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1页
有色金属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2页
有色金属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3页
有色金属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4页
有色金属行业风险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一、行业发展概况1、行业供需分析经济不景气加大了有色金属市场的供需矛盾。同比2010年,全球基本金属供需面整体较去年变差,铜、铝、铅、锌、镍等基本金属均处于大幅过剩状态。铜是是基本金属中,供求最为紧张的品种,2011年全年缺口为330万吨。铝是过剩较为严重的金属品种,2011年的“电荒”在短期可能支撑铝价,但高产能高库存使得铝价承压。铅锌过剩愈加严重。2、价格情况2011年国际金属价格呈现前高后低走势,lmex指数年初至今下跌23.08%。各主要金属品种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全年跌幅在20%-30%。国内市场基本金属中,镍长江现货价格跌幅31.2%,铜、锌跌幅20%,铅跌幅11%,铝跌幅2.

2、5%,锡价略涨7.6%,总体来说国内基本金属价格与国外市场相比跌幅较小。3、进出口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高7.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出口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全年进出口贸易逆差额为744亿美元,同比增长8%。从产品看,铜、铝、铅冶炼产品进口量均呈下降态势,铝土矿进口量大幅增加,铝材出口量保持增长态势,但鉴于贸易摩擦加剧,出口难度加大,原料出口额增幅将明显回落。二、行业财务状况分析2011年1-12月,有色金属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从具体指标来看,2011年

3、1-12月,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稳步上升;营运能力有所提升;偿债能力有所改善;发展能力略有下滑;有色金属行业的财务状况表现稳定,没有明显变化。三、子行业发展情况铜价创出新高,但受欧债危机打压三季度大跌;全球精铜供应小幅短缺,中国精通供应过剩量继续缩减;库存回落、罢工消息频传,对铜价有利;中国精铜进口量上半年大幅减少,下半年猛增;全球经济对铜市影响力极大。全球铅市场过剩量不断增加;国内铅精矿产量平稳增长;冶炼产能继续扩张,冶炼厂生产意愿不及2010年;精铅进出口贸易相对较为平淡,且进出口量基本持平。2011年全球精矿产量稳定增长,锌金属小幅增长;全国精矿产量大增,精锌产能增长低于预期;精矿进口量回

4、落,精锌进口量下滑。2011年全球铝价呈现先扬后抑走势,国内外铝价分别在年中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高;在西方国家经济动荡冲击及中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2011年全球及中国铝供应与消费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四、区域发展情况从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地域特征来看,生产方面,河南、云南、湖南、山东、内蒙古为代表的五省市是我国有色金属生产的重点地区,五省市的有色金属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的47.11%,其中河南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中的产量比重居于首位。分析有色金属行业的资产分布情况,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资产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西、甘肃和江苏等地;分析有色金属行业的利润分布情况,利润较多的省市是山东、江西、内蒙古、河南和

5、江苏等。五、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美国经济将恢复缓慢,对各基本金属的需求提振作用较小;而欧洲经济仍将在泥潭中挣扎,恢复进程也慢于美国,美元有升值潜力;有色行业供需关系难以发生反转,若美元因欧元区危机而升值,行业仍将向下。中国方面,在经过刘易斯拐点之后,伴随整个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经济增长逐渐开始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推升全要素生产率,带动经济增长中枢的上行,可以预见,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初期,新兴产业的投资增速将可能普遍加快,2012年货币政策可能在稳健的基调上,重点支持结构转型的相关行业,对于有色行业来说,在总量控制的背景下,重点发展的方向应是战略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产业。六、

6、行业风险分析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变化具有复杂性,风险因素有增无减。存在的主要风险点有: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产业政策加强执行;供大于求、供需不平衡;原材料价格变化波动;下游需求减弱;出口市场不景气;行业整合加快;结构性产能过剩和阶段性产能过剩等。七、行业信贷建议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为审慎控制类行业。有色金属行业2012年的总体信贷原则是“区别对待、择优支持”,向有资源优势、产业链条完整、生产工艺先进、能耗低的大型国有企业和集团公司倾斜,对中小民营采矿企业和冶炼企业保持审慎,对铜、铝、铅、锌冶炼行业要从严控制。目 录第一章 有色金属行业基本情况1第一节 有色金属行业

7、的定义及分类1第二节 有色金属行业产品结构2第三节 有色金属行业地位及重要性2第二章 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环境分析4第一节 国内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4一、宏观经济运行4二、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8三、宏观经济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10第二节 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10一、重点政策汇总10二、重点政策及重大事件分析12三、政策未来发展趋势15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16一、行业发展社会环境概述16二、具体社会环境分析17第四节 行业技术水平及工艺流程18一、行业主要技术术语及简要解释18二、行业生产工艺技术20三、行业最新技术动态22第三章 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5第一节 2011年

8、有色金属行业规模分析25第二节 供给分析及预测25一、供给总量分析25二、供给结构变化分析28三、供给预测32第二节 需求分析及预测33一、需求总量分析33二、需求结构变化分析35三、需求预测36第三节 市场分析及预测37一、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37二、价格变化分析及预测41第四节 2011年全球市场及我国进出口情况分析43一、全球市场情况分析43二、进出口情况分析47第五节 投融资分析及预测54一、固定资产投资分析54二、投资结构分析56三、兼并重组情况分析56第六节 经营情况分析及预测57一、行业规模57二、三费变化57三、经营效益59四、财务指标分析60第四章 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竞争状

9、况及发展特征62第一节 行业竞争情况分析62一、行业进入壁垒62二、行业退出壁垒63三、行业准入条件63第二节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64一、“波特五力”模型分析64二、竞争特点64第三节 行业经济周期分析65第四节 行业发展特征67一、有色金属矿采选业67二、有色金属冶炼业68三、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68第五章 有色金属行业产业链分析69第一节 行业产业链简介69第二节 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69一、电力行业运行情况69二、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运行情况73第三节 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75一、房地产行业运行情况75二、汽车行业运行情况80三、家电行业运行情况82第六章 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

10、子行业发展情况分析90第一节 子行业简介90第一节 铜行业发展情况分析92一、行业规模92二、供求状况93三、财务情况96四、运行特点96五、发展趋势97第二节 铅锌行业发展情况分析98一、行业规模98二、供求状况99三、财务情况101四、运行特点102五、发展趋势103第三节 锡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04一、行业规模104二、供求状况104三、财务状况107四、运行特点108五、发展趋势108第四节 铝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09一、行业规模109二、供求状况110三、财务情况113四、运行特点113五、发展趋势115第五节 子行业对比分析115一、综合竞争力分析115二、子行业swot分析116三、

11、子行业对比分析119第七章 行业区域竞争力分析121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121一、产量分布121二、规模分布122三、效益分布124第二节 行业布局及发展趋势126第三节 行业重点区域竞争力分析127一、云南省127二、内蒙古131三、山西省134第四节 行业其它区域分析138第八章 2011年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140第一节 行业内企业竞争情况分析140一、企业规模特征分析140二、企业所有制特征分析141第二节 行业内上市公司分析143第三节 重点企业分析146一、大中型企业财务指标146二、重点有色金属企业竞争力分析148第九章 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风险分析160第一节 经济环境风险16

12、0第二节 政策环境风险160一、产业政策风险160二、环保政策风险161三、税收政策风险161四、货币政策风险161第三节 市场供需风险162一、供给过剩风险162二、需求减弱风险162三、原材料价格风险163四、产品结构风险163第四节 其他风险163一、贸易摩擦风险163二、行业整合风险163三、美元汇率风险164第十章 2012年有色金属行业投资策略165第一节 行业发展趋势要点165第二节 行业总体授信原则167第三节 区域信贷政策建议167第四节 企业信贷政策建议168一、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168二、有色金属冶炼业及压延加工业169第五节 细分行业信贷政策建议170一、支持类170二

13、、限制类171三、退出类171附件: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174附 表表1有色金属行业子行业分类1表2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2表3有色金属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贡献3表42006年以来有色金属行业相关政策汇总11表5有色金属行业社会环境因素分析16表6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重大事件汇总17表7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技术术语、简写及解释18表82007-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全行业人均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1表9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指标统计25表10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26表11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产量

14、情况27表122007-201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9表132007-2011年贵金属产量29表14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建及拟在建项目列表30表15“十二五”规划精深加工产品发展重点32表16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销售收入情况33表17中国和全球有色金属消费量35表182015年主要有色金属需求预测37表192011年基本金属lme库存变化39表20主要基本金属品种全球供需情况40表212011年主要金属价格涨跌幅42表222010-2011年中国精铜月度进出口量(万吨铜)48表23中国铜产品进出口情况48表24我国铅贸易情况49表252011年1-11月中国锌产品进出口统计

15、50表262011年1-11月中国铝产品进出口统计52表272011年分行业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55表282011年分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55表29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主要指标统计57表30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三费变化情况58表31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经营效益指标59表32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盈利能力指标60表33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营运能力指标60表34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偿债能力指标60表35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能力指标61表36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对

16、比分析61表37有色金属行业准入条件规模及资金要求63表382011年1-12月全国金属冶炼设备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73表39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燃气灶具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2表40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燃气热水器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3表41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3表42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吸尘器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4表43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电冰箱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4表44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电风扇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5表45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排油烟机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5表46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电热水

17、器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6表472011年1-12月全国家用电热烘烤器具产量及同比增长情况86表48全国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销售收入情况87表492007-2011年铜冶炼行业主要规模指标统计92表502007-2011年铜冶炼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93表512007-2011年铜行业销售收入情况94表522007-2011年lme和shfe期铜年度和月度平均价96表532007-2011年铜行业主要财务指标对比分析96表542007-2011年铅锌行业主要指标统计98表552007-2011年铅锌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99表562007-2011年铅锌行业销售收入情况100表57国内外精铅价格101表5

18、8国内外锌均价情况一览表101表592007-2011年铅锌行业效益分析102表602007-2011年锡行业主要指标统计104表612007-2011年锡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105表622007-2011年锡行业总产值情况105表632007-2011年锡行业销售收入情况105表642007-2011年锡行业产销率106表65国内外锡价格107表662007-2011年锡行业效益分析107表67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主要指标统计109表68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工业总产值情况110表69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销售收入情况110表70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效益分析

19、113表712011年有色金属细分行业竞争力评价116表72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各行业规模及效益情况119表73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细分行业财务状况120表742011年全国主要地区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情况121表75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资产区域分布情况122表76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销售收入区域分布情况123表7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盈利区域分布情况124表78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不同区域亏损情况对比125表79“十二五”期间资源开发重点工程126表802011年1-12月云南省十种有色金属当月产量情况127表812010-2011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指标128表822

20、010-2011年1-12月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经营效益128表832010-2011年云南省财务指标129表842011年1-12月内蒙古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情况131表852010-2011年1-12月内蒙古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指标132表862011年1-12月内蒙古有色金属行业经营效益132表872011年内蒙古有色金属行业财务指标133表882011年1-12月山西省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情况134表892010-2011年1-12月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规模指标135表902010-2011年1-12月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经营效益分析135表912011年山西省有色金属行业财务指标136表92有

21、色金属行业部分区域发展情况138表93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资产情况140表94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亏损情况141表95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内不同规模企业盈利情况141表96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资产情况142表9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亏损情况142表98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盈利情况143表99有色金属行业上市公司企业一览表144表1002011年重点大中型冶金企业财务统计146表1012011年有色金属企业财务统计147表102中国铝业分支体系149表103江西铜业分支体系150表104铜陵有色分支体系151

22、表105云南铜业分支体系153表106锡业股份分支体系154表107云铝股份分支体系155表108包钢稀土分支体系156表109中孚实业分支体系158表110“十二五”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指标166表1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客户准入标准168表11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客户准入标准169表1132011年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全行业绩效评价标准值174表1142011年有色金属冶炼业全行业绩效评价标准值174附 图图1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4图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5图3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6图4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7图5铅锌矿、金、银、铜、钼

23、、萤石等矿浮选工艺图21图6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25图7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26图82010-2011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情况27图9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销售收入变化趋势34图10中国与全球基本金属(铜、铝、铅、锌)消费比较34图11美国国防军工产业对新材料的需求比重逐渐提升36图12有色金属固定资产与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速(%)37图132011年lme库存变化39图14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成品产销率变化趋势39图152011年主要金属品种市场表现42图16lme各金属期货价格分季度涨跌幅43图172011年

24、lme各金属期货价格走势44图18lme各金属库存变化(2008-2011)44图19全球铜消费量45图20全球铝消费量45图21全球锌消费量46图22全球铅消费量46图23全球镍消费量47图24全球锡消费量47图252008-2011年我国精锌月度进出口量50图262009-2011年中国精锡月度进出口量51图27中国原铝月度进出口量52图28中国铝合金月度进出口量53图29中国铝材月度进出口量54图30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57图31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三费同比增速图58图32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三费比重变动图59图33行业竞争结构64图

25、34有色金属行情周期演绎66图35有色金属价格指数与cpi具有趋势性66图36经济周期与流动性周期67图37有色金属产业链69图382011年1-12月全国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情况图74图392011年1-12月全国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图74图40全国专用设备制造业产销情况图75图41全国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销售收入情况图87图42全国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情况图88图43全国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产销情况图88图442007-2011年铜冶炼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93图452007-2011年铜行业总产值情况93图462007-2011年铜行业销售收入情况94图472007-20

26、11年铜行业产销率95图482007-2011年铅锌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99图492007-2011年铅锌行业总产值情况99图502007-2011年铅锌行业销售收入情况100图512007-2011年铅锌行业产销率100图522007-2011年锡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104图532007-2011年锡行业销售收入情况106图54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资产及负债变化趋势109图55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总产值情况110图56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销售收入情况111图572007-2011年铝冶炼行业产销率111图58伦敦金属交易所铝价走势112图59上海期货交易所现

27、货月铝价走势112图60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规模分布情况140图61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内企业所有制类型分布142第一章 有色金属行业基本情况第一节 有色金属行业的定义及分类广义的有色金属行业作为一个庞大的工业门类,是对以从事有色金属矿物采选和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等工业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的统称,包括常用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的采选和冶炼加工,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和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等。狭义的有色金属行业就是指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以从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工业行业,包括常用有色金属冶炼、贵金属冶炼、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和有色金属压延加工细分行

28、业,是国家重要的原材料工业之一。本报告中的有色金属行业采用此定义。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包括铜冶炼、铅锌冶炼、镍钴冶炼、锡冶炼、铝冶炼、金冶炼、银冶炼、钨钼冶炼、稀土金属冶炼等9个子行业,见下表。表1 有色金属行业子行业分类行业及代码子行业及代码行业描述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11铜冶炼包括粗铜、阳极铜(精炼铜)、电解铜、在冶炼过程中生产的铜基合金等;矿产铜、再生铜等。3312铅锌冶炼包括粗铅、电解铅、在冶炼过程中生产的铅基合金;矿产铅、再生铅;电解锌、精馏锌、蒸馏锌、在冶炼过程中生产的锌品(氧化锌、锌粉、锌饼、锌基合金等);矿产锌、再生锌。3313镍钴冶炼包括

29、电解镍、高冰镍、硫化镍;矿产镍、再生镍;钴、氧化钴、钴铁。3314锡冶炼包括电解锡、精锡、焊锡、在冶炼过程中生产的锡基合金。3316铝冶炼包括氧化铝、氢氧化铝、多品种氧化铝、电解铝、精铝、在冶炼过程中生产的铝基合金;矿产铝、再生铝。3321金冶炼包括黄金矿山原料产金、有色金属原料产金、进口料产金、再生金。3322银冶炼包括电银、精银;银精产银、其他有色金属原料副产银、进口料产银、再生银;在银冶炼的同时,生产银化合物的活动。3331钨钼冶炼包括钨(钨条、钨粉);钼(钼条、钼粉);在钨钼冶炼的同时,生产仲钨酸铵、氧化钨、钼酸铵、氧化钼及其他钨钼化合物的活动。3332稀土金属冶炼包括混合稀土金属;富

30、镧稀土金属:金属镧、金属铈、金属镨、金属钕、金属钐、金属铕、金属钆、金属铽、金属镝、金属钬、金属铒、金属铥、金属镱、金属镥、金属钪、金属钇、稀土金属发光材料;在稀土金属矿冶炼的同时,生产稀土金属化合物的活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二节 有色金属行业产品结构有色金属开采行业的主要产品是不同品质的金属矿石。冶炼行业的产品同质性较强,生产过程是通过熔炼、精炼、电解等方法提炼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的产品按化学成份可分为有色金属材和合金材,按形状可分为板、条、带、箔、管、棒、线、型等品种。第三节 有色金属行业地位及重要性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人民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

31、要的战略物资。有色金属行业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材料行业,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绝大部分行业都以有色金属材料为生产基础。由于目前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作为工业基础的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率就显得更加重要。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

32、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同比上升35.63%。由于有色金属行业前三季度稳步增长、第四季度有所回调的态势,其占gdp的比重较2010年有所上升,有色金属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仍保持稳定。表2 2007-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单位: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现价)增长率有色金属行业工业产值增长率工业产值比重2007265810 14.2016128.4840.296.072008314045 9.6018894.7817.056.022009340903 9.2018154.95-4.005.332010397983

33、 10.3025458.7842.226.402011471564 9.2037114.44 35.637.8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注:2007、2008、2009、2010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产值为1-11月累计额,在计算工业产值比重时分别换算为了12个月的产值。表3 有色金属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和贡献角度作用和贡献分析对国民经济贡献角度有色金属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产资料,而且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资料的重要材料,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和贡献。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114.44亿元,占国民经济国内生产总

34、值的7.87%。有色金属行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还体现在其为国家带来的巨额财政收入和税收上。2011年,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的税金总额为829.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2%。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有色金属行业也表现突出,据统计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89万人。相关行业影响角度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有色金属工业的上游包括常用有色金属采选业,贵金属采选业,稀有稀土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生产设备制造业等,下游影响行业则包括房地产、电子、汽车、钢铁、电力设备、家电等诸多行业。可以说有色金属工业对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领域都有影响,是一个具有很高战

35、略地位的制造业部门。产业结构调整角度2011年以来,国内有色金属工业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冶炼产品产量增幅放缓,矿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增幅明显大于冶炼产品增幅。2011年1-10月,我国10种有色金属冶炼产量为284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0%。预计全年产量将超过3400万吨,比上年增长8.8%左右。这个增幅仅高于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2009年(为2.1%),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10种有色金属冶炼产量年度增幅较低的一年。特别是电解铝产量的增幅明显收窄,2011年1-10月累计仅比上年同期增长8.9%,预计全年产量比上年增长9.0%左右。与此同时,国内有色金属矿山原料产量显著增加,资源保障能力有所

36、提升。2011年1-10月,国内短缺的铜精矿、镍精矿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和14.3%,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紧张矛盾;铅、锌精矿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74%和14.9%,使同期铅、锌原料进口出现下降趋势。有色金属加工产品产量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2011年1-10月,国内铜材和铝材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9%和24.2%。这个变化表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正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从依靠冶炼产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产业链均衡发展转变。参与国际竞争角度中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品种比较齐全。目前,钨和稀土等7种金属的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铅、镍、汞、钼、铌5种金属的储量也相当丰富。近年来,有

37、色金属产量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1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438万吨,同比增长9.8%,比“十一五”平均增幅低4个百分点。此外,我国有色金属在国际市场上也日渐活跃,2011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8%,增幅比“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幅高7.3个百分点。其中:进口额117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出口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52.7%。全年进出口贸易逆差额为744亿美元,同比增长8%。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第二章 2011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 国内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一、宏观经济运行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其产

38、品作为生产基础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电力、通讯、建筑、家电等行业。目前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作为工业基础的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工业经济发展以及整个宏观经济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

39、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增长8.9%。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速度(一)工业生产平稳较快增长,企业利润继续增加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9%。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9%,集体企业增长9.3%,股份制企业增长15.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4%。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

40、比上年增长14.3%,轻工业增长13.0%。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比上年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中部地区增长18.2%,西部地区增长16.8%。分产品看,全年468种产品中有417种产品比上年增长。其中,发电量增长12.0%,钢材增长12.3%,水泥增长16.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0.6%,乙烯增长7.4%,汽车增长3.0%,其中轿车增长5.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0%,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6%。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环比增长1.1%。

41、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638亿元,同比增长24.4%。在39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3个行业利润同比下降,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51.3%。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4.98%,比前三季度微降0.09个百分点。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7%。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月度同比)(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1933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107486

42、亿元,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0%;第二产业投资132263亿元,增长27.3%;第三产业投资162877亿元,增长21.1%。在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12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采矿业投资11810亿元,增长21.4%;制造业投资102594亿元,增长31.8%;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607亿元,增长3.8%。全年基础设施(不包括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投资5106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增速比上年回落14.3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21.3%,中部地区增长28.8%,西部地区增长29.2

4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334219亿元,比上年增长20.3%。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10.8%,国内贷款增长3.5%,自筹资金增长28.6%,利用外资增长8.2%,其他资金增长9.0%。全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4034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新开工项目332931个,比上年增加431个。从环比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1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2011年,有色金属工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73.47亿元,比上年增长34.64%。2011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不

44、含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例为1.58%,增幅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10.84个百分点。2011年,国有控股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071.94亿元,占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2.46%,私人控股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080.54亿元,占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53%。(三)房地产开发呈回落态势,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落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2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0.0%),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4.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30.2%,分别回落5.0和2.6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19008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45、16.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7.5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24.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2.9%,分别回落8.4和25.8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46万平方米,增长4.9%,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0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9%,分别回落8.2和4.4个百分点。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19亿元,增长12.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11.1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6.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0.2%,分别回落11.0和4.6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409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增速比上年回落22.6个百分点。全国商

46、品房待售面积27194万平方米,增长26.1%,增速比上年加快18.0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来源8324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8.6个百分点,比上年回落12.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增长与上年持平,自筹资金增长28.0%,利用外资增长2.9%,其他资金增长8.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4 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四)货币供应量平稳回落,新增贷款有所减少12月末,广义货币(m2)85.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9.0万亿元,增长7.9%,回落13.3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5.1万

47、亿元,增长13.8%,回落2.9个百分点。全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4.8万亿元,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7.5万亿元,比上年少增3901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9万亿元,各项存款增加9.6万亿元,比上年少增2.3万亿元。(五)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顺差继续收窄全年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5%;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5亿美元,增长24.9%。进出口相抵,顺差15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264亿美元。贸易方式继续改善。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9246亿美元,增长29.2%,占进出口总额的52.8%,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

48、口13052亿美元,增长12.7%。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出口9171亿美元,增长27.3%;加工贸易出口8354亿美元,增长12.9%。进口额中,一般贸易进口10075亿美元,增长31%;加工贸易进口4698亿美元,增长12.5%。(六)市场物价同比上涨,7月份后同比涨幅连续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其中,城市上涨5.3%,农村上涨5.8%。分类别看,食品上涨11.8%,烟酒及用品上涨2.8%,衣着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2.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3.4%,交通和通信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涨0.4%,居住上涨5.3%。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

49、达到高点6.5%后,涨幅连续回落。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1%,环比上涨0.3%。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0%,12月份同比上涨1.7%,环比下降0.3%。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9.1%,12月份同比上涨3.5%,环比下降0.4%。与上月相比,11月份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下降0.6%,比10月份的环比降幅缩小5.1个百分点。其中,铝冶炼价格下降2.1%,锌冶炼价格下降0.2%,铜冶炼价格上涨2.6%,铅冶炼价格上涨0.2%。与去年同月相比,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上涨2.9%,比10月份的同比涨幅回落3.3个百分点。二、金融运行及货币政策(一

50、)金融运行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低2.9个百分点。2011年现金净投放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总体看,2011年前11个月m2和m1增长呈放缓态势,12月货币总量增速有所回升,其中,m1增速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受节前现金需求增加影响;m2增速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与部分表外理财产品于年末回归表内存款以满足考核要求、财政支出较多、信

51、贷投放增加等因素有关。201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58.2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比上年末低4.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9万亿元,同比少增377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速总体回落。2011年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4.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末低4.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7万亿元,同比少增3901亿元。第四季度以来,贷款投放增多,当季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2077亿元,信贷扩张压力依然存在。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增速有所放缓,非金融企业贷款增速相对趋稳。2011年年末,住户贷款同比增长20.9%,比上年末低16.7个百分点,比年初

52、增加2.4万亿元,同比少增4546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13.9%,比上年末低1.4个百分点,比9月末高0.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0万亿元,同比多增493亿元。分机构看,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贷款同比少增较多,区域性中小型银行贷款同比多增较多,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贷款格局有所改善。外币贷款增速回落。2011年年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为538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比上年末略高0.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82亿美元,同比多增163亿美元。从投向看,贸易融资增加274亿美元,同比多增96亿美元,保持了对进出口贸易的支持力度;境外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增加406亿美元。2011年

53、,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2011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009元,比上年末升值3218个基点,升值幅度为5.11%。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1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35%。(二)货币政策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引导金

54、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金融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国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不断增强,以适应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快、变化大所带来的挑战。2011年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取向由适度宽松回归稳健,综合交替使用数量型工具、价格型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把好流动性总闸门,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遏制了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促进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1年9月份以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再度增大,特别是欧债危机进一步加剧。希腊经济快速衰退、处于债务违约边缘,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由于担心危机可能向欧元区核心国家蔓延、担心主权债务危机演变为银行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新一轮动荡。随着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欧元区财政和信贷紧缩加剧,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短期资本流动出现较大变化。虽然2011年中国总体上仍呈外汇净流入,但第四季度外汇占款出现阶段性减少。这对流动性供应格局产生了影响。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也有所放缓,物价涨幅有所回落,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9月份以后适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预调微调,适当增加了市场流动性,保持了货币信贷总体适度。一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多种方式调节流动性。暂停三年期央票发行,灵活调整其他期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