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摘抄、积累好词。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3、感情态度价值观: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三、教学重难点1、体会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激趣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认识一个非洲少年,同时感受一个动人的故事。生书空随师板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请注意看老师写“卖”;请你给“卖”找个反义词?“买”,师
2、副板。)师:这个故事发生在非洲一个非常美丽的风景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风景区。引导学生看图,师简介描述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现在展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位于非洲南部赞比西河中游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它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比我国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宽了几乎90倍,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在当地语中意为“雷霆翻滚的云雾”。在欧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又被称为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师:在这里游客除了欣赏世界上最宽大最壮观的瀑布外,还能欣赏到琳琅满目的非洲木雕工艺品。木雕是非
3、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出示图片,边展示边描述)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刀法娴熟,构思新奇,形象栩栩如生。由于非洲大多数民族没有文字,许多非洲古老神话就是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故事中的这位非洲少年就是卖木雕的少年(师指向课题,示意生齐读课题)。过渡:这是怎样一个非洲少年呢?文中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师:根据学生读书情况,相机出示生字词卡片: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琳琅满目、驮着、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象墩、五官端正、爱不释手、掏钱、犹豫、沉甸甸、诚恳、语无伦次、遗憾、宾馆、清
4、晰可辨、吹拂、标准3、指名读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根据生汇报师抓要点板书故事叙述顺序: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三、从“遗憾”切入,研读感悟师:“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感到惋惜)“遗憾”一词出现在文中哪个段落?出示第九自然段(齐读):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师:文中的“我”和卖木雕的少年都感到遗憾,可他们又为什么感到惋惜呢?(一)体会“我”的遗憾1、师:“我”为什么遗憾?(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2、师:结合课文前面部分的内容,能不能把这个原因说得具体一些呢?请同
5、学们默读课文的17自然段,找找具体原因。3、汇报交流:可以提示:“我”为什么要买个木雕带回国?引导学生回答:(1)第一自然段:朋友 “一定要” (叮嘱)的两件事:游览大瀑布和买木雕。一件已完成,饱了眼福。木雕没买到,成了遗憾。(2)木雕很精美: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我很喜欢,)爱不释手。说说自己的体会。(木雕精美,作者喜爱之情。)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如上四字词语。)理解重点词语,加深感悟理解。(如:“琳琅满目”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摊点里陈列的木雕”怎么样?(很多,眼睛看也看不过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喜爱之情。4、填
6、空完整理解“我”遗憾的原因:师:我们把刚才同学们提到的遗憾的原因归纳一下,请你先快速地浏览课文,用课文中出现过的合适的词语,把这个原因说具体。(指名回答,齐读)朋友(叮嘱)我两件事,让我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购买木雕工艺品。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但是因为象墩(沉甸甸的),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二)体会少年的遗憾1、师:我们明白了“我”遗憾的原因,那卖木雕的少年又为什么遗憾呢?请同学们读少年和“我”之间的这组对
7、话(出示这组对话),想想自己体会到了什么?“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2、指名读这组对话,读完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注意读出语气。(生意人的一般招呼看我“爱不释手”木雕的望出售,“诚恳”结合前文理解“语无伦次”的意思(“犹豫”“诚恳”)什么是“猜想”?为什么猜想我是中国人?当我“点了点头”后,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
8、的神情”?)3、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呢?生交流原因:(1)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2)因为我是一位中国人。过渡:看来少年的遗憾并不仅仅在于没有卖出木雕,而是他知道了“我”是位“中国人”。请默读1015小节,想想为什么?(三)弥补遗憾,升华情感1、汇报这一部分写了什么?(赠送木雕)读了这一部分你想说些什么?(肯定学生的感受深刻部分,启发学生说得更具体些,导入下一环节)2、出示第二组对话,自由读,你从体会到了什么?“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是朋
9、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1)交流体会,带着这种体会练读。(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感悟,加深体会。(如“沉甸甸”:与前文中的“沉甸甸”比较:读句、体会“重量”。这儿的“沉甸甸”除了“重量”还包涵着什么?引导学生从木雕小象墩的来之不易体会“沉甸甸”,从“暮色中专门等候”体会“沉甸甸”,从“不用钱”体会“沉甸甸”,从少年说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来体会“沉甸甸”。)3、少年送给“我”的仅仅是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吗?还送给“我”什么?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4、交流拓展资料,感受、加深理解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友谊。中国援建坦赞铁路(出示文字,教师有感情
10、地朗读。)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支持非洲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援建了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迄今中国最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之一。该铁路全长1860公里,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勘测、考察、设计并帮助坦、赞两国政府组织施工。该铁路穿越坦赞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在工程修建及后来技术合作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坦赞铁路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20多年来,坦赞铁路促进了坦赞两国经济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卡翁达总统赞扬说:“
11、患难知真友,当我们面临最困难的时刻,是中国援助了我们。”四、回顾总结,升华感情课文学到这儿,你明白了老师所说的“少年的遗憾并不仅仅在于没有卖出木雕,而是他知道了我是位中国人”了吗?(中非人民是朋友,中非人民有着深厚的的友谊。板书:中非人民友谊深厚。)让我们再一次回读一下这两组对话,从对话中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深厚的友谊吧。(师出示两组对话,生齐读。)两个“遗憾”里写着中非人民的友谊,两个“沉甸甸”里装满了中非人民的友谊,这一“卖”一“送”的变化更加促进了中非人民的友谊。五、拓展练习,情境写话(作业)在你的脑海中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你想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一写,读一读。(热情、真诚
12、、善良、友好)附板书:、卖木雕的少年介绍木雕挑选木雕中非人民友谊深厚放弃木雕赠送木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1、我们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卖木雕的少年?2、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二、读写结合,积累运用1、这个故事什么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由读、思考、汇报交流)(1)木雕精美:指名读:写得怎么样?(细致、形象、生动);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四字词语,理解、品读)小结:观察细致、描写准确,会给我们留下形象生动的印象。像这样的描写在文中还有,引导学生阅读描写“瀑布”、“人物”的部分,
13、标画出四字词语,师相机板书: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木雕)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大瀑布)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人物)指导学生抄写积累四字词语。(2)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指名读:写得怎么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出示两组对话,指名感情朗读、分角色读,体会是如何通过言行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小结:不同环境下的人物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用心体会、品味就会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用心观察、描写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指导学生摘抄优美句段。(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部分,有兴趣的可以自主背诵积累。三、指导写字,巩固练习1、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
14、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2、辅导完成智能训练。附板书:、卖木雕的少年用词形象生动:四字词语中非人民友谊深厚印象深刻抓住人物言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买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二学习目标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第一课时资料共享
15、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合作学习。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d.
16、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研读感悟1.自主阅读思考: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第二课时品读入情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
17、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学习发现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总结收获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
18、收获。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读读写写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建议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2识字写字指导。“释”是翘舌音,“宾”是前鼻音,要注意读正确。“栩”字不要读成“羽”。写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3在学生初读课
19、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这两部分都是为后面做铺垫,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我”放弃买木雕后的遗憾心情。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其中后两个部分是教学重点。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
20、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见参考资料)。如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4本课词语非常丰富,教师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21、(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2)理解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
22、()。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5本课的对话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6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让学
23、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够买一个木雕,虽然有推销商品的意思在内,但主要还是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当我不打算买木雕后,少年先是觉得遗憾,后来又决定送一个木雕给我,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这表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也表现出他的质朴、善良。可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27、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三二、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
24、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三、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四、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五、教学设计:谈话揭题1.师:同学们, 你们了解非洲吗?老师找到了几张有关非洲的图片。(课件播放)大家看,这就是非洲。这是个鸟语花香的地方,到处是绿树繁花,各种热带动植物快乐地生长在这片辽阔的
25、土地上。那里有与我们肤色和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人民。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齐读课题)研读感悟1.师: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播放课文录音)2.师:作者去非洲旅行前,朋友叮嘱我一定要做两件事,一是看瀑布、二是买一两件木雕。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这瀑布?(课件播放)能说说你的感受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3.师:壮观的瀑布、精美的木雕是非洲的两大特色,作者又是怎样向我们介绍木雕的呢?4.师:我们就一起来观赏这精美的木雕吧!(课件播放)看到这些木雕你有什么想法?作者也有同感哪!就带着这种对木雕的喜爱之情,朗读3、4自然节。5.师:作者正在
26、挑选木雕时,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现在作者的面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下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自然节,边读边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和行为的句子,结合这些句子,想想:这位黑人少年是怎样的一位少年?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具体如下:五官端正:课文第5自然段中直接描述出少年的外貌特征。热情诚恳:课文第69自然段写放弃买木雕这部分里,让学生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师:这位少年当时是怎么想的呢?(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师:不但少年感到遗憾,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为什么“遗憾”?a理解“遗憾”(不称心,惋惜)b体会
27、我为什么会遗憾?(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c请仔细研读课文的16自然段,找找具体原因。d交流原因:(1)第一自然段:朋友 “一定要” (叮嘱)的两件事:游览大瀑布和买木雕。一件已完成,饱了眼福。木雕没买到,成了遗憾。为什么要这样叮嘱?学习瀑布的壮观,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2)木雕各式各样,琳琅满目,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3)我爱不释手。 师: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少年,他用心体会着顾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课文中,少年为什么猜测并证实“我”是中国人后,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原因:(1)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2)因为我是一位中国人。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瑞达法考课件上传时间
- 瑞辉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瑞丽风情教学课件
- 安全施培训心得课件
- 农业碳汇开发模式创新与2025年市场潜力预测报告
- 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课件
- 广西富通轻质建材有限公司废泥资源化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猫咪费洛蒙课件
- 安全教育覆盖培训率课件
- 猫咪的夜晚教学课件
- 2025年中国帽子行业发展现状、进出口贸易及市场规模预测报告
-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防控指南》解读课件
- 肠梗阻业务学习
- 六项精进读书分享会
- 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
- 幼儿园教辅资料征订及管理办法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4年保安服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与教学设计
- 2020年新人教版必修三《Unit 2 Morals and Virtues》单元教案(附导学案)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