠衝擊測試的不同之處在于對衝擊機的設計沒有詳細說明但是 半正弦和鋸齒形衝擊脈衝的波形是隨連接器的耐衝擊性而被規定的測量系 統的頻率響應也是如此 3. 定義 除非在細節說明書中另作說明否則在此測試的過程中坐標軸將採用 如下的定義 3.1 軸 圖 1 對坐

5、標軸的定義作了一個形象的解釋如果與圖 1 中的狀態不同 細節說明書將會說明所需的固定裝置或者坐標軸的定義對稱的 方形的以 及任意形狀的連接器的坐標軸的定義應在細節說明中被定義 3.1.1 X 軸 沿著測試樣品縱向的長度 3.2.2 Y 軸 垂直于樣品縱向長度的坐標軸 (橫向 ) 3.3.3 Z 軸 垂直于貼著測試台固定底座平面的坐標軸 4. 准備樣品 4.1 除非另作說明否則測試樣品應是布滿導線而且緊密接合的 4.2 測試樣品應按照連接器說明書中說明的方法被放置如果測試樣品被放置 在振動絕緣體上那么在測試過程中絕緣体應是從使用的觀點出發而設 計的當可能時為了使不均衡負載的影響為最小測試負載可以

6、均勻地 分配在試驗平臺上 5. 測試方法 5.1 測試裝置 5.1.1衝擊機 衝擊機應是能產生指定的如圖 2或圖 3所示的合適的輸入衝擊脈衝的機 器衝擊機可以是自由落體 resilient rebound nonresilient液壓機壓 縮氣體或者其牠活性化的類型 5.1.1.1 衝擊機的校準 測試實體或者由一個廢品或一個 rigid dummy mass 構成的 個仿負載可以用來校準衝擊機 當用到一個 rigid dummy mass 第 4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時牠應與測試實體具有同樣的重心及相同的體積應類似于欲測 試物體的安裝方式衝擊機的校準應與指定波形一致應用到校準 負載

7、上的兩個連續衝擊應產生如圖 2 或圖 3 所示在耐衝擊度範圍內 下降的波形隨后校準負載將被移走並且對實測物體實施衝擊 測試如果所有的條件都保持原樣除了測試實体中校準負載的替 代品校準試驗被認為達到了波形的需要 注意這並不是暗示當測試中用的是測試實體而不是校準負載時 由衝擊機產生的波形會是相同的但是如果由校準負載而測得的 波形符合要求則最后得到的波形也被認為是符合要求的 5.1.2 測試設備 檢驗傳感器應以2%的精度來校準標準傳感器為了滿足測試過程中 的強度需要用來測量輸入衝擊的測試設備應有一定的特性這在后面 將作詳細說明 5.1.2.1 頻率響應 完整測量系統的頻率響應 包括在器械讀數過程中的

8、變頻器 應 如圖 4 中的說明 5.1.2.1.1 測試設備頻率響應的測量 變頻放大紀錄系統可以由變頻器來校準變頻器的波形應是按 要求的量程以已知的頻率和振幅作正弦曲線的振動這樣則可以獲得 靈敏度的曲線對靈敏度曲線進行標准化使其頻率均等于整體的頻率 100Hz 后曲線應如圖 4 所示在限定的範圍內逐漸下降 5.1.2.1.2 輔助設備的頻率響應 如果由加速計給出的校準因素是與相關設備一起使用而得出 的這不會影響系統整個的頻率響應但是只有放大紀錄系統的頻率響 應可能被定義它將以下面的方式被定義 斷開加速計與它的放大器的輸入端子在這些端子上接入一個信號電壓 源通過放大器觀察到的信號電壓源的阻抗應與

9、通過放大器觀察到的加 速計和相當迴路的阻抗相等將信號電壓的頻率設定為100Hz調整電 壓的大小使其與加速計靈敏度的結果以及在測試環境下所期望的加速度 的大小相一致將系統增盈調整為一個近似值依靠持續脈衝保持一 個連續輸入電壓同時為具有實用性撤掉範圍在 1.0至 9000Hz或者 4至 25000Hz的輸入頻率如圖 4 所示從 d方面來說頻率響應應在 限定范圍之內 5.1.2.2 變頻器 當加速計被用來作衝擊感應器時 加速計的基礎諧振頻率應大于 30000z 5.1.2.3 變頻器的校準 保持校準方法的精度應提供至少 5%的強度及範圍在 2Hz 至 5000Hz 的頻率被校準的變頻器的振幅同樣也應

10、有強度 (5%)及范圍在 第 5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4Hz 至 5000Hz 的頻率保證 5.1.2.4 變頻器的安置 當需要與 5.1.3 的條件一致時應絕對信任檢驗變頻器將其放 在盡可能地接近樣品的接觸點附近但不能放在樣品本身上面 5.1.2.5 線性化 系統的信號級應是有選擇性的 這樣加速脈衝就可以運用到系統 的線性部分 5.1.3 衝擊測量測試設備的應用 利用衝擊測量測試設備來定義是否在測試樣品上運用了正確的輸入 衝擊脈衝 這對于進行一個多樣品測試試驗是非常重要的總的來說不 論在建立測試的過程中有什么樣的變動衝擊脈衝都應被檢驗例如不 同的測試裝置不同的元件 (物理特性的改

11、變 )不同的重量不同的衝擊 脈衝 (脈衝的形狀強度或持續性有了改變 )或者不同的衝擊機特性並不 是每個單獨的衝擊都要被檢驗在 5.1.1.1 中說明的衝擊應用的重復性已 經作了規定 5.1.4 衝擊脈衝 已對兩種類型的衝擊脈衝作了說明一種是半正弦衝擊脈衝一種 是鋸齒形的衝擊脈衝 脈衝的形狀及強度分別如圖 2 和圖 3 所示對于一 階自由係統來說 如果鋸齒脈衝的衝擊頻譜至少與正弦脈衝一樣大 那么 可以假想一個鋸齒脈衝有一個至少與一個半正弦脈衝一樣大的破損電勢 如果在所有的頻譜範圍內 鋸齒脈衝的加速度峰值是半正弦脈衝的加速度 峰值的 1.4 倍則上述條件將會存在于相同持續時間的兩種脈衝中 5.1.

12、4.1 半正弦衝擊脈衝 半正弦衝擊脈衝將在圖 2 中給出脈衝變化速率應在期望衝擊脈 衝變化速率的10%以內變化速率可以由下面的方式被定義直接測量 間接測量或者在被測加速度脈衝之下的集成 (圖像地或電子地 )區域 (平滑 的加速脈衝可以由圖形來表達 )當半正弦加速脈衝的持續時間小于 3 微 秒時應運用下面的強度 被測脈衝平滑振幅的最大值應在指定理想脈衝的振幅的 20%以 內牠的持續時間應在指定理想脈衝持續時間的 15%以內與被測脈衝 相關的速率變化應在 Vi=2AD/ 的10%以內這裏 A 是加速振幅 D 是 理想脈衝的脈衝持續時間如圖 2 被測脈衝被認為是一個具有普通振幅和持續時間的普通的半正

13、 弦脈衝牠的振幅和持續時間等于對應的理想半正弦脈衝中的個別值被 測脈衝的持續時間應表示為 Dm=D(0.1A)/0.94 這里 D(0.1A)是平滑被測 加速脈衝上 0.1A 點之間的時間 5.1.4.2 理想半正弦脈衝 一個理想半正弦加速脈衝應是連續曲線如圖 2被測加速脈衝 應在不規則線段的邊界以內另外 衝擊脈衝實際的速度變化率應在理想 第 6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速度變化率的 10%以內實際的速度變化率可由直接測量或從被測加速曲 線的下面的區域來定義理想的速度變化率等于 Vi=2AD/ 5.1.4.3 鋸齒衝擊脈衝 鋸齒衝擊脈衝如圖 3 所示平滑的被測脈衝的速率變化應在理想 脈

14、衝的速度變化率的 10%以內 5.1.4.4 理想的極限峰值鋸齒脈衝 一個理想的極限峰值鋸齒加速脈衝是一個連續曲線如圖3 所 示被測加速脈衝應在不規則線條的邊界以內另外衝擊脈衝實際的速 度變化率應在理想值的 10%以內實際的速度變化率可由直接測量或從被 測加速曲線的下面的區域來定義理想的速度變化率等于Vi=PD/2 這里 P是加速度的峰值 D 是脈衝的持續時間 5.2 測試步驟 沿著三個相互垂直坐標軸的每個方向上採用三個衝擊 (共 18 個衝 擊)指定的測試脈衝 (半正弦或者鋸齒脈衝 )應分別與圖 2 或圖 3一致并 且應有一個持續時間及峰值與表 1 中所示的一個測試條件相一致 表 1測試狀態

15、數值 : 測試條件 峰值加速度 正常持續時間 (D) (ms) 速度改變 (Vi) (m/s:ft/s) (m/s2) (g s) 鋸齒脈衝 半正弦 H 294 30 11 2.07:6.8 I 294 30 11 1.62:5.3 A 490 50 11 3.44:11.3 E 490 50 11 2.68:8.8 B 735 75 6 2.81:9.2 F 735 75 6 2.20:7.2 C 980 100 6 3.75:12.3 G 980 100 6 2.96:9.7 D 2941 300 3 5.61:18.4 J 4903 500 1 3.11:10.2 K 9806 1000

16、 0.5 3.11:10.2 L 14709 1500 0.5 4.69:15.4 注意:對於測試條件 D,J,K 和 L,多個樣品的重量和數據超過 68 公斤(150lb),會產生此問 題:振動脈衝是否會適當地轉移到所有的樣品。按給定條件進行測試治具的設計以確保 振動力能輸入到每一個樣品。 第 7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5.3 測量 除非另作說明 否則測量應在接合在一起的連接器上進行 可以在所 需要的一定量的衝擊之前 也可以在衝擊之后如果作了說明也可以在 測試過程中進行 5.3.1 除非特別說明電學加載條件對所有連接件應為100Ma 5.3.2 除非在細節說明書中另作說明否則應允許

17、 1ms 或更長周期的連續應 採用一個功能為檢測指定的不連續現象的探測器 6. 細節說明 以下細節將在細節說明中說明 6.1 安置方法及附件 wire clamps的位置 (見 4.2) 6.2 測試樣品 (除非另作說明否則為閉合狀態 ) 6.3 測試條件(見錶 1) 6.4 電學加載條件 (見 5.3) 6.5 如果需要不同于 1 微秒的情況 6.6 衝擊期間不連續性的測量(見 5.3) 6.7 在衝擊前后測試或測量(見 5.3) 6.8 如可行配備監測設備 (見 5.1.3) 6.9 如可行檢測變頻器的位置 (見 5.1.2.4) 6.10 固定軸線(見欄 3) 7 參考文件 數据表單應包

18、括 7.1 測試題目 7.2 如果可行進行樣品描述包括固定裝置 7.3 使用的測試設備最近調校日期和調校間隔 7.4 測試條件 7.5 測試圖表數值和觀察 7.6 固定軸線 ( 見欄 3) 7.7 測試日期和操作者姓名 第 8 頁,共 11 頁 EIA 標準 NOTE - The oscillogram should include a time about 3D long with the pulse located approximately in the center. The integration to determine velocity change should extend

19、from 0.4D before the pulse to 0.1D beyond the pulse. The acceleration amplitude of the ideal half since pulse is A and its duration is D. Any measured acceleration pulse that can be contained between the broken line boundaries is a nominal half sine pulse of nominal amplitude A and nominal duration D” The velocity-change associated with the measured acceleration pulse is V. Figure 2 - Tolerances for half-sine shock pulse 第9頁,共伯頁 EIA 標準 1.15P W = PD/2 V-V;10% NOTE - The oscillogram should include a lime about 3D long with the pulse approximately in the center.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