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1908号东莞市石碣镇西沙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编写单位: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三年二月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总体目标指导下,东莞公路建设发展迅猛,全市已经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龙头,国道、省道和城市快速路为骨架,镇与镇之间的道路为血脉的较便捷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随着东莞市城市化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道路交通系统在路网结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矛盾开始呈现;道路规划滞后,以镇为界、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部分乡镇道路技术等级低、路况
2、差,镇区之间道路不成网络,影响了整体的通行能力。因此对现有的道路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镇与镇之间道路、主干公路与乡镇道路连通势在必行。东莞市石碣镇西沙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是东莞市镇区联网路升级改造工程重要组成部分,适应东莞市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东莞市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满足当前交通量增长需要,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完善珠三角规划一体化路网的建设的需要。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计划建设东莞市石碣镇西沙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委托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开
3、展石碣镇西沙路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不含项目用地范围内的北排涌清淤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在充分研究工程设计资料、现场踏勘和资料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书。1.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2.1 主要建设内容拟建西沙路位于东莞市石碣镇,起点位于石碣镇桔洲村东莞五环路和莞深高速延长线的立交口,终点位于石碣镇西南村东风路(s256)路口,道路沿旧有的西沙路的走向。本项目属道路升级改造路段,现状为2车道,准备全线改建为双向六车道,路线全长1.94km。本工程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全线路面统一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宽度为50m,设计车速6
4、0km/h,双向6车道,路线全长1.94km,共布设1座北排涌水桥、4处平面交叉,全线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建设内容包括:旧有道路全部拆除,新建道路,北排涌整治工程,桥涵拆除重建,交叉口改造,照明、排水、交通、绿化等工程。工程新增占地面积133.2亩,各类拆迁面积约13085平方米,工程挖方101215.5m3,填方27845.1m3。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规模分别见表1.2-1。表1.2-1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 目技 术 指 标1公路等级公路一级2计算行车速度60km/小时3路基宽度50m4平曲线占路线总数34.61%5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6路面横坡度2%7
5、最小平曲线半径465m8路线最大纵坡0.3%9竖曲线最小半径(米)凸10000凹1000010涵洞(道)3211平面交叉(处)412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13小桥3备注其他未尽事宜按有关技术规范办理1.2.2 工程投资及建设周期本项目的估算总投资为1208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23.5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68%。工程拟于2013年1月开工建设,2013年7月建成通车,建设工期7个月。1.3 项目选线合法性分析1.3.1 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1.3.1.1 与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中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出将以“一个中心连接东
6、西两翼”的方向进行城镇建设,以市区、虎门、常平、塘厦为中心建设四大经济片区。这四大经济片区虽然功能定位不同,但重要性、等级相同,必须用便捷的高等级公路联系起来,带动全市各镇的发展。莞惠公路的改造正是东莞城市布局规划需要的实施,连接莞城和常平及其次中心。因此,它的实施将更进一步带动东莞市经济和沿线城镇的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东莞城市现代化建设。本项目拟建公路的正是东莞城市布局规划需要的实施。因此,它的实施将更进一步带动石碣镇的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促进东莞城市现代化建设。1.3.1.2 与东莞市石碣镇总体规划(2002-2020)的符合性分析在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方面,现有s256为基础,进行道路系
7、统的延伸、完善、扩展、调整,形成由快速干道、主干道、次干道、主要支略四级道路构成的城市道路网络。构筑石碣的主干道网络格局为环状加方格网状。本项目在东莞市石碣镇总体规划(2002-2020)的道路规划范围内,城市规划已为本项目的建设预留交通建设用地,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用地要求,对于石碣镇规划道路网的形成和石碣镇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东莞市石碣镇总体规划(2002-2020)的要求。1.3.1.3 与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见表1.3-1。在农用地结
8、构方面,规划到2020年,农用地面积为103480.99公顷,比2005年减少17984.98公顷。到2020年基本农田保护任务2792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29318.1公顷,其中永久性基本农田面积22337.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必须保证规划期间区内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在建设用地结构方面,规划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为117677.53公顷,比2005年增加19400公顷,其中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22077.53公顷,比2005年增加5914.41公顷。本项目未占用已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不会造成东莞市基本农田面积的减少。本项目的主要占地类型为荒地、鱼塘、老路用地等,
9、与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中该区域规划为农村建设用地类型相符合。表1.3-1 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主要指标指标2010年2020年指标属性总量指标耕地保有量3197731833约束性基本农田面积2792227922约束性园地面积4343338352.01预期性林地面积3603634185预期性牧草地面积00预期性建设用地总规模104111117678预期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8661095600约束性城镇工矿用地规模6974879135预期性交通、水里及其他用地规模1750122078预期性增量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总量838819400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农用
10、地规模579517985预期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规模7304000约束性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量7304000约束性效率指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平方米/人)9688.8约束性1.3.1.4 与东莞市公路网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东莞市公路网规划(20042030),东莞市干线公路网分为两个层次,主干线公路基本形态为“一环六纵五横三连”,由11条高速4条快速路组成,合计56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52公里,快速路111公里;次干线公路总体形态为“三环六射两纵三横”和若干连接线组成,合计737公里,其中快速路109公里,干线一级公路638公里。本项目为东莞市公路网规划中的一条横向次干线。东莞市次干线有效承
11、接了主干线与普通路网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对于干线路网进行了有效加密和形态调整,同时促进了东莞市整体路网的优化。本项目的扩建加强了东莞市横向的交通联系,有利于东莞市公路网规划的实施。西沙路改造完成后拟迁移s256至西沙路到环城北路。1.3.2 项目与用地合法性分析本项目占地类型为耕地(菜地)、交通用地、鱼塘、未利用土地(荒地)等,不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 号文)和工程占地情况,评价本项目土地利用指标的合理性。本项目属于平原区一级公路,路基平均宽度为50m,经计算每公里用地指标范围为6.17136.6339公顷。本项目平均每公里占
12、地为5.780公顷,小于用地指标的低值6.1713公顷,满足公路建设项目总体用地指标的规定。项目总体占地指标符合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建标1999278 号)的要求,项目建设占用土地资源的数量是合理的。1.3.3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位于东莞市石碣镇,起点位于石碣镇桔洲村东莞五环路和莞深高速延长线的立交口,终点位于石碣镇西南村东风路(s256)路口,道路沿旧有的西沙路的走向。根据东莞市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和东莞市联网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与本项目地理位置最近的东江南支流饮用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边界的最近直线距离约2.0km,与本项目平行且无水体连通关系。本项目路线未穿越饮用水源保护区,本项目的建设
13、符合饮用水源地保护的要求。本项目路线未穿越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且评价范围内亦无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不会对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3.4 环境功能区划概括及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选址区域为环境空气二类区,项目选址不在一类保护区内,从大气污染控制规划角度分析,选址是合理的。项目选址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a类标准,无需要特别保护的噪声敏感区,项目经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后,可有效防止对声敏感点造成不良影响。项目所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质量均较好,适合本项目的建设。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14、声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委托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07月10日11日对本项目噪声敏感点现状噪声进行监测,监测点位见图2.1-1。每个测点监测二天,分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进行监测,每次连续监测2030分钟。根据现有公路沿线声环境敏感点处的监测结果,在4a类声功能区,昼间、夜间均无超标的监测点,监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限值,主要是由现有公路路况较差,车速较慢,交通噪声的影响也较小。在2类声功能区,昼夜间均出现超标点,主要是受所在工厂企业噪声影响和周边现有道路交通噪声影响。2.1.2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委托东莞市环
15、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07月10日16日连续采样7天,监测点位见图2.1-1,监测项目为co、no2、tsp、so2。由监测结果可知,所有监测点的各项监测指标均达标,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现状质量较好。2.1.3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委托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7月10日-12日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为期3天的水质监测,监测点位见图2.1-1,监测项目为水温、ph、codcr、bod5、do、nh3-n、石油类、tp、ss共9项。监测结果可知,道路中间的西沙路沟渠监测断面处,除ph、溶解氧指标达标外, codcr、bod5、nh3-n、tp、石油类监测指标均超过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最大超标倍数codcr为2.6倍、bod5为5.1倍、nh3-n为7.8倍、tp为11.1倍、石油类为1.2倍,ss监测指标满足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四级标准。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是监测河段水质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2.1.4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项目委托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2年07月10日对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1天的水质监测,监测点位见图2.1-1。由监测结果可知,监测点各项监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类标准。说明本项目的地下水水质良好。图2.1-1 监测点位图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主要依据公
17、路影响环境的特点,沿线地形、气象特征,以及环境功能要求等确定。(1)社会环境:以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为主,扩大到石碣镇。(2)声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施工场地周边100m范围内区域,扩大至达标距离。(3)大气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区域;施工场地周边200m范围内区域。(4)生态环境: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300m范围内区域;施工场地周边300m范围内区域。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3.1.1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3.1.1.1 对植被资源的影响分析施工期破坏了沿线征地范围内的一些植物种类,绝大部
18、分的植物种类数量将会大大减少。本项目受到影响的这些植物种类均为人工种植的绿化物种,均不属于珍稀濒危的保护植物种类。施工期永久占地造成的生物量损失分别为50.89t/a。项目建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植被损失,但由于植被损失面积与项目所在地植被面积相比是极少量的,因此,公路破坏的植被不会对沿线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度和生态功能产生显著影响。3.1.1.2 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分析评价区域内陆生动物以家禽、家畜为主,常见鸟禽种类主要有麻雀、喜鹊、蟾蜍、蛇类等,工程沿线无珍稀野生动物分布。评价区域内陆生动物对于生长环境要求较宽,对人为影响适应性较强。工程建设基本不会干扰上述动物的正常活动,也不会对其生活习性造成显著
19、改变。3.1.1.3 水土流失的影响本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设区的地表将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局部地貌将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新增的水土流失量不仅影响工程本身的建设及安全,也将对该区域的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范围包括道路工程区、桥梁工程区、施工营地区和临时堆土区4个预测单元。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主要预测工程建设期的水土流失,工程建设完成后基本不产生新增水土流失,因此不对工程运行期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本工程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包括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和自然恢复期。预测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考虑,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全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
20、例计算。由于本项目建设,将扰动地表面积8.15hm2,共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452.76t,新增水土流失量436.69 t。3.1.2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3.1.2.1 水污染源 (1)施工废水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后产生的油水污染,施工场地砂石材料冲洗废水等;施工废水量较小,污水中成分较为简单,一般为ss 和少量的石油类。此外车辆、机械设备冲洗将产生少量冲洗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石油类,冲洗废水排放量约15 m3/d,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 300 mg/l、ss 800mg/l、石油类40 mg/l。(2)施工营地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营地施工人员数量
21、按200人计,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用水定额按150l/(人d)计,排污系数取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24m3/d。施工期按7个月计算,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发生量见表3.1-1。表3.1-1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发生量指标水量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发生浓度(mg/l)5002503003030日发生量(kg/d)240001267.20.720.72总发生量(t)87604.38 2.19 2.63 0.26 0.26 3.1.2.2 噪声污染源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种工程施工机械。公路建设项目常用工程施工机械包括:路基填筑:推土机、压路机、
22、装载机、平地机等;路面施工:铲运机、平地机、推铺机等;物料运输:载重汽车等;物料拌和:搅拌机等。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常用公路工程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见表3.1-2。表3.1-2 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测试距离5m)(单位:db(a))机械名称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压路机平地机摊铺机拌合机测试声级908684100869087873.1.2.3 大气污染源施工期环境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扬尘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前期土方开挖及路基填筑过程,包括施工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物料装卸扬尘以及施工区扬尘,主要污染物为tsp。本项目沥青混合料采取
23、外购方式,现场不设置集中沥青拌合站,仅存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的沥青烟气污染。类比同类工程,在沥青施工点下风向50m外苯并a芘浓度低于0.00001mg/m3,酚在下风向60m左右0.01mg/m3,thc浓度在60m左右0.16mg/m3。3.1.2.4 固体废物污染源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废弃土方、拆迁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废弃土方根据工程设计方案,本项目路基施工共挖方101215.5m3,其中27845.1m3用于本项目填方,73370.4m3为废弃土方。本项目弃方委托经东莞市市政局审查合格的专业经营余泥渣土运输的单位外运至城市规划的余泥渣土受纳场集中处置,本项目不设置专
24、门的弃渣场,仅设置临时堆土场对废弃土方进行临时堆存。(2)拆迁建筑垃圾工程需拆迁8362.56 m2,根据类似城区拆迁工程类比调查,在回收大部分有用的建筑材料(如砖、钢筋、木材等)后,每平方米拆迁面积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0.1m3(松方),则建筑拆迁将产生建筑垃圾836.3 m3。(3)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根据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预测方法(cj/t106),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发生量按1.0kg/人d计,施工人员200人、工期7个月,则生活垃圾日发生量为200kg/d,整个施工期生活垃圾发生总量为42t。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拖运处理。3.1.3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3.1.3.1 噪声污染源工程建成
25、后,施工设备与施工人员已经退出,噪声主要来自路面行驶的机动车产生的交通噪声。交通噪声主要由发动机噪声、排气噪声、车体振动噪声、制动噪声、传动机械噪声等声源组成,其中发动机噪声是主要的噪声源,噪声源一般为非稳定态源。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如下:(1)车速车速计算参考公式如下两式所示:式中:vi第i 种车型车辆的预测车速,km/h;当设计车速小于120km/h 时,该型车预测车速按比例降低;ui该车型的当量车数;i该车型的车型比;vol 单车道车流量,辆/h。mi其他2种车型的加权系数;k1、k2、k3、k4 分别为系数,如表3.1-3所示。表3.1-3 车速计算公式系数车型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k1-0.
26、061748-0.057537-0.0519k2149.65149.38149.39k3-2.37e-05-1.64e-05-1.42e-05k4-0.02099-0.01245-0.01254mi1.21020.80440.70957(2)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loi第i 种车型车辆在参照点(7.5m 处)的平均辐射噪声级(db) loi 按下式计算:小型车 los =12.6+34.73lgvs+l路面 中型车 lom =8.8+40.48lgvm+l纵坡 大型车 lol =22.0+36.32lgvl+l纵坡 式中:右下角注s、m、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vi:该车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
27、km/h。源强修正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源强修正量l 纵坡计算按表3.1-4取值。表3.1-4 路面纵坡噪声级修正值纵波(%)噪声级修正值(db)3045+167+37+5注:本表仅对大型车和中型车修正,小型车不作修正。本项目最大纵坡为-3.99%,路面纵坡噪声级修正值取0。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源强修正量l路面取值按下表取值。表3.1-5 常规路面修正值l路面路面l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0水泥混凝土路面+12注:本表仅对小型车修正,大型车和中型车不作修正。本项目为沥青混凝土路面,l路面取0。按照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各型车的小时交通量、平均车速和平均辐射声级,结果见表3.1-6。表3.1-6(a) 各
28、型车的小时交通量(单位:辆/h)路段车型2014年2020年2028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k0-038k1+902小型车289102517182967341中型车22680345122512181大型车74261234320673表3.1-6(b) 各型车的平均车速(单位:km/h)路段车型2014年2020年2028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k0-038k1+902小型车50.350.849.550.647.750.3中型车36.135.236.835.637.336.1大型车36.035.336.535.637.036.0表3.1-6(c) 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单位:db(a))路段
29、车型2014年2020年2028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k0-038k1+902小型车71.7 71.8 71.4 71.8 70.9 71.7 中型车71.9 71.4 72.2 71.6 72.4 71.9 大型车78.5 78.2 78.7 78.3 79.0 78.5 3.1.3.2 大气污染源污染源强计算式公路上行驶汽车排放的尾气产生的污染可作为线源处理,源强q可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中计算汽车尾气污染源强计算公式计算:式中:qj:j类气态污染物排放源强,mg/sm;ai:i型机动车预测年的小时交通量,辆/h;eij:i型机动车j类污染物在预测
30、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单车排放因子的选取根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阶段)(gb18352.32005),第阶段从2010年7 月1 日起执行,即工程通车后,全国范围内将执行第阶段标准,因此,营运期汽车尾气排放源强根据第阶段标准限值,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附录d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单车排放因子见表3.1-7。表3.1-7 单车排放因子修正值(执行国标准)(单位:g/km辆)平均车速(km/h)5060708090100小型车co11.528.716.585.433.762.84thc1.511.241.120.980.860.75no20
31、.260.350.440.550.570.59中型车co10.579.178.678.9210.0012.18thc2.502.041.811.661.551.50no20.710.830.951.091.161.22大型车co0.650.550.510.490.520.59thc0.480.410.360.330.320.31no21.921.922.042.702.873.37根据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因子和本项目交通量,计算可得项目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假定no2/nox=0.9),具体见下表。表3.1-8 项目不同预测年份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源强一览表(mg/sm)2014年2020年
32、2028年cothcno2cothcno2cothcno2日平均小时源强(mg/ms)1.010.180.091.680.300.152.880.510.25排放总量 (t/a)61.65 11.31 5.73 103.04 18.59 9.37 176.37 31.03 15.44 3.1.3.3 水污染源本项目运营期的水污染源主要来自路面径流。根据工可报告,本项目雨水采用管道收集,雨水管道最终排入沿线地表水体。路面径流水量由下式计算:式中:qm路面径流水量,t/a; c径流系数,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沥青混凝土路面取0.9; q多年平均降雨量,mm,东莞市为17
33、74mm; a汇水面积,m2,按路面和人行道总面积计。根据本项目设计的雨水收集方案,运营期道路路面径流水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见表3.1-9。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120分钟内路面径流主要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ss125mg/l、cod45.5mg/l、石油类11.25mg/l。表3.1-9 运营期道路路面径流排放量汇水范围汇水面积(m2)排放去向径流水量(10-4t/a)污染物排放量(t/a)sscod石油类k0-038-k1+90297000进入雨水管网15.519.46.91.73.1.3.4 对沿线生态景观的影响对生态景观的影响主要是由施工期间开挖地面,
34、容易形成水土流失,导致淤塞河涌和排水渠道;而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会加强道路两旁的绿化及美化工作,且整个区域的交通会更畅顺,社会经济会更繁荣,沿线区域的生态景观会向好的方向发展,本项目的建设不会给沿线生态景观带来负面的影响。3.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环境敏感点共19处,分别为:聘翔宿舍、锦绣时装有限公司宿舍、杰成兴宿舍、宏达、久力宿舍、桔头村、涌口三村、柏承皮具宿舍、京华公寓、雄鑫五金宿舍、单屋村三座楼、铭冠宿舍、世通宿舍、健智宿舍、信国宿舍、智高文具宿舍、首邦宿舍、首邦台干楼、宝成宿舍和石碣西沙中路派出所。其中,工厂宿舍14处、村庄3处、派出所1处、
35、办公楼1处。3.3 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与评价3.3.1.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路基土石方开挖和运输、沥青烟、水泥和石灰搅拌、运输车辆来往等产生的粉尘,动力机械燃油时排放少量的no2、co、烃类等污染物。通过采取设置围挡、施工现场洒水、施工场地合理选址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期施工扬尘、沥青烟气对沿线大气环境的影响。由于施工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上述环境影响也将消失。因此,在采取上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下,本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处于可以接受的程度。3.3.1.2 声环境影响预测公路建设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
36、的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的交通噪声。根据道路工程施工特点,可以把施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路基施工、路面施工、交通工程施工。上述施工过程中,都伴有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所带来的交通噪声,建材运输时,运输道路会不可避免的选择一些敏感点附近的现有道路,这些运输车辆发出的辐射噪声会对沿线的声环境敏感点产生一定影响。(1) 施工机械噪声衰减预测在不同施工阶段多台机械共同作业的情况下,公路施工场界处昼间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最大9.0db(a),夜间噪声最大超标24.0db(a)。因此,需在施工场界处设置实心围挡,作为声屏障阻挡施工噪声的传播。实心围挡的降噪量可以达到12db(a),可以满足昼间施工场界处噪声
37、达标。夜间施工噪声超标量较大,说明夜间施工对场界处声环境的影响显著,应采取禁止夜间施工措施保护施工区域周围的声环境。(2) 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由于本项目敏感点距离拟建公路施工区域较近,在执行4a类标准区域,施工期昼间噪声最大超标8.1db(a)、夜间最大超标23.1db(a);在执行2类标准区域,施工期昼间噪声最大超标17.2db(a)、夜间最大超标27.2db(a)。3.3.1.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1) 新建桥梁施工影响预测桥梁水下基础施工对河流水环境影响的主要为少了含泥浆废水,据有关桥梁工程的专家介绍,钻孔漏浆的发生概率1.0%,可见因钻孔漏浆造成水污染的可能很小。钻孔达到深度和质量要
38、求后会进行清孔作业,所清出的钻渣由循环的护壁泥浆将钻渣带到设在工作平台上的倒流槽,沉淀和固化后由船只运至岸上进行进一步处理,一般不会造成水污染。施工场地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降雨冲刷建材的地表径流流入地表水系、施工废水的排放等的影响。施工场地均设置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处理后的尾水应尽可能回用,可以回用于洒水降尘,一部分通过蒸发散失,排入水体的量较少,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2) 施工生活污水影响预测施工生活污水主要为餐饮、粪便、洗漱污水,污水成分简单,主要为cod、bod5、nh3-n、ss、动植物油,污染物浓度较低。本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营地采取租用沿线村庄现有房屋方式,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入现有
39、村庄建筑的排水系统。目前沿线村庄房屋均设置化粪池处理生活污水,但由于该区域污水管网尚未完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排入西沙沟渠,造成西沙沟渠水质污染。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同步建设污水管网,项目建成后,该区域的污水将接入污水管网送石碣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西沙沟渠水质将得到改善。3.3.1.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由于本项目施工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桥涵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含油污水、建筑材料堆放期间的淋漓水等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1. 涵洞施工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桥涵施工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来自桥梁基础钻孔灌注桩基础时用于护壁的泥浆。泥浆接触地下环境可能污染第四系孔隙水。因此,桩基钻孔施工过
40、程中工应采取清水护壁,或采取封闭施工,尽量减小钻孔施工与周围地下环境的接触面积,减少泥浆等污染物进入地下环境污染地下水。2. 淋渗水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桥涵施工过程中若涵洞钻渣处置不当,物料、油料、化学品堆放管理不严,施工机械设备漏油、机械维修过程中的残油等可能污染地下水。鉴于项目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建筑材料堆放场地产生的少量淋渗水主要是对潜水的影响,对地下微承压含水层的影响很小。尽管如此,为防止油料等物质不慎泄露对堆放场地附近的地下水环境带来影响,可在建筑材料堆放地设置一定的防渗区域,专门存放油料及化学品物质。3.3.2 营运期环境影响与评价3.3.2.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项目建成
41、营运后,主要大气污染源是汽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采用类比模式预测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由类比结果可知,拟建公路在运营的各个时期,平均车流量时no2小时浓度均没有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0.20mg/m3的要求。尽管远期交通量的不断加大,但汽车尾气污染可以通过加强项目沿线绿化、改进汽车设计和制造技术进步以及不断采用清洁能源加以缓解。总体而言,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3.3.2.2 声环境影响预测(1)道路两侧水平方向噪声预测结果由计算可知,机动车产生的噪声影响随距离的增大而衰减变小。由于该路段为一级公路并作为日后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所以通行车辆会日趋
42、增多,随着车流量的增加,预测噪声值随之增加。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项目运营中远期道路两侧水平方向道路红线35m内昼间噪声贡献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2类区在中远期昼间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远期夜间有一定范围程度的超标现象。另外,本项目道路红线35m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故建议道路外35m内不宜再建设医院、学校等需要安静环境的建筑。(2)沿线敏感点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沿线执行4a类标准的13处敏感点,中远期昼间噪声值达标;夜间中远期噪声值超标,中期超标量0.14.7 db(a)之间,远期超标量3.7-7.8 db
43、(a)之间;沿线执行2类标准的6处敏感点,中远期昼间有3处超标,中期超标量0.12.0 db(a)之间,远期超标量1.5-3.9 db(a)之间;夜间6处均超标,中期超标量1.14.4 db(a)之间,远期超标量2.7-8.3 db(a)之间,说明部分敏感点的噪声值不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应标准要求。3.3.2.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本项目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施工场地机械冲洗废水、砂石料冲洗废水、施工场地地表径流水以及施工生活污水。施工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临时堆土堆场、施工便道洒水防尘和车辆机械冲洗,不向外排放;施工生活污水利用现有建筑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4、不直接向地表水体排放。本项目运营期的路面径流采用雨水管道收集,接入市政雨水管网,不会产生雨水漫流现象;径流中污染物浓度较低,雨水径流不直接排入北排涌水域,不会改变区域水体的水质类别和使用功能。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3.3.2.4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营运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路面径流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由于土壤层的吸附作用,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过程中一般被吸附净化,但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较小。3.4 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分析3.4.1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 道路运输防尘:施工便道路面应夯实,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散货物料的运输采用密闭方式,运输路线尽
45、量避开集中居住区。 材料堆场防尘:合理布置施工营地,材料堆场应布置在场地中间,利用厂区空间形成卫生防护距离;控制散货物料堆垛的堆存高度并在堆场四周设置围挡防风;土方、黄沙堆场定期洒水,并配备篷布遮盖,石灰、水泥应贮存在封闭的堆场内;合理调配物料的进出场,尽量减少堆场的堆存量和堆存周期。 土方及路基路面施工防尘:堆土场四周及路基路面施工路段两侧设置围挡;合理安排运土计划,减少土方的临时堆存时间;路基路面填筑时,及时压实,未完工路面及时洒水,避免在大风天气进行施工。 沥青混合料采取外购方式,施工现场不设置集中沥青拌合站。沥青摊铺时应选择大气扩散条件好的时段进行。(2)运营期道路两侧种植乔灌木绿化林
46、带阻挡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扩散,加强公路中央分隔带、路基边坡绿化带的日常养护管理;加强公路路面、交通设施的养护管理,保障道路畅通,提升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定期清扫路面和洒水;实施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查制度,限制尾气排放超标的机动车的通行。3.4.2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 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施工区域与沿线居民点之间设置围挡遮挡施工噪声,避免夜间(22:00-6:00)施工。夜间施工需经东莞市环保局许可后方可开展,并应在施工前告知附近居民。 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施工物料运输时,注意调整运输时间,尽量在白天运输。在途径居民集中区时,应减速慢行,禁止鸣笛。 对
47、于为了防治运营期噪声污染而采取的修建围墙、隔声窗和封闭阳台等措施,建议在施工前实施。 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发现施工噪声超标并对附近居民点产生影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运营期本次评价建议路面材料选择具有降噪性能的沥青材料,从源头上降低交通噪声污染。降噪路面可以降低交通噪声源强3db,可以满足其余各敏感点运营中期声环境质量达标。因考虑到未来交通发展的不确定性,须加强营运期各敏感点噪声跟踪监测,采取措施后,可以保证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达标。降噪措施的实施由建设单位东莞市石碣镇人民政府住房规划建设局负责,在本项目建成运营前完成。跟踪监测和后期追加的降噪措施由建设单位在运营期实施。根据运营
48、期交通噪声影响预测结果和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建议本项目路线两侧公路红线外35m以内区域建筑应以工商业功能为主,禁止规划新建集中居民点、学校、医院、疗养院等声环境敏感建筑。拟对道路沿线敏感点单屋村三座楼(k0+765-k0+890)、西沙路派出所临路房屋等2处声环境敏感点采取安装通风隔声窗降噪措施,共计安装通风隔声窗居民住宅50户、办公楼10间;对单屋村三座楼(k0+700-k0+765)、涌口三村等2处声环境敏感点采取安装隔声屏;采取上述降噪措施后,可以满足敏感点运营期声环境质量达标的要求。本报告建议通过以上减噪措施,可使项目噪声敏感点达到所属声功能区的要求,各措施技术上完善、可行,
49、并且可根据经济的发展、合理安排资金,保证资金得到最完善的利用。因此建议的方法在技术和经济上是可行的。3.4.3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 合理布置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施工场地内设置截水沟、隔油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截留施工场地内的雨水径流和冲洗废水并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物料冲洗以及施工现场、临时堆土场和施工便道的洒水防尘;物料堆场四周设置围挡、配备防雨篷布等遮盖物品,防止雨水冲刷;施工营地租用当地现有城镇房屋,生活污水排入当地市政污水管网。 制定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设置生活垃圾临时堆放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定点存放,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严禁乱丢乱弃;严禁向沿线的任何水体倾
50、倒残余燃油、机油、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加强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2)运营期道路全线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加强排水系统的管理和养护,保证沟渠畅通。3.4.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施工过程中加强对道路两侧现有植被的保护,减少水土流失。对沿线所有因工程需要而挖取的树木进行移植,施工完毕后对地表尽快复原,并进行植树植草绿化。施工单位应随时跟踪气象预报,事先了解降雨时间和特点,以便在降雨前将施工点的泥土清运、填铺的路面压实,并做好防护措施;雨季施工要做好场地的排水工作,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2)运营期道路管理部门必须强化沿线的绿化苗木管理和养护,配备专业人员定期对绿化苗木
51、进行浇水、施肥、松土、修剪、病虫害防治。3.5 环境风险预测3.5.1 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根据预测,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是指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在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意外,造成化学危险品倾倒、泄漏等,流入北排涌,对环境和沿线居民的人生安全造成危害。本项目近水域路段发生危险品泄漏事故的概率最大值为0.07180次/a。在化学危险品运输中,一旦因重大交通事故而发生水体污染事故,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水体污染。拟建项目道路中间的河流北排涌,水体功能主要为农业灌溉;北排涌流向为由东向西,经沙腰闸、塘厦闸、护安围闸最终汇入东江,当环境风险事故发生后,若事故径流进入北排涌,有可能影响事故发生地附近及下游
52、东江的水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防范此类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通过在河流两侧安装防撞护栏、加强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3.5.2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3.5.2.1 风险防范风险防范结合公路桥梁主体工程设计,采用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1)公路工程设计要求 在河道两侧设置防撞护栏,要求护栏防撞等级较高,避免事故车辆冲入河中。 设置限速和禁止超车标志,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2)道路危险品运输管理措施 道路运营单位应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全国道路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关于继续进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整治
53、的通知(交公路发2002226号)、东莞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东府办2009105号)等法律法规关于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有关规定。遇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重点检查相关登记报批证明,运输人员上岗资格证,危险化学品的品名、数量、危害、应急措施等情况说明和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严禁超载车、“三证”不全车辆上路行驶。 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押运人员,并随时处于押运人员的监管之下,不得超装、超载,事先向当地路政管理部门报告,由路政管理部门为其指定行车时间和路线,运输车辆必须遵守规定的行车时间和路线。 道路投入运营后,运营单位应按照东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
54、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日常加强对应急人员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维护,确保应急系统时刻处于良好状态。3.5.2.2 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包括组织指挥、协调、作业方面的内容,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由两部分组成:现场应急计划和场外应急计划。现场和场外应急计划应分开,但彼此应协调一致,现场应急计划由建设方负责,而场外应急计划由地方政府负责。东莞市饮用水源水质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项目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处置,本项目建设和运营单位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应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执行,加强项目范围内的巡查,及时发现事故并通知环保部门以启动应急预案,降低环境风险事故对水源地的影响。3.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3.6.1 环保投资估算本项目为公路项目,因此环保措施投资费用估算只对施工期和运营期中各个环节,各项活动具有环保效益的设施的费用进行估算,主要包括噪声控制措施、绿化、施工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石材订购合同范本
- 成都滴滴司机合同范本
- 永电施工合同范本
- 购买废弃瓷砖合同范本
- 钢材电子购销合同范本
- 社区居委会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文具公司加盟合同范本
- 商铺资源转让合同范本
- 种植土地承租合同范本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的意义
- 微写作 安慧作文 篇篇精彩(高考作文命题与佳作示范)第三辑
- 附着式升降架设备定期检查、保养记录
- 输电线路工程监理人员质量交底资料
- GB/T 8982-2009医用及航空呼吸用氧
- GB/T 40565.3-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3部分:螺纹连接通用型
- FZ/T 01137-2016纺织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 分镜头脚本设计-课件
- 2020数学花园探秘决赛三四年级A卷
- (精选word)2019《普速铁路线路修理规则》
- 《信念永恒》(朗诵稿)
- 开具生效证明申请书(申请开具生效证明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