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民俗风情_第1页
我家乡的民俗风情_第2页
我家乡的民俗风情_第3页
我家乡的民俗风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我是一名来自广东梅州的客家人,我家乡的民俗风情很有特色。集中表现 为建筑,饮食,山歌,酒俗。 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客家人。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分支族 群,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从西晋永嘉之乱 开始,中原汉族居民大举南迁,抵达粤赣闽三地交界处,与当地土著居民杂 处,互通婚姻,经过千年演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 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华南各省乃至世界各地。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培育 了大批对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出类拔萃的风流人物,如洪秀 全、孙中山、何子渊、黄遵宪、叶剑英等杰出人物。 然后,我开始介绍我家乡的民

2、俗风情。 一、建筑。客家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 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 “四合院”、陕西的 “窑洞”、广西 的“杆栏式”和云南的 “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 式,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据历史学家考察,这种 民宅建造与中原贵族大院屋型十分相似,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客家先民原系 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赣、粤、闽交界山区落籍繁衍。客家 先民南迁定居岭南后,不但传播了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而且建筑民宅保持了 原有的传统风格。 围龙屋隐含着许多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

3、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 德。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 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一 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 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 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传承。据考古资料,处于黄河 流域的原始社会中后期的半坡氏族和龙山氏族,他们居住的区域就是由几十座 样式为方形和圆形的土夯房屋组成。这说明客家人的居住观念潜意识地蕴含了 对祖先某些住宅经验的复苏和借鉴。 第三、

4、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 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 “天人合一 ”的哲学道理。如遇上不尽人意 的地形则通过增加半月形花台或池塘或建筑半门调整座向,以达到阴阳平衡和 适应环境。这种阴阳思想,后来又夹杂了不少讲究 “风水屋场 ”的巫术文化,如 俗谚: 风水人间不可无,全凭XX两相扶”等。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客家民居建筑规模宏大,一方面,呈现了 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习性。因为,客家不论是在长途跋涉的游离中,还是新到一 处人生地不熟的居地,都有一家一户所难于克服的困难,得靠本姓本族人聚居 在一起;另一方面,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其建筑中心位

5、置 都安放祖宗牌位,供后人拜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人这种传统家族伦理 思想。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遍布于全市各县(市、 区),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历史。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 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 的百科全书,且开始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二、饮食。客家人的饮和食,与汉族其他地区很多相同或基本相同,而由 于本民系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历史背景等等,饮食文化也别具特色。 客家菜特点的形成,与客家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水平有很大关系

6、。客家人 早期既多聚居山高水冷地区,地湿雾重,食物宜温热,忌寒凉,故多用煎炒, 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为突出,菜肴有 “鲜润、浓香、醇厚 ”的特色。出 门即须爬山,生产条件艰苦,劳动时间长、强度大,需要较多脂肪和盐分补充 大量消耗的热能,饮食以烹调山珍野味见长,略偏 “咸、油 ”。长期的迁徙流离 及聚居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客家人艰苦度日,就地取材,制备咸菜、菜干、萝 卜干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家居可佐番薯饭并抑胀气,出门可配野菜充饥,这便 形成了 “咸、熟、陈 ”的特点。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来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 梅州, 你一定会被风味万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阔别家乡多年

7、的海外游子,一 回到故土就醉心于品尝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龄的海外老华 侨曾动情地说,尝尽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琼浆,都不如家乡的农家菜好!如今 在中国的许多大城市,不难发现客家菜的 “身影 ”,即便在海外不少中餐馆里, 红焖肉、清水鲩丸、酿豆腐、盐焗鸡等客家菜也颇受青睐 三、山歌。 “要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水,唱到石 头浮起来。 ”客家人能歌,在梅州青青的山梁上,潺潺的溪水边,广阔的田野 里,美丽的江堤畔,你经常可听到如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 客家人爱歌,皆因山歌可以解乏、抒情、言志。客家山歌中最大量最精彩 的便是客家情歌,它集中了客家山歌的全部艺术成就,代表了

8、客家山歌中最强 烈的人文精神,表现了客家青年男女在爱情上的悲欢离合和忠贞不渝的优良品 德。“河唇洗衫刘三妹,借问阿哥哪里来?自古山歌从(松)口出,哪有山歌船 载来? ”在梅州,至今还广泛流传着歌仙刘三妹智慧斗歌的故事。生于嘉应州的 近代著名维新变法先驱、外交家、诗界革命领袖黄遵宪是客家山歌发展的重要 推动者。他常常 “引歌入诗 ”,认为 “诗经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知而 成,使学士大夫操笔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以天籁难学也 念及彼 岗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歇者,何其才之大也? ” 据专家学者考证,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风格,又受唐诗律 绝和竹枝词的影响,脱胎于

9、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这个母体,是客家人长期劳动 和生活中集体创造的民间文艺奇葩。 四、酒俗。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戚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 相待,这种米酒又称 “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 “酒酿”。 这种 “酒酿”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 很注意礼节。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亦称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 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 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 句祝颂的吉祥语,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 1-3 杯, 妇女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 1-3 杯,才能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 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