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内科学-郁病 郁郁 证证 中医内科学-郁病 【概述】【概述】 一、定义一、定义 定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以心情抑 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 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一类病证。 郁字有积、滞、蕴等含义,它既是一个病因病 理学概念,又是一个综合病征. 广义:泛指外感、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和,导 致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滞塞和郁结. 狭义:即综合病征. 又有脏躁、梅核气等病证。 中医内科学-郁病 二、源流二、源流 1.先秦时期,对自然界及人体内出现的一切积 聚、蓄积、失畅现象谓之郁. 2.内经将“郁”的概念引入对人体病理的 论述. 3.两汉和隋唐
2、宋时期,对郁证的病因病机和临 床表现有详细论述,但无郁证病名. 4.金元时代将郁证作为独立的病征加以论述, 朱丹溪首倡六郁学说,并立越鞠丸治郁. 5.明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征名称 . 明清以后,对郁证辨证论治有了较为系统的认 识. 中医内科学-郁病 三、范围三、范围 见于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及焦虑 症等。另外,也见于更年期综合征及 反应性精神病。 中医内科学-郁病 【病因病机】 一、情志失调 1、愤懑郁怒,肝气郁结 2、忧愁思虑,脾失健运 3、情志过极,心失所养 二、体质因素 脏气易郁,为郁内因. 总之,郁病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其外因为情志所伤, 其内因为脏气易郁。其病机主要为气机郁
3、滞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内科学-郁病 病机演变 1、气郁日久气血失调_血郁 化火_火郁 2、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 病性:初起为实,日久为虚. 病机特点:肝失疏泄、脾失健运 、心失所养 、脏腑气血阴阳失 调. 中医内科学-郁病 郁病病因病机示意图 郁怒不畅郁怒不畅 肝失疏泄肝失疏泄 肝气郁结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郁化火 气滞血瘀气滞血瘀 火盛伤阴火盛伤阴阴虚火旺阴虚火旺 体质因素体质因素 肝郁及脾肝郁及脾 思虑不解思虑不解 脾虚生湿脾虚生湿 气滞痰阻气滞痰阻 痰气互结痰气互结 湿停食滞湿停食滞 郁郁 病病 心脾两虚心脾两虚 郁久伤脾郁久伤脾 生化乏源生化乏源 悲哀忧愁悲哀忧愁 意愿不遂
4、意愿不遂 忧思气结忧思气结忧郁伤神忧郁伤神 中医内科学-郁病 【诊断】【诊断】 一、诊断依据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发于青中年女性。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 、悲哀、恐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 2、临床表现:以忧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喜 太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或易怒易哭,或咽中 如有炙脔为主症。 3、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正常,除外器质性疾病。 中医内科学-郁病 二、鉴别诊断二、鉴别诊断 1 1、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 2 2、脏躁与癫病、脏躁与癫病 3 3、梅核气与噎膈鉴别、梅核气与噎膈鉴别 中医内科学-郁病 1 梅核气梅核气虚火喉痹虚火喉痹 病因 青中
5、年女性, 情志不畅 青中年男性感冒、 长期烟酒辛辣。 加重因素情绪波动过度辛劳或感受外邪 症状特点 自觉咽中如有物梗,无 咽痛及吞咽困难 自觉咽中如有物梗,尚觉咽 干、灼热、咽痒 梅核气与虚火喉痹的鉴别 中医内科学-郁病 1 脏脏 躁躁 癫病癫病 主症 情绪不稳,烦躁不宁,易激易怒 ,时作欠伸,不发如常。 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 病机 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痰气郁结 病情轻重 脏躁脏躁与癫证鉴别 中医内科学-郁病 梅核气和噎膈鉴别 1 梅核气梅核气 噎膈噎膈 病因情志不畅七情内伤,酒食不节 病机 痰气互结交阻于咽 喉 痰结血瘀,交阻食道,食道狭窄或 干涩 病位肝胃、肝、脾 进食特点饮食如常
6、 饮食难下,吞咽困难 呕吐特点多无呕吐食入呕吐 预后好差 中医内科学-郁病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一、辨证要点 1、辨明所郁脏腑 一般说来,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肝;食郁、湿郁、 痰郁主要关系于脾;而虚证证型则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中医内科学-郁病 2、辨别证候虚实 六郁病变,即气郁、血瘀、化火、食积、湿滞、痰结 均属实,而心、脾、肝的气血或阴精亏虚所导致的证 候则属虚。 中医内科学-郁病 二、治疗原则二、治疗原则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是治疗郁病的基本原则。 实证,首应理气开郁,并需根据是否兼有血瘀、痰结、湿 滞、食积等而分别采用活血、降火、祛痰、化湿、消食 等法。
7、虚证则应根据亏虚的不同情况而补之,或养心安 神,或补益心脾,或滋养肝肾。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又 当视虚实的偏重而虚实兼顾。 中医内科学-郁病 三、证治分类 1、肝气郁结 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 胁肋胀痛, 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 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2、气郁化火 症状: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 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 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3、血行郁滞 症状:精神抑郁,性情急躁,头痛,失眠,健忘,胸
8、胁疼痛,或身体某部有发冷或发热感,舌质紫暗,或 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4、痰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 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或见咳嗽有痰,或吐痰而 不咳嗽,或兼胸胁刺痛;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5、心神失养 症状: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 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等多种症 状,舌质淡,脉弦。 此种证候多见于女性,常因精神刺激而诱发。称为“脏 躁”。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
9、:甘麦大枣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6、心脾两虚 症状:多思善疑,头晕,心悸胆怯,失 眠,健忘, 神 疲,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7、心肾阴虚 症状: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 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8、肝阴亏虚 症状:情绪不宁,急躁易怒,眩晕,耳鸣,或头痛且 胀,面红目赤, 目干畏光,视物不明,舌干红,脉弦 细或数。 治法:滋养阴精,补益肝肾。 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 中医内科学-郁病 【预防和调护】 郁病发病,主要因情
10、志内伤致病,因此,保持心情舒畅,情绪 稳定是预防的前提。平素尽量避免精神刺激。心情抑郁之时, 能够“移情易性”,留连于名山大川、风光秀美之胜地,寄趣 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之中,恬惔虚无,四大皆空,无欲则何 郁之有? 中医内科学-郁病 【结语】 一、郁病的病因是情志内伤,其病理变化与心、肝、 脾有密切关系。 二、初病多实,以六郁见证为主,其中以气郁为病变 的基础,病久则由实转虚,引起心、脾、肝、肾气 血阴精的亏损,而成为虚证类型。临床上虚实互见 的类型亦较为多见。 三、郁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 胁胀满疼痛,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或时作悲伤哭 泣,郁病可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 中医内科学-郁病 四、实证类型以气机郁滞为基本病变,治疗以疏肝理气解郁为主 ,气郁化火者,理气解都配合清肝泻火;气郁夹痰,痰气交阻 者,理气解郁配合化痰散结;气病及血,气郁血瘀者,理气解 郁配合活血化瘀;兼有湿滞者,配合健脾燥湿或芳香化湿;夹 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装置制作合同范本
- 煤矿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店面出租长期合同范本
- 只做设计合同范本
- 私房居住出租合同范本
- 内墙涂料的合同范本
- 餐馆股份合同范本简单
- 租房天花改造合同范本
- 坏疽性脓皮病清创护理查房
- 土地流转与生态平衡合同
- 绩效薪酬管理办法模板
- ZLP63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说明书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药品研发项目管理制度
- 社工儿童沟通技巧课件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变更说明报告
- 新疆和田县多宝山铅多金属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统考测试卷汇-总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
- 苯乙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卫星遥感技术在军事目标识别中的应用-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