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 编 版 语 文 四 年 级 下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1. 看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的字注音.jin kng m sh mn ji z s k long g bo 驱( )赶 砚( )台 奢侈( ) 叫嚣( )2. 辨一辨,组词.役( ) 侍( ) 谎( ) 拆( )设( ) 待( ) 慌( ) 折( )塞si( ) si( ) 率l( ) shui( ) 恶( ) w( ) 屏bng( ) png( )3. 给下列加点词语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1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小英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2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2、 )3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 )4做作业切忌粗心大意.( )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2形容来得很晚.( )3向左右两边看.( )4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5. 对下列句中“挤压”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a. “挤压”不仅有“挤”的意思,而且有“压”的意思.b. “挤压”与“挤”的意思一样,可以去掉“压”,这样更简洁.c. “挤压”与前面“左右和上方的山石”相互照应.d. 用词准确,说明作者用心去体会,感受很真实.6. 按要求写句子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走进
3、大山深处,山形逐渐变得柔美.(用关联词合并句子)_2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根据诗意写诗句)_3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不得不先挤上车.(改为肯定句)_4雄鸡走来走去.(扩句,至少扩两处)_7.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2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4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
4、,更确实!( )8. 修改病句.1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清晰可辨._2青铜没有招呼他们.因此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_3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_9.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大海啊!哪一颗星_?哪一朵花_?哪一次_?2所有绿集中起来,_,_,交叉在一起.3_,自胜者强.4学习不怕根底浅,_.5_,老来方悔读书迟.10. 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2人们透过阴惨惨的溥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
5、什么作用?)_11. 口语交际.假如周末班主任到你家做家访,爸妈不在家,你将怎样接待?请展开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来._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2. 解释下面的词.弃:_ 是:_ 方:_13. 文中加点的“之”指代_.14. 翻译下面的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15. 由文中这个故事衍生出来的一句俗语是:_16. 说说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_最后成熟的苹果书房里有一扇朝南的窗户,站在那儿向外看,约三里处是一片苹果园.写作之余,我散步的终点,就是这片栽满苹果树的地方.深秋的一
6、天,我又来到这里.果农的窝棚已空,苹果树的叶子稀疏金黄,徽风吹来,不时地飘向我脚下的小路.就在我沉醉于眼前的世界时,我发现了一只苹果,它挂在一个树杈的中间,大小如我的拳头.显然,这是一只被忘了釆摘的苹果,因为它所在的位置非常隐蔽.要不要摘下那只苹果?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动它.因为这样能给我一个理由,在下一次散步的时候不再半路折回;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一只苹果,在没有人提前釆摘的情况下,会是怎样一种结果.立冬、小雪、冬至、大寒,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我第52次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在枝头,而是躺在树下的一堆枯叶里.自从搬到郊外居住以后,我无数次来这里漫步.从果农摘下的第
7、一批青涩的果子,到收获结束果农运走的最后一批,我都购买和品尝过.然而,像我眼前的这只苹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外形是那样饱满圆润,它的色泽是那样金黄厚重.这只苹果被我带回家后,在我的书房里又待了近两个月.直到有一天,儿子问我:“妈妈,你在哪儿弄的那只苹果,怎么那么甜呀?”我这才知道,果园里最后成熟的那只苹果已被儿子吃掉了.不过,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为儿子的顽皮、无知和不懂事而苦恼;也是从那天起,对那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的人,我也不再羡慕.我变得更加内敛,更加专注,因为那只苹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最后成熟的果子最甜,并且最不容易腐烂.17.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浓密( ) 果断( ) 显
8、露( ) 听话( )18. 作者为什么没去摘那只被忘了的苹果?_19. “立冬、小雪、冬至、大寒,日子一天天过去.”作者写这一连串的时间词有什么用意?_20. “我”为什么不再为儿子的顽皮、无知和不懂事而苦恼,不再羡慕那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的人?_21. 作者认为“最后成熟的果子最甜,并且最不容易腐烂”,你是这样认为的吗?为什么?_22. 作文.杨万里写的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请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现代文.(作文纸自备)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参考答案1. 看拼音写词语或给加点的字注音.jin kng m sh mn ji z s
9、 k long g bo 驱( )赶 砚( )台 奢侈( ) 叫嚣( )【答案】健康 觅食 敏捷 自私 窟窿胳膊 q yn ch xio【解析】【分析】【详解】看拼音写词语: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拼写能力.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书写时要注意“健、觅、捷、窟窿”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给加点的字注音: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首先要知道这个词语读什么,然后根据词语写出拼音,书写拼音时一定要注意是写加点字的拼音,同时拼音要书写规范.“注意驱( qu)、砚(yn )、侈(ch)、嚣(
10、xio)”2. 辨一辨,组词.役( ) 侍( ) 谎( ) 拆( )设( ) 待( ) 慌( ) 折( )塞si( ) si( ) 率l( ) shui( ) 恶( ) w( ) 屏bng( ) png( )【答案】 (1). 战役 (2). 侍从 (3). 谎言 (4). 拆开 (5). 设计 (6). 对待 (7). 慌张 (8). 折本 (9). 瓶塞 (10). 塞外 (11). 效率 (12). 率领 (13). 恶人 (14). 厌恶 (15). 屏除 (16). 屏障【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多音字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
11、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役”读“y”,组词“战役”,意思是战争的一个局部,由多个战斗所组成,也为战斗的成败所直接影响.“设”读“sh”,组词“设计”,指把一种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的过程.“侍”读“sh”,组词“侍从”,意思是指护卫,是步兵的一种.“待”读“di”,组词“对待”,意思是指以特定方式或某种态度看待(人或物).“谎”读“hung”,组词“谎言”,意思是假话,欺骗之言,没有根据的话.“慌”读“hung”,组词“慌张”,意思是不沉着而动作忙乱.“拆”读“cha”,组词“拆开”,意思是拆散;分开.“折”读“sh”,组词“折本
12、”,意思是亏本.“塞”是一个多音字,读“si”时,组词“瓶塞”,意思是一种防止液体溢出的工具.读“si”时,组词“塞外”,意思是长城以北的地区.泛指蒙古高原.“率”是一个多音字,读“l”时,组词“效率”,意思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读“shui”时,组词“率领”,意思是带领,领导.“恶”是一个多音字,读“”时,组词“恶人”,意思是坏人.读“w”时,组词“厌恶”,意思是讨厌,憎恶.“屏”是一个多音字,读“bng”时,组词“屏除”,意思是排除;除去.读“png”时,组词“屏障”,意思是屏风或阻挡之物,也有保护遮蔽的含义.3. 给下列加点词语换个说法,不改变句意.1鬼子慌忙向水里打枪,可是我们的小英
13、雄雨来已经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2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候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 )3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 )4做作业切忌粗心大意( )【答案】 (1). 急忙 (2). 欺负 (3). 一般 (4). 马马虎虎【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掌握情况.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学生平时注意多积累,熟练掌握.慌忙:紧张、急迫的样子.急忙:指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两词都有着急的意思.欺侮:欺负,用蛮横无理的手段侵犯、压迫或侮辱.欺负:指的是用态度、动作、言语等对对方的身体、精神造成伤害的一切行为的统称.两词都有欺负的意思.寻常:平常;普通.一般:指一样,普通.两词
14、都有普通的意思.粗心大意:指做事马虎,不细心.马马虎虎:指做得一般.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两词都有不细心不认真的意思.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1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2形容来得很晚.( )3向左右两边看.( )4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答案】 (1). 失魂落魄 (2). 姗姗来迟 (3). 左顾右盼 (4). 一丝不苟【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所给词语的释义写出相应词语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学习与积累,结合所给释义写出词语即可.1注意关键词“心神不定”“惊慌”,据此可以想到“失魂落魄”“惊慌失措”等.2关键词“来得很晚”,据此可以想到“姗
15、姗来迟”等.3“向左右两边看”可以想到成语“左顾右盼”.4关键词“不马虎”“办事认真”,可以想到“一丝不苟”.5. 对下列句中“挤压”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a. “挤压”不仅有“挤”的意思,而且有“压”的意思.b. “挤压”与“挤”的意思一样,可以去掉“压”,这样更简洁.c. “挤压”与前面的“左右和上方的山石”相互照应.d. 用词准确,说明作者用心去体会,感受很真实.【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挤压”意思:1
16、. 金属压力加工方法之一. 2. 推挤压迫.“压”意思:1. 从上面加力:压住.2. 用威力制服、镇服.3. 控制,使稳定,使平静4. 搁置.从本题中“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挤压”有推挤压迫意思,故不能去掉“压”.6. 按要求写句子.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走进大山深处,山形逐渐变得柔美.(用关联词合并句子)_2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根据诗意写诗句)_3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不得不先挤上车.(改为肯定句)_4雄鸡走来走去.(扩句,至少扩两处)_【答案】 (1). 走进天山深处,不仅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还逐渐变得柔美. (2).
17、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 车门被行李和人堵满了,大人们只好先挤上车. (4). 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改句子.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了解和运用.分析例句前后句是递进关系,前句“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后句进一步说“山形逐渐变得柔美”因此选择“不仅还”.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全诗: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3本题考查双重否定局与肯定句的转换.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
18、、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不能不”“不要不”“ 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原句改为:将“不得不”改为“只好”.4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扩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加上限定词,使句子的表达更加丰满.需要注意的是,扩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本题可在“雄鸡”前加上修饰词,然后在“走来走去”前加上地点或者修饰词.例如:高傲的雄鸡不停地走来走去.7.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火力点里的敌人把机枪对准黄继光,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2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
19、)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4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答案】 (1). 比喻 (2). 夸张 (3). 设问 (4). 排比【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1“子弹”“像”“冰雹”分别为本体、比喻词、喻体.2“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把人跑步的声音扩大夸张.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
20、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一问一答,自问自答,是设问.4“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三组或者三组以上的结构相同的词组,是排比句.8. 修改病句.1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清晰可辨._2青铜没有招呼他们.因此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_3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_【答案】 (1). 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隐约可辨.#周围一片漆黑,船桅的梢尖模糊可辨. (2). 青铜没有招呼他们.因为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 (3). 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等文具就急忙回家了.#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跳绳就急忙回家了.【解析】【分析】【详解】
21、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1用词不当,根据语境,漆黑一片与清晰矛盾,因此要把“清晰”改为“隐约”或者“模糊”.2用词不当,根据语境,联系前后句应把“因此”改为“因为”.3分类不当,“跳绳”不属于文具,将“跳绳”去掉即可.或者把“等文具”去掉.9. 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大海啊!哪一颗星_?哪一朵花_?哪一次_?2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交叉在一起.3_,自胜者强.4学习不怕根底浅,_.5_,老来方悔读书迟.【答案】 (1). 没有光 (2)
22、. 没有香 (3). 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4). 挤在一起 (5). 重叠在一起 (6). 胜人者有力 (7). 只要迈步总不迟 (8). 少年不知勤学苦【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补充.根据上下句的意思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使句子前后意思一致.常涉及到关联词语运用,联系具体语境对句子进行补充.“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选自大作家冰心的繁星春水诗歌集,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交叉在一起.”选自艾青的诗歌绿,全文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
23、是绿色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思是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是一条名言警句,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根底浅”比喻基础差.“迈步”指开始努力学习,在学习上向迈进.“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出自唐代诗人颜真卿的七言古诗劝学.全文: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0. 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1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2人们透过阴惨惨的溥
24、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答案】 (1). 这样写突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鹅步伐中的傲慢. (2). 比喻;把哈尔威船长比喻成“黑色的雕像”,形象地描写出他当时像雕像一样纹丝不动,表现出他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解析】【分析】【详解】第1小题考查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本题运用对比手法更好地突出了鹅步调的从容,更显出鹅步伐中的傲慢.第2小题考查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
25、解的事物.本题把哈尔威船长比喻成“黑色的雕像”,形象地描写出他当时像雕像一样纹丝不动,表现出他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赞扬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11. 口语交际.假如周末班主任到你家做家访,爸妈不在家,你将怎样接待?请展开想象,用几句话写出来._【答案】首先,在班主任到来时,微笑说声老师好,并给予问候.然后,请老师到家里来坐,为老师倒茶,向老师说明父母不在家的情况,询问老师有什么问题,认真听老师的教诲.最后,送老师出门,向老师告别.【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表达和运用,注意语言要委婉得体,符合语境和人物身份.注意语言的逻辑性,言之有理即可.本题是接待客人的一种口语交际.
26、学生按照迎客、待客、送客三个步骤来做.迎客:说“谁”、“请进”并问好;待客:让座、端茶、口答文化或要求改日再来;送客:送到门口,话别、挥手或说“再见”.要求在说话时注意态度和蔼、热情、语言亲切,运用礼貌用语.本题中首先是对老师的到来表示欢迎并问好,向老师说明父母不在家的情况,最后送老师出门,向老师告别.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2. 解释下面的词.弃:_ 是:_ 方:_13. 文中加点的“之”指代_.14. 翻译下面的句子.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15. 由文中的这个故事衍
27、生出来的一句俗语是:_16. 说说这篇短文给你的启示._【答案】12. (1). 放弃. (2). 这. (3). 正在. 13. 老媪 14. 世间传说李太白在山中读书,没有取得成果,就放弃学以离开了. 1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6. 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做成功.【解析】译文: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弃去”的意思是放弃离开,弃:
28、放弃.“过是溪”的意思是路过一条小溪,是:这“逢老媪方磨铁杵”的意思是: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方:正在.【13题详解】本题考查“之”的用法.根据上下文理解“问之”是李白询问老妇人,因此“之”代指“老媪”.【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先对句中字词进行逐字翻译再译整句话.“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这句话重点字词解释为:世传:世世代代相传.成:完成.去:离开.因此整句意思是: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俗语的积累和运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是一句俗语,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
29、功.16题详解】本题考查同学们对文段内容的综合理解.阅读此文,可知,李白在放弃学业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想要将铁杵磨成针的老妇人,受此启发,开始继续学习,并最终有所成就.可知本文启示我们: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做事能够坚持不放弃,就一定能取得成就.最后成熟的苹果书房里有一扇朝南的窗户,站在那儿向外看,约三里处是一片苹果园.写作之余,我散步的终点,就是这片栽满苹果树的地方.深秋的一天,我又来到这里.果农的窝棚已空,苹果树的叶子稀疏金黄,徽风吹来,不时地飘向我脚下的小路.就在我沉醉于眼前的世界时,我发现了一只苹果,它挂在一个树杈的中间,大小如我的拳头.显然,这是一只被忘了釆摘的苹果,因为它所在的位置非
30、常隐蔽.要不要摘下那只苹果?我犹豫了好一会儿.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动它.因为这样能给我一个理由,在下一次散步的时候不再半路折回;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一只苹果,在没有人提前釆摘的情况下,会是怎样一种结果.立冬、小雪、冬至、大寒,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在我第52次去看它的时候,它已不在枝头,而是躺在树下的一堆枯叶里.自从搬到郊外居住以后,我无数次来这里漫步.从果农摘下的第一批青涩的果子,到收获结束果农运走的最后一批,我都购买和品尝过.然而,像我眼前的这只苹果,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外形是那样饱满圆润,它的色泽是那样金黄厚重.这只苹果被我带回家后,在我的书房里又待了近两个月.直到有一天,儿子
31、问我:“妈妈,你在哪儿弄的那只苹果,怎么那么甜呀?”我这才知道,果园里最后成熟的那只苹果已被儿子吃掉了.不过,从那天起,我再也不为儿子的顽皮、无知和不懂事而苦恼;也是从那天起,对那些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的人,我也不再羡慕.我变得更加内敛,更加专注,因为那只苹果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最后成熟的果子最甜,并且最不容易腐烂.17.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浓密( ) 果断( ) 显露( ) 听话( )18. 作者为什么没去摘那只被忘了的苹果?_19. “立冬、小雪、冬至、大寒,日子一天天过去.”作者写这一连串的时间词有什么用意?_20. “我”为什么不再为儿子的顽皮、无知和不懂事而苦恼,不再羡慕那些
32、年纪轻轻就功成名就的人?_21. 作者认为“最后成熟的果子最甜,并且最不容易腐烂”,你是这样认为的吗?为什么?_【答案】17. (1). 稀疏 (2). 犹豫 (3). 隐蔽 (4). 顽皮 18. 因为“我”想看看,一只苹果在没有人提前采摘情况下,会是怎样一种结果. 19. 体现出“我”的焦急等待,想看看苹果最终的结果. 20. 孩子的教育要按照规律,不要急于求成,让孩子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情. 21. 我也是这么认为.因为教育孩子如同苹果一样,不应该让它过早成熟,更不应该牵强,要顺其自然.【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浓密:意思是茂
33、密;稠密.反义词在文中第二段“稀疏”,意思是:宽松;不稠密.果断:意思是决断,不犹豫.反义词在文中第三段“犹豫”,意思是:指迟疑,不果断,对事难以做决定.显露:明显暴露.反义词在文中第三段“隐蔽”,意思是:指借助别的东西遮盖掩藏.听话:用耳朵接受别人的话音.反义词在文中第七段“顽皮”意思是:不听劝导,性情刁顽.【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在短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文中“最后,我还是决定不去动它.因为这样能给我一个理由,在下一次散步的时候不再半路折回;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看看,一只苹果,在没有人提前釆摘的情况下,会是怎样一种结果.”这句话可总结出不去摘苹果的原因.【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联系短文上下句可知作者去了52次,经历了“立冬、小雪、冬至、大寒”,这些节令连续运用表达出作者迫切想知道这个苹果最后的结果的焦急心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通过短文对最后这只苹果的描述“它的外形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总结
- 七夕节商场活动策划方案(14篇)
- 年产20万吨氟化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念书的孩子》观后感(28篇)
- 工厂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策略解析
- 知识管理部价值分析:驱动企业创新的核心引擎
- 广东省四会中学广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含解析
- 地理教学过程设计
- 南通大学《列车调度指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药房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题班会课件-《花开应有时》预防早恋男女交往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船舶修造企业安全规范试题
- T-CI 622-2024 家庭母乳采集储运要求
- 小学生核心素养课件
- 《智能控制技术》课件
- 《新闻传播学基础》课件
- 5.1 根本政治制度 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 人才引进合同书格式范本
- 2025年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项练习:创新性题型 (含解析)
- 预防与解决劳动纠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