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古诗词的魅力,体验古诗词的乐趣_第1页
挖掘古诗词的魅力,体验古诗词的乐趣_第2页
挖掘古诗词的魅力,体验古诗词的乐趣_第3页
挖掘古诗词的魅力,体验古诗词的乐趣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挖掘古诗词的魅力,体验古诗词的乐趣古诗词语言的基本特征有三:抒情性、形象性与音乐性,还 有凝练、含蓄等特点。一般来说,感情是诗歌的灵魂,形象性和 音乐性是诗歌的表现形式。 学习古诗词, 可以通过对节奏和形象 的感悟及体验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目的。一、解诗题,知诗人诗歌语言凝练, 它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 把丰富的内容渗透 到最典型最精约的形象中。 诗歌的标题也不例外, 它往往可以给 我们不少提示。如山居秋暝诗题中“暝”的意思是“落日黄 昏”,从标题便可知,诗歌写的是深山秋日黄昏之景。望岳 标题中的“岳”指的是东岳泰山。 诗歌扣住“望”字, 主要写诗 人远望泰山的所见所思。孟轲在孟子 ?万章下

2、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意思是说, 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 就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 诗人的生平、 经历、 境遇、思想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二、以读激趣,重视积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古诗词的学习同样至关重要。 由于教师的 教法不到位,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味同嚼蜡,索然无味。笔 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应先从培养兴趣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读诗,感受古诗词中的和谐美、生活美、自然美、 情感美和艺术美,从中体验到读诗的乐趣,自然就激发了学习古 诗词的欲望。当

3、然,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自身要有信心和耐 心,且要借助多种诵读方式。学生一旦有了兴趣,教师就要抓住 这一契机,趁热打铁,帮助学生扩大诵读面,加大诵读量。荀子 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表明积累对学习古诗词非常 重要。学生不仅要积累初中义务教科书本上的古诗词,更要漫步古诗文化艺苑,尽情饱览奇珍异品。积累的途径很多,但声情并 茂的诵读是基本环节。在积累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强调诵读的节 奏、韵律,尤其是学生要用心灵去体验,用情感去碰撞。这样积 累的东西,才会活起来。才能真正融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做好了 这一步,后面的“知”诗、“悟”诗就有

4、了稳固的基石。三、探究意境,领悟感情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和诗中描绘的形象画面融合而 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的主旨通常是借助意境表达的。因此, 抓住诗歌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理解感受诗歌的意境,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由黄鹤 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一系列单个意象组合,形成一幅藏情于 景的通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 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 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四、品味意象,培养记忆能力1. 通过词语的对比,加深学生记忆,了解诗、词中的用词准 确性。如在教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这是一首

5、描写西湖春 景的诗。 为了让学生迅速理解诗人选择的意象, 可以设计这样的 问题:将“浅草”与“长苇”、“乱花”与“落花”对比,连中 下层的学生都知道这几组对比中, 是写出了早春特有的景物, 并 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对西湖赞美之情。接着把握诗的重、难点。这 比单纯的讲解效果好得多。2.穿插背诵, 训练学生记忆能力。 让学生不仅从美文中得到 美的情操的熏陶, 还训练记忆能力。 可以采取穿插记忆背诵的方 式,如课上教李白的诗宣州谢 ?I 楼饯别校书叔云,就穿插 背诵与之内容相关的诗,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渡荆门 送别等,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开掘。五、赏析改写,抒发个性感受1.自由赏析式:这种形式没有任

6、何限制,可应文而生,如换 字式、画面描写式、人物评价式、看法辩论式、名句赏析式,等 等。学生全凭感觉说话,可直接叙说对诗词的零碎理解,也可描 写画面,甚至是由一字一句一景一物联想开去, 形式不拘。如“春 风又绿江南岸”可进行关于“绿”和“到”“吹”等的换字比 较,可想象描写江南风景;杜牧赤壁可针对杜牧关于赤壁之 战的看法谈谈自己的历史观;文天祥过零丁洋则针对“人生 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联系文天祥的经历及其他历史人 物,谈谈关于保持自身节操志向的问题。 通过一个个细小的点的 突破,慢慢达到走进诗词空间的目的。2.改写式: 改写不失为初中学生理解诗词最好的形式。 改写 “即进行再造想象,

7、 使无声的文字成为激情的语言, 使无形的画 面变为栩栩如生的形象”。 改写基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诗词句子的 理解基础上训练对词句的联想和想象,然后扩充成完整的篇章。 改写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达到“沟通诗人和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被 美的境界所激发的感情与诗人所寄予的情感产生共鸣和交流的 目标”。六、扣住诗眼,把握全篇意旨 所谓“诗眼”,“词眼”,即全篇的点睛之笔。其往往是一 首诗或词中最精炼传神的一字, 也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硕果。 它体 现一首诗或词的灵气, 道出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鉴赏一首诗或词, 如不能发现并把握其诗 (词) 眼,就很难读懂其作品。 古诗词中, 动词充当诗(词)眼,占了相当篇目。苦吟诗人贾岛的名句“鸟 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关于“推敲”的故事传说,足见古人在动词上苦下工夫。 “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闹”字, 将春 意盎然、生机蓬勃的美景渲染得淋漓尽致。当然,还有 “犹”“更”等虚词,点睛传神,必须重视。因此,用“一字千 金”评价诗(词)眼,一点也不为过。此外,也可通过一首诗中 的关键句、中心句、重点句进行赏析,透视全篇,把握诗词的意 旨,揣摩诗中传达的情感。古诗词教学只有调动了学生欣赏诗词的情感, 把握住了诗词 中的意象,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收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