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小组成员:王子夫、石飞、宗莉佳、马媛媛、汪明宇、常恒2012/10/10第一章 概况311 区位概况312 历史沿革413 自然条件4131 地质4132 地形与地貌5133 气候与气象5134 土壤与植被514 资源概况6141 土地资源6142 矿产资源6143 水资源6144 生物资源6145 草业资源7146 森林资源7147 风电资源7148 旅游资源7第二章 人口721 旗域人口概况7211 旗域人口现状82. 12 旗域历年人口变化情况8213 旗域人口构成10214 职业构成11215 当前就业面临的问题12第三章 经济发展状况1331
2、 产业经济发展基本状况1332 与自治区相邻县市的比较分析14321 与全国、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若干经济指标比较14322 巴彦淖尔市各旗县若干经济指标比较1533 经济发展阶段分析15331 农业发展情况15332 畜牧业发展情况1634 第二产业发展分析1635 第三产业发展分析17第四章 城镇总体布局1741 城镇布局现状17411 用地布局现状18412 现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842 镇区居住18421 居住用地概况18422 镇区居住用地18423 存在的问题19424 住区规划用地选择和原则19第五章 镇区道路交通系统1951 对外交通19511 现状20512 存在的问题205
3、2 镇区交通21521 外环路21522 新城与老城的联系21523 高速公路出入口2153 交通设施21531 停车场21532 广场2154 公共交通2155 现状问题21第六章 镇区公共设施2161 行政办公2262 商业金融2263 文化娱乐2264 医疗卫生机构2265 教育机构23651 全旗教育机构23652 海流图镇区各学校基本情况23653 海流图镇区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情况2366 甘其毛都口岸2367 口岸加工园区24第七章 镇区市政工程设施与环卫设施2471 给水24711 给水现状24712 存在的问题2472 排水25721 排水现状25722 存在的问题2573
4、电力25731 镇区电力现状25732 存在的问题2574 供热25741 供热现状25742 存在的问题2575 邮政25751 邮政现状25752 存在的问题2676 电信26761 电信现状26762 存在的问题26第八章 园林绿化2681 旗域绿化概况2682 镇区绿化概况26821 公共绿地26822 附属绿地26823 道路绿化2783 绿化定位及特色2784 存在问题27第九章 镇区工业仓储2791 工业27911 工业概述27912 工业发展条件27913 招商引资情况29914 镇区工业用地布局现状3192 仓储概况31921 镇区仓储用地布局现状31922 存在问题31第十
5、章 镇区综合防灾31101 综合防灾311011 防洪排涝311012 地震311013 消防321014 人防32第十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卫生环境32111 环境保护321111 现状321112 存在的问题33112 生态环境保护33113 环境卫生341131 环境卫生现状341134 存在的问题34第一章 旗域概况11 区位概况乌拉特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716 10942,北纬4107-4228。北与蒙古国交界,有国线184公里。东与包头市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固阳县为邻,距离包头市219公里。南与乌拉特前旗、五原县、临河市杭锦后旗相依,距离临河161公里。西连乌拉特
6、后旗。全旗东西长203.8公里,南北宽148.9公里,呈不规则四边形,总面积23096平方公里。 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位于乌拉特中旗中部,是全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东与新忽热苏木相连,南与德岭山相连,西与呼勒斯太苏木毗邻,北与川井苏木、巴音乌兰苏木接壤。 12 历史沿革 乌拉特中旗境内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场遗址,及闻名于世起于新石器时代的阴山岩画。战国时期,阴山以北为匈奴牧地,以南为赵九原县地。秦,为九原郡及北假之地。汉,属五原、朔方两郡地各一部分,隶朔方刺史部统领,并于今新忽热苏木所在地设置塞外受降城。三国至晋,为南匈奴游牧地。五胡十六国,迭次为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赫连
7、夏属地,其北境为拓跋鲜卑所据。南北朝,为北魏沃野镇,怀朔镇各一部分地,继为西魏地末为北周辖地。隋、唐属丰州,北境为拓跋鲜卑所据。辽、金时,东境为云内州西部地,隶西京道,西境为西夏属地。元,改云内州为下州,阴山以南属云内州,阴山以北属德宁路。明初属东胜卫辖地,隶山西布政司。末地属林丹汗,所部西迁青海。清顺治五年(1648年),设乌拉特中旗。次年迁至乌拉特草原,亦称乌拉特中公旗。旗府设在乌拉山前哈达门沟口南。清至民国初,中公旗辖阿鲁科尔沁、高勒、玛拉图尔、来日、乌布尔科尔沁、准6个苏木。民国时,沿清制,疆域未变,隶乌兰察布盟,受绥远特别行政区都统节制,1928年改绥远特边区为绥远省,盟旗于省并存。
8、1950年7月18 日,乌拉特人民政府在本巴台(今呼勒斯太苏木乌珠尔嘎查北)成立,旗下设3个努图克、1个区。努图克和区下设30个嘎查、5个行政村。1951年9月旗政府迁驻海流图。1952年10月15日,乌拉特中旗与乌拉特后旗合并,组成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政府驻地海流图。1981年9月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更名为乌拉特中旗。旗府驻海流图。1995年全旗下海流图、温吏、乌加河3个镇,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盖、川井、杭盖戈壁、呼勒斯太、桑根达来、乌兰、新忽热9个苏木,楚鲁图、徳岭山、郜北、宏丰、石哈河、石兰计、双盛美、乌梁素太8个乡。共有63个嘎查、57个行政村,278个自然村、9个居民委员会。2001年4
9、月,全旗有宏丰、石兰计、乌梁素太3个乡,徳岭山、海流图、石哈河、温吏、乌加河5个镇,巴音、巴音哈太、巴音杭盖、川井、呼勒斯太、桑根达来、乌兰、新忽热8个苏木。2005年撤乡并镇。乌拉特中旗共辖海流图、乌加河、徳岭山、石哈河4个镇,巴音乌兰、井川、呼勒斯太、新忽热4个苏木。13 自然条件 131 地质乌拉特中旗地质构造分区属内蒙古西部单元区是东西纬向构造的一部分。已露出的地层由老到新有:上太古界,下元古界的五台群、马尼图群。中元古界的渣尔泰群、白云鄂博群、温都尔庙群。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中上石炭统、下二迭统。中生界下中上侏罗纪统、下上白垩统。新生界的下上第三系、第四系下中上更新统、全新统、缺失三迭
10、系各统。境内已知露出的岩石,就大类而言,有岩浆岩类(即火成岩)的花岗岩、玄武岩、安山岩、伟晶岩、辉绿岩、辉长岩、杆栏岩、各种脉岩等;沉积岩类(水成岩)的泥岩、砂岩、灰岩、砂砾岩、砾岩、泥灰岩、页岩等;变质岩类(包括火成岩、水成岩的变质者)的片麻岩、石英岩、片言、次生石英岩、角岩等。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分属两个一级构造单位,即以川井桑根达来中生代拗陷南缘为界,其北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其南为华北台地。因受各期构造运动影响,加之多次大规模岩浆活动的波及,地质构造严重破坏,底层有些缺失,产生褶皱、曲折甚至倒转、破碎,导致各种有工业价值的矿床的生成和赋存。 总体地质构造出现有作东西向的6个次级的纬向构造
11、单元,由北而南依次为:蒙古向斜南翼超基性岩带、川井桑根达来拗陷带、哈达特山褶皱带、呼勒斯泰温更洼隆区、狼山查斯泰山褶皱带、山前断裂带。 132 地形与地貌乌拉特中旗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山阴山山脉东西走向的二狼山、乌梁素太山、查斯泰山分割成南北不同的自然地貌,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过度变化。具体以固查公路为界,可分南部山前准平原和北部高原区。山前准平原区:由山前洪积扇与河套冲击平原组成,其南与河套冲击平原相接,其北以北部山区南麓为界,整个地势西高东低,南低北高,中间低,呈东西长120多公里,南北510公里宽的狭长地带,海拔10201048米。北部高原区:包括高原低山区、高原丘陵区、山间盆地区、中低
12、山区。高原低山区,即东起查斯泰山,中经乌梁素太山,西止二狼山一带,海拔高度为16091700米最高峰温更山1893米,山体是南陡北缓。高原丘陵区,系指石哈河镇中北部,海拔高度为14001600米。山间洼地区,系指川井苏木北部、巴音杭盖、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北部(褐煤石油赋存区),海拔高度是11501350米最高索伦山为1393米。中低地区,系指川井苏木南部,温更苏木北部、巴音杭盖、乌兰、巴音、桑根达来苏木南部一带的低山区,海拔高度为14501590米之间。133 气候与气象乌拉特中旗深居大陆,远离海洋,地处高原,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具有高原寒暑剧变的特点,属于大陆行干旱气候区。表现为四
13、季分明,夏季短促,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温和凉爽,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冬季漫长,持续五个月(11月次年3月),冬春少雨雪,夏季雨量集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气温:年平均气温3.06.8,海流图为4.5,东部石哈地区3,北部乌兰苏木3.7南北气温相差3.8,东西气温相差0.61.5。全旗各地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为38.7,平均气温为19.823.4,冬季极端最低-39.4。降水:由于地形复杂,地域辽阔,各地区降水差异很大。全旗平均降水量在115250毫米,南部、东部偏多,北部、西部偏少。东部石哈河地区降水量最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37.5250.6毫米最少的是川井西部年平均降水量为115140毫米。山前灌
14、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56189毫米,海流图地区为200.9毫米。日照:乌拉特中旗年平均日照时数为309832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73%。阴山以南为3097.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3%,后山东南部山旱区日照时数为31303215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72%;北部牧区3215325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71%73%。全年各月日照变化以12月最少为207216小时,5月份最多为31133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49月)光照时数达1732-1809小时,占全年的55%-5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气候过程和农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源泉,农作物生长季节(4-9月)太阳辐射量为93.3-98.0千卡/平方厘
15、米,占全年63%-65%。海流图年辐射量合计151.08千卡/平方厘米,太阳总辐射与全国各地比较,小于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大于其他地区,不论在全国、全区来讲,光能资源是很丰富的。风:乌拉特中旗风能资源较丰富,在国内仅次于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内蒙古自治区风能最佳区和佳区。一年中平均8米/秒的时数,北部为2382小时,占全年的27.2%,中部为871小时,占全年的93%。乌拉特中旗历年平均大风(风速17.0米/秒,8级)日数为2874天,最多年份为60129天,最少434天春季大风日数为1626天占全年的35%53%。灾害:危害乌拉特中旗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干热风、霜冻、大风、沙
16、尘暴、白毛风、白灾、寒潮等。134 土壤与植被1. 土壤据1985年全旗土壤普查资料,乌拉特中旗土壤类型有灌淤土、风沙土、盐土、草甸土、栗钙土、棕钙土6个土类。2. 植被乌拉特中旗处半荒漠地带,以荒漠草原为主体。天然草场植被稀疏、低矮,以多年生小灌木以及多年生丛生草为主。境内西、北部多为柠条、生猪毛藜,东部多为针茅、无芒隐子草、泠蒿。70年代以来,经引种、驯化、选育,培育出宜种植的优良牧草和饲料作物,有沙打旺、草木桸、紫花苜蓿、苏丹草、玉米等品种。14 资源概况 141 土地资源乌拉特中旗所辖总土地面积34302160.35亩,其中农用地32554902.3亩,占总土地面积94.9%;建设用地
17、1659024.6亩,占总土地面积4.84%。牧草地是全旗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乌拉特中旗主体用地类型。利用地布局是耕地集中连片,主要集中在山前河套灌区和后山旱作农业区两大片,占全旗耕地面积98%,牧区只有零星的饲草料地。区域间的差异大,全旗各类用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阴山山区和北部高平原为广袤的草场,是乌拉特中旗的主体经济区域;前山河套灌区是主要农业区,东南部山旱区则是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区。土地类型多样,适宜农、牧、林业的综合发展。全旗后备土地资源潜力大,耕地面积呈上升趋势。 142 矿产资源地域辽阔的乌拉特中旗,物产丰饶,资源富足,是我国北方一块开发潜力巨大的风水宝地。据地质报告统计,有矿种
18、63种,其中大型矿藏13处,中型11处。已经探明储量有煤91亿吨,主要分布在白彦花煤田、白银查干煤田、巴音霍都格煤田。以褐煤为主,发热在4000大卡以上,是内蒙古煤炭储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建设大型发电厂和大型的煤化工企业;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2.97亿吨,目前有中国石化所属的中原油田、中国石油华北油田等四家企业在近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勘测、开采。现在已经形成年产5万吨开采规模,一座新型的能源城将在乌拉特草原上崛起,国家大型矿床甲胜盘铅锌硫铁矿,锌金属量206万吨,铅19.6万吨,硫铁4700万吨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有色金属和化工基地。铁矿总储量64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已经形成年产200
19、万吨选矿;100万吨铁矿冶炼能力;正在进行铁矿深加工项目的招商。品种繁多的非金属矿藏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菱镁矿储量600万吨,正在建设10万吨的金属镁加工企业,石墨储量30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可建设石墨深加工企业;品种齐全的花岗岩,储量7.3亿立方米,远销国内外,质地坚硬,色泽温润的铬英玉,储量8.8万立方米,是石材中的佳品,被选为2008年奥运工程雕塑用石。据估计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亿元以上,这不仅是乌拉特中旗的宝贵财富,也是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 143 水资源属内陆河水系的乌拉特中旗流域面积12121.778平方公里,主要河流8条,降水为河流唯一水来源,径流年际及年内变化主
20、要受降雨影响。内陆河地区地表径流深在3毫米左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为1631.364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模数为1345.8立方米/年.平方公里。乌拉特中旗地表水资源非常贫乏,全齐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包括引黄水量2.2亿立方米,引黄水量稳定可靠,用于发展农业。 144 生物资源植物:据1981年草原普查资料,全旗野生种子植物有67科255属426种。其中有饲用价值的植物有42科150属289种,其中禾木科牧草居饲用植物的守卫,有29属58种,其次是菊科,有20属49科。动物:据初步调查统计,全旗范围内生存的野生动物有:野驴、石羊、黄羊、团羊、青羊、狼、土豹子、狐狸、野鸡、石鸡
21、、鹌鹑、野鸡、地脯、捞鱼鹳、喜鹊、乌鸦、老鹰、猫头鹰、老雕、灰鹤、天鹅、野兔、兔狲、刺猬、黄鼠、松鼠、蛇等。 145 草业资源乌拉特中旗草场面积大,草原资源丰富,全旗可利用草场2198033.53公顷,占全旗土地面积的95.1%,以荒漠草原为主体的天然草场划分为12类32组86个草场型。 146 森林资源乌拉特中旗森林植被为荒漠化草原类型,以旱生植被为主。实有林面积151124.3公顷,分天然林和人工林两部分。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狼山、查石太山、哈太山地区和北部牧区,面积为90296公顷,林种为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山前平原区和山旱区,牧区次之,总面积60828.3公顷,其中林分
22、面积9218.8公顷,林种为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树种为杨树、榆树、柳树、沙棘树等,经济林面积147.6公顷,树种为果树,枸杞等。人工疏林面积4318公顷,树种为杨树、榆树、柳树及其他。人工灌木林面积14937公顷,树种为柠条等。未成林地面积31325公顷,林种为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此外,还有四旁树折合881.9公顷,苗圃地239公顷。森林覆被率5.08%。人工林活立木总蓄积839228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759749立方米,平均每公顷82.4立方米;疏林蓄积50619.3立方米,平均每公顷11.7立方米;四旁树蓄积28859.7立方米,平均每公顷32.7立方米。 147
23、 风电资源乌拉特中旗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身居大陆内部,长期受强大地蒙古冷高压影响,乌拉特草原已经成为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特别是乌拉特中旗北部巴音杭盖、川井、乌兰苏木一带,是中国冷空气五条入侵路径首先进入中国的交汇点,是国内风能资源各项指标最理想的地区,该地区地势山系向东海拔逐渐增高,南下气流通过时具有增速效应,加之其他地域开阔平坦,草原植被、建筑物及草木稀少,气流的摩擦阻力小等原因,使该地区常年有风。历年平均大风天气(风速大于或等于17.0米、秒,8级),日数为28-74天,最多的年份为60-129天,最少4-34天,春季大风日数为15-26天,占全年的35-50%。据有关资料表明:该地区
24、有效风时可达到6500小时以上,年有效风功率密度为300w/m以上,占全国有效风能资源总量的十二分之一,占内蒙古自治区有效风能资源总量的十分之一。近年来,依靠我旗丰富的风电资源,我旗准备打造风电设备制造园区。现引进风叶制造企业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总投资2亿元,引进风机塔筒制造企业一家,总投资1亿元,引进风电箱变造企业一家,总投资4亿元,同时正与一家风电主机制造企业进行洽谈。 148 旅游资源乌拉特中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长期以来,北方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境内现存阴山岩画,赵长城、秦长城、汉受降城、高阙塞石筑城遗址遗迹等。全旗地域辽阔,境内山地、丘陵、高平原具有多
25、种地貌类型,景观差异明显。阴山山脉以南是富庶的河套平原,以北是广袤的草原,不同的地貌,不同的动植物种群为观光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已经开发的旅游景点有希热庙、蒙古大营、甘其毛都口岸、海力索旅游点、巴仁宝力格旅游度假村。第二章 人口21旗域人口概况 211 旗域人口现状据乌拉特中旗公安局数据资料,2009年乌拉特中旗旗域总户数51354户,总人口为143667人,户均2.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174人,占全旗总人口的27.27%。2009年,旗域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7.31万人,女性人口为7.06万人,性别比例为104:100旗域人口平均出生率为10.17,人口死亡率为3.15,自然增长率为
26、7.02,机械增长率为0.36。2. 12 旗域历年人口变化情况 1旗域总人口变动情况2000-2009年旗域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人)年份总户数(户)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2000年40287138850369041019462001年3881513951936421103082002年41067138949357151032342003年41850138312357821025302004年43441139867376121022552005年4401513748137593998882006年45785139475378061016692007年476461398233890110092
27、22008年49309141844395511022932009年5135414366739174104493中期农村人口有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程度比较大,造成农村人口外移增多。城镇化率在逐年增加,主要由于中旗小城镇步伐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强,大中专毕业生不断增多。 2旗域分乡镇人口分布乌拉特中旗分为海流图镇、乌加河镇、徳岭山镇、石哈河镇、呼鲁斯太苏木、川井苏木、八音乌兰苏木和新呼热苏木,各个乡镇的面积,人口,人口密度见下表。2008年旗域人口分布情况一览表(单位:人)总人口(人)面积(k)人口密度(人/ k)非农业人口比例(%)海流图镇37089188.3
28、196973360826.15乌加河镇3109642.7728.241001221.92德岭山镇2821986.0328.13848919.89石哈河镇24895183.1135.96754417.55呼鲁斯太苏木4821195.724.6315743.40川井苏木4042623.66.4815362.85八音乌兰苏木6427672.89.5525234.53新呼热苏木5255268119.6019643.70合计1418442260.362.7539551100.003. 历年人口自然增长情况2000-2009年旗域人口自然增长情况年度出生人数死亡人数自然增长人数自然增长率总人口200022
29、52820143210.31%1388502001168840412849.20%139519200212124437695.53%138949200310076843232.34%138312200411471521-374-2.67%139867200511515815704.15%13748120067333583752.69%1394752007261116749376.70%1398232008139023711538.13%1418442009145244910037.02%14288由上表可知,20002004乌拉特中旗旗域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降至最低,人口呈负
30、增长,200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缓慢增长。 4. 历年人口机械增长情况2000-2008年旗域机械增长情况年度总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机械增长率%20001388508021139-2.4320011395197581721-6.9020021389497361071-2.4120031383129081573-4.812004139867411730267.8020051374818651419-4.032006139475831887-0.4020071398238021130-2.3520081418447767250.36由上表可知,2000年2008年乌拉中期旗域人口机械增长主
31、要为负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呈波动变化趋势,2004年机械增长率达到最高,主要因为中旗2003年实行优化环境政策以来,旗委政府增大招商引资力度,厂矿企业大规模增加,外来人口增长比例增长。从表及图例可见2000-2009年,乌拉特中旗总人口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化相对平稳。2000-2009年的平均综合增长率很低,且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机械增长基本为负值。其中,非农业人口增长较总人口增长趋势稍明显,而农业人口基本稳定,呈小幅下降趋势。 213 旗域人口构成 1. 性别构成20002009年乌拉特中旗旗域人口性别构成一览表年度男性人口(人)女性人口(人)男女比例20007165467146107:1
32、0020017182967690106:10020027150167448106:10020037137367939107:10020047181968048106:10020057041367068105:10020067122968246104:10020077126468559104:10020087221269632104:10020097309170576104:1002000-2009年旗域男女人口比例持续下降,但仍然保持男女比例大于1。 2. 年龄构成2008年乌拉特中旗旗域人口年龄构成 (单位:人)年龄段人口比例(%)18岁以下2451617.2818-35岁4374430.8
33、435-60岁5842941.1960岁以上1515510.58合计1418441002008年旗域人口年龄构成2008年,乌拉特中旗18岁以下人口数为24516,占总人数的17.28%;18-35岁人口为43744,占总人口的30.84%;35-60岁人口为58429,占总人口的41.19%;60岁以上人口为15155,占总人口的10.5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某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超过7%(或者60岁以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10%),就被认为该国家(或地区)已进入老年型社会。2009年土默特旗域人口中60岁以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4.19%,指标数值表明该旗已经进入老
34、年型社会。 3. 民族构成2008年旗域人口民族分布民族人数比例汉族11401380.38%蒙族2675718.86%回族7730.54%满族2140.15%朝鲜族50.004%达斡尔族90.01%壮族10.001%藏族130.01%锡伯族160.01%苗族90.01%土家族90.01%彝族100.01%其他150.01%合计141844100%汉族人口占乌拉特中旗总人口的80.38%,蒙族占18.86%,其他各民族占0.76%。可以看出,乌拉特中旗人口以汉族为主的蒙族聚集地。214 职业构成2007年乌拉特中旗旗域人口职业构成情况(单位:人)人数比例(%)农、林、牧、渔业175924.47采
35、矿业83115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80.81建筑业891.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363.2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81.08批发和零售业901.25住宿和餐饮业801.11金融业160.22房地产业410.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60.5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察业721.00水力、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121.56教育140719.5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4506.2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001.3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48234.52合计7189100.00 215 当前就业面临的问题尽管当前全旗就业形势趋于稳定,并开始向好的方向转化,但是,就业矛盾仍很突出
3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城镇就业不充分 据我们对8个乡镇1个管委会萨镇12个社区调查,有3408人处于不稳定的就业状况,这部分人大多数属于下岗职工。呈现如下特征。 (1)失业人口的性别状况。据调查,这部分人员中男性1755人,女性1653人,分别占失业人数的51.5和48.5,失业人群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特征。 (2)失业人员的文化状况。据调查,这部分人员中具有初中文化的1989人,高中(含中技)1249人,大专及以上人员170人,分别占58.37、36.7、4.9。文化程度偏低。 (3)失业人员中,当年新增人口未就业117人,就业转失业人员3294人,主要以就业转失业人员为主,原因是这
37、部分人群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缺乏就业竞争力。 b劳动力结构不合理 首先表现为劳动力在三产业中的分布不合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偏大,二、三产业特别是工业劳动力明显不足。其次表现为劳动力素质与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素质、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奇缺。农村有一技之长的人很少,城镇很多劳动力都没有受过专业技能培训。据对城区2个社区调查,在就业人员中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人数为4967人,占就业人员的16.4,在失业人员中经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人只有33人,占失业人员的0.9,急需技术能力的岗位招不到工,形成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脱节。 c就业的稳定性不高 在非公经济就业比重上升,灵活就业人员增多,农村进城
38、务工经商队伍扩大的新形势下,全旗就业率不断上升,可是稳定性相对不够。一是灵活就业人员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的落实,下岗失业人员无一技之长工作无法适应;二是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受侵害事件时有发生;三是社会保障面还有待扩大和逐步完善。22 镇域人口概况海流图现状镇域户籍总人口41289人,城镇人口37709人,其中矿区2069人,即海流图镇城区户籍人口为35640人。另外在海流图镇还居住有一部分流动人口,他们不是海流图镇户口却在海流图镇生活,这部分人口经过初步统计,约为镇区户籍人口的15%,即海流图镇城区现状总人口约4.1万人。第三章 经济发展状况31 产业经济发展基本状况2009年是乌拉特中旗
39、经济发展速度更快、增长质量更高的一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56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6亿元。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2%,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3.5%。全旗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26.3:58.9:14.8调整为23.2:63.3:13.5.2002年2009年乌拉特中旗经济指标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年末总人口(人)1389491383121398671374811394751398
40、23141844143667国内生产总值(万元)87322991641192091324161934032335053824004856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628571708523963213867167002695933800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294258300498534134012185288305493458490财政收入(万元)23612251082888437908505285472346298600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289263203337887429004976557976第一产业(万元)462564651550322542396696974520100
41、400112659第二产业(万元)2173132439460105186989511122118225100307384第三产业(万元)1935620210228772630836923368675690065556备注:表中数据来源于乌拉特中旗统计局全年人均生产总值达33800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5.38%。2002-2009年八年间,全旗生产总值增长5.56倍,年均增长24%。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16356万元。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16365万元,比上年增长44.17%。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155万元,比上年增长51.03%;医疗卫生支出7899万元,增长55.22%;教育支出11
42、560万元,增长26.34%。面对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运行质量较好、结构协调优化、创新能力增强的良好局面。从gdp内部结构看,乌拉特中旗第一产业平均增速较慢,所占比重逐年降低,其占gdp的份额由2002年的53%调整为2009年的23.2%。第二产业对乌拉特中旗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电力、煤化工、矿山、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建设,使得工业对全旗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2002-2009年,第二产业发展的平均增速为46.05%,远高于同期gdp和其他产业的增
43、长速度,是推动旗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占gdp的比重连续攀升,由2002年不足25%,上升到2009年的63.3%,步伐明显加快。2002-2008年,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速略低于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9年为13.5%。但随着口岸互市贸易区、保税物流中心、海流图镇南物流园区、同和太旅游开发等新兴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建设,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逐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不断提高。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断增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上升。(2001-2009年)产业结构变化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44、2009第一产业(%)56.8053.0056.9042.2041.0034.6031.9026.3023.20第二产业(%)20.7024.9032.7038.6039.2046.3052.3058.9063.30第三产业(%)22.5022.1020.4019.2019.9019.1015.8014.9013.50 乌拉特中旗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旗县,从2001-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占比较大的优势,充分表现为农牧业旗县的特征:但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在2002年后快速发展,增长势头尤其迅猛,并于2005年首次超过以第一产业,标志着乌
45、拉特中旗开始逐渐步入工业初级阶段。在近十年的发展中,第三产业比重有小幅度升降现象,呈下降趋势,总体维持在10-25%左右。在实现初步现代化的过程中,努力提高三产业结构比重是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内外实证而言,当一产比重大于10%时,表明城市工业化的初始阶段:当一产比重小于10%时,切二产比重高于三产比重时,表明城市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当一产比重小于5%,且二产比重与三产比重大致相当时,表明城市处于工业化的成熟阶段。以此可以看出,乌拉特中旗已经进入工业化初始阶段。凡是第二、第三产业发达城市,人均gdp较高,凡是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的城市,人均gdp相对较低。32 与自治区相邻县市的比较分析 乌拉特中
46、旗各项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和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均在巴彦淖尔市各旗县中名列前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区生产总值排名靠后。321 与全国、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若干经济指标比较人均gdp(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三次产业结构全 国22675157814761内蒙古3221414480465011.7:55.0:33.3巴彦淖尔市2569420194662121.1:52.3:26.6乌拉特中旗2787220043517026.3:59:14.7322 巴彦淖尔市各旗县若干经济指标比较旗县名称地区生产总值(
4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固定资产投资(万元)五原县4.6616798195486576327589磴口县3.125597162206913231848乌拉特前旗7.4622709211526680400676乌拉特中旗3.8227872200435170458490乌拉特后旗5101051278734056426170杭锦后旗7.052417121389699546630833 经济发展阶段分析从产业构成上看,2006年乌拉特中旗三次产业构成为35:46:19,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标志着乌拉特中旗开始跨入工业化阶段。 2009
48、年乌拉特中旗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23.2:63.3:13.5,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增加并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高达26.3,远高于工业化中期第一产业比重小于20的指标,表明乌拉特中旗经济发展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2009年乌拉特中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3800元,按照7.的汇率计算相当于4828美元,表明乌拉特中旗的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人均28805760美元)。从工业产值构成来看,乌拉特中旗绝大部分工业产值为黑色金属、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冶炼所创造,说明乌拉特中旗工业的整体水平仍然处于依赖自然资源的较低层次。综合判断,乌拉
49、特中旗仍然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脱离不开现实基础。乌拉特中旗现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决定其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产业经济活动的主导生产要素仍然要依赖于土地、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交通,因此劳动分工尚难以摆脱空间条件的限制,产业区位分布必然出现向资源丰厚地区集中的趋势,地理区位优势和生产成本比较优势将决定中心城镇的区位,城市化及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将主要取决于该历史阶段的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布局结构。乌拉特中旗第一产业历年构成情况(单位:万元)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第一产业447414625646515503225
50、42396696974520100400其中农业2439622447232412380825110417094112344140林业39097222638059215215495851978700牧业1613016292165852028523572189422591746900渔业326295309308342344324660 据统计今年全旗农作物完成播种面积120.5万亩,较去年增加3.8%,其中粮豆作物75.28万亩,较去年增长16.3万亩、增长27.2%;经济作物44.19万亩;耕地内牧草等1.03万亩。粮经饲比例为54:37:9,高产高效粮食占主导地位,粮食单产和质量良好,粮食总产
51、量5.8亿斤,创历史新高。畜牧生产:全年大小畜存栏185万头(只),出栏85万头(只),大小畜饲养总量270万头(只)。落实完成优质牧草种植面积1万亩,完成青微贮3.62亿公斤。“春秋两防”会战圆满结束,各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达到国家标准,全年无疫情发生,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331 农业发展情况 一是重点推广完成了国家级玉米、小麦高产创建区共3处、总面积达33227亩。共涉及乌加河镇3个村3906户农民。经测产今年我旗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产量效益全面提高,尤其是玉米宽覆膜高密度栽培示范田增产效果显著,起到良好的辐射作用;二是在乌加河镇建设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1个,建设面积达13391亩,园区以国家级玉米高产创建为核心,重点安排了5个玉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基础设施开发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风险评估经理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行业研究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虚拟咨询平台创新-洞察与解读
- PPC软件全球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份额(by QYResearch)
- 2025年流程优化顾问人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医学科学联络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安全监察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电控工程师岗位招聘面试参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绩效评估专员岗位招聘面试参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3-Aegisy下腔静脉滤器介绍
- 2023初中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采购部供应商评审与筛选标准
- 早餐券模板可编辑
-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
- 如何识别与消除七大浪费演示文稿
- 第四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查
- 第一章(诱发电位概论)+第二章(体感诱发电位)(2013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