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Ⅰ名师优质资料_第1页
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Ⅰ名师优质资料_第2页
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Ⅰ名师优质资料_第3页
第三版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Ⅰ名师优质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_ 姓名_得分_一、单选题( 40)1.农业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 ()a土壤动物残体2.植物可利用的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 (a吸湿水 b膜状水 c萎蔫系数3.出苗后易引起幼苗出现“吊根”现象的土壤结构类型是 (a团粒结构 b块状结构 c柱状结构 d片状结构4.常用“绵软”、“口紧”、“僵硬”等形容土壤耕性,这些词语描述的是 (b土壤植物残体 c有机肥料及根茬 d土壤微生物)d田间持水量)a土壤耕作的难易程度c土壤质地和结构性b土壤耕作质量的好坏d宜耕期的长短5.有益细菌在 ( )的土壤中活动旺盛,数量多a酸性 b中性和微碱性 c强酸性 d强碱性6.土壤性质综合

2、表现为 (a土壤结构 b土壤酸碱性7.保证一般水稻土的水层管理和培肥的先决条件是 (a增施有机肥8.取土样,采用随机取样和四分法的主要目的是 ()c土壤质地d土壤矿物质成分)b水旱轮作 c搞好农田基本建设 d加深耕作层)a减少工作量b提高样品的代表性d可以提高工作效率c减少土样养分的损耗9.水稻、小麦磷素营养临界期在()a盛花期分10.当土壤缺钾时,即便使用再多的氮肥、磷肥或其他营养也无法实现增产,这期限了 ( )a养分归还学说 b最小养分律 c因子综合作用律 d报酬递减律11.为满足植物在营养最大效率期对养分的需求,一般应及时采用(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盖种肥12.硝态氮肥不宜施在水

3、田,是因为 ( )作用,易造成营养流失b三叶期c二、三叶期 d五叶期以前a氨化作用13.大多数作物磷的临界期一般是在 ( )a花牙分化期 b生长旺盛期b硝化作用c反硝化作用d氨的挥发c幼苗期d成熟期14.在农业生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效果只有在施足( )的肥料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a无机肥15.下列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硫酸铵 b磷酸铵b有机肥c大量元素d水溶态肥d硝酸钾)c磷酸二氢钾16.养分含量丰富,肥效快而柔和,后劲足,被称为“温性肥料”的是( )a牛粪 b羊粪 c猪粪 d禽粪17.堆肥腐熟过程中的降温阶段,以( )为主a矿化过程 b腐殖化 c氨化作用18根瘤菌结瘤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

4、持水量的( )a 3040% b 50% c 6080% d 80%以上19.某复合肥的外包装上标注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3044”,这表示(d硝化作用)a npk的含量分别为 13%、0%、44%c含 no 10% 、不含 po、含 k o0%b含 n13%、含 po0% 含 k o44%225d含 n10%、不含 p、含 k o44%2225220.下列关于生物肥料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肥料是利用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制成的肥料b生物肥料是一种辅助肥料,不能为植物直接提供养分c生物肥料含有较多的养分d微生物肥料主要有细菌肥料和抗生菌肥聊两大类二、多选题 (25)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黏质

5、土适宜种植各种作物,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想的土壤质地b.土壤中的小动物均能提高土壤肥力,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c.土壤越肥沃,养分含量越多,微生物的数量也就越多d.矿质化是消耗有机质的过程,腐殖化是积累有机质的过程2.下列叙述错误的有()a.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及通气性b.因土壤空气主要来源于大气,所以其 co2、o2和水汽的含量与大气中的相同c.土壤中的毛管孔隙具保水蓄水、透水通气作用,而通气孔隙在肥力上没有意义d.由于空气的存在,所以土壤密度总是小于土粒的密度3.氮肥深施具有()a前缓b中稳)等优点b物理性状好5.充分腐熟的堆肥特点可概括为(a黑 b烂 c臭c后长d后

6、短4.复合肥料具有(a养分全面,科学配伍c节省劳力d养分比例固定)d土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单元测试卷答题卡班级_ 姓名_一、单选题(40)得分_15_1115_二、多选题(25)610_1620_1_ 2_ 3_4_ 5_三、填空题(10)1.土壤能吸收粪水中的臭味,体现是土壤的_吸收作用。2.农业生产中最理想的土壤结构类型是_结构。3.当土壤耕作时因水分过多而易使土粒粘附在农具上的特性是土壤的_性。4.我国土壤 ph 大多数在_范围。5.土壤 ph 在_时磷素的有效性最高。6.对团粒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其为_或7.磷肥在水旱轮作中,应本着_的原则。8.俗称冷性肥料的家畜粪肥是_,俗称热性肥料的家畜粪肥是_9.厩肥半腐熟特性可概括为_。四、简答题(20)1.土壤中生物有哪些作用?(10)2.改善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