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类易错易混展示辨析_第1页
八类易错易混展示辨析_第2页
八类易错易混展示辨析_第3页
八类易错易混展示辨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类易错易混展示辨析 类型一原核、真核细胞的区别及分子组成 易错点1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菌”字的都是细菌 1 细菌:从名称上看,凡是“菌”字前带有“杆”“球” “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3 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根霉、青霉、曲霉、毛霉等 )、大型真菌(蘑 菇、木耳、银耳、猴头、灵芝等 )。 易错点2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 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 类。 易错点3误认为单细胞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常见的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等 )是真

2、核生物;单细胞绿藻(如衣藻卜 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等都是真核生物。 易错点4斐林(班氏)试剂不能检测所有糖类 还原糖可与斐林(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还原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乳糖、麦芽糖等;非还原糖有蔗糖、淀粉、纤维素等,但它们都可以通过水解生成相应的还 原性单糖。 类型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易错点1有细胞壁的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一定有细胞壁,但有细胞壁的并不一定都是植物细胞,如原核细胞(除支原体外)、 真菌细胞也有细胞壁。 易错点2具有中心体的不一定都是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所以判定是不是动物细胞不能仅根据是否具有中心体。如果有细 胞壁也有中心体应该

3、属于低等植物细胞。 易错点3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线粒体 有些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蓝藻细胞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它们属于原 核细胞,没有线粒体,它们可通过细胞膜上的有氧呼吸酶进行有氧呼吸。 易错点4误认为真核细胞都有线粒体 某些厌氧型动物如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还有一些特化的高等动物 细胞内也没有线粒体,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易错点5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它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质的一些膜 结构上进行的,上面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还有一些光合细菌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 是没有

4、叶绿体。 类型三细胞的代谢 易错点1酶促反应速率不同于酶活性 (1)温度、pH都能影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酶的活性,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2)底物浓度或酶浓度也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当底物浓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酶 浓度的增大,酶促反应速率增大。当酶浓度相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 酶促反应速率增大。但底物浓度或酶浓度没有改变酶活性。 易错点2误认为ATP等同于能量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其分子式可以简写为A PPP,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 放出高达30.54 kJ/mol的能量,所以 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 易错点3暗反应过程并非不需要光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

5、分为两个阶段, 即光反应和暗反应。 前者在光下才能进行, 并在一定范 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 后者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但需要光反应的 产物H和ATP,因此在无光条件下不可以长期进行。 易错点4误认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1) 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在有 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H和02结合生成 出0,这两 个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2) 无氧呼吸始终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易错点5误认为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需要02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不需要02,只有第三阶段需要 02。 类型

6、四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物质基础 易错点1并非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进行 减数分裂的性原细胞也没有细胞周期。 易错点2同源染色体的大小并非全相同 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和 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易错点3氨基酸和密码子、tRNA不是对应关系 密码子共有64种,决定的氨基酸只有 20种。每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密码子,可由一种 或几种tRNA转运;但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且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密码子与tRNA之间是对应关

7、系。 易错点4转录的产物并非只有 mRNA 转录合成的 RNA 有三种类型: mRNA、tRNA、rRNA。 易错点5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 S型细菌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时,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并整合到 R型细菌 DNA上,结果在S型细菌DNA的控制下,合成了自己的 DNA和蛋白质,从而组装成了具 有毒性的S型细菌。 类型五遗传的基本规律 易错点1混淆自交与自由交配 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即AA x AA、Aax Aa、aax aa;自由交配强调 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即AA x AA、Aa x Aa、aax aa AA早x

8、 Aa父、AA S x Aa早等随机组合。 易错点2符合基因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1)F2中3 : 1的结果必须在统计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 分离比;(2)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如隐性致死、纯合致死、显性致死等。 易错点3生物的性别并非只由性染色体决定 有些生物体细胞中没有明显的性染色体,其性别与染色体数目有关,如蜜蜂等。此外, 环境 -丫枭色律护同液区屋 -X和Y离*惋砸试屈 因子也可决定性别,如温度。 易错点4 X、Y染色体上也存在等位基因 如图所示: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 区段则不存在等

9、位基因。 易错点5混淆“男孩患病”和“患病男孩”的概率计算 (1) 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X1/2;男孩患病的概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2)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者 的概率。 类型六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易错点1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有些真核生物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部位不同,基因突变后,不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对子代性状没有任何影响。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如下:(1)基因不 表达;(2)密码子改变但其决定的氨基酸不变;(3)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

10、氨基酸的个 别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4)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5)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的 细胞质基因中;(6)基因突变发生在显性纯合子中。另外,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基 因突变发生在编码区的内含子中等情况下也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易错点2把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混为一谈 (1) 基因突变只是染色体上某一位点的改变,只改变了基因中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有可能 产生新的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的改变,改变的是一些基因的数目、排 列顺序。 (2) 基因突变是分子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细胞 水平的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易

11、错点3单倍体并非只有一个染色体组 若生物体是二倍体,则其单倍体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若生物体是四倍体或多倍体,则其单 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易错点4把生物进化误当做新物种的形成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生物发生进化;而物种的形成是以生殖隔离为标志的,此时两个 种群的基因库已产生明显差异,不能再进行基因交流。 类型七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易错点1兴奋的传导方向不同于局部电流方向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传向未兴奋部位。 (2) 在膜外,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3) 在膜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易错点2下丘脑是内

12、分泌腺分泌的调控枢纽,而垂体不是 (1) 下丘脑既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又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 泌激素。如下丘脑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间接调控腺体的分泌活动。 (2) 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调节腺体的分泌活动。 (3) 垂体是激素调节的中心,具有调节作用,但其活动受到下丘脑的控制。 易错点3激素是信息分子而不是能源物质 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 生命活动发生变化。 易错点4“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 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

13、,但血液不属于。请注意,血浆蛋白属于内 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易错点5误认为尿糖就是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 0.81.2 g/L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 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 易错点6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有多种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但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并不仅仅只有胰高血糖素, 还有肾上腺素。 易错点7机体自身也可产生抗原 抗原不单指病原微生物,机体自身衰老、损伤、死亡的细胞和肿瘤细胞也可能为抗原。 类型八 生物群体的稳态与调节 易错点1 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

14、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生存环境改善后, K值会上升。 易错点2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不一定保持稳定 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易错点3“S”型曲线的开始段并不是“ J”型曲线 种群的“ S”型增长和“ J”型增长是两种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两种曲线形成的条件 不同。 易错点4农田、草原、竹林等群落也有垂直结构 农田、草原、竹林等群落分层不明显,但也有垂直结构。农田中作物与杂草是有分层的,地 面上生活的动物和地面下生活的动物是分层的。 易错点5群落演替的理解误区 群落演替中种群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一般不会造成原有种群的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