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 -201 x 水电水利工程航道水力模拟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Modelling for Hydraulic of Waterway for hydropower T=T( VS / L s)(5.1-1) 式中 T 船模(实船)应舵性指数; VS 船模(实船)静水航速; Ls 船模(实船)几何长度。 2无因次的船模回转性指数K值与实船K值的允许偏差为20%; K=K( Ls / V s)(5.1-2) 式中K船模(实船)回转性指数; Vs 船模(实船)静水航速; Ls 船模(实船)几何
2、长度。 3船模(实船)的操纵性指数 K、T值应根据标准Z形试验的结果确定。当 缺少标准Z形试验资料时,可按“航行复演法”或“动水 Z形试验法”的要求 进行操纵性相似分析。仅在方案定性比较时可采用回转半径相似进行自航船模试 验。 6.1.4模型范围、模型比尺: 1模型试验范围应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并结合水流、河道情况和工程建筑物 对上下游河道影响范围确定,应保证试验河段进出口具有一定长度的调节段; 2模型宜采用正态模型,模型几何比尺不宜小于 1: 150。 6.1.5船模设计 1设计船型及船队应根据航道等级、通航工程的设计要求及发展规划确定; 2船模比尺应与航道模型的比尺相同,船体按几何相似设计
3、,达到线型、排水 量和重心位置相似; 3船模制造范围可为船舶甲板以下部位,自航船模尚应包括船舵及船机和螺旋 4船舵和螺旋桨的几何尺度、安装位置应和实船保持基本相似。 6.2试验设备与量测仪器 6.2.1航道水力模型试验常用的设备及量测仪器仪表与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常 规)模型试验规程相同。 622主要量测仪器: 1通航水流条件量测仪器:水位计、流量计、波高仪、流速仪; 2 船模航行参数量测仪器:高空广角摄影或船模激光轨迹仪。 6.2.3在进行有船闸灌(泄)水、电站日调节等航道水力模型试验时,应根据试 验要求配置非恒定流试验的控制设备及量测仪器。 6.2.4试验使用的通用量测仪器,应有国家或行业监
4、督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且在试 验前进行检查标定。 6.2.5数值模拟采用的计算机应满足容量及计算速度的要求。 6.2.6船模航行状态的模拟和测量应采用遥控自航船模系统。该系统应符合下列 规定: 1 在试验范围内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 2船模的遥控设备应准确执行驾驶操纵指令、控制舵角和主机工况; 3 应实时测量船模运动坐标和航行动态参数。船模运动的定位允许偏差应小于 50mm 6.3模型制作 6.3.1应绘制模型总体布置图、结构图和船模制模详图、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并 提出制模加工及安装要求。 6.3.2模型地形制作可采用断面法、等高线法。地形变化较缓的地方,断面间距原 型50m-80m
5、,等高线间距原型3m-5m地形变化复杂的地方,断面间距原型 30m- 50m等高线间距原型1m- 3m并根据实际地形情况对深坑或突出地形进行局部加 密处理。 6.3.3河道及建筑物模型制作和精度控制应按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常规)模型试 验规程执行。 6.3.4船模制作应绘制船模或简化方案总体设计图,并提出相应的技术要求。 6.3.5船模船体表面应光滑,成型后不易变形。船模螺旋桨及舵的尺寸与位置应满 足6.1.5的要求。 6.3.6船模制作精度: 1 船模单船长度允许偏差为2mm宽度允许偏差为 mm水线刻度允许偏差 为 0.5mm 2 船模重心位置允许偏差为吃mn; 3 船队编后的尺度允许偏差为%
6、 6.3.7船模舵机应运转自如,操舵角允许偏差为 0.5,满舵舵角允许偏差为1.0, 转舵速度应与实船相似。 6.4模型率定与验证 6.4.1应进行模型水位验证和糙率校正。山区河流洪、中、枯期流量的水位允许偏 差应分别为原型 0.20m、0.15m和0.10m;平原河流洪、中、枯期流量的水位 允许偏差应分别为原型 0.15m、0.10m和0.05m ; 6.4.2应进行模型断面流速验证,断面流速分布规律与原型基本一致,流量允许偏 差为5% 6.4.2自航船模在水池中进行船模吃水深度、配重及静水航速相似验证率定,船模 在零舵角的条件下应保持直线航行。 6.4.3 Z形标准试验,由试验求出衡准船模
7、操纵性的主要参数。比较船模与实船的操 纵性衡准,要求船模的总操纵参数低于实船的10%左右为宜。否则,应进行比尺效 应修正。修正的方法可以逐步修改舵的面积,使其达到要求。 6.5试验与观测 6.5.1根据不同工程布置方案和不同水位流量组合条件进行试验。如设计有要求时, 还应进行船闸灌泄水、水库日调节等非恒定流对船舶航行影响的试验。 6.5.2航道水力学参数的观测: 1航道沿程流态观测包括回流、斜流、往复流、泡水、漩涡、绕流、跌水等水 流流态; 2 航道水流流向、流速分布的观测; 3 水面坡降观测。沿航线方向每隔一船长应设测点观测纵向坡降,横向坡降的 测点可视需要而定; 4 航道内水深观测; 5
8、航道上、下游口门冲淤情况观测; 6 口门区、引航道内及船舶停泊区的水面波浪观测; 7 不稳定流参数观测,流速随时间变化过程,往复流的周期和强度变化,航道 内水位日变幅及小时升降率等。 6.5.3自航船模航行参数的观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1船模静水航速和对岸航速; 2 航迹线和船位线; 3舵角、首向角、航行角和漂角; 4 漂移距离、会船间距、岸距。 6.6试验资料整理与分析 6.6.1模型验证试验应整理模型的水面线、断面流速分布和流量资料,并与原型实 测资料对比、分析验证结果。 6.6.2航道模型试验资料整理应包括下列内容: 1航道范围内的流场流态图,包括回流、泡水和漩涡等流态; 2航道的流速分布
9、、水面线、水面坡降数值、水面波动和水深; 3航道、船闸进出口口门等冲淤情况; 4航道内船模的航态图和航行参数变化过程线,包括:用舵过程线、对岸航速 过程线、航程历时过程线、漂角过程线; 5对于船闸灌泄水、水库日调节等非恒定流,应整理航道停泊区水位和流速随时 间变化过程线。 6.6.3航道模型试验成果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 1分析流态、流速、水面比降、水位波动及往复流特性对船闸运行、船舶停 泊和航行的影响; 2分析不同工程布置方案和不同水位流量组合条件下通航水流条件和船舶航 行参数,论证通航水流条件,提出推荐的工程布置方案和航线; 3分析航道、船闸进出口口门等冲淤情况; 7航道水力数值模拟 7.1
10、控制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 7.1.1研究坝区航道、施工期航道、受跨河建筑物影响的航道、中间渠道及通航建 筑物上下游引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可采用水力数值模拟进行。 7.1.2航道水力数值模拟可包含水流运动数值模拟与泥沙输移数值模拟,研究工程 修建前后航道冲淤变化不大的水力因素变化时,宜采用水流数值模拟;研究工程修 建前后航道冲淤变化及由此引起的水力因素变化时,宜采用水沙数值模拟,并根据 研究河段的泥沙特性可选用推移质模拟或悬移质模拟。 7.1.3研究长时期内长河段的水流、河床变化,宜采用一维数值模拟进行研究。研究 坝区航道、施工期航道、受跨河建筑物影响的航道、短河段、中间渠道及通航建筑 物上下游引
11、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宜采用二维数值模拟进行研究。如水流泥沙因子 三维特性明显时,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进行研究。一维、二维、三维水沙数值模拟 控制方程,参见附录B。 7.1.4数值计算格式应该满足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要求。 7.1.5数值求解方法可采用控制体积法、有限差分方法等。 7.2初始条件及边界处理 7.2.1水流模拟的初始条件包括计算区域内的初始水位和流速。泥沙模拟的初始条 件还包括计算区域内的初始床沙级配分布。 7.2.2水流模拟的边界条件为上游入流边界给定流量,下游出流边界给定水位,干 湿边界宜采用动边界技术模拟。泥沙模拟还应给出入流边界上来沙过程及其颗粒级 配。 7.2.3当计算区
12、域内出现汇流、堰闸过流、湖泊集水、侧向入流等河道几何形状不 连续或水力特性不连续时,应根据水力特性作特殊处理。 7.3计算区域确定及网格划分 7.3.1计算区域进出口应选在顺直河段上,并要求进出口边界上的水力、泥沙要素不 受区域内工程方案的影响。 7.3.2 一维模拟断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断面间距应根据河道形态、河床组成及糙率特性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确定; 2重点研究河段和河道几何形态变化较大的部位应适当加密断面; 3断面应与主流方向垂直。 7.3.3二维模拟的网格形式应根据边界的特点和计算模式的需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 规定: 1网格密度应能反映水下实际地形和工程修建后地形的变化; 2网
13、格密度应能概化出岸边界和不同工程方案的边界; 3 对于重点研究部位,网格应适当加密。 7.4模型率定及验证 7.4.1 一维数值模拟验证应满足下列要求: 1水位允许偏差为计算区域内水位落差的土 10% 2各河段冲淤与原型基本一致,冲淤量允许偏差为土30% 3含沙量沿程变化趋势与原型基本一致,含沙量允许偏差为土30% 4河床级配中值粒径允许偏差为土 20% 7.4.2平面二维及三维模拟验证内容除应按第 6.4.1条的规定执行外,还应补充下列 内容: 1流速沿断面分布趋势与原型一致,流量允许偏差为土 5%分汊河道的干流及重 点研究的汊流,其流量允许偏差为土 5% 2 含沙量沿断面分布趋势与原型一致
14、; 3 平面流态、流向及回流范围与原型一致; 4 地形冲淤性质及其分布与原型基本一致,重点研究部位的冲淤厚度及研究河段 的冲淤总量允许偏差为土 30% 7.4.3通过验证计算确认模拟计算的有关参数,在有条件情况下应对模拟计算进行复 核。 7.5计算及其成果分析 7.5.1应按验证确认的模拟计算模式进行工程方案模拟,其边界条件应根据方案要求 确定,对验证确定的模拟参数不得修改。 7.5.2航道、港口工程及过河建筑物工程方案模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浅滩、汊道及港口疏浚或整治的工程方案模拟宜用平面二维数值模拟。 2 对水流模拟或泥沙模拟的选择应依据河床变形强度和需要确定;对推移质模 拟、悬移质模拟或
15、全沙模拟的选择应依据研究河段的泥沙特性确定。 7.5.3模拟计算成果如下: 1航道内流场、水位; 2航道内的冲淤; 7.5.4模拟计算成果分析如下: 根据计算成果,分析流态、流速、水面比降、水位波动及往复流特性对船闸运 行、船舶停泊和航行的影响,航道及口门的冲淤情况,论证航道内通航水流条件。 8报告编写 8.0.1应根据模型试验研究情况,提出试验最终成果,包括文字报告、附图、附表、 照片、录相等资料。 8.0.2试验研究报告内容应包括工程概况、试验目的与任务、模型设计与制作、量 测仪器、模型率定和验证、试验成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8.0.3数值模拟研究报告应包括工程概况、计算研究目的与
16、内容、数学模型、模型 率定和验证、计算成果与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内容。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航道水力学试验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和注意事项 测量的准确度要求和注意事项 施测对象 测试仪器 准确度控制 注意事项 模型 水准仪 经纬仪 钢尺 1 .控制局部模型高程和宽度误差应小于 0.3mm ,长度误差应小于 5mm ,整体模型地 形咼程误差应小于 2mm,平面距离误差应 小于10mm。 2 .试验中模型变形应不超过 1%,漏水量 应不超过试验最小过流量的1%。 确定相似准则及模型范围和 比尺;试验模型必须满足有关 规定的限制条件,注意减小缩 尺影响。 水面水位 量水测针 测针零点咼程的误差应小于0.
17、2mm,每一 测次,应重复测读 23次,取其稳定值或 平均值,测读精度应达 0.3mm。 测杆必须安装牢固,并保证 铅垂方向。试验前应检查测针 及连接管,不应有堵塞、气泡 及漏水现象。 自动跟踪水 位仪 率疋曲线的偏差系数Cv =坊/卩应不大 于5%。 水位计测杆必须安装牢固, 并保证铅垂方向;测试前应按 有关规程,进行自检率定,试 验量测区间应在率定曲线的直 线部分。 波咼仪 精度0.2mm。 波高仪测杆必须安装牢固, 并保证铅垂方向。 流 量 量水堰板 应遵照量水测针精度控制要求,流量误差 应小于土 1%。 应按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进 行量水堰板的安装;待流量稳 定后,方可测读上游测针读数;
18、 按不冋堰型的率定曲线或有关 计算公式推算模型流量。 文德里 量水计 测量误差应小于土 2%。 应按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进 行文德里量水计的安装;应定 期进行自检率定,画出流量率 定曲线。 电磁 流量计 流量误差应小于土 1%。 应按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 进行电磁流量计的安装:控制 阀一般安装在电磁流量计的后 面,流量计前后的直官长度应 满足要求。 流速 毕托管 1 .自检率定,当雷诺数 Re=3300360000 范围内时,流速系数0 =1,误差控制在1% 2%; 2 .每一测次,应重复测读 23次,取其 稳定值或平均值;比压计水头差测读精度应 控制在3mm以内。 试验前,应检查毕托管和连 接管
19、,是否堵塞或漏气;在静 水中进行充水排气,使比压计 两端水柱同高;在不进气条件 下,将毕托管放入施测位置的 水体中,对准流向,以比压计 的压头差值最大读数记录。 旋浆 流速仪 1. 自检率定,率定测点应不少于15个, 应满足75%以上测点,偏差不超过2%3%; 2. 每一测点记录值应不少于45次,每 次米集时间应不少于 510s; 3 .断面流速迭加计算,与实测流量比较, 两者误差应不超过 5%。 每个测流断面测读应不少于 3条垂线;每条垂线测点应不少 于3点。 压力 测压管 1 用水准仪测定各测点及测压板零点高 程,测读精度应达 0.3mm ; 2 在静水中校验测压管液面与测点咼程 致,误差
20、应不超过 0.5mm ; 3 .流态稳疋后,方能测读,每一测次, 应重复测读34次,取其均值或稳定值, 测读精度应控制在 3mm以内。 应按有关规定的技术要求安 装测压管,每次试验前应检查 测压孔和测压管是否符合要 求;用清水驱赶测压管与连通 管中的气泡;传感器的安装应 符合有关规定。 脉动压力传 感器 每次测试前,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系统自 检率定;率定量测区间应大于试验量测区 间,率定曲线的偏差系数 Cv=r/A应不大 于5%;每次测量的记录时间应不少于5s。 水下地形 水下地形测 量仪 地形分辨率应不大于 0.1mm,测量精度应 不大于0.3mm,起点距离误差应小于 10mm。 (资料性附
21、录) 航道水沙数值模拟基本方程 B.1 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B.1.1 一维水沙数值模拟可按下列基本方程控制: 1连续方程: 2 动量方程: .t ;x 9八 电Q Q| 、 十gA + 9 1 A丿 K J 3 悬移质泥沙输移方程 AS QS B S-S ;:x 若只考虑饱和输沙过程,含沙量浓度: S x,t 二 S x,t 4 河床变形方程: 5 辅助公式: 水流挟沙力公式S*金u,h,d丄 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gb =gb u, h, d L x 式中:x 沿主流方向坐标; t 时间坐标; Q流量; A过水断面面积; x流量模数, K =AR2/3/n ; R断面水力半径; n 糙率; g重
22、力加速度 Z水位; B河宽; S , s水体断面平均含沙量和一维挟沙力; gb 推移质输沙率; 泥沙沉速; a 系数; / 淤积物干容重; Ad 计算冲淤面积。 B.1.2 维水沙数值模拟的定解条件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边界条件: 水位过程线z =z t 流量过程线Q二Q t 流量水位关系曲线Q q z 对于缓流Fr 1,只需在入流断面提出二种水力条件。 含沙量过程s =s t 上游入流断面给出来水来沙过程的同时应给出泥沙级配,推移质若无实测资 料,上游入流断面可用公式估算。 2内边界条件: 当计算域内出现汇流点、堰闸过流、湖泊集水、侧向入流等河道几何形状不连 续或水力特性不连续时,应根据水力
23、特性作特殊处理。 3初始条件: Q x y =Q x Z x t 干 Z。x 给出床沙初始级配的沿程变化、沿深度方向分层床沙级配和初始河床高程。 B.2二维水沙数值模拟 B.2.1二维水沙数值模拟可按下列基本方程控制: 1连续性方程: =0 .:z : uh : uh .:tjx-y 2动量方程: 史U史V卫gZ g t:x:-y:-x u u2 v2 2 -fv = : e f 2 丄 2 g 計j专gg分fu +或 2 :y 3悬移质不平衡输运方程: 二 huS 二 hvS = $ 4河床变形方程: Sgbxgbx:S -S gbgbx :t:x:y 5辅助公式: 二维水流挟沙力公式:S二
24、S u,v,h丄 ,ug bvgb 推移质输沙率公式:gbx 22 ; gby : 22 Pu 十v寸u +v 式中:u,v分别为x, y方向垂线平均流速; h 水深; z水位; C 谢才系数,C =*h16 ; e 有效粘性系数,=+; 分别为紊动粘性系数和分子运动粘性系数; f 柯氏系数; S, S 垂线平均含沙量和垂线平均水流挟沙力; S 泥沙紊动扩散系数; gbx, gby 推移质单宽输沙率在x, y方向分量; gb 推移质单宽输沙率; s 淤积物干容重; 乙河床高程; 系数 B.2.2二维水沙数值模拟的定解条件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开边界条件: u x, y, z ;二u t h x
25、, y, z ; =h t 入流泥沙边界 S x,y,z . =S t及泥沙级配分布 出流泥沙边界 =o( n为边界的法向) 2闭边界条件: 2o 或无滑动边界条件u ; =0,v ; =0 S x,y,t。x,y 3初始条件: u x,y,t 乜=uo x,y v S,t 吐=vo x$ z xt=zo x,y S x, y,t 母 Ao x, y 给定初始床沙级配的平面分布、以及沿深度方向分层床沙级配 B.3三维水沙数值模拟 B.3.1三维水沙数值模拟可按下列基本方程控制: 1连续性方程: 丄址-=o -X 勺:Z 2动量方程: 如考虑到垂向作用力远小于重力,采用静水压力假定。 3泥沙输移
26、方程: (4)河床变形方程: s二 式中:u, v, wx, y, z 方向上流速分量; Ve有效粘性系数, s s Z =0 Ve = Vt + V; 呂 Vt、V分别为紊动粘性系数和分子运动粘性系数; P水压力,p = p亠为Zs_z ; P流态密度; P动水压力; zs水位; s悬沙浓度; -悬沙沉速; s泥沙扩散系数,s仝r.; Cs CsSchimdt数,数值计算中取值范围一般为0.51.0 ; s床面泥沙干容重; Z) z0河底高程; gbx, gby gbx, gby分别为xy方向的推移质输沙率; S, S*sb sb*分别为床面近底层含沙量和水体挟沙能力; as沉降概率; 1S
27、b - S* : - (Sb : Sb* b :bcr 1So :S,b F 式中: T b .b床面切应力; T bcr g床面临界切应力。 B.3.2三维水沙数值模拟的定解条件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自由面(水面)条件: 水面应力条件S x,y,z, t t俎=S x, y,z , i :=判 风应力 *=paCcWdWd 自由水面垂向流速分量Ws =号.us昼.亠 sex Wd风速; Cd 风阻力系数; P a空气密度。 Us, Vs 自由表面水平运动速度; zs自由面咼程。 2边界条件: 床面条件bx =:;. = 式中,Ub, Vb为近底层流速,Cd=in.zf , Z0与河床特性有关
28、,对于天然 5住丿 河道有Z 乂/30 , Zb为近底层距床面高度,一般可取距床面最近的网格点高度。 无滑动条件U =0,或垂直于边界流速u n n 进口边界条件 u x, y, z,t ;=比 x, y,t x y, zt ; =v x y,t 或 Zs x, y,z,t |=Zo(x, y,t) 入流泥沙边界Sx,y,z,t 二So x,y,z,t及泥沙级配分布 出流泥沙边界 孚=o ( n为边界的法向) 岔r 出口边界条件:誉,u =0。 3初始条件: U x, y, z,t 乜=U x,y,z v x y, Zt p 二V。x, y, z zx,y,z S x,y,z,t 乜x,y,z
29、 给定初始床沙级配的平面分布、以及沿深度方向分层床沙级配 27 水电水利工程航道水力模拟 技术规程 条文说明 3.0.1本条主要说明编制本试验规程的必要性和目的。必要性是作为统一本行业 航道水力学模拟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要求。目的在于提高试验研究成果的质量的水 平。 3.0.2航道水力学模拟主要方法包括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两种。两种模型具 有各自的优势,应结合实际工程要求进行选择。 5基本资料 5.0.1、5.0.2地形资料和建筑物资料是开展航道水力模拟工作的前提工作,其精度 和代表性影响到模型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使用资料时要对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校 核,发现问题要仔细考证,及时与提供资料的部门进
30、行商酌并加以修改。 5.0.3水文资料用于验证模型水流条件是否相似,根据模拟河道内的不同流量下相 应的水面线和断面流速分布,率定和验证模型糙率。 5.0.4根据工程运行调度方式,确定需进行模型试验的各种水位流量组次。 5.0.5为进行船模制作和船模相似性率定所需的基本资料。 6航道水力模型试验 6.1模型设计 6.1.16.1.2说明航道模型应满足的相似准则和要求,各水力要素的比尺与模型几 何比尺Lr关系为: 流速比尺:Vr =Lr1/2 流量比尺:Q=Lf5 时间比尺:Tr=Lr1/2 糙率的比尺:nr=Lr4 力的比尺:Fr =Lr3 压强的比尺:Pr=Lr 6.1.3此条要求对船模性能进
31、行率定与比尺效应修正。关于Z形试验有Z5/5、 Z10/1O0、Z15/150和Z20/20四种舵角。试验分析结果表明 Z10/10、Zl5/150作为 Z 形试验的典型代表较合适。 船模航行试验的相似条件主要以重力相似为依据,只能做到航速相似和操纵性 能的基本相似。这类通航船模受尺度效应的影响,阻力系数偏大。为达到航速相似, 需提高螺旋桨转速,继而又导致船模舵受力增大,航效明显优于实船。船模操纵性 的变化易使航行试验的结果偏于不安全。为减小尺度效应对通航船模操纵性的影 响,一般采用减小舵面积的方法予以修正。目前常用的内河通航船模的舵面积需减 小为原舵面积的0.60.8倍。 考虑目前我国内河航道船型多,编队队型复杂,这些船舶(队)往往缺乏实船 “ Z”形试验资料供船模率定。若为此组织实船进行标准的“ Z”形试验,耗资巨额, 一般的工程项目无力承受,从而也影响了船模航行试验技术的开拓应用。 对此可因 地制宜采用“航行复演法”、“动水率定法”等对船模进行尺度效应修正和操纵性 率定。这些方法中的实船试验可在船舶营运过程中间进行,耗资少、便于操作,有 较好的实用价值。 6.1.4航道宜采用整体正态模型,原因一是整体正态模型能更正确的反映较大范围 的水流表面流场,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许经营合同履约金安排
- 毛织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考核试卷
- 老旧小区改造造价咨询合同
- 稀有金属压延加工模具设计原理考核试卷
- 肥料制造中的产品质量控制手段考核试卷
- 绿化工程项目融资协议
- 购房者与开发商合同清表
- 煤化工过程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方法考核试卷
- 旧货零售员工福利与劳动关系考核试卷
- 电池热稳定性考核试卷
- 四年级语文国测模拟试题 (1)附有答案
- 断亲协议书模板
-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正式版)
- 级进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 儿童呼吸机基本使用
- 手术替代治疗方案
-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T-CNPPA 3025-2023 药包材质量协议管理指南
- 家庭教育讲座活动流程
- 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在线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