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骨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治疗_第1页
掌骨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治疗_第2页
掌骨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治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掌骨骨折行手术内固定治疗 掌骨骨折在临床手外科中较为常见,早期良好复位和可靠 内固定对手部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如不及时恢复其解剖位置, 可 造成手功能残疾。 采用掌骨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在止血带控制下操作。闭合性骨折,采用 背侧纵形切口, 相邻两掌骨骨折可用一个切口完成。 开放性骨折 先进行清创, 根据伤口情况适当延长暴露骨折端。 术中对骨膜适 当剥离,注意保护伸肌腱、支持带、关节囊。直视下牵引复位, 掌骨颈和基底骨折用T型或L型钢板固定,掌骨干粉碎或横形骨 折用直型钢板固定,将钢板适当塑形后一般安放在骨折端背侧 方,缝合或邻

2、近掌背筋膜瓣转移覆盖钢板。 掌骨干长斜形骨折用 单纯螺钉固定, 一般用 23 枚螺钉垂直于骨折线固定。 术中察看 骨折端解剖标志是否还原, 以确定复位情况, 同时活动手部各关 节检查内固定是否牢固。经 C臂透视检查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后, 止血,闭合伤口。对于合并伸肌腱损伤者同时予以修复。术后一 般不需外固定, 但对有合并肌腱损伤者, 术后石膏外固定 34 周。 2 术后处理 对于无合并肌腱损伤的骨折用钢板或螺钉固定者,术后 24 h 换药,开始主动性的手部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适度的主动屈伸 掌指关节和各指间关节, 术后 1 周内手部功能锻炼为每天 12次, 每次 23 下的主动屈伸指活动, 1 周

3、后逐渐增加锻炼次数, 34 周后可施适当外力被动活动手部各关节。 对有合并肌腱损伤者应 在术后 3 周开始进行渐进性功能锻炼。术后 2、6、12、16 周时 复查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3 讨论 3.1 移位掌骨骨折的手术必要性 第 25 掌骨微弯曲,凹面 在掌侧,四个掌骨呈放射状排列,远端由掌骨深横韧带相连,掌 侧骨间肌和背侧骨间肌附着于掌骨上。 其完整与稳定对手功能发 挥至关重要,虽然多数掌骨骨折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获得满意效 果,但对有移位骨折、粉碎骨折、多发骨折、关节内骨折、开放 骨折等常需考虑手术治疗。 移位不稳定骨折, 手法复位及外固定 维持比较困难,掌骨易发生旋转、短缩、成角

4、畸形,从而影响手 部外形和功能。 而手术治疗可使骨折端获得解剖复位、 初始稳定 及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 3.2 手术要点及疗效分析 掌骨骨折按其骨折部位分为掌骨 头骨折、颈部骨折、干部骨折和基底部骨折,掌骨干部由于软组 织较多,骨折后比较稳定,移位几率小。而掌骨颈骨折多属不稳 定骨折,因掌侧骨皮质常粉碎,复位后掌侧有骨缺损,再加上骨 间肌牵拉作用, 易发生错位及成角畸形。 基底部骨折要考虑是否 有腕掌关节损伤。 掌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较多, 主要有克氏针固 定、单纯螺钉固定、钢板固定、微型外固定架固定等。单纯螺钉 固定主要适用掌骨干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骨折线至少应在骨干

5、 直径 2 倍以上,一般用 23枚螺钉垂直骨折线固定, 操作时避免 反复钻孔和攻丝, 以免降低螺钉对骨折端把持力。 微型钢板固定 适应证相对较广, 手术操作时遵循生物学固定原则, 其形状多样, 有T型、L型、直型。直型钢板适用于干部骨折,T型、L型钢 板适用于靠近关节部位的骨折。钢板一般放置在骨折端背侧方, 不固定关节, 将邻近掌背筋膜转移覆盖在钢板上, 以保护伸肌腱 滑动、减少肌腱黏连。微型钢板在抗弯、旋转及抗压能力比克氏 针可靠,足以抵抗手部肌肉牵拉,所以术后一般不需外固定,可 进行早期功能锻炼。 3.3 功能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术者应重视功能康复训练的重 要性, 将功能康复训练贯彻于治疗全过程。 术中充分注意保护骨 折端血运,做到解剖复位,固定可靠。术后除肌腱断裂者外,均 在术后 24 h 开始进行主动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适度屈伸活动, 虽然有些患者活动不充分, 但只要活动就为以后良好功能恢复创 造了条件, 我们要求患者在术后 1 周内每天活动 12 次,每次主 动屈伸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 23 下,如果活动过多, 会使手部肿 胀明显, 反而不利于手功能恢复。 1 周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 34 周后可施适当外力被动活动手部各关节, 有条件时术后进行物理 康复理疗,对功能恢复更有帮助。 X 线片显示骨性愈合后,才能 使用患手从事正常劳作。 总之,掌骨干骨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