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教研经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_第1页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_第2页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_第3页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情感要厚积才能薄发 我的一次教研经历去年十一月底,我有幸承担了余姚市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的执教任务。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以情促学,朗读与情感的和谐共振”。考虑到现在的学生情感资源匮乏,不善于体验,为了能拨动学生心底的那根情感之弦,我几经琢磨,终于选定掌声这篇课文,以期能唤发学生对于弱者的同情和尊重。通过备课、试教、议课、再上课等艰辛的磨课过程,教研组内老师围绕主题一起观察、分析、评议、相互补充,使我对活动主题的认识与理解,由模糊逐渐到清晰,由浅层逐渐到深层,对阅读教学中情感的把握也有了深入的感悟。把握整体是学生情感迸发的基石掌声主要叙述了一个叫英子的同学,因为从小患了小儿麻痹症,内心充满自卑,不敢

2、面对同学,孤独而又忧郁。但在同学们掌声的鼓励下,英子最终扫去了心头的阴霾,融入了集体,从此变得乐观而又自信。文本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所以,上课伊始,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对于小儿麻痹症患者的同情。在前两次试教的时候,我在初读环节检查字词读音时,就迫不及待地插入了有关小儿麻痹症的拓展资料,同时还配上了适合情境的音乐,我是这样设计安排的:初读检查:同学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很多,有的还挺难读的,看谁能战胜困难?1. 逐词正音。 出示:小儿麻痹症 残疾 姿势2. 读句: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lao)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

3、看见她走路的姿势.3. 同学们,你了解小儿麻痹症吗? 医生告诉我们: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表现为肌肉瘫痪,运动功能障碍.4. 情境渲染:(出示图片)你看,可爱的小妹妹,因为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了残疾,从此告别了灿烂的舞台;这位11岁的大哥哥,3岁患病,现在只能用拐杖来帮助走路;更可怜的是这位叔叔,他的双腿细小无力,连工作生活都成了问题。5主人公英子和他们一样,小小年纪腿脚落下残疾,她的内心怎样啊?(痛苦,伤心,自卑的)谁能带着着份情感把这个长句子读一读.(指名读-齐读)本以为这个环节的设计水到渠成,学生一定能迅速地移情体验英子的处境。可事与愿违,他们虽然十分动情于小儿麻

4、痹症的图片,看得鸦雀无声,但是,真正当要以情带读的时候却读得苍白无力。这是为什么呢?在教研组老师们的讨论中,我觉得我可能操之过急了。学生的情感积淀还不够,我却要马上想牵牛上屋顶了。这样自然造成了感悟与朗读的分离。于是,在后几次试教中,我就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中心出发,让学生在把握文本基调以后,再由面到点,体悟精髓。我进行了这样的改进:1初读课文。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相机出示词卡正音,并张贴关键词语:小儿麻痹症 鼓励 忧郁 3用上这几个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4直奔中心:课文写到了几次掌声呢?默读课文划出描写掌声的句子。 5再读课文,思考同学们为什么要给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6情境渲染:出示图片,

5、介绍小儿麻痹症7感情朗读。这次的改进无疑是成功的。由于学生几次穿梭于文本之中,已经初步唤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他们对英子的遭遇已然产生了同情之心,他们的情感蓄势待发。这个时候,我不失时机地用几句简朴的煽情语言,配以一段幽幽的音乐,展示几张同病相怜的图片,并在图片展示完毕后余留几秒的静止时间,与学生共同沉浸在课件所创造的氛围里,创设一个音已尽而意无穷的静谧境界。此时此刻,一种怜悯,一种同情,一种哀伤的感觉油然而生。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学生的朗读自然就浑然天成。在最后的一堂课中,我甚至听到了一位女同学带着哽咽的朗读。由于在课堂中我注意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了学生的心灵感悟,有效调动了学生宣泄情感的欲

6、望,所以整堂课产生了“悦目悦心”的情意体验效应。精确点评是学生情感迸发的阶梯 掌声文本的性质,决定了老师的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或是单纯的表扬与激励。在教学英子走上讲台这一片段中,这是全文最精彩的华章,但文本的叙述却言简意赅。施教后,我自己也觉得乏善可陈,无非就是抓住“忧郁、慢吞吞、眼圈红红的、终于”来谈谈体会,接着再进行感情朗读。没有强烈的情感支撑,学生自然就无法读得有声有色。正当我无计可施之时,几位高段老师的点拨高屋建瓴,使我有柳暗花明之感,那就是从教师的点评入手,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我进行了这样的改进:1读句。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

7、,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2. 交流。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英子是经过再三犹豫以后才走上讲台的呢?点评:你从英子站起来的样子中感受到了她犹豫的动作!(“慢吞吞”)你是从英子的表情中看出了她的害怕、犹豫!(“眼圈红红的”)你从这个词也可以看出英子犹豫了好久啊!(“终于”)3感情朗读。点评:从你的朗读中我知道你是带着深深的同情来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眼含泪花的小英。 如果把这些词语读慢些就更能表达你的心情了。4同学们,虽然,从英子的座位到讲台的路并不长,但对于英子来说,这又是多么漫长啊!每走一步,她的内心都在进行着痛苦地挣扎。看哪!(眼含泪花的小女孩放大图)在万般的无奈和痛苦中,英子

8、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来到了我们面前。此时此刻,我们该用什么欢迎她?(掌声)多么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你为什么要送给小英热烈、持久的掌声?点评:所以,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你就迫不及待地响起了掌声;你要用掌声告诉她,你很关心她;想给她信心你这是敬佩的掌声。 在这一环节,学生的情感暗流涌动,随着老师的点评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些点评中,有朗读方法的渗透,有写作技巧的暗示,更有情感的渲染与激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课文的情境,把短短几句话读得丰满厚实。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点评水乳交融,高潮迭起,我真正感受到了文本、学生与教师的三者共鸣。在那样的情景之下,我自己也觉得语言的点评信手拈来,左

9、右逢源。所以,与其说我点燃了学生的思维之花,情感之弦,不如说他们的口若悬河才成就了我的激情点评。角色体验是学生情感迸发的巅峰我选择掌声的原因就是想以情荡涤学生的心灵,而创设情境,换位思考,角色体验,无疑就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最有效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不会有心灵的震撼。在几次试教中,我多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想象,探索小英情感变化的轨迹。学生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敞开了心扉,宣泄了情感,驱动了他们一颗颗灵动的心,激发了他们飞扬智慧的语言。学生的精神、情感、思想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体验中也得到了浸润、感染和丰富。我进行了这样逐层递进的

10、设计:1故事渲染。就在大家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英子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让我们也细细地来聆听这一个动人的故事吧。录音:我是一个不幸的女孩,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我不能蹦,也不能跳,连走路都十分困难。早上,你们在操场整齐地做操,我是多么想成为队伍中的一员哪!下课的时候,你们在教室门口跳绳、踢毽子,我又是多么地羡慕啊!运动会的时候,我多么想来到赛场为班争光。可是,我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样子,真怕你们嘲笑我。语文课上我不敢举手发言,音乐课上,我也不敢放声歌唱。我从来没有和你们开心地做过游戏,也从来没有和你们说过一句话,你们却给了我那么热烈而持久的掌声,我是多么意外,多么惊喜啊!在这里,我要深深地说一

11、声:谢谢你们!谢谢大家!(师生鼓掌)2直抒胸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对英子说什么?让我们来写一写吧。英子,我想对你说( )。3放飞想象。讲了一个故事,英子却听到了两次掌声,这时候,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听到了两次热烈的掌声,英子想:( )。4感情朗读。大家想说的这千言万语又汇聚成了一次掌声,让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出示: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一环节,我通过录音、练写、想象说话,多次创设情境让学生多次触摸英子的心灵,层层设计诱导学生进入角色。学生有了情感的积累,所以当我在出示:“英子,我想对你说( )。”“听到了两次热烈的掌声,英子想:( )。”时,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发言,这是他们内心激情的涌动,是真挚情感的迸发,英子的故事使他们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学生入情入境,他们的思维在情节中潺潺流动,他们的心灵在情网中悠悠舒展,他们的人性在情境中静静荡漾。随着学生精彩的发言,课堂的气氛也随之达到了高潮。情感一定要厚积才能薄发,精心酝酿人文性强烈的课文,无疑是对学生灵魂的洗礼,有利于塑造学生高尚的心灵。上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但看到同学们面对英子的遭遇,脸上凝重的表情,我的内心是愉悦的。因为,毕竟今天的英子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如果对这样的一个人学生们尚且能够去同情、去惋惜、去加倍地呵护,那么,对于今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