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运动控制系统设计题目: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课程设计学 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专 业:自动化年级:1304学生姓名:曾龙辉指导教师:李建军日 期:2016.5.20教务处制可编辑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 32.1 方案比较 32.2 方案论证 32.3 方案选择 42.4 设计要求 4第三章单元模块设计 43.1 转速给定电路设计. 53.2 转速检测电路设计. 53.3 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63.4 整流及晶闸管保护电路设计 63.4.1 过电压保护和 du/dt 限制 73.4.2 过电流保护和 di/dt 限制 73.4.3 整流电路参数计算 83
2、.5 电源设计 93.6 控制电路设计 10第四章 系统调试 15第五章 设计总结 17第六章 总结与体会 187 参考文献 18精品文档第一章 绪论自 70 年代以来,国外在电气传动领域内,大量地采用了“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简 称 KZ D 调速系统),尽管当今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工业生产中 KZ D 系统的应用还是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工程设计与理论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关于调 速控制系统的分析、综合与设计问题。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实验法与仿真实验,其中 前两种方法在具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双闭环(电流环、转速环)调速系统 是一种当前应
3、用广泛,经济,适用的电力传动系统。它具有动态响应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我们知道反馈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抗扰性能, 它对于被反馈环的前向通道上的一切扰动作用 都能有效的加以抑制。采用转速负反馈和 PI 调节器的单闭环的调速系统可以再保证系统稳定的 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 降小等等,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 动态过程的电流或转矩。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止至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 但它只是在超过临界电流值以后,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 的动
4、态波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希望在电机最大电流限制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 能力,最好是在过度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 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 态运行。这时,启动电流成方波形,而转速是线性增长的。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的条件下调速系 统所能得到的最快的启动过程。可编辑第二章总体方案设计2.1方案比较方案一: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指只有一个转速负反馈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在电动机轴上装一台测速发电机SF ,引出与转速成正比的电压 Uf与给定电压Ud比较后,得偏差电压 AJ ,经
5、放大器FD 产生触发装置 CF的控制电压Uk ,用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如图2.1所示。图2.1方案一原理框图方案二: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该方案主要由给定环节、ASR、ACR、触发器和整流装置环节、速度检测环节以及电流检测环节组成。为了使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分别起作用,系统设置了电流调节器ACR和转速调节器ASR。电流调节器ACR和电流检测反馈回路构成了电流环;转速调节器ASR和转速检测反馈回路构成转速环,称为双闭环调速系统。因转速换包围电流环,故称电流环为内环,转速环为外环。 在电路中,ASR和ACR串联,即把ASR的输出当做ACR的输入,再由ACR得输出去控制晶 闸管整流器的触发器。为了获得
6、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具有输入输出限幅功能的 PI调节器,且转速和电流都采用负反馈闭环。该方案的原理框图如图2.2所示。图2.2方案二原理框图2.2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单闭环的速度反馈调节时整流电路的脉波数m = 2 ,3 ,6 ,12 ,?,其数目总是有限的比直流电机每对极下换向片的数目要少得多。因此,除非主电路电感 L = R,否则晶闸管电动机系统的电流脉动总会带来各种影响,主要有:(1)脉动电流产生脉动转矩,对生产机械不利;(2)脉动电流(斜波电流)流入电源,对电网不利,同时也增加电机的发热。并且晶闸管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中 除了直流分量外,还含有交流分量。把交流
7、分量引到运算放大器输入端,不仅不起正常的调节作用 反而会产生干扰,严重时会造成放大器局部饱和,从而破坏系统的正常工 作。方案二采用双闭环转速电流调节方法,虽然相对成本较高,但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能,保证了对 生产工艺的要求的满足, 既保证了稳态后速度的稳定, 同时也兼顾了启动时启动电流的动态过程。在启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主要作用,既 能控制转速,实现转速无静差调节,又能控制电流使系统在充分利用电机过载能力的条件下获得 最佳过渡过程,很好的满足了生产需求。2.3 方案选择1. 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用一个调节器综合多种信号,各参数间相互影响,难于进行调节
8、器动态参 数的调整,系统的动态性能不够好。2.系统中采用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来限制启动电流,不能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获得最快的 动态响应,即最佳过渡过程。为了获得近似理想的过度过程,并克服几个信号综合于一个调节器输入端的缺点,最好的方法就 是将被调量转速与辅助被调量电流分开加以控制, 用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 构成转速、 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所以本文选择方案二作为设计的最终方案。2.4 设计要求直流电动机设计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技术要求如下:1. 直流电动机的额定参数PN=264W 、 U N=220V 、 IN=1.2A 、 n N=1600 r/min ,电枢电阻Ra=5.
9、2 Q,电枢绕组电感 La=6.6mH,电机飞轮矩 GDd2=6.39N m 2,电流过载倍数 入=1.5 , 电枢回路总电阻可取为 R=2Ra=10.4 Q,系统总飞轮矩 GD2=2.5 GD d2。2. 设计要求: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oi%W 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on % 10 %。3 单元模块设计根据设计要求, 本文所设计的双闭环直流晶闸管调速系统主要包含转速给定电路、 转速检测电路、 电流检测电路、控制电路、触发脉冲输出电路、整流及晶闸管保护电路、电源等几个部分。3.1转速给定电路设计转速给定电路主要由滑动变阻器构成,调节滑动变阻器即可获得相应大小的给定信号。转速给
10、定电路可以产生幅值可调和极性可变的阶跃给定电压或可平滑调节的给定电压。其电路原理图如图3.1所示。3.2转速检测电路设计转速检测电路的主要作用是将转速信号变换为与转速称正比的电压信号,滤除交流分量,为系统 提供满足要求的转速反馈信号。转速检测电路主要由测速发电机组成,将测速发电机与直流电动 机同轴连接,测速发电机输出端即可获得与转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整流之后即可作为 转速反馈信号反馈回系统。其原理图如图 3.2所示。图3.2转速检测电路原理图3.3电流检测电路设计电流检测电路的主要作用是获得与主电路电流成正比的电流信号,经过滤波整流后,用于控制系 统中。该电路主要由电流互感器构成,将电
11、流互感器接于主电路中,在输出端即可获得与主电路 电流成正比的电流信号,起到电气隔离的作用。其电路原理图如图 3.3所示。(互惑雾电流检测电路)T3TA: IT4TA31丁勢2D2D331nJgDLj-=lipq图3.3电流检测电路原理图3.4整流及晶闸管保护电路设计整流电路如图3.4所示,在整流电路中主要是晶闸管的保护问题。晶闸管具有许多优点,但它属 于半导体器件,因此具有半导体器件共有的弱点,承受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差,很短时间的过电压和过电流就会造成元件的损坏。为了使晶闸管装置能长期可靠运行,除了合理选择元件外, 还须针对元件工作的条件设置恰当的保护措施。晶闸管主要需要四种保护:过电压保护
12、和du/dt限制,过电流保护和 di/dt限制。图3.4整流电路及晶闸管保护电路3.4.1过电压保护和du/dt限制凡是超过晶闸管正常工作是承受的最大峰值电压的都算过电压。产生过压的原因是电路中电感元件聚集的能量骤然释放或是外界侵入电路的大量电荷累积。按过压保护的部位来分,有交流侧保护,直流侧保护和元件保护。元件保护主要是通过阻容吸收电路,连线如图4.4所示。阻容吸收电路的参数计算式根据变压器铁芯磁场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为电容器电场的能量存储起来为依 据的。由于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可以有效的抑制尖峰过电压。串阻的目的是为了在能 量转化过程中能消耗一部分能量,并且抑制LC回路的振荡。3.4
13、.2过电流保护和di/dt限制由于晶闸管的热容量很小,一旦发生过电流时,温度就会急剧上升可能烧坏PN结,造成元件内部短路或开路。晶闸管发生过电流的原因主要有:负载端过载或短路;某个晶闸管被击穿短路, 造成其他元件的过电流;触发电路工作不正常或受干扰,使晶闸管误触发,引起过电流。晶闸管 允许在短时间内承受一定的过电流,所以过电流保护作用就在于当过电流发生时,在允许的时间 内将过电流切断,以防止元件损坏。晶闸管过电流的保护措施有下列几种:1. 快速熔断器普通熔断丝由于熔断时间长,用来保护晶闸管很可能在晶闸管烧坏之后熔断器还没有熔断,这样就起不了保护作用。因此必须采用专用于保护晶闸管的快速熔断器。快
14、速熔断器用的是银质熔丝,在同样的过电流倍数下,它可以在晶闸管损坏之前熔断,这是晶闸管过电流保 护的主要措施。2. 硒堆保护 硒堆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元件,具有较陡的反向特性。当硒堆上电压超过某一数值后,它的电阻迅速减小,而且可以通过较大的电流,把过电压的能量消耗在非线性电阻上,而硒堆并 不损坏。硒堆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阻容元件并联使用。本系统采用快速熔断器对可控硅进行过流保护。343整流电路参数计算(1) U2的计算I |U d max nU TU 2l2A COS min CU sh -1 2 Nu dmax 负载要求的整流电路输出的最大值;Ut 晶闸管正向压降,其数值为0.4 1.2V,通常
15、取Ut 1V ;n 主电路中电流回路晶闸管的个数;A理想情况下0时,整流输出电压 U d与变压器二次侧相电压 Ud之比;C线路接线方式系数;电网电压波动系数,通常取min 最小控制角,通常不可逆取oomin 1020U sh 变压器短路电压比,100Kv以下的取Ush0.05 ;,取 Ut 1V2 ,查表得 A 2.34, 取0.9, min 10,Ush 0.05 上 1,查表得1 2N0.5代入上式得:220 +2x18 = 11QV2 34x0.9x(0585-0x0.05)Ud,应用式U2 (11.2)A B,查表得A 2.34,取 0.9, B cos 0.985,Pa = TA图3
16、.6双环调速系统原理图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图4.7中标出了两个调节器的输入输出的实际极性,他们是按照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控制电压Uc为正电压的情况标出的,并考虑到运算放大器的倒相作用。图3.7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图3.8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结构图。ACR和ASR的输入、输出信号的极性,主要视触发电路对控制电压的要求而定。若触发器要求ACR的输出Uct为正极性,由于调节器一般为反向输入, 则要求ACR 的输入Ui*为负极性,所以,要求 ASR输入的给定电压 Un*为正极性。本文基于这种思想进行 ASR和ACR设计。图3.7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
17、结构图图3.8双闭环调速系统动态结构图基本数据直流电动机:264W、220V、1.2A、1600r/min、Ra=5.2 Q, La=6.6mH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Ks=40电枢回路总电阻:R=9+1.2+0.2=10.4 Q电流反馈系数:B 0=V/A( 10V/1.51 n )转速反馈系数:a =0.00Vmin/v ( 10V/n n )设计要求静态指标:无静差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d i% 5%,空载启动到而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d n%w 10%参数计算1. 因为Un=230V ,a的整定范围在 30 150。之间,由公式 Ud 2.34U2COS 知当a =30时Ud取得最大值,由此计
18、算得U2=113.50V 。2. 由 Ea Un laRa Cen 有 ce=o.129O。2Tm _?GD_3. 由CeCT375 有 Tm=0.4825s 。U2L4. 由 L 0.693有 L=16.46mH 。由 Tl有 TI=0.0091s 。I d minR系统设计1.电流环的设计(1 )确定时间常数。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s,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Ts=0.0017s 。电流滤波时间常数Toi,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3.33ms,为了基本滤平波头,应有(12 ) Toi=3.33ms,因此取Toi=2ms=0.002s。电流环小时间常数 T工i,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
19、,取 T工i=Ts+ Toi=0.0037s。(2 )确定电流环设计成何种典型系统。根据设计要求 d i% 5%,而且Tl/T工i=0.0091/0.0037=2.46 ci,所以满足近似条件。现在现在2)ci3)校验忽略反电动势对电流环影响的近似条件是否满足:33 0.4825 0.0091 必力校验小时间常数的近似处理是否满足条件:11 1 180.78 s 13TsToi3 0.00170.002ciciciTmT,3ci ,满足近似条件。13,s Oi,满足近似条件。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满足动态设计指标要求和近似条件。2. 转速环的设计Ton(1)确定时间常数。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为2T
20、 歹 396.4 s 0.0074s;转速滤波时间常数据所用测速发动机纹波情况, 取Ton =0.01s;转速环小时间常数 T on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T on 2T i Ton0.0174so(2 )确定将转速环设计成何种典型系统。由于设计要求转速环无静差,转速调节器必须含有 积分环节;又根据动态设计要求,应按典型n型系统设计转速环。(3 )转速调节器的结构选择。转速调节器选用pi型,其传递函数为Wasr (s)KnnS 1(4 )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和抗干扰性能都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超前时间常数 nhT n 50.01740.087 sKn转速环开环增益为(h 1)2h2
21、T22已 ASR的比例系数为是,Kn(h1) CeTm6 0.1395 0.1290 482524.112 5 0.00691.8 0.01742h RT n(5 )计算转速调节器的电路参数。转速调节器原理图如图 3.10所示,按所用运算放大器,R0=40K Q,各电阻和电容值计算如下:Rn KnRo 24.11 40K 964.4K,取 1M6Cnon/Rn (0.087 /1M ) 100.087uFCon 4Ton / R0 1uF图3.10转速调节器原理图cnKnKn/ n34.5s 1(6 )校验近似条件。转速环截止频率cn1)校验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是否满足:5T i现在5T i
22、54.1s 15 0.0037cn ,满足简化条件。2)校验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是否满足11cn3 I 2TonT icn现在13 2TonT i1 13、20.010.003738.75 scn,满足近似条件。3 )校验转速超调量。当81.2%h=5 时,Ckb而nNlNR/Ce 47.8 1.8/0.1290667.0r/min因此n%CmaxZ)- Jn Tm81.2%2 1.5667000空 4.04%14500.482510%能满足设计要求。设计完成的控制系统如图3.11所示。图3.11设计完成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第四章系统调试由于本文只进行了理论性设计,故在系统安装与调试阶段只对控制电路
23、部分进行了MATLAB仿真,以分析直流电机的启动特性。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 工具箱对系统在阶跃输入和负载扰动情况下的动态响应(主要为转速和电枢电流)进行仿真。仿真可采用面向传递 函数的仿真方法或面向电气系统原理结构图的仿真方法,本文采用面向传递函数的仿真方法。系 统仿真结构如图4.1所示。FtsiS图4.1系统仿真结构图在仿真过程中,Matlab 设置很多不同的算法,而不同的算法,对仿真出来波形影响很大。对于 用数值方法求解常系数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简写为ODE)或微分方程组,MATLAB 提供了七种解函数,最常用的是ODE4
24、5。ode45可用于求解一般的微分方程,他采用四阶、五阶龙格-库塔法。仿真结果如图 4.2-4.3所示。图4.2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结果图上部为电机转速曲线,中部为扰动电流曲线,下部为电机电流曲线。加电流启动时电流环 将电机速度提高,并且保持为最大电流,而此时速度环则不起作用,使转速随时间线性变化,上 升到饱和状态。进入稳态运行后,转速换起主要作用,保持转速的稳定。在第二秒时,外加一扰动信号,此时转速受扰动信号影响有所下降,但因为转速环的作用重新将转速拉入稳定值。图4.3转速开环调速系统仿真结果图上部为转速曲线,下部为电流曲线。因为开环系统中没有反馈信号,而电机在带载的一 瞬间要有一个做功的过程,也就是建立系统带载状态下的稳定状态的过程,这部分功需要增大电 机的电流来补偿,同时也会牺牲一部分动能,也就是电机的转速,所以产生了静态速降。第五章设计总结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电压由静止状态启动时,转速和电流的动态过程如仿真图4.2所示。由于在启动过程中转速调节器 ASR 经历了不饱和、饱和、退饱和三个阶段,即电流上升 阶段、恒流升速阶段和转速调节阶段。从启动时间上看,第二阶段恒流升速是主要的阶段,因此 双闭环系统基本上实现了电流受限制下的快速启动,利用了饱和非线性控制方法,达到“准时间 最优控制”。带 P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黄山传媒公司策划方案
- 股民考试题目及答案
- 巩固几何考试题及答案
- 高职餐饮考试题及答案
- 产品研发流程规划与执行监控工具
- 房产客服考试题及答案
- 发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俄国战争考试题及答案
- 小说人物冲突与戏剧性解析教案
-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教案-按课时
- 台达伺服asda-b2系列技术手册
- 云南省三校生语文课件
- 园艺产品的主要贮藏方法与原理课件
- 社会及其构成要素
- 环境风险评价(共84张)课件
- 函数极限说课
- 农业经济学ppt全套教学课件
- 果蔬贮藏保鲜概论:第五章 采收与采后商品化处理(第2节 分级 Sorting)
- 弱电桥架安装及电缆敷设施工方案(PPT)
- FQFNew8.0+供应商自审表格使用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