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_第1页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_第2页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_第3页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_第4页
《地球概论》复习思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概论复习题、掌握下列内容:天球坐标地平坐标系:用来表示天体 在天空中的方位和咼度及 其周日变化时角坐标系(第一赤道 坐标系):用于时间度 量第二赤道坐标系: 表示天体在天球上 相对不变的位置, 用于编制星表黄道坐标系:表 示日月行星在 星空间的位置和运动基圈地平圈(有东西南北点)天赤道(有上点、下点)天赤道(有春分、 秋分点)黄道(有二分、 二至点)始圈午圈午圈春分圈春分点所在的 黄经圈(无名 圈)原点南点(天文学上一般用南 点,测量学军事用北点)上点(Q)春分点(丫)春分点(丫)两极天顶、天底天北极、天南极天北极、天南极黄北极、黄南极辅圈平经卷时圈(子午圈、六时圈)时圈(二分圈、二 至圈

2、)黄经圈(无名 圈、二至圈)轴铅垂线天轴天轴黄轴经 度定义地平经度,简称平经,又称 方位(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 平面与午圈平面的夹角)时角:天体所在时圈 (赤经圈)平面与午圈 平面的夹角赤经:天体所在地 赤经圈平面与春分 圈平面的夹角黄经:天体所在 的黄经圈平面 与过春分点的 黄经圈平面的 夹角起算点南点上占八、春分点(丫)春分点(丫)量度方 向顺时针(在地平圈上量)南 T西T北东自东向西(在天赤道上 量)自西向东(在天赤 道上量)自西向东(在黄 道上量)度数0 -360 0 时-24 时(h- 24“)【也可用0 -360 表 示】0 -360 【也可用6 - 24“表示】0 -360 记号A

3、taY纬 度定义地平纬度,简称平纬,又称 高度(天体与球心的连线跟地平圈的夹角)赤道纬度,简称赤纬 (天体与球心的连线跟天赤道平面的夹角)赤道纬度,简称赤 纬(天体与球心的 连线跟天赤道平面 的夹角)黄纬(天体与球 心的连线与黄 道平面的夹角)起算点地平圈天赤道天赤道黄道量度方 向向上(天顶)、向下(天底)向南、北天极向南、北天极向南、北黄极度数0 - 90 (向上为+,向 下为-)0 - 90 (向北为 +, 向南为-)0 - 90 (向北 为+,向南为-)0 - 90 (向 北为+,向南为-)记号H3特点1 天体的高度和方位随天 体的周日运动而变化 天体的高度和方位随观 测点的位置不同而不

4、同 地平坐标系可形象直观 地表示天体的位置 时角随周日运动变 化,赤纬固定 适用于测时赤经、赤纬固定不 变,有利于制图适用于表示太 阳、月亮与行星 的位置1、掌握各种天球坐标系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2、理解仰极高度=天顶赤纬=当地地理纬度=天极高度。3、掌握恒星时的概念及其计算。概念:春分点时角计算:恒星时=中天恒星的赤经【天文上规定以春分点的时角(t r)表示恒星时(S)】恒星时二任一恒星的赤经(a) +该恒星当时的时角(t r ) s= a + t r 恒星时=春分点时角4、什么叫星座?如何给恒星命名?星座:为了研究方便,人们把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便成为星座 星座的命名:按星座中几

5、颗比较明亮的恒星所构成的形象,用希腊神话命名 星的命名:星座+希腊字母(或数字)【按星座中星的亮度顺序排列,用完了希腊字母再用数字】5、 了解星座的划分(包括现代的划分、古代中国及西方对星空的划分)。 现代的划分:全天有88个星座,北天40个,南天48个古代中国对星空的划分:三垣二十八宿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 3个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二十八宿是在黄道和白道附近的 东方七宿,东宫青龙所属七宿是 南方七宿,南宫朱雀所属七宿是 西方七宿,西宫白虎所属七宿是28个区域,即角、亢、氐、房、心、尾、箕 井、鬼、柳、星、张、翼、轸 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七宿,北宫玄武(龟蛇)所属七宿是:斗、

6、牛、女、虚、危、室、壁。古西方对星空的划分6肉眼可见的恒星分几等,视星等和亮度的关系如何?肉眼可见的恒星分六等,一等星比六等星亮 100倍,人肉眼可见6000颗(太阳-26.74 ) 星等相差一等,亮度差2.512倍,星等按等差级数增大,亮度便成等比级数递减7、什么叫恒星光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了解恒星的哪些方面特征?恒星光谱:人们为了区别不同的光,让星光通过分光镜一类的光学仪器,使不同波长或者说不同颜色 的光,按其波长顺序排列成一条光带光谱分析:恒星光谱的形态决定于恒星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运动状态,通过对光谱中的颜色、亮 线和暗线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可以认证恒星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过颜色与温

7、度的关系认证。【温度越高,光谱最明亮(辐射强度最大)部分越接近蓝色一端,在谱线中找出最明亮部分所对应的波长,便可推算出恒星的表面温度】 化学组成:通过光谱的暗线与亮线的判断来证认元素的丰度运动状态:通过红移现象来认证恒星的视向速度(谱线向红端移去,表明恒星正远离我们而去)8、了解恒星的多样性。单星双星:在空间 视位置比较靠 近的两颗星光学双星(视双星、假双星):远看彼此很靠近,实际上空间位置相距很远,并不互相环 绕的两颗星物理双星:由于彼此引力作用而 沿着轨道互相环绕运动的两颗 星食双星:双星绕转的轨道平面平行于视线方向, 发生周 期性的相互掩蔽从而发生亮度变化比邻星星团疏散星团球状星团变星:

8、 亮度起 伏变化 的星食变星(几何变星):由于互相绕转、互相遮掩而周期性改变其视亮度的星物理变星:由于恒星内 部或其大气物理状况 变化所致脉动变星:因星体本身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光度变化的星爆发变星新星光度在几天内增加到9个星等以上超新星光度在几天内增加到17个星等以上原星一主序星一巨星:体积巨大、密度低、温度不高、光度特别大的星一红巨星:恒星迅速膨胀的同时,外表面离中心越来越远,所以温度将随之降低,发出的光也就越来越偏红。不过,虽然温度降低了一些,可体积如此之大,光度也变得很大,极为明亮(肉眼看到的最亮的星中,许多都是红巨星) T超巨星(红超巨星)一变星、新星、超新星f低质量恒星:红矮星

9、一中质量恒星:白矮星:低光度、高温度、体积小、密度大一黑矮星f大质量恒星:中子星(脉冲星:体积小、密度大,由中子组成的具有短周期脉冲辐射的新型恒星) 黑洞9、了解银河系的构造? 8万光年10、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太阳位于距银河系中心约2.4万光年的银道面附近11、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太阳的外部圈层(太阳大气)的结构和特点。太阳的特点: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质量大、温度高、距地近(1)太阳有相对于银心的绕转,其速度为 250km/s(2)太阳有相对于邻近恒星的运动(太阳系向着武仙座方向前进)12、何谓太阳运动?太阳运动对地球有何影响?太阳运动:太阳的某些区域发生激烈的爆发和变化影响:产生电离层干扰

10、、磁暴(罗盘、指南针失灵)、极光13、 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太阳、八大行星、卫星、彗星、小行星、流星体14、掌握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的基本情况。行星分类:以地球为界内行星以理化性质”划分(行星:共面性、近圆形、同向性)按照轨道位置分: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以小行星带为界外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距日近、温度高、质量小、密度高、以重物质为主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日远、温度低、质量大、密度低、以轻物质为主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水星、金星无

11、卫星)彗星:轨道是一般呈拉得很长的椭圆方向:既有自西向东,也有自东向西,总是背向太阳周期较长、不疋质量很小彗核小、彗尾大流星体: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流星:行星际空间中叫做流星体的尘粒和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火流 星、偶发流星、流星雨、流星群)陨星:未燃烧完而降落地表的流星体(陨石、陨铁、石铁陨星)太阳风几百万公里2000公里色球层耀斑、日几万一几十万K太阳外部圈层:00公里光球层0K黑子、光斑5770K1500万度15、掌握月相变化规律和月球公转的周期月相同太阳出没比较月出中天月落夜晚见月情形新月同升同落清晨正午黄昏彻夜不见上弦月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半夜西天满

12、月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可见下弦月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周期:自西向东,与自转同步,即自转周期等于公转周期16、地轴为什么会发生进动?其进动的方向和速度如何? 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明显的扁球体,它的赤道部分由于自转的惯心离心力的作用,形成环形隆 起。月球和太阳对赤道隆起产生附加的压力 由于黄赤交角(以及黄白交角)的存在,使月球和太阳经常在赤道平面以外对赤道隆起施加压力 由于地球的自转,合力矩的作用使地球产生了进动方向:自东向西速度:50.29 /年,周期为25800年17、地轴进动会产生什么后果?北极星变迁黄赤交角西移岁差18、比较太阳日,恒星日、太阴日的长短。比较恒星年、回归年、太

13、阴年的长短。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24时,地球旋转了 360 59恒星日:某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23时56分,地球自转了 360,是真正的周期太阴日:月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24时50分,地球旋转了 373 38一恒星年等于365.25636042平太阳日,即365日6小时9分钟10秒。1回归年=365.24220日=365日5小时48分45.5秒太阴年平均历年为354.3666日恒星年回归年太阴年19、掌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特征和计算?地球自转平均角速度:恒星时:15 /h,15 /min,15 /s线速度特征:随纬度增大而减小任意纬度的自转速度V =

14、Vcos= cos= -_Rcscos =2314_6378140m cosTT86164s =465m/s cos 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高度每增加100米。自转速度便增加26m/s)20、水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偏转?其偏转结果如何?原因:地转偏向力结果:影响大气环流:对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行星风系)的形成,气旋、反气旋和台风(热带 气旋)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洋流的分布等,都起着主要的作用对河流两侧的侵蚀强度不一样:在北半球,河流对右岸的冲刷比对左岸强烈,以致于大河右岸通常 较为陡峻,河流一般从右面绕过障碍21、什么叫周日运动?何为周日圈?周日运动:由于地球自转,使得整个天球(包括其上

15、的各种天体)产生以天轴为轴,自东向西的周日 视运动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22、在地球上不同纬度所看到的天体周日运动情况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不同在北极:P、Z重合,天赤道与地平圈重合,周日圈与天赤道及地平圈平行,恒星高度无变化,无升降,北半天球的恒星为恒显星,南半天球的恒星为恒隐 在赤道:天赤道与地平圈垂直,天极在地平圈上,天顶在天赤道上,周日圈垂直于地平圈,天体直 上直下,12小时可见,12小时不可见,全天的星均为出没星 在其他纬度(以北半球为例):天轴与地平圈斜交,角度为当地的纬度,周日圈与地平圈斜交,天体斜升斜落,以P为圆心,为半径以内的恒星为恒显星:以P为圆心,为半径以内的恒星

16、为恒隐星;其余为出没星23、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周期。轨道:地球绕日公共质心椭圆,但很接近正圆方向:自西向东恒星年:每日公转角速度:360 /365.25636日=59 08/日周期:365.2564日(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每日公转角速度:360 -50(春分点每年西移50)周期:365.2422日(365日5时48分46秒)交点年:每日公转角速度:360 -20 (黄白交点每年西移20)周期:346.6200日(346日14时52分53秒)近点年:每日公转角速度:360 +11(近日点每年东移11)周期:365.2596日(365日6时13分56秒)24、了解行星与太

17、阳的会合运动情况。地内行星:上合:日星相合,星距地最远,日出星出,日没星没,不可见东大距:星在日东角距离最大,日先入地平,星后入地平,黄昏时在西方天空可见下合:日星相合,星距地最近,日出星出,日没星没,不可见西大距:星在日西角距离最大,星先出地平,日后出地平,黎明时在东方天空可见(水星的大距是18 28,金星的大距是45 48 ,会合运动表现为 上合一东大距一下合一西大距一上合依次出现和重复)地外行星:合:日星相合,星距地最远,星日同升同降,不可见东方照:星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星在日东90,正午星出,子夜星没,上半夜可见冲:日星相冲,星距地最近,日没星出,日出星没,整夜可见西方照:星地连线

18、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星在日西90 ,子夜星出,正午星没,下半夜可见(其会合运动表现为:合一西方照-冲一东方照一合的依次出现和反复循环)25、了解日月会合的情况。日月会合运动角距离变化:太阳每天向东移动 5908 (360 /365.2564日)月球每天向东移动13 1035 (3600 /27.3217日)月曰速度差:13 1035-5908=12 1129月日的会合运动表现为月球不断追上太阳,超过太阳,周而复始相合一东方照-相冲一西方照一相合(朔一上弦一望一下弦一朔)日月相合周期(朔望月)29.5306日26、昼夜长短跟哪些因素有关?掌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变化规律。(1)当地的地理纬度(

19、2)当时的太阳赤纬太阳赤纬太阳直射纬度北半球昼夜长短南半球昼夜长短春分日0赤道晨昏圈通过两极与经线重合,等分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 相等春分夏至向北移动自赤道北移昼长于夜,并逐日变长夜长于昼,并逐日变长夏至日+23 26北回归线昼最长夜最短,纬度愈高, 昼愈长,北极圈内为极昼昼最短夜最长,纬度愈 高,夜愈长,南极圈内为 极夜夏至- 秋分向南移动自北回归线向南 移昼逐日缩短,但仍长于夜夜逐日缩短,但仍长于昼秋分日0赤道晨昏圈通过两极与经线重合,等分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 相等秋分冬至向南移动自赤道向南移夜长于昼,并逐日变长昼长于夜,并逐日变长冬至日-23 26南回归线昼最短夜最长,纬度愈高, 夜愈长

20、,北极圈内为极夜昼最长夜最短,纬度愈 高,昼愈长,南极圈内为 极昼冬至-春分向北移动自南回归线向北 移夜逐日缩短,但仍长于昼昼逐日缩短,但仍长于夜27、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H=90 -+ S (H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地理纬度,恒取正值,3为当时太阳赤纬,若当地是 下半年,则取正值,若当地是冬半年,则取负值 )28、理解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的规律。90 N023 260-23 2666 34N23 2646 5223 26023 26N66 349066 3443 0809066 349066 3423 26S66 3443 0866 3490 66 34S23 26023 2

21、646 5290 S0-23 26023 2629、掌握下列四种季节的划分方法: 我国传统上的划分方法:以四立为起点,特点: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西方国家的划分方法:以二分二至为起点,特点:与气温变化对应较好春季:春分夏至夏季:夏至一秋分秋季:秋分冬至冬季:冬至一春分以候温为标准的划分方法:依据每 5日的平均气温划分,5日为一候特点:适宜指导农业生产,但季节长短差异大夏季:22 C冬季v10C春季:介于冬季和夏季之间秋季:介于夏季和

22、冬季之间 现在常用以月份为标准的划分方法:以阳历月份划分,特点:与气温变化对应(北半球)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30、南北半球的季节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太阳高度、昼夜变化)31、掌握五带划分的依据、界线及各带的天文特征。范围阳光直射正午太阳咼度昼夜长短变化热带39.8%南北回归线之 间南北回归线:1次/ 年其余纬度:2次/年除南北回归线外,每年 有两次极大值和两次极 小值赤道为0,到南北 回归线扩大到 2 时50分南(北)温带 51.9%南(北)回归 线一南(北) 极圈没有阳光直射和极 昼极夜极大值和极小值均只有1次

23、从回归线的2时50分到极圈的极 昼极夜南(北)寒带 8.3%南(北)极圈 f南(北)极没有阳光直射变化于 46 52 23 26之间有极昼极夜 南北极圈:1日 南北极点:半年32、阴历、阳历、阴阳历的历月和历年是怎样安排的?三种历法各有什么特点?(1)阴历:A、历月:依据:朔望月 29.5306日,介于29-30之间大小月日数: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数:决定于0.5306日,以30年(360个月)为适当长周期,则大月数:360X 0.5306191个小月数:360X 0.4694169个大小月安排:逢单大月,逢双小月(360年中有11年的12月改为大月)历月平均长度:(191X 30+1

24、69X 29) /30 29.53055 日B、历年:依据:参考太阳回归运动周期 365.2422日,将一年分为12个月,则29.5306 X 12=354.3672 平闰年:1年354.3672日,介于354-355之间,有平闰年之分平年:354日闰年:355日平闰年数:决定于0.3672日闰年数:30 X 0.3672=11 年平年数:30X 0.6328=19 年置闰:12月变大月。闰年插在规定的 30年中的第2.5.7.10.13.16.18.21.24.26.29 年历年的平均长度:(191X 30+169X 29) /30354.3666日(无天文意义)C、特点:任何一个日期都可以

25、反映出月相变化,但不能反映季节变化(每32个阳历年中多出一个阴历年)(2)阳历:A、历年:依据:太阳回归周期 365.2422日,介于365-366之间,有平闰年之分平闰年天数:平年365日,闰年366日平闰年数:决定于0.2425日,以400年为适当周期闰年数:400X 0.2425=97 年平年数:400X 0.7575=303 年置闰方法:公元年数能被4整除的一般是闰年;但能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的不安排闰年B依据:参照朔望月29.5306日,将回归年分割365.2425日/12月=30.4369介于30-31之间,有大小 月之分大小月日数及其安排:大月:1.3.5.7.8.10

26、.12 ,全为31日小月:2.4.6.9.11 ,除2月外皆为30日(2月份平年28日,闰年29日)C、特点: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联系密切,但与月相没有联系(3)阴阳历:A、历月:依据:朔望月29.5306日,介于29-30之间,有大小月之分大小月天数: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安排:根据合朔日期逐年逐月推算:a以月相定日序,合朔日为初一 b以两朔间隔日数定大小月(如果两次合朔日期是30日,则该月为大月;两次合朔日期是 29日,则该月为小月B、 历年:依据将回归年与朔望月协调365.2422日/29.5306日=12.3682个朔望月平闰年: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闰年数:决定于0.3682

27、,以19年为适当长周期19X 0.36827 (19年置7闰)置闰原则:a以中气定月序(24节气中,逢单为节气,逢双为中气)b不含中气的月份为闰月c闰月 名称:在前一个月的名称前面加“闰”字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C、 特点:a历月的日期与月相一一对应 b历年的日期与季节可以大体上对应(24节气与阴阳历并行 使用:阴阳历用于日常记事,24节气安排农事进程)33、掌握时区的划分及其计算。34、掌握有关天体影子的概念和性质。影子种类阳光照射情况在该影区看太阳本影得不到太阳的任何光辉整个太阳被遮住(日全食)伪本影只能得到太阳边缘的光辉,而得不到太阳中心的 光辉太阳中心被遮住,边缘光明如故(日环 食)

28、半影只能得到太阳的某一部分光辉太阳只是局部被遮住(日偏食)35、了解影响天体本影长度的因素及地球和月球本影长度的变化对日食、月食的影响决定本影长度的因素:a射影天体的直径b射影天体与太阳的距离地球和月球本影长度的变化:a年变化:近日点短,远日点长(地球、月球)b月变化:新月时短,满月时长(月球)36、掌握日食、月食产生的原因、条件及其过程。(1)日 食A、原因B、条件:a生于朔,日月相合+b日月在同一黄白交点上或附近=日月相合于黄白交点或附近C、过程:月轮向东赶超并遮蔽日轮的过程,从日轮西缘开始,于东缘结束日全食的四种食相:a初亏:月轮东缘同日轮西缘相外切,日偏食开始b食既:月轮东缘同日轮东缘

29、相内切,日全食开始c生光:月轮西缘同日轮西缘相内切,日全食终了d复圆:月轮西缘同日轮东缘相外切,日偏食终了同一地点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全食和日环食;日全食的开头和结尾阶段为日偏食;月球直径小于地球直 径,任何时候月球的本影或半影都不能将整个地球罩住,故同一时间只能是地球局部的人看到日食, 处在日食带上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月食A、原因B、条件:a生于望,日月相冲+b日月分别在不同的黄白交点上或附近 =日月相冲于黄白交点或附近C、过程:月轮向东穿过地球本影区被笼罩的过程,从月轮东缘开始,于西缘结束 月全食的四种食相:a初亏:月轮东缘同地本影截面西缘相外切,月偏食开始b食既:月轮西缘同地本影截面西缘相

30、内切,月全食开始c生光:月轮东缘同地本影截面东缘相内切,月全食终了d复圆:月轮西缘同地本影截面东缘相外切,月偏食终了月全食的开始和结束阶段为月偏食,有时整个月食过程都是偏食;没有月环食(地球本影长1377000公里,远远大于月地距离,月球通过地球本影处圆锥截面的直径大于月球直径);月球进入地球半影区为半影食,半影食通常不算月食(仍然有一部分太阳光照到其表面)二、弄清下列基本概念:天球:为了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而引进的假想球体,其以任意长为半径铅垂线:观测点的重力方向线无限延长天顶:铅垂线无线延长与天球交于两点,在地平面上的为天顶天底:铅垂线无线延长与天球交于两点,在地平面下的为天底天北极:天赤

31、道分天球为南北半球,地球北极所在半天球的一极叫北天极天南极:天赤道分天球为南北半球,地球南极所在半天球的一极叫北南极地平圈:观测点的地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圈天赤道:地球赤道平面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子午圈:通过北点、南点的地平经圈通过上点、下点、北点、南点(天顶、天底、天北极、天南极)的天球大圆卯酉圈:通过东点、西点的地平经圈东点:地平圈上东边向地平方向无限延伸天赤道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西点:地平圈上西边向地平方向无限延伸南点:地平圈上南边向地平方向无限延伸地平圈对于天赤道的两个远距点北点:地平圈上北边向地平方向无限延伸天轴:由地球地轴无限延长而来的上点:天赤道与子午圈相

32、交于两点,地平面上为上点下点:天赤道与子午圈相交于两点,地平面下为下点六时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赤经圈北黄极:黄道的两极,靠近天北极的那一点叫黄北极(k)南黄极:黄道的两极,靠近天南极的那一点叫黄北极(k)黄道: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平面无限扩大与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路线) 春分点:天赤道与黄道相交于两点,太阳由南向北运行过天赤道的那个点 秋分点:天赤道与黄道相交于两点,太阳由北向南运行过天赤道的那个点 夏至点: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最北的那个点 冬至点: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到最南的那个点 黄轴:通过黄道圆心且与之垂直的轴 黄赤交角:黄道与天赤道成 2326 的夹角 黄白交角:白道面相对于黄道

33、面有 5 9 的倾角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似球形的天体 空间速度:恒星在单位时间内沿某一方向移动的距离 视向速度:单位时间内沿视线方向移动的距离 切向速度:单位时间内沿垂直于视线方向移动的距离 自行:单位时间内恒星在天球切面上走过的距离对观测者张开的角度(单位:角秒 / 年) 星座:为了研究方便,人们把星空划分成若干个区域,这些区域便称为星座(共88 个)光度: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亮度:地球上受光强度,即恒星的明暗程度视星等:表示天体的亮度等级,记作 m (星等(视星等)按等差级数增大,亮度成等比级数递减)绝对星等:表示天体光度等级,记作 M 银河 :晚上看到的天空上

34、一条白茫茫的光带 银河系:主要聚集在银河上的无数恒星所构成的天体系统 银盘:银河系的密集区,因似盘状而得名,直径约 8 万光年 银道面:银盘的中心平面, 即银河系旋转所造成的赤道面 (银道平面和地球的赤道平面成 62的交角) 光球:即人们所看到的太阳视圆面,是太阳大气的最低层,厚度500公里,温度5770k,温度由内向外降低,在光球与色球交界处只有约 4000 k 色球:太阳大气的中层,微弱光辉总是被光球所淹没,日全食可见其玫瑰色花边,边缘呈锯齿状,温 度自光球层顶部的 4000 多度到色球层顶部的几万度 日冕:太阳大气的外层 ,只在日全食可见,厚度达 700-800 万公里,温度达 100万

35、度 (由于日冕温 度高,只是日冕物质运动速度快, 一部分粒子摆脱太阳引力, 奔向行星际空间, 这种现象叫日冕膨胀) 黑子:光球上的暗黑色斑点,比周围温度稍低,有生有灭,常成群出现,周期为11 年光斑:光球表面光亮的斑点,实际上是太阳上的气团,平均寿命 15天,比黑子常出现 耀斑:色球层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很明亮的斑点 日珥:色球层中喷起的深红色火焰,可上升到几万甚至上百万公里的高空 太阳风:由于日冕高速膨胀,行星际空间不断地得到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粒子流,在地球轨道附近 以 320-770 公里的高速度劲吹着 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 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卫星: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 流星:行星际空间中叫做流星体的尘粒和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圈同大气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 彗星: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呈云雾状独特外貌的天体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而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