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实验心理学复习题_第1页
【2019年整理】实验心理学复习题_第2页
【2019年整理】实验心理学复习题_第3页
【2019年整理】实验心理学复习题_第4页
【2019年整理】实验心理学复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心理学复习题 一、如何用极限法测定某种感觉阈限,说明实验程序,如何求得阈限? 1、自变量的确定: 用极限法测绝对阈限,刺激系列按渐增(记为f)和渐减系列(记为J)交替的方式 呈现,渐增系列时,刺激要从远在阈限以下的强度开始,渐减系列时,刺激要冲远的阈限 以上的强度开始。 2、反应变量: 被试被要求以口头报告方式表示。渐减系列时,当被试第一次报告“无”,渐增系列时 第一次报告“有”之后,此系列实验才能停止,然后再进行下一系列。 3、阈限的确定: 被试报告“有”和“无”这两个刺激强度的中点,就是这一刺激系列的阈限。将所 有各系列的阈限求平均数; 或先分别求出渐增系列和渐减系列的平均数之后再求二

2、系列 的平均数;或将每项令的渐减系列和渐增系列的阈限为一组求平均数,然后再求各组的 平均数。 4、误差及其控制: “常误”(期望误差、习惯误差):所有渐增系列的各阈限值平均 ,所有渐减系列的 各阈限值平均 ,若-0说明存在习惯误差,若 - v0则说明存在期望误差,若 - =0这说明不存在这种误差。 两个系列各自的起始点要不相同,要经常无规则的变化才行。 还有些因判断标准的变化应起的一些误差,以及其他方面的系统误差,这因实验不同 而异。 :、如何用平均差误法测定某种感觉阈限,说明实验程序,如何求得阈限? 1、实验程序:用平均误差法测定差别阈限,要有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一个是比 较刺激。被试

3、每次反复调整比较刺激, 直到他感觉与标准刺激相等为止。 每次比较刺激按 渐增和渐减两个系列进行调整, 找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值。如此反复实验,得出不肯定间 距和主观相等点(=刀X/ N);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就是常误 CE=PSE-S薔 2、阈限估计值的计算方法: 把每次调整结果与主观相等点的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 DL=工 |X-PSE|/N PSE= 工 X/N 把每次调整的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的绝对值平均起来: DL=工 |X-St|/N 用每次调整的结果的标准差作为差别阈的估计值: DL=SD 用每次调整结果的四分差值作为差别阈的估计: DL=Q=0.6745SD 在实验中要坚持使用同一

4、种方法。 3、 误差的控制:在实验中要注意平衡,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定,用多层次的ABBA或AB法 都可以。 三、如何用有无法测定被试辨别力和判断标准。 1、基本程序: 当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予以口头报告。 2、对主试的规定: 确定各轮实验中信号和噪音呈现的先验概率以及对被试判断结果的奖惩办法。 实验前需要把第一点及对被试的要求以指导语的形式向被试解释清楚,籍以影响被试 判断标准的变化。 在实验中,每种先定概率的情况下,信号和噪音出现的总次数要在100200以上才能取得比 较稳定的结果。在一轮实验中信号和噪音各自呈现的次数由先定概率规定,并随机呈现。 3、计算d的具

5、体步骤: 每种先定概率(即可得到不同判断标准)的实验结果,都有四种情况:保准和漏报, 虚报和正确拒绝,将这四种结果填到 y - n SN fl N 2X 2反应矩阵中去,如下表所示: f2P f4 P 根据计算的保准与虚报条件概率, 判断标准B或Cx 了。 (y/SN ) =f1/ (f1+f2 ) (y/N ) =f3/(f3+f4 ) 就可以按前面讲述的方法,计算出感受性指数 d及 四、如何用评价法测定被试辨别力和判断标准。 1、基本程序 (1) 主试呈现刺激(自变量:信号,噪音) (2) 被试对刺激作出反应(因变量:根据确信为信号的程度对刺激评级) 2、要求 (1) 确定被试对刺激评价的

6、等级,一般 5- 6级。 (2) 对被试的要求在实验前以指导语的形式告之。 (3) 信号和噪音各至少呈现100-200次。 基本程序与有无法基本一致,不同点在于确定被试对刺激评价的等级,一般5-6级。 把量表的等级看成多重判断标准,这就成为多重决策,若判断标准的数目为Cj,评价等级 数目为K,则Cj=K-1。 d , B的计算:各标准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的计算 Pcj(y/SN)=工 Pj+1 (y/SN) Pcj(y/N)=工 Pj+1 (y/N) 五、制作等比量表的方法有哪些,试用其中一种方法说明制作等级量表的具体程序。 1、感觉比例法(分段法,直接):通过把一个感觉量取一定比例来建立的心理

7、量表 (1) 每个实验固定一个比例进行比较,通常选取1/2. (2) 每个实验有若干个标准刺激和若干个被试 (3) 每个被试将变异刺激与每个标准刺激比较若干次 (4) 每次被试调整变异刺激,使它引起的主观感觉是标准刺激的一半 (5) 将所有被试的在每个标准刺激所作的比较数据平均作为实验结果 (6) 将标准刺激的数值和实验结果分别取对数 (7) 给某个刺激引起的主观感觉规定一定的单位,以此为起点,按照实验的固定比例获得 若干个刺激及其主观感觉单位 (8) 以刺激的物理值为 X,以主观感觉单位为 Y构成等比量表 2、数量估计法(直接): (1) 主试呈现标准刺激,并给它规定一个主观数值 (2) 被

8、试以此为标准,根据变异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比较,给出变异刺激的主观数值 (3) 实验要求有若干个被试和若干个变异刺激,每个被试需对每个变异刺激比较若干次 (4) 将每个变异刺激的所有主观数值取中数或几何平均数作为最终的主观感觉单位 (5) 以刺激的物理值为 X,以主观感觉单位为 Y构成等比量表 六、制作等距量表的方法有哪些,试用其中一种方法说明制作等距量表的具体程序。 1、 差别阈限法(间接):以绝对阈限为零点,以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jnd)为测量单位构 成的量表。 (1) 呈现刺激获得被试的绝对阈限,此为主观感觉的零点 (2) 以绝对阈限为标准刺激通过实验获得第一个差别阈限,此为第一个主观感觉单

9、位 (3) 以绝对阈限与它的差别阈限之和为新的标准刺激获得第二个差别阈限,此为第二个主 观感觉单位;照此,获得第三个差别阈限,此为第三个主观感觉单位 (4) 以刺激的物理值为 X,以差别阈限的个数为 Y构成等距量表 2、 感觉等距法(直接):把两个刺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为主观上相等的若干份。有两等 分法和同时几等分法。 (1) 呈现两个刺激 S1和S5,要求被试找到 S3,使S3引起的主观感觉 R3位于S1和S5引 起的主观感觉R1和R5之间,且使R5-R3=R3-R1 (2) 照上述方法,要求被试找到 S2,使S2引起的主观感觉 R2位于S1和S3引起的主观感 觉R1和R3之间,且使 R3-

10、R2=R2-R1, (3) 同样,要求被试找到 S4,使S4引起的主观感觉 R4位于S3和S5引起的主观感觉 R3 和R5之间,且使R5-R4=R4-R3 (4) 以刺激的物理值为 X,以等分的主观感觉单位为Y构成等距量表 七、制作等级量表的方法有哪些,试用其中一种方法说明制作等比量表的具体程序。 1、 对偶比较法(比较判断法): (1) 确定要比较的刺激特性 (2) 将要比较的刺激(n个)两两配对,共得到 n(n-1)/2 对,为了平衡误差,每对刺激至少 比较2次,被试至少需要比较n(n-1)次 (3) 主试随机逐对呈现所有配对刺激 (4) 被试就某一特性对两个配对刺激进行比较,判断孰优孰劣

11、 (5) 通过数学转换,最终获得Z分数量表 2、等级排列法,(顺序排列法): (1) 确定要评定的刺激特性 (2) 同时呈现要评定的刺激(n个) (3) 被试就某一特性对所有刺激进行评定,从优到劣排序 (4) 通过数学转换,最终获得Z分数量表 八、面对一个需要实验研究的心理学问题,应该如何进行实验设计的思考? 1、自变量的控制:操作定义清楚,有效;数目定性,定量;呈现标准,简便 2、因变量的控制:信度、效度、区分度 3、无关变量的控制: 额外变量的消除 额外变量保持恒定 额外变量效果的平衡(实验组与控制组) 额外变量效果的抵消(ABBA) 额外变量与自变量对立(T型迷宫) 额外变量的纳入 随机

12、法和配对法 单盲、双盲和欺骗 统计控制 九、提出一个需要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问题,说明其中的变量,如何进行变量控制。 十、何谓ROC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1、 定义: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 ROC 曲线),就是以虚报概率为横轴,报准率为纵轴所组成的坐标图,和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 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得出的不同结果画出的曲线。 2、获得信息: ROC曲线能反映出信号呈现的先定概率对报准率和虚报率的影响; 亦能同时反映出信号检测标准变化时报准率与虚报率的变化; 不同观察者的敏感性指标d。 十一、何谓75 %的差别阈

13、限,如何求得。 在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要求被只作两类回答时,要采用75%勺差别阈限计算 方法计算差别阈限值。即取75%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上限,因 为它处在50%次与100%次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之间的中点;同理,我们取25%次 感觉重于标准刺激的比较刺激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因为它处在0%次与50%次感觉重于标 准刺激之间的中点。有了上限与下限,1/2 (上限-下限)就是差别阈限了。 十二、如何评价实验的外部效度。 外部效度: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情景的有效程度 影响因素:实验情景的自然程度,样本的代表性,测量工具的有效性 十三、如何评价实验的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明确程度 影响因素:历史,选择,成熟,测验经验,测量工具,统计回归,被试亡失,前测,主 试效应,被试效应,以上因素的交互作用。 十四、试比较传统心理物理学测定阈限的三种方法。 1 、测定方式:极限法和恒定法是直接测量,调整法是间接测量 2 、效率与速度:调整法速度最快、被试不易疲劳,恒定法最准确 3 、误差:极限法,习惯或期望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