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陈涉世家知识点归纳一作家作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书中史料翔实,作者思想倾向也极为鲜明。例如课文陈涉世家,作者把农民起义的领袖陈涉的传记列在“世家”里,足见他对陈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看重。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二正音阳夏 ji间 jin令当行 hng陈胜王 wng 怅 chng恨罾 zng鸿鹄 hng h忿恚 fn hu 笞 ch社稷
2、 j徇 xn酂 cu 柘 zh 谯 qio砀 dng三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首发。適,通“谪”。 (2)为天下唱唱,通“倡”,被 ,通“ 披”,(3)固以怪之矣披着,穿着。四词类活用天下苦秦久矣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固以怪之矣。怪。以,通“已”,已经。(4)将军身被坚执锐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王:名词作动词,称王。罾,鱼网,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是用网捕的意思。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对感到奇夜篝火篝,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狐鸣呼曰狐,名词作状语,像狐狸一样。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将军身被坚执锐词,锐利的武器。皆
3、刑其长吏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坚,形容词作名词,坚固的铁甲;锐,形容词活用为名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五古今异义(1)今亡亦死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3) 卒中往往语。(4) 将军身被坚执锐。(5)会天大雨。 (6) 楚人怜之。 (7)夜篝火。 (8)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9)比至陈。 (10)号令召三老、豪杰来会计事 (1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六特殊句式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省略句: (1)吴广以(之)为然。(2)上使(之)外将兵。(3)独守丞与(义军)战(于)谯门中。倒装句: 祭以尉首。七文章内容与
4、中心思想课文记叙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表现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及历史功绩。八文章内容理解1起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戍卒在开赴渔阳的途中遇雨失期(会天大雨法皆斩)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蕴蓄着反抗的力量;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楚人怀念楚将英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4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
5、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扶苏贤明,项燕爱士卒,诈称扶苏,项燕有号召力。5文中能体现陈涉少时就有远大志向的一句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6“苟富贵无相忘” 此句反映了陈胜有不满现状渴望改变命运的反抗精神、远大的志向和与同伴们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朴素感情。7如何看待“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表达了陈胜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8陈涉世家中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卓越的宣传能力和雄心壮志的一句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9“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
6、话来说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0陈涉是怎样一个人?a、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b、有卓越的组织和领导才能,c、有超人的才略和胆识。1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1)抓住时机(2)故意使自己受辱(使用激将法)(3)激怒众人12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启示: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13起义军攻占了大泽乡、蕲、铚、酂、苦、柘、谯、陈等,如果用成语来形容起义军攻城掠地的情形,你会想到哪些成语呢?请写出两个。 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锐不可当、一往无前、无坚不摧唐雎不辱使命中考复习
7、要点1、文学常识关于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内容多记谋臣策士的活动,写了他们雄辩的言辞和机智的运筹。文笔挥洒自如,描写人物活动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富有文学意味。2、通假字秦王不说(说悦,高兴)故不错意也(错措,放置,安放)仓鹰击于殿上 (仓苍,青色) 4、古今异义词: 是 谢 跪 直 易 徒 抢5、一词多义:徒 谓 使 亡 虽6.词类活用:缟素惠7、 重点词语解释1、辱使命: 辱没、辜负 2、易安陵: 交换 3、其许寡人: 答应5、甚善: 好 6、虽然 虽然这样 7、弗敢易:
8、不;交换 8、因使唐雎使于秦9、故不错意也 10、请广于君 11、逆寡人者:违背 12、轻寡人与:轻视13、非若是也:像;这样 14、虽千里不敢易: 即使 15、岂直五百里哉:难道;只,仅仅16、怫然怒: 17、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先生;曾经听说4、大王加惠18、布衣: 平民19、免冠徒跣:摘掉帽子,光着脚20、以头抢地耳 21、庸夫之怒:平庸无能的人22、非士之怒: 有才能有胆识的人23、仓鹰 :通“苍”24、休祲: 吉凶的征兆25、若士必怒 :如果26、缟素: 穿丧服29、寡人谕矣:明白,懂得27、色挠:变了脸色;挠, 屈服30、徒以有先生也:只是28、谢之 道歉8、重点语句翻译1寡人欲以
9、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2、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3、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4、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5、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6、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7、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8、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9、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1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情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11、若士必怒,伏尸二人一人,流血五步
10、,天下缟素,今日是也。12、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9、具体问题:(1)秦王是怎样一个人?* 骄横狂妄、贪得无厌、奸诈狡猾、外强中干(2)唐雎是怎样一个人?* 从容镇定、不畏强暴、有胆有识、有凛然正气、热爱祖国、不怕牺牲。(3)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雎是个怎样的人?*首先,唐雎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雎“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答出要点及过程,意近即可)唐雎是一个有勇有谋、不畏强暴、敢于献身的人。
11、(4)秦王初见唐雎时,是以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对唐雎说话的?唐雎又是怎样劝说秦王的? *秦王显得很骄横,以一种指责的语气对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义正词严地反驳了秦王,有理也有礼。(5)秦王最后是长跪而谢之,说明了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唐雎的?*说明秦王害怕了。从侧面表现了唐雎不畏强暴的精神。(6)文末说秦王“色挠”,“长跪而谢”,并且请唐雎“坐”,秦王真的屈服了吗?为什么?*这是秦王的权宜之计,表现出他的奸诈狡猾。他请雎“坐”,是坐下来谈,不是放弃吞并。文中所说,也只是恭维唐雎的话,从当时秦在军事的占压倒优势及秦王的性格来看,秦王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10、开放性试(1)古往今
12、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出几例。*屈原直言敢谏,流浪之后愤而作离骚,抒发志向。最终投江而死,以身殉国。闻一多在敌人面前拍案而起怒斥敌人的卑鄙罪恶行径,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千古绝唱最后一次演讲。(2)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 分)*示例:(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 (2)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3)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隆中对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1、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者是陈寿字承祚,晋朝安汉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国别史,共 65卷,记载三国时期魏 、蜀、吴的
13、历史。二、 基础知识1、通假字 (1)欲信大义于天下“以”,以。信通“伸”,伸张。 (2)自董卓已来已通2、词类活用(1)箪食壶浆着箪:名词做动词,用箪盛着 壶:名词做动词,用壶装3、古今异义(1)遂用猖獗殆天所以资将军4、一词多义(2)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北据汉、沔,利尽南海(4)此 (5)诚 此诚不可与争锋诚如是(5)已 然志犹未已自董卓已来已历三世(实在,确实)(果真)(停止)(通“以”,以)(已经)(把)(而)(于是,就此)(地方)(地势)(国家)(国都)国险而民附民殷国富去国怀乡(依靠,凭借)三:特殊句式时人莫之许也 宾语前置(时人莫许之)欲信大义于天下 状语后置(欲于天下信
14、大此用武之国 判断句 贤能为之用 被动句义)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判断句四、课文理解1、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2、 “三顾茅庐”为什么不详细介绍?这样安排详略得当,能够突出隆中的对策3、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刘备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的人物形象。刘 备:是一个思贤若渴、谦虚、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英雄形象;诸葛亮:是一个自视甚高、富有雄才大略、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的谋臣形象4、刘备问计的目的是什么?(原文句子)欲信大义于天下5、结尾写“关羽、张飞等不悦”有什么作用? 引出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说明他的“自比”并非虚夸,从侧面突出了诸葛亮的杰出才能;同时
15、照应了前文,使文章显得结构严谨。6、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7、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8、“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3 分)选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9、在对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来特别强调了“人谋”的作用的?“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贤能为之用” “总
16、揽英雄”出师表复习资料(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 (“阙”同“缺”,缺点,过失。)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词类活用1以光先帝遗德 (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2深入不毛(名词作动词,长草。)3恢弘志士之气亲近/疏远。)5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动词,发扬光大。)4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坐动词,(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6攘除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奸诈凶恶的贼子。)7优劣得所(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坏的。) 8北定中原向北。)(三)古今异义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诚宜开张圣听 3引喻失义 4临表涕零(古义-眼泪;今义-鼻涕。)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17、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痛恨。)6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恶劣,不道德。)7由是感激 (古义-感慨激动;今义-感谢。) 8当奖率三军(古义-鼓励,激励;今义-奖励,嘉奖。)9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今义-的原因。)(四)一词多义1所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以塞忠谏之路也2以(以致,以至于。)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咨臣以当世之事(表示目(拿)的,译为“来”。)先帝不以臣卑鄙 (因为。)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把)受命以来 (表示时间的界限,“以 ”。)何以战 (凭借。) 必以情 (根据,依据。)
18、 愚以为宫中之事(认(名为 。)3效恐付托不效 (动词-完成,实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词-责任。)4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性行淑均 (品行,行为。)(判定,判决。)每与臣论此事深追先帝遗诏(谈论。)(遗留。)5遗6行必能使行阵和睦 (古代军制,代指队伍,军队。)7于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还于旧都(五)文章结构线索与问题分析(对)(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在)(向)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出师表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一部分(15)从分析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
19、帝遗志,并提出 3条建议(议论为主,寓情于议)第一层:(1)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明的建议;第三层:(35)提出亲贤远小的建议。第二层:(2)提出赏罚分第二部分(67)自叙身世经历,表达感念先帝知遇知恩,效忠刘氏父子及兴复汉室王朝决心。(记叙抒情第三部分(89)向后主刘禅提出诚挚期望。 第 1段:1诸葛亮分析蜀国当时所处的形势,从哪三个方面分析得出“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 益州疲弊。2据诸葛亮分析,哪些方面是对蜀汉有利的?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3第 5 段诸葛亮总结了怎样的历史经验教训警示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
20、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4第 6、7 段作者回顾了对自己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 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回顾往事的目的是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父子真挚感情,并以先帝创业的艰难勉励刘禅 。词五首知识点归纳一、望江南1、 了解作者温庭筠: 本名歧,字飞卿,晚唐太原人。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2、 内容介绍这首小词,只有二十七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 清晨 写到 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 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 希望 到 失望 以至最后 肠断 。3、 主题本词写一女
21、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4、考点归纳(1)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脉脉”和“悠悠”表面写落日和江水,实则写女子含情脉脉、柔肠寸断的凄美眼神。(2)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 字内)。二、渔家傲1、 了解作者:阳楼记。范仲淹(989-1052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学过他的岳2、 内容介绍(1)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 写景下阕 抒情(2)写景以一“异”领起,描绘了“雁去衡阳、”“边声四起”、“落日孤城”三个画面。分别写了雁去、边声、孤城、长烟、落日,渲染了西北边塞 荒凉萧瑟 气氛 。(3)下阕先以“浊酒一杯家万里,
22、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最后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点明主旨,抒发了将士们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思想忧国的情怀。3、主题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4、 考点归纳(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4)词的
23、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雁去 ”( 限 2 个字)。(5)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睡觉(6)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 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4、9)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抒发了将士们壮志未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不眠、头生白发?爱国激情,浓重思乡,兼而有之。(11)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端起酒杯,遥望万里之外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但功业未成,边患未平,归家的打算遥遥无期。这两句词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1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
25、业难成而哀伤流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的悲怆情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庭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三、江城子 密州出猎1、 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 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2、 内容介绍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 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写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3、 主题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4、 考点归纳(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 分)下阕写报国情。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26、)。(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 分)“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4)“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 ,“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5)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
27、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倾城”。(8)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 分)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9)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杀敌报国,建功立业(10)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
28、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11)“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1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所展现的壮观画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们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1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1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人为自己
29、勾勒什么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15)“亲射虎,看孙郎”表达了此人什么意思和情感?意思是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了解作者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山东济南),南宋大词人,辛弃疾与苏轼齐名,世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2、内容介绍上阕写军营中的生活,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五件事情;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写了骑快马、挽强弓、收失地、留美名,最后回到“可怜白发生”的现实中,词作有雄壮转为悲壮,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
30、未酬的悲愤之情。3、主题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4、考点归纳(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 分)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2 分,写一个得 1 分)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2 分)(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 分)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 分,每点 1 分)(4)、最能体现壮词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表现作者政治理想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6)、表现作者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7)、抒发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感慨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8)、说明战斗激烈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玄惊(9)、了却君王天下事:这两句表现了词人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10)、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慨(11)、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玄惊: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刻画了战斗的激烈场面(12)、“可怜白发生”也是“壮词”吗 是,因为这句话化雄壮为悲壮,抒发了作者壮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权期权激励与员工期权激励计划变更协议
- 电商平台品牌授权及独家销售合同
- 雇用车辆交通服务安全与客户隐私保护合同
- 茶楼承包经营合同范本(含茶楼与酒店跨界合作)
- 跨国出口业务风险规避与保险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环保产业园建设拆迁补偿协议
- 商务楼宇场地租赁及物业管理合同
- 特定矿种开采权转移合作协议范本
- 拆迁补偿安置项目实施协议
-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第2课时维护公共利益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年个人联营经营承包合同样本
- 新办公楼会议室音视频系统施工方案
- 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服务标准规范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届浙江省乐清市知临中学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附件3:公司境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分班考数学试卷
- 京东自营母婴采购合同协议书
- 4.凝血六项的检测与临床意义2
- 2025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练-专题六 语言文字运用(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